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能源”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docx
《“人工智能+能源”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智能+能源”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A2智能+能源”建居实施方拿(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部署及关于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意见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昌平区能源领域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结合能源互联网等产业资源积累优势,把握人工智能驱动产业升级新机遇,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内标志性的“人工智能+能源”产业高地,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发展目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能源”引领区域低碳发展,持续做强“人工智能+能源”产业生态,支持人工智能赋能清洁能源生产、能源智慧传输、能源高效利用、能源安全保障协同发展,构建人工智能赋能碳交
2、易、绿电交易、能效服务等新型业态模式。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昌平区先进能源产业提质、技术创新和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涌现一批标志性技术创新成果,集聚一批标志性重点企业,初步建成国内标志性的“人工智能+能源”技术创新策源区、产业生态集群区、绿色低碳示范区。加速技术创新革命:坚持创新驱动,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一流高校、一流科研院所,强化技术攻关与产品创新,突破人工智能赋能精准预测、设备智能诊断与运维等一批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新增专用模型不少于10个,构建高水平的技术创新策源区。加速产业资源集聚:坚持政府引导,强化合作联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产学研联动,不断优化区域产业生态建设,
3、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不断孵化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不少于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国高新企业不少于20家,推动1-2家企业上市发展,建设要素齐全的产业生态集群区。加速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应用牵引,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围绕区域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开发“人工智能+能源”新技术应用场景资源,拓展5-8个能源智能化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区域用能设备效率提升,进一步加快区域用能体系智慧化改造,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的示范区。二重点任务(一)强化科技创新引领L服务国家能源领域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电网智慧化、发电
4、侧智慧化运营、风光发电智慧化监测等领域,牵头或参与国家级、市级“人工智能+能源”重大科技专项,加快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算法、模型研究,支持科学智能(AlforSCienCe)发展,引领能源领域基础科研范式变革。(责任单位:区科委、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先进能源产业处)2 .支持能源领域专用模型开发。鼓励高校院所、企业开发能源领域细分方向的专用模型,支持校企、央地协同合作,强化模型应用与验证,建立模型性能评估与持续优化机制,进一步提升专用模型精准度,提高能源生产、传输、应用、交易端应用效率,不断推进专用模型更新迭代。(责任单位:区科委、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先进能源产业处)(二)探索数据资源
5、整合利用3 .探索建立区级能源数据平台。探索采集区内新能源发电场站、燃气热电厂、燃气供热站、配电网、重点用能机构的能源生产、传输、应用数据资源,谋划建立区级能源领域可信数据空间,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标准规范,确保数据质量和互操作性,促进数据汇聚和质量提升,逐步建立健全具有科技创新促进作用的区级能源领域数据资源库。(责任单位:区政务和数据局、区城市管理委、区发展改革委)4 .探索建立激励性的数据共享机制。探索利用区级能源领域数据资源面向能源领域创新型企业、人工智能企业激励性开放,推动企业加快能源专用模型研究、智慧化核心技术开发。鼓励能源数智化企业与驻昌人工智能企业、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与能
6、源领域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加强央地合作,建立企业数据开放激励机制,推动企业间共享数据,联合开发。(责任单位:区政务和数据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先进能源产业处)(三)推动人工智能助力区域低碳发展5 .推动区域内能源生产设施优化改造。推动区域内燃气锅炉房等能源生产设施开展人工智能化改造,加强用能平台智慧化提升,面向能源和人工智能企业开放场景。激励各类在昌能源设施智能化发展,鼓励优质人工智能企业将新技术在本区域应用示范。促进区域能源生产、传输、应用低碳发展。(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城市管理委、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先进能源产业处)6 .积极推动零碳园区建设。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要求,
7、积极建设零碳园区,鼓励用能机构采取智慧化改造提升的方式,有效推进区域能源应用效率升级,降低单位能耗碳排放,合理优化用能结构,推进节能降碳,运用人工智能赋能绿电交易等措施,节约绿电应用成本,优化提升绿电使用比例。(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未来科学城管委会规划建设处)(四)持续促进产业链升级7 .支持能源智慧化核心零部件产业跨越提升。加快智芯产业园等重点在建项目建成投用,推动电网芯片产业提振产能、加快迭代。支持各类科技型企业围绕电网智慧化运营、监测等业务扩产增效,支持重点企业加快提升北斗智能终端设备等业务能级。鼓励火电厂、新能源电厂、热电厂智能化专用设备技术、控制系统不断拓展应用。(责任单位:中关
8、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先进能源产业处)8 .促进人工智能助力储能产业智慧化发展。支持新型储能智慧系统及智慧运维产业稳固扩大规模。鼓励企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储能领域材料研发、设备升级,不断降低液流电池等新技术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突破技术上限,加快人工智能与储能技术融合发展,赋能新一代电化学储能产品提升安全性能、运行寿命、应用场景适配属性。(责任单位: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先进能源产业处).9 .加速人工智能技术支撑新一代风电光伏发展。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近地风速预测、光照监测、深远海风电运行监测等技术升级,提升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精度,支撑电力市场
9、交易优化,赋能钙钛矿光伏、深远海风电等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业务升级。鼓励风电光伏设备厂商与能源领域研发机构加强合作,助力产品提升市场适应能力。支持风电变桨技术服务等优势业务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责任单位: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先进能源产业处)10 .聚焦能源数智化板块业务爆发。支持能源企业下属数智公司、智慧运维公司、信息科技公司加快集聚发展,支撑各类风光电厂、火电厂、油气高效开发储运与利用、能源供应体系智慧化管理,鼓励能源数智化企业和专业机构围绕能源生产、运输、应用领域加快模型研发和系统开发,服务国家能源领域战略支撑力量不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未来科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工智能 能源 发展 实施方案 2025 2027 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