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年干部培训学习感悟.docx
《2025年青年干部培训学习感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青年干部培训学习感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5年青年干部培训学习感悟2025年7月15日至7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青年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作为一名在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近8年的“老笔杆”,此次培训于我而言,既是一次“充电器”式的知识补给,更是一场“淬火炉”式的思想洗礼。12天的培训里,从理论课堂到实地调研,从案例研讨到情景模拟,我在“学、思、践、悟”的循环中不断打破认知边界,对“文秘工作何为、青年干部当为“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一、破“文牍茧房”:在“笔杆子”再锻造中锚定政治坐标培训首日,市委党校王教授以新时代文秘工作的政治属性与实践要求开篇,用一组数据刺痛了我一一“去年全市党委系统督查中,
2、因文件表述不精准导致政策执行偏差的案例占比达17%,其中3起因政策解读歧义引发群众误解。”这组数据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剖开了我日常工作中的“惯性盲区”:过去总认为“文秘就是文字关”,只要语法正确、格式规范便是合格,却常常忽略文字背后的政治导向、民生温度。课堂上,王教授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起草过程为例,讲述起草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一词反复推敲的细节:最初草案写“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后经基层调研发现,部分地区“家庭农场”登记标准模糊,最终调整为“支持依法登记的家庭农场、规范运营的农民合作社”,仅这一处修改,就让政策覆盖范围更精准、可操作性更强。”文字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连接政
3、策与群众的桥梁,每一个措辞都要经得起政治体检。”王教授的话让我想起自己去年起草的关于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实施意见,其中“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一句,因未明确“社会资本”的界定范围,导致部分小微养老机构误判政策边界,后续不得不补发补充说明。课后研讨时,同组的市发改委小张分享了他在参与“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撰写时的经历:“为了核实一个数据,我们跑了3个街道、5个社区,发现基层统计口径与市级系统存在差异,最终报告里专门加了数据采集说明,既保证了真实性,又避免了基层被问责的顾虑。”这些鲜活的案例让我意识到,文秘工作绝不是“坐在办公室码字”,而是需要“脚沾泥土”的调研、“心贴群众”的共情、“刀刃向内”的严
4、谨。培训期间,我们分组到市档案馆查阅了近10年的市委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在对比中发现:每一份重要文件的修改轨迹里,都藏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一一大到政策目标的调整,小到表述方式的优化,无不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力发展思想的具象化落实。此后的“公文写作实战演练”中,我主动选择了一篇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通知起草任务。以往我会直接套用模板,但这次我提前走访了2个改造中的小区,与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座谈,记录下“管线改造时间不透明”“施工噪音影响作息”等12条具体诉求。起草时,我不仅明确了“9月底前完成管线图纸公示”“施工时段限定在早8点前至晚6点后”等具体措施,还在结尾加上“设立
5、24小时监督热线,对推诿扯皮问题3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结果”。当带队的市政府办李处长点评这篇通知有温度、有担当,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了纸上”时,我深刻体会到:文秘人员的政治能力,最终要体现在文字对群众需求的回应上。二、强“调研之基”:在“解剖麻雀”中锤炼务实作风培训第三周,我们赴邻水县开展“乡村振兴蹲点调研”。出发前,带队领导特意强调:“这次不是走马观花看亮点,而是要蹲下去找问题,每人至少形成1篇有数据、有案例、有对策的调研报告。”这让我想起自己过去参与的调研一一往往是“跟着领导转、围着典型转”,听汇报多、查实情少,总结经验多、剖析问题少,导致一些调研报告沦为“工作简报”。此次蹲点,我们小组选
6、择了该县矛盾最突出的“空心村”治理问题。在太和镇白鹤村,村支书老周带着我们走了3公里山路,来到村民张大爷家。“儿子媳妇在广东打工,孙子跟着我,可我这把老骨头种不动地了,地荒着心疼,租出去又怕被坑。张大爷的话让我们意识到,“空心村”不仅是人口外流问题,更是土地资源闲置、代际矛盾交织的复杂课题。接下来的3天里,我们白天蹲在田壤上和村民拉家常,晚上在村部整理访谈记录,共收集有效问卷87份,梳理出“土地碎片化经营效益低”“留守老人就医就学难”“返乡创业青年缺政策支持”等5类18个问题。最触动我的是7月20日晚的“夜话会”。我们和村“两委”、党员代表围坐在晒谷场,用方言聊起了“土地流转”的顾虑:“流转费
7、能不能按时给?”“土地复垦谁负责?”“万一企业亏了跑路咋办?”村会计老陈翻出账本给我们看:“去年有家企业流转了50亩地种药材,结果第一年市场不好就撤资了,地荒了半年,村民追着我要说法,我只能自掏腰包垫付了部分流转费。”这些“活情况”让我们意识到,推动土地流转不能只靠“政策文件”,更需要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调研结束后,我们小组形成了关于白鹤村“空心村”治理的调研与建议,提出“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培育本地特色种植合作社”“打造乡贤+留守老人互助养老模式”等3条具体建议,其中“风险保障金”由县财政、企业、村集体按4:4:2比例缴纳的方案,被邻水县农业农村局纳入2025年改革试
8、点。调研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带队的市政府办王科长每天晚上都会和我们一起整理资料,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村民提到的具体人名、具体事件、具体诉求”,甚至标注了“张大爷家有3亩地,儿子在佛山电子厂打工,月收入5000元”这样的细节。他说:“调研的价值不在发现了多少问题,而在抓住了多少真实的问题。只有把张大爷李婶子的具体困难记在本子上、放在心头上,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报告。”这种“把群众小事当大事办”的态度,让我对“调研”二字有了全新的理解一一它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检验作风的“试金石”。三、提“服务之能”:在“细节把控”中厚植担当情怀办公室工作无小事,文秘岗位更是“中枢
9、神经”。培训中,我们专门设置了“办文办会办事”情景模拟环节,通过还原真实工作场景,让我们在“实战”中查漏补缺。在“紧急文件处理”模拟中,我们组接到任务:2小时内起草一份关于“应对强降雨的紧急通知”,并协调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会签。以往我会先找模板,再填充内容,但这次模拟中,带队的市应急管理局张科长现场“挑刺”:“通知里加强值班值守太笼统,要明确带班领导级别、值班人员到岗时间、信息报送时限;转移危险区域群众要具体到哪些区域、转移路线、安置点;物资储备要列出帐篷、救生衣、发电机等具体品类。”这些细节让我意识到,办文的“精准度”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执行力”。随后的“会务组织”模拟更让我捏了把汗:模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年青 干部 培训 学习 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