基于商业银行存贷期限结构的流动性风险研究.docx
《基于商业银行存贷期限结构的流动性风险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商业银行存贷期限结构的流动性风险研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商业银行存贷期限结构的流动性风险研究钟丹摘 要:通过对近年来银行业存贷期限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期限结构有着“短存长贷”的发展趋势,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容乐观的流动性风险状况。针对这种状况,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提出了有关建议。关键词:存贷期限结构;流动性风险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8.16.041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三大风险之一,流动性风险凭借其不确定性强、破坏力大等特点,被视为“商业银行最具致命性的风险”(廖岷、杨元元,2008)。同时,加上商业银行自身高杠杆率经营的特点,严格防范流动性风
2、险自然成为商业银行稳健运营的重要任务之一。引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错配(Diamond & Dybvig,1989)。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形势的紧张,我国商业银行间的贷款长期化、存款短期化趋势日益明显,致使商业银行短存贷的期限错配现象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更加突出。因此,仔细研究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对于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对严格防范当前改革背景下的金融风险有着积极的意义。1 存贷期限结构的概念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是指,在未来特定时段内,到期资产数量(现金流入)与到期负债数量(现金流出)的构
3、成状况。当银行内部资产和负债的财务项目构成不相匹配时,就产生了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问题,在银行体系内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存贷款业务的期限错配、理财投资业务的期限错配和同业业务的期限错配。在我国,传统的存贷业务目前还是商业银行各业务中占比最大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期限错配主要表现为存贷款业务的期限错配,即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实现高额利润,将公众和企业为了保持资产在日常生活中的流动性而存放在银行的短期存款转换成高收益的中长期贷款向社会投放。这种期限转换的做法,使得银行投放贷款的资金占用期远远高于社会民众存款的期限,一旦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向银行归还本息,而银行自身又缺乏足额的现
4、金来满足存款客户的提款需求,就会出现现金缺口,从而导致流动性风险的爆发。因此,本文将从存贷期限结构错配的角度出发,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问题进行研究。2 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期限结构错配下的流动性风险现状对于存贷业务的期限错配,可以通俗地理解为“银行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据此,可以从商业银行的资金短期化趋势和贷款长期化趋势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期限结构状况,进而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问题进行研究。2.1 贷款结构变化分析贷款是银行流动性最差的资产,而不同期限的贷款其流动性又有所区别。通常来说,中长期贷款的流动性比短期贷款更低。所以,银行中长期贷
5、款的比例越高,说明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越低,进而其流动性风险就越大。从总量上看来,商业银行期限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量远远高于短期贷款量,一直保持高位领先(图1)。二者之间的总量差额也从2010年1月的110900.1亿元逐年攀升至2017年6月的303715.7亿元。为了更清晰的展现存款结构的动态变化,本文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整理和加工,得到了短期存款占比和中长期存款占比两个相对指标(图2)。由图示可以看出,中长期存贷款在2010年达到了一个高峰值,这主要是因为中央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避免经济硬着陆,于2008年底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这使得各银行顺应高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商业银行 存贷 期限 结构 流动性 风险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