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综合运输服务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综合运输服务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综合运输服务发展规划.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综合运输服务发展规划刖百1一、发展环境1(一)现实基础1(二)形势要求11(三)需求预测15二、总体要求17(一)指导思想17(二)基本原则17(三)主要目标19三、主要任务22(一)构建便捷普惠的客运服务系统221 .加快客运转型升级步伐222 .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223 .构建便捷舒适的城市出行系统234 .推动运输服务与旅游业深度融合255 .加快旅客联程运输发展26(二)构建经济高效的货运物流系统271 .积极推进水运发展272 .完善农村物流四级网络节点建设283 .推动冷链物流服务提质增效294 .探索推进城市货运配送绿色发展295 .全面优化货运市场发展环境31(三)
2、加快优化调整运输结构321 .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模式322 .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323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33(四)提升综合运输通道服务效能34L优化通道内运输网络342 .创新通道运输组织模式353 .着力推进综合运输通道协同管理35(五)提升运输枢纽服务能力351 .加强客运枢纽服务能力建设362 .推进货运枢纽服务能力建设37(六)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的运输服务系统381 .探索推进“1+N”市交通信息中心建设382 .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403 .提升运输服务信息化水平41(七)构建安全绿色的运输服务体系431 .加强安全应急体系建设432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运输服务体系45(八)建设
3、先进适用的运输装备体系461 .加快运输装备标准化462 .推动运输装备绿色化473 .促进运输装备专业化474 .推动机动车维修行业转型升级48(九)打造现代高效的行业治理体系491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492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493 .强化行业管理队伍建设494 .优化运输服务领域发展环境505 .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50四、保障措施52(一)加强党的领导52(二)加强组织协调52(三)加强要素保障52(四)加强资金保障53(五)坚持创新驱动53附件:重点支撑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客运服务系统“十五五”期建设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货运物流系统“十五五”期建设项目.错误!未
4、定义书签。(三)运输服务信息化和安全“十五五”期建设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集疏运“十五五”期建设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前百“十四五”期间,市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的重大转变。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对综合运输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新时期,为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官作用,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高效率的运输需求,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有效降低运输成本,需着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十五五”时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第一个五年。为指导综合运输高质量发展,按照市国民
5、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十五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并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省重要发展规划等充分衔接,组织编制了市“十五五”综合运输服务发展规划。主要阐述了“十五五”时期综合运输服务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是今后五年综合运输服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协同协调以及融合发展、项目实施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本规划的范围是行政区域范围,规划期限为20262030年。一、发展环境(一)现实基础“十四五”是综合运输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推动综合运输服务补
6、短板、抓重点、优品质、提能效、惠民生,“十四五”成为综合运输服务发展基础条件完善最快、服务水平提升最多、人民获得感最强的五年,有力提升了在重大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决定性成就”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保障。一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稳步提升。“十四五”全市形成11个出滇入川进黔大通道,2025年全社会客运量1560.06万人次,货运量5689.51万吨,货运量较“十二五”末增长24%。内昆铁路段客货运到发量分别达到111.09万人次、584.5万吨,成贵铁路段客运到发量达到155.21万人次。公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1391万人次、4908万吨。水富港跃升为千万吨
7、级枢纽港口,全市港口完成吞吐量737万吨,水路货运量197万吨。机场共保障航班22338架次,民航旅客吞吐量35.0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2.3吨,民航客运量占比由2015年的0.78%上升到2.25%o邮政业务总量完成5.03亿元、快递业务量1355.6万件,邮政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速9.82%,日均处理快件量超40万件,日均服务用户80万人次。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交通运输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得到突显。二是客运服务更加便捷多元。“十四五”期间综合客运服务能力持续较快增长,高品质、快捷化、差异化的服务供给不断增强。截至“十四五”末,机场已开通航线10条,通航城市11个,其中新增
8、通航城市7个,基本架起连通京津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四大区域的空中走廊。昭阳、盐津、大关、镇雄、彝良、威信、水富7个县(市、区)通铁路,其中镇雄、威信通高速铁路。除永善外其余县(市、区)通高速公路,基本实现“十四五”期间“县县通高速”目标,通车里程跃居全省前列,基本形成“昭鲁彝大”1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和市域2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班线客运向纵深发展,班线数量达到812条,运输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全市公交覆盖率达100%,主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以公交出行为主导的城市交通体系得到完善。三是运输结构不断优化。积极引导公路货物运输转向铁路、水路,率先出台印发了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
9、实施方案,统筹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2025年全市铁路运输分担率较“十二五”末增长4.64%o稳步发展集装箱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水富至长江下游集装箱运输业务保持了较快增长。初步构建了公铁水联运物流体系,开通了昆明-泸州铁水、公水联运物流通道,启动建设水富港多式联运物流园项目,市扶贫综合物流园区接入铁路专用线,建成了全市首个邮政快递园区。推广应用了甩挂运输、小件快运、城市物流配送等服务,大力发展了第三方物流、农产品物流和冷链物流。持续优化全市运输经营主体结构,2025年全市共有物流企业约1344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万规模以上物流企业6家,A级物流企业3家,货运服务组织模式和运输效
10、率逐步改善。四是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较快提升。2019年底,全市146个乡(镇、街道)、1343个建制村(社区)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提前一年完成交通扶贫兜底目标任务。镇雄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建成昭阳、威信、水富“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农村客运发展形成“巧家白鹤滩经验”并得到推广,农村旅客运输服务覆盖广度、深度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快递下乡”向纵深发展,“快递进村”稳步推进,全市持证邮政快递营业场所发展到839处,完成“快递进村”284个,覆盖率21%,建成52个警邮合作点、80个税邮合作点、284个邮政电商综合服务点、199个“快邮驿站
11、25个“快递+电信”合作点、3个城区快递驿站网点,交邮合作形成“巧家模式”。农村地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形成。五是运输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联网售票、刷码乘车、刷证进站等服务在加快普及,全市二级及以上公路客运站以及火车站实现联网售票全覆盖。探索应用“互联网+道路运输”新模式,引导开发“昭阳出行”、“叮功出行”平台,发展班线客运预约平台“滴滴快”,拓展深化“一部手机游”板块内涵。建成涵盖“稽查系统”、“综合管理平台”、“运维管理平台”及全路段高清监控平台的“智慧高速”项目,实现车辆的在线监控和动态跟踪。实现与省级信息系统对接,推广应用省道路运输
12、信息化行业管理平台、市场监督平台和信息服务等20余个平台系统。水富港码头摄像头全覆盖,中嘴作业区至向家坝大坝上游5公里实现全面信息化监控,“向家坝通航APP”实现船舶进出升船机全程管理。建成市邮政快递远程视频检查中心,实现线上执法检查,并在全省邮政管理系统中得到推广。六是运输服务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全市继续保持零重大安全事故,综合交通安全形势平稳向好。基本建立铁路运输安全应急保障体系,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两客一危”车辆“五小工程”安装率达到100%,实现闭环管理全覆盖。全面落实寄递安全“三项制度”。扫黑除恶力度不断加强,严厉打击非法运输经营行为,行业乱
13、象基本得到整治。大力推进结构性节能减排,持续加大柴油污染治理力度,以柴油货车排放达标为主线,建立健全了最严格的机动车全防全控环境监管制度。全市运输船舶向标准化、大型化、专业化、节能化发展,节能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城市公共交通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发展成效显著,新能源公交车得到大力推广,全市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48.7%,稳步开展充电设施布局建设。七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网约车、网络货运、“交通+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积极探索客运新业态,推出商务快运、空港快线、景区直通车等多种定制服务。实施客运车辆“大改小”工程,客运实载率由50%提升至85%o网约车加速发展,31个经营业户获得经营许可,
14、1294辆网约车获得运输证,2635名驾驶员获得网约车驾驶员证。加快发展网络货运,“昭阳出行”获得网络货运经营资质。传统货运企业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延续服务链条,“冷链配送+连锁零售”、“快递+电子商务”等模式得到发展。运输服务与旅游加速融合,13个服务区完成提升改造,“美丽公路”初见成效,发展形成3条精品自驾旅游线路,建设完成4个旅游房车营地,建成唯一的户外郊野绿昭璞绿道,酒房驿站、昭鲁驿站投入使用。八是行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根据“大部制”改革要求,交通运输系统顺利承接发改、工信、农业等部门“大部制”改革划转的职责,推动港航、海事5家单位合署办公、联合执法,运政、路政2个部门合署办公、联合执法
15、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绩,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得到推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十四五”期间行政许可从近50项(大类)精简到22项(大类),简政放权力度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中排名前列。整合运政、路政、航务、海事、交通工程建设行政审批职权,组建行政审批科,整建制全部进驻“市民之家”,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成立“市智慧交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推进市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全面实施交通领域“凤凰”、“鲸鹏”、“雏鹰”等人才计划,引进27名高层次人才、130名优秀紧缺人才。组建了由1名院士、2名桥梁专家、1名隧道专家、14名研究员或正高级工程师、17名副研究员或高级工程师组成的专家外援团,培
16、养了80多名副高级以上工程师。表1-12025年底市综合运输服务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类别指标2025年规划目标2025年实际完成完成率(%)普惠均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比例()100100100县(市、区)公交覆盖率()100100主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100100100建制村直接通邮比例(%)100100100建制村通硬化路率()70100142.9快速铁路网覆盖区县比例()1818100高速公路覆盖区县比例()1009191便捷高效县级行政区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AAA级以上比例)()100100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吨)1500127885.2内河货运船舶船型标准化率()6
17、0100166.7邮政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速()9.82100智能智慧高速公路ETC覆盖率()70100142.9高速公路视频联网监测覆盖率()100100重点运营车辆、船舶运行监测覆盖率()100100100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市级行政区覆盖率(%)100100100综合运输网络售票服务市级行政区覆盖率(%)100100100三级以上客运站联网售票覆盖率()100100100安全可M-a罪铁路旅客列车始发正点率()100100民航航班正常率()8089.2111.5国省干线重点路段运行监测覆盖率()100100100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覆盖率100100100(%)绿色城市公交、出租车中新
18、能源、清洁能源3535100交所占比重()通然而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比,与省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的战略部署相比,与市打造“双百”大城市的发展目标相比,综合运输服务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一是各种运输方式一体融合发展程度不够。跨区域的综合运输大通道“通而不畅”,沿金沙江运输走廊还需加快建设,川滇黔渝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影响力有待提升。旅客联程运输、多式联运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旅客出行服务体验与货物运输效率均有待提高。全市尚未形成具备两种对外运输方式的综合客运枢纽,机场、高铁、道路客运与公共交通等方式间无缝衔接能力亟待加强。机场干支航线衔接、中转水平不高,航线结构有待优化。城乡间运输服务协同
19、组织水平较低,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衔接不畅。二是运输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深化。公路货运量在全社会货运中占比过高,内昆铁路、成贵铁路、金沙江航运的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公铁运价倒挂问题突出,货物运输结构调整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尚未形成以合理比价关系为核心的市场长效发展机制。货运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足,机场货运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全货机发展缓慢,航空货运能力与产业支撑能力协同不足。金沙江整体航运规模相对较小,港航作业效率相对较低。水富港现代航运服务发展相对滞后,集装箱运输效率不高。铁路站场装卸能力不足、效率不高。货运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发展缓慢,水富、绥江两港缺乏与铁路的衔接,物流园区和大型工矿企业铁
20、路专用线建设滞后,利用率较低。三是传统运输业态转型升级步伐总体缓慢。机场多元化、个性化服务供给不足,旅客服务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尚未有效建立农村客运长效发展机制,道路客运亟待转型,旅游客运发展缓慢,汽车租赁、校园快线、城际拼车等的运输形式推广应用不足,仍存在一定比例的800公里以上的长途道路客运班线。网约车安全监管存在短板。城市公交服务可靠性、吸引力有待提升,电动汽车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日趋严峻,“停车难”问题凸显。四是物流供应链体系亟需健全。物流节点布局仍不完善,多式联运等相关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村交通物流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尚不健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
21、乡“最后一公里”配送短板仍然存在,农村“客货邮”“邮快”融合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货运组织化程度低,甩挂运输、城市共同配送等先进运输组织模式短板明显,冷链物流、绿色城市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较慢。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缺乏龙头市场主体。邮政和快递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程度不高,邮政与快递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五是综合运输服务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与全国、省级信息平台的融合及推广应用不足。缺乏综合运输服务信息顶层设计,尚未建立交通大数据中心,信息资源系统整合及处理能力不够,各种运输方式信息系统之间衔接不足,信息技术对运输服务品质的提升作用仍然有限。全市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应用推广还比较滞后
22、信息采集与监控设施设备建设仍然薄弱,基础设施监测覆盖面不够。区域性、综合性货运信息网尚未形成,物流平台的公共属性不突出。六是安全应急运输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化建设还不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有待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执法环境较差,安全监管力量薄弱。部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明晰,特别是货运企业管理中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各项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到位。现有水上应急救援及保障系统设备设施简陋,难以组织实施高效的监管与救助。市部门间、县(市、区)间安全应急信息共享水平和安全事故协调处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七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高。有效连接运输企业和管理部门
23、的信息化网络尚未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尚未全面形成,运输市场主体活力难以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较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等能力有待提高。(二)形势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市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发展环境面临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十五五”时期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乘势而上奋力开创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探索的第一个五年期。立足省委、省政府对“三个定位”、“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综合运输 服务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