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篇 关于企业单位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工作方案(精选合集).docx
《7篇 关于企业单位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工作方案(精选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篇 关于企业单位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工作方案(精选合集).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企业单位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1 .综合运用各类防控手段,最大程度降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在企业内部的传播风险,从源头上杜绝疫情的发生。2 .建立高效、灵敏的疫情监测与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出现疫情,能够迅速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在最短时间内遏制疫情的扩散,减少对企业运营和员工健康的影响。3 .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员工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认知水平,增强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防控工作。二、组织架构及职责(一)防控领导小组1 .组长:全面负责企业的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制定防控策略和重大决策,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监督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向组长汇报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在组长无法履行职责时代为行使职权。3 .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落实防控措施,及时报告本部门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异常情况。(二)疫情监测与报告组L组长:制定企业内部的疫情监测方案,收集、分析疫情相关信息,与当地疾控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上报疫情信息。2.成员:负责对员工进行日常健康监测,包括体温检测、症状询问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协助做好后续的就医和跟踪工作。(三)防控措施执行组1 .组长:组织实施企业内部的各项防控措施,如环境清洁消毒、蚊媒防治、人员隔离等,对防控措施的执行效果进
3、行评估和调整。2 .成员行政人员: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保障防控物资的供应和调配,组织开展防控知识培训。安保人员:加强企业出入口的管理,对来访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协助做好人员隔离等工作。保洁人员:负责企业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工作,及时清除蚊虫滋生地,协助专业消杀人员开展蚊媒消杀工作。(四)宣传教育组L组长:制定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宣传教育方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3 .成员:制作宣传资料,利用企业内部宣传栏、微信群、邮件等渠道发布防控知识和信息,组织开展防控知识讲座和培训活动。(五)后勤保障组L组长:负责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和管理,保障防控
4、工作所需的物资供应,协调解决疫情防控期间员工的生活保障问题。4 .成员:按照组长的安排,采购口罩、体温计、消毒用品、防蚊用品等防控物资,建立物资台账,做好物资的发放和调配工作。三、防控措施(一)加强员工健康监测1 .在企业入口处设立体温检测点,每日上班前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且无其他可疑症状的员工方可进入企业。对于体温异常或出现头痛、关节疼痛、皮疹等可疑症状的员工,禁止进入企业,并及时通知其前往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2 .各部门负责人每天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健康状况询问,了解员工是否有发热、不适等症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给疫情监测与报告组。3 .对于近期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的
5、员工,人力资源部门要进行登记,并要求其进行自我健康监测。登革热的监测期限为14天,基孔肯雅热的监测期限为12天。在监测期间,员工需每天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健康状况,如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报告企业。(一)强化环境清洁与消毒1 .保洁人员每天对办公区域、会议室、食堂、卫生间、电梯等公共区域进行至少2次的清洁消毒,重点对门把手、电梯按钮、水龙头等高频接触部位进行擦拭消毒,消毒频率不少于每2小时一次。2 .保持办公区域的通风良好,每天至少开窗通风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使用空调系统,要定期对空调滤网进行清洗消毒。3 .建立健全垃圾清理制度,及时清理企业内的各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垃圾
6、桶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防止垃圾滋生细菌和蚊虫。(三)开展蚊媒防治工作1 .组织专人对企业内的各类积水容器进行排查,包括花盆托盘、水桶、废旧轮胎、露天摆放的杂物垃圾等,及时清除积水,对于无法清除积水的容器,可投放灭蚊幼虫药物。2 .在蚊虫易滋生的区域,如绿化带、下水道口、垃圾堆放点等,定期投放灭蚊幼虫药物,投放频率为每周至少1次。3 .每月邀请专业的消杀人员对企业内的环境进行一次全面的成蚊消杀工作,重点消杀办公区域周边、停车场、垃圾堆放点等蚊虫密集的场所。4 .在企业的窗户、门口等部位安装纱窗,为员工配备驱蚊用品,如蚊香、驱蚊液、电蚊拍等,并鼓励员工在工作时合理使用。(四)加强宣传教育1 .利用
7、企业内部宣传栏、微信群、邮件等渠道,定期发布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和信息,包括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方法、疫情动态等。2 .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1次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讲座和培训活动,邀请疾控部门的专业人员或医学专家进行授课,提高员工的防控知识和技能。3 .在企业内的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营造浓厚的防控氛围,增强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四、疫情应急处置(一)病例报告1 .员工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可疑症状,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部门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30分钟内报告给疫情监测与报告组。2 .疫情监测与报告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安排专人陪同可疑人员前往附近医
8、院发热门诊就诊,并跟踪了解诊断结果。3 .如员工被确诊为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病例,疫情监测与报告组要在2小时内按照规定流程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并同时报告给企业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内容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发病时间、症状表现、诊断结果等。(一)疫情处置L一旦出现确诊病例,防控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工作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2 .对确诊病例所在部门及活动过的区域进行封锁,设置警示标识,限制人员流动,对该区域进行全面的环境清洁消毒和终末消毒。3 .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和登记,按照医学观察要求,实施14天(登革热)或12天(基孔肯雅热)的医学观察,每天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体温检测和症状询问,
9、如发现异常,及时安排就医诊断。4 .加强对企业内环境的清洁消毒和蚊媒消杀工作,增加消毒和消杀的频次,对确诊病例居住的宿舍、工作的办公室等场所进行深度终末消毒,加大对蚊虫滋生地的清理和灭蚊力度。5 .积极配合当地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工作,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包括员工的工作安排、活动轨迹、接触人员等。(三)疫情解除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点范围内最后1例病例得到有效隔离后的最长外潜伏期和内潜伏期(登革热25天,基孔肯雅热24天)内无新发病例,并且经专业检测评估蚊媒密度控制达标时,经当地疾控部门评估同意,企业方可解除疫情应急处置措施。在解除应急处置措施后,仍要持续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措
10、施的落实,防止疫情反弹。五、培训与演练L定期组织防控工作人员参加专业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监测方法、疫情报告流程、应急处置措施等,邀请行业专家、疾控人员进行授课,提高防控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2.每年至少组织1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模拟疫情发生后的报告、处置、隔离、消杀等各个环节,通过演练提高各工作小组的协同配合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六、附则L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国家防控政策调整以及企业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修订。2.本方案由企业防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11、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如有疑问或建议,可向防控领导小组咨询反馈。基孔肯雅热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应急处置演练方案一、背景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其临床症状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与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相似。该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高发,全球已有no多个国家报告过病例。我国自2008年以来在广东、浙江、福建、云南等地陆续发现输入性病例,部分地区曾发生本地传播疫情。近期(2025年7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发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均为轻症。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蚊虫活动频繁,已进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为有效应
12、对可能出现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各医疗机构需加强发热门诊的应急处置能力。本演练脚本模拟发热门诊接诊、报告、隔离、救治、消杀等全流程,旨在检验医务人员对基孔肯雅热病例的识别与处置能力,确保在真实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规范地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传播。二、演练目标病例识别与分诊:检验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对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的识别能力,包括症状询问、流行病学史调查和初步分诊流程。确保发热患者进入门诊后能得到及时筛查和正确分流。诊断与报告:演练临床医生根据症状和流行病学史作出疑似诊断,并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认的流程。同时练习疫情报告制度的执行,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向疾控部门报告疑似/确诊病例。隔离与救治:演练对疑似/确
13、诊患者采取隔离措施的过程,包括将患者安置在隔离观察室、限制其活动范围,以及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时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PPE)等。同时模拟对患者的对症治疗和护理,如退热、止痛等支持治疗措施。感染控制与消杀:检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基孔肯雅热病例的感染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包括环境消毒、医疗废物处理以及蚊媒控制措施(如灭蚊、防蚊设备使用)等。确保在病例诊疗过程中有效防止院内传播。应急响应与团队协作:强化多部门协作机制,包括发热门诊、感染科、检验科、防保科、后勤保障等科室在疫情处置中的协调配合。通过演练提高各岗位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协同作战能力,确保在真实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尽其职。三、角色分配
14、本次演练设定以下角色及人员分工:患者(模拟):由一名工作人员扮演,主诉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并提供近期有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旅居史的信息。分诊护士:负责在发热门诊人口对患者进行体温测量和初步询问,引导患者至相应诊室就诊。接诊医生:在发热门诊诊室接诊患者,进行详细问诊、体格检查,初步判断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并开具实验室检查申请。护士(诊疗配合):协助接诊医生完成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监测,并按照医嘱为患者提供护理(如测量体温、发放口罩、指导个人防护等)。检验人员:负责采集患者血液样本并进行实验室检测(模拟),包括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并及时反馈检测结果。防保科报告员:在接到疑似/确诊病例报告后,按
15、照规定时限通过传染病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通知相关部门。院感防控员:负责监督隔离措施执行情况,指导医护人员正确穿戴和脱卸防护装备,安排清洁消毒人员对相关区域进行终末消毒和蚊媒控制处理。清洁消毒人员:在患者离开后对诊室、隔离观察室及相关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对医院内外环境进行灭蚊处理(模拟)。应急指挥/观察员: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应急办人员担任,负责全程观察演练进展,记录存在的问题,在演练结束后组织讨论和点评。四、场景设置演练场景设置在某二级医院的发热门诊区域,时间设定为夏季(蚊虫活跃季节)的上午就诊高峰时段。发热门诊入口处设有独立的预检分诊台,配备额温枪、登记本等。门诊内部布局按照传染病防控要
16、求设置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有单独的隔离观察室。诊室内备有基本诊疗设备(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以及个人防护装备(口罩、手套等)。实验室位于医院医技楼,距离发热门诊步行约5分钟路程。演练开始时,各岗位人员已提前到位,现场布置模拟真实诊疗环境。五、演练流程步骤1:患者就诊与分诊一名中年男性患者(模拟)步入发热门诊入口处,分诊护士立即上前询问:“您好,请您先测一下体温,并回答几个问题护士使用额温枪为患者测量体温,显示为38.9C。随后护士询问:“您最近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有没有被蚊虫叮咬过?最近两周是否去过外地?”患者回答:“这两天突然发烧,浑身关节酸痛,尤其是手腕和脚踝疼得厉害,而且
17、身上还起了一些红疹。我上周刚从东南亚旅游回来,那边蚊子很多,我被咬过好几次。”护士根据患者主诉和流行病学史,初步判断患者有发热伴皮疹、关节痛且来自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属于需要重点关注的病例。护士引导其至发热门诊诊室,并通知接诊医生准备接诊。步骤2:接诊与初步诊断接诊医生在诊室门口迎接患者,示意患者进入诊室就座。医生:“您好,请把您的情况详细跟我说一下。“患者复述症状:“我发烧已经两天了,最高烧到39C,吃了退烧药也不太管用。全身关节都疼,特别是手和脚的小关节,疼得都没法握拳和走路。今天发现身上出了好多红疹子,很痒。”医生一边倾听一边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皮肤潮红,躯干和四肢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
18、部分皮疹压之褪色;双侧腕关节、踝关节有压痛,但无明显肿胀;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医生继续询问流行病学史:“您提到从东南亚回来,具体是哪个国家?那边近期有没有登革热或者类似的疾病流行?”患者回答:“我去的是泰国,那边最近好像有登革热流行的消息、。”医生根据患者急性发热、皮疹、关节痛的临床表现,以及近期有东南亚蚊媒疾病流行地区旅居史,怀疑可能是基孔肯雅热或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医生向患者解释:”根据您的症状和旅行史,我们怀疑可能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感染,比如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接下来需要为您安排一些检查来确诊。”征得患者同意后,医生开具血常规、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RT-PCR)和血清
19、抗体(IgM)检测的申请单。步骤3:样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护士协助患者前往采血室采集静脉血样本。采血护士穿戴手套和口罩,对患者穿刺部位消毒后抽取约5ml血液,分别置于抗凝管和普通管中。样本采集完成后,护士将血液标本放入生物安全转运箱,并填写送检单,注明“基孔肯雅热检测工随后,检验人员将样本送往实验室。实验室人员收到标本后,立即进行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和血清IgM抗体检测(模拟操作)。约1小时后,实验室电话通知接诊医生检测结果:“患者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阳性,IgM抗体阳性,确诊为基孔肯雅热。”步骤4:病例报告接诊医生在得知实验室确诊结果后,立即通知医院防保科报告员。报告员登录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
20、理系统,按照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的要求,在24小时内将该病例作为“其他传染病”进行网络直报,并在备注栏注明为输入性病例。同时,报告员电话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了该确诊病例的基本情况(患者信息、发病经过、实验室结果等)。疾控中心接报后,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响应程序。至此,院内报告流程完成。步骤5:隔离措施实施在等待检测结果期间,接诊医生已安排患者在独立的隔离观察室休息,以避免与其他患者接触。确诊后,医院进一步强化隔离措施:将患者转移至感染科病房的单人隔离病房,病房门窗加装防蚊纱窗,并在病床周围张挂蚊帐,防止蚊虫进入叮咬患者。隔离病房门口设置明显的“虫媒传染病隔离”标识
21、限制无关人员进入。所有进入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均严格按照标准防护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戴医用外科口罩、穿长衣长裤、戴手套。每次进入病房前,进行手卫生。患者在隔离期间原则上不得离开病房,如因检查等需要离开时,由专人陪同并为其建议遮挡四肢皮肤,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步骤6:患者救治与护理针对患者的症状,医疗团队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医生开具医嘱: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退热镇痛,每日多次测量体温并记录;嘱患者多饮水,补充水分;关节疼痛处可给予温敷缓解不适。护士按照医嘱为患者用药,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护士定时巡视病房,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皮疹变化和关节疼痛情况。发现患者高热时及时采取物理降温
22、措施(如温水擦浴)并报告医生。同时,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情绪,并开展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该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在住院期间要配合防蚊措施,避免抓挠皮疹以防继发感染等。由于基孔肯雅热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经过几天的对症治疗和护理,患者体温逐渐下降,关节疼痛有所减轻,病情趋于稳定。步骤7:环境消毒与蚊媒控制在患者隔离治疗的同时,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清洁消毒人员对相关区域进行终末消毒和蚊媒控制处理。首先,对患者曾停留过的发热门诊诊室、隔离观察室以及检查路径所经过的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消毒人员穿戴手套、口罩等,使用含氯消毒剂(如有效氯500mgL)对地面、墙面、桌面、门
23、把手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对患者使用过的诊疗器械(如听诊器、血压计等)用75%酒精擦拭消毒。医疗废物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理,使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封装,贴上特殊标识,由专人及时运至医疗废物暂存处集中处理。针对病媒生物控制,后勤保障部门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灭蚊行动。重点对发热门诊周边、隔离病房窗外及院内公共区域进行蚊虫孳生地清理和药物灭蚊。工作人员清理了医院内外的积水容器(如花盆底碟、废旧轮胎、积水槽等),倾倒积水并清洗容器,从源头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同时,在医院绿化带、墙角等蚊虫易栖息处喷洒杀虫剂进行空间喷雾灭蚊,在下水道、地下室等阴暗潮湿处投放灭蚊幼虫药剂。医院还加
24、强了防蚊设施,如在门诊大厅、病房走廊安装灭蚊灯,在各房间窗户加装纱窗纱门,确保无蚊虫进入室内。经过上述消毒和灭蚊措施,有效降低了院内环境中的病毒传播风险。步骤8:演练结束与总结经过各环节的模拟操作,患者病情好转准备出院,演练进入尾声。应急指挥/观察员宣布本次基孔肯雅热发热门诊应急处置演练圆满结束。随后,组织参与演练的全体人员召开总结会。观察员反馈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亮点,例如:分诊环节是否及时准确、报告流程是否符合时限要求、隔离防护措施是否规范到位、各科室协作是否顺畅等。针对发现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如加强医护人员对基孔肯雅热诊疗指南的培训、完善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增加防蚊灭蚊物资储备等。通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7篇 关于企业单位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工作方案精选合集 关于 企业 单位 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 工作方案 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