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社区基孔肯雅热防控应急预案精选样本范本.docx
《2025年社区基孔肯雅热防控应急预案精选样本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社区基孔肯雅热防控应急预案精选样本范本.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5年社区基孔肯雅热防控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基孔肯雅热在本社区的传播与流行,保障社区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防控工作要求,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二)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防控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蚊媒孳生环境,从源头上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发生。2 .快速反应: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出现疫情,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扩散。3 .科学防控:依据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控技术指南,科学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确保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 .联防联控:社区各部门、各单位及
2、居民共同参与,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共同做好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三)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 .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4 .上级政府及卫生健康部门关于基孔肯雅热防控的相关文件和要求(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社区内基孔肯雅热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二、社区概况与风险评估(一)社区概况XXX社区位于具体地址,面积X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乎人,流动人口0人。社区内有居民小区X个、企事业单位X家、学校X所、医疗机构X家。社区环境复杂,绿化面积较大,存在较多易积水区域。(二)风险评估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
3、通过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本社区伊蚊分布广泛,且随着夏季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蚊虫孳生繁殖速度加快,居民户外活动增加,感染风险相应提高。此外,社区内人员流动频繁,存在境外输入病例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三、组织体系与职责分工(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业公司、学校、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社区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社区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防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职责分工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社区内基孔肯雅热病例的监测、报告和诊断工
4、作,及时对疑似病例进行采样送检。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和健康管理,指导患者做好防蚊措施,防止病毒传播。开展社区医务人员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培训,提高诊疗水平和防控能力。协助社区开展蚊媒监测和消杀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社区内基孔肯雅热疫情信息,及时向社区防控工作领导组和上级卫生健康部门报告。2 .物业公司负责居民小区内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清理,定期清扫楼道、楼梯间、绿化带等,清除垃圾和杂物。对小区内的积水容器进行清理和处置,如花盆托盘、水桶、废旧轮胎等,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和清理,避免积水孳生蚊虫。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蚊媒消杀工作,对小区内的绿化带、下水道、地下室等易孳生
5、蚊虫的区域进行定期喷洒药物。在小区内设置宣传栏,张贴基孔肯雅热防控宣传海报,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提局居民的防控意识。3 .学校O负责学校内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主题班会、健康教育课、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师生普及防控知识。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组织师生开展校园内的蚊虫孳生地清理活动,如清理花盆积水、疏通下水道等,减少蚊虫滋生。落实晨午检制度,每天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对因病缺勤的师生进行追踪随访,了解病因,如发现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及时向社区防控工作领导组和上级教育部门报告。4 .企事业单
6、位负责本单位内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防控意识。加强单位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办公区域、食堂、卫生间等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整洁。组织员工开展单位内的蚊虫孳生地清理活动,如清理积水容器、疏通下水道等,减少蚊虫滋生。对单位内的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如发现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及时向社区防控工作领导,组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5 .社区工作人员负责社区内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的宣传和动员,通过社区公告、微信群、QQ群等渠道,向居民宣传防控知识和措施。组织志愿者开展社区内的蚊虫孳生地清理活动,对居民房前屋后的积水容器进行清理和处置,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巡查和清理。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蚊媒监
7、测和消杀工作,对社区内的重点区域进行监督和检查。对社区内的居民进行健康排查,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病例的隔离治疗和健康管理工作。协调解决社区内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障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四、预防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1 .通过社区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群、QQ群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包括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方法等,提高居民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 .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深入社区,发放基孔肯雅热防控宣传资料,面对面地向居民讲解防控知识和措施,引导居民积极参与防控工作。3 .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基孔
8、肯雅热防控知识讲座和培训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师生和员工的防控知识水平。(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 .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清理社区内的垃圾、杂物和卫生死角,保持社区环境整洁。2 .加强社区内的绿化管理,定期修剪花草树木,清除杂草,减少蚊虫栖息场所。3 .对社区内的下水道、沟渠等进行疏通和清理,确保排水畅通,避免积水孳生蚊虫。4 .督促居民做好家庭卫生,定期清理室内外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水桶、花瓶等,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和清理,避免积水孳生蚊虫。(三)加强蚊媒监测与消杀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开展社区内的蚊媒监测工作,每周对社区内的蚊虫孳生地进行一次监测,及时掌握蚊虫密度和分
9、布情况。2 .根据蚊媒监测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蚊媒消杀方案,组织专业人员对社区内的蚊虫孳生地和易孳生蚊虫的区域进行定期消杀,如绿化带、下水道、地下室、建筑工地等。3 .督促物业公司、企事业单位等做好本单位内的蚊媒消杀工作,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喷洒药物,降低蚊虫密度。4 .在社区内设置蚊虫诱捕器,利用蚊虫的趋光性和嗅觉特性,诱捕蚊虫,减少蚊虫数量。(四)加强人员健康管理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对社区内居民的健康监测,对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的居民,及时进行排查和诊断,如发现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及时报告并进行隔离治疗。2 .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加强对师生和员工的健康管理,落实晨午检制度
10、和因病缺勤追踪随访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3 .对从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返回的人员,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和健康监测,告知其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如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并报告。五、应急处置(一)疫情报告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发现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后,应立即向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向上级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部门报告。2 .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疑似病例进行核实和排查,如确认为基孔肯雅热病例,应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二)病例隔离治疗与管理1 .对确诊的基孔肯雅热病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立即将其转送至定点
11、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2 .在患者住院期间,医疗机构应落实防蚊隔离措施,防止蚊虫叮咬传播病毒。患者出院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指导患者做好居家健康管理,继续进行防蚊隔离,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三)疫点处理1 .对病例居住的小区、单位等疫点,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封锁和管理,限制人员流动,防止疫情扩散。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疫点内的蚊虫孳生地进行全面清理和消杀,对病例居住的房间、楼道、电梯等进行彻底消毒,确保疫点内的蚊虫密度和病毒传播风险降至最低。3 .对疫点内的居民进行健康排查,对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的居民,及时进行采样送
12、检,排查是否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四)疫情防控措施加强1 .在疫情发生期间,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应加大防控工作力度,增加宣传教育频次,组织更多的志愿者参与防控工作,加强社区内的环境卫生清理和蚊媒消杀工作,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2 .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应根据疫情情况,适时采取停课、停工等措施,减少人员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增加医疗资源投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诊疗水平和防控能力,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救治患者。(五)疫情解除当划定的疫点连续22天内无续发本地病例,且疫点内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双层叠帐法成蚊密度不高于0.9只/(小时),经上级卫生健康部门评估后,
13、可解除疫点封锁,终止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六、保障措施(一)人员保障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应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合理调配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医务人员等力量,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对防控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二)物资保障社区应储备足够的基孔肯雅热防控物资,包括消杀药品、防护用品、宣传资料等。建立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定期对物资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物资质量和数量。(三)经费保障社区应设立基孔肯雅热防控专项经费,用于防控物资采购、人员培训、疫情监测与处置等工作。合理安排经费使用,确保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四)技术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沟通与协作
14、及时获取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导和支持。加强对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其诊疗水平和防控能力。七、培训与演练(一)培训1 .定期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医务人员等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标准、治疗方法、防控措施、个人防护等。2 .邀请专家对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培训,提高其应急指挥和协调能力。3 .组织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人员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和能力。(二)演练L定期组织开展基孔肯雅热应急处置演练,演练内容包括疫情报告、病例隔离治疗、疫点处理、疫情防控措施加强等环节。通过演练,检驹应急预案的可行
15、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针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八、附则(一)预案的管理与更新本预案由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和更新。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防控工作要求的变化,结合社区实际情况,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二)奖励与责任追究对在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社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不力,导致疫情扩散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三)预案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学校预防基孔肯雅热实施方案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蚊
16、媒传染病952年,该病首次在非洲东南部被发现,后播散至全球100多个国家,目前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地区。2008年,我国首次发现输入病例,随后几年陆续有输入病例报告,部分输入病例在南方省份引起本地传播。基孔肯雅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咳嗽、打喷嚏、聊天及其他日常接触不会引起感染。基孔肯雅热感染者多为轻症,症状以突然发热和关节疼痛为主,大部分人症状一周内会好转。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伊蚊叮咬病毒血症期的人或动物后,经2至10天外潜伏期再传播。止匕外,罕见经输血、接触患者血液及母婴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三、临床特征基孔肯雅
17、热特征:急性发热,体温迅速升高至38。C以上,持续1-7天、剧烈关节痛,多为对称性,累及手、足、膝等关节,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肌肉痛、头痛,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分布于躯干和四肢。较少出现严重出血或休克。四、如何处理1 .立即将发热患者引导至校医室的独立隔离观察室。隔离室应配备纱窗纱门、空调或风扇、蚊帐,避免蚊虫叮咬患者后再叮咬其他师生,防止病毒传播,以及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2 .告知患者减少活动,尽量待在隔离室内,患者及陪同人员要佩戴外科口罩。3 .限制人员进出隔离区。4 .校医在接触患者时,需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医用口罩、手套、隔离衣等,接触患者后及时进行手卫生消
18、毒,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五、校园防控措施近日,天气炎热、雨水增多,蚊子大军又开始倾巢而出,大家需重点防范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1 .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蚊虫孳生地积水清理:安排专人每日巡查校园,重点清理低洼地带、天台、沟渠、绿化带、闲置地、花盆托盘等处的各类积水,“应清尽清”,确保无积水残留。环境整治:及时清除校园内的潮湿枯枝败叶、杂物垃圾,铲除蚊虫藏匿和繁殖的环境。专业灭蚊:定期聘请专业消杀公司对校园进行全面、彻底的蚊虫灭杀,确保效果。2 .严管重点区域,不留死角施工区域暑假期间仍在进行的施工维修点,要求施工单位专人负责环境清理,学校专人监督检查,确保无积水、
19、无蚊患。常规区域教室:每日通风,定期清理积水,保持整洁。垃圾不过夜,每日冲洗垃圾桶并消毒。宿舍:严格执行晨午检,督促学生挂好蚊帐,定期清理积水,保持环境整洁。食堂:确保卫生安全,清理积水,做好防蚊措施。其他场所:体育场馆、办公室等区域同样安排专人定期清理检查。3 .加强健康监测与管理暑假期间:按要求做好相关人员健康跟进。开学后:严格执行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追踪、疫情报告等制度。校医室密切监测,一旦发现师生出现发热、皮疹、关节剧痛等疑似症状,将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送医诊治,并按规定上报。4 .严格督查与反馈学校防控专班每周至少一次全面检查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积极配合上级部门检查
20、督导。按要求及时向上级报告防控工作进展。学校预防基孔肯雅热实施方案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名称源自非洲土语,意为“弯脊之痛”,形容患者因关节剧痛弯腰蜷缩的姿态。二、基孔肯雅热如何传播?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而传播。三、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有哪些?发热:持续17天;关而1/关节炎/关节肿胀:多累及小关节(如手指、腕、踝和趾关节等),腕关节受压引起的剧烈疼痛是本病的特点,疼痛可持续数周至数月;皮疹:常见于面部、四肢;伴随头痛、恶心、结膜充血等。四、如何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
21、需重点做好防蚊措施。以下是针对校园场景的防蚊指南,帮助学生科学规避蚊媒疾病风险。防控措施为有效防控基孔肯雅热,共筑安全校园,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强化校园卫生管理,清除蚊虫孳生地1 .组织后勤人员、教职工及学生定期对校园进行全面清扫,重点清理教学楼、宿舍、食堂、操场、绿化带等区域的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废旧轮胎、塑料瓶等),做到“翻盆倒罐、排清积水”,从源头减少蚊虫孳生。2 .定期检查校园内下水道、排水沟等排水系统,确保畅通无积水;对校园内的水池、景观水体等,采取投放灭蚊幼虫药物等措施,防止蚊虫孳生。(二)开展蚊媒消杀工作,灭杀成蚊1 .联系高毋镇疾控中心指导消杀工作的开展,定期对校园公
22、共区域(如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绿化带等)进行成蚊灭杀,确保消杀频次和效果,降低蚊虫密度。2 .为值班室、门卫室等重点场所配备蚊香、电蚊拍、灭蚊灯等防蚊灭蚊工具,及时灭杀侵入的蚊虫。(三)落实晨午检制度,加强健康监测1 .班主任负责每日对本班学生进行晨午检,重点监测学生是否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蚊媒传染病相关症状,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2 .教职工由所在年级组或各处室负责人负责健康监测,发现异常症状及时报告。3 .对出现疑似症状的师生,立即安排其到隔离观察室休息,并通知家长或家属带其就医,同时做好追踪随访,待痊愈后方可返校。(四)加强宣传教育,提升防控意识1 .通过班会、校园广播
23、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家长群等多种渠道,向师生及家长宣传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包括疾病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2 .引导师生及家长做好家庭卫生,及时清理家中积水,做好防蚊措施(如安装纱窗、使用蚊帐、涂抹驱蚊液等);告知家长非必要不携带学生前往有疫情的地区,如确需前往,务必做好防蚊措施,返回后密切观察自身及学生健康状况。(五)做好重点人员跟踪观察1 .排查从疫区返回的师生(包括学生家长),建立重点人员台账,由班主任或处室负责人进行跟踪观察,每日了解其健康状况,为期14天。2 .对重点人员出现的异常症状,及时督促其就医,并按要求上报相关部门。2025学校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社区 基孔肯雅热防控 应急 预案 精选 样本 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