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是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和关于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投入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抢抓市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机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一、规划目的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关于住房的战略部
2、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进一步加强对全市住房发展的统筹与指导,明确未来住房发展目标,完善住房供给结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市民住有所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上层次规划要求,按照国家、省和住房发展与房地产调控的有关政策,为推动住房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住房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加快实现全市人民住有所居并迈向住有宜居,制定本规划。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省市城乡总体规划(20142030年)确定的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兼顾其他乡镇。三、规划年限20262030年。四、规划依据五、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3、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及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住房品质和服务水平,促进供需适配,实现稳定发展。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体系,着力调整结构、提升品质、强化服务,打造政府以惠民生、兜底线、保稳定为主,市场以满足多样化、舒适化、高品质需求为主,推动住房和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基本形成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二)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把解决群众的
4、基本居住问题作为住房发展的首要目标,更加突出住房的居住属性和改善民生的社会功能,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充分满足城镇各层次不同收入家庭对住房的需求,2 .坚持调整结构,供需平衡坚持市场导向,持续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存量增量结构、产品供应结构、租购并举结构,坚持供需平衡、适销对路,扩大有效住房供给,坚持新、老城区协调发展。3 .坚持住房建设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强化市政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主体责任,结合城市自身特点和总体发展目标,统筹处理好近期与长远、保障与市场、需求与供给、住房建设与设施配套、规划刚性与弹性的关系,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
5、康发展。4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持续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发展商品房市场和租赁市场,支持居民自住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稳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和常住人口住房困难问题。5 .坚持提升品质,优化环境提升住房和住区品质,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住房功能更加完备,居住环境更加优化,配套设施更加完善,鼓励发展养老、休闲、度假等功能性地产,按照城市政府财政支持能力和居民意愿,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整治。第一章住房发展现状评价一、经济发展概况“十四五”期间,202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26.57亿元,五年新增247亿元,年
6、均增长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6万元,较“十二五”末增长44.6%,人均GDP从2016年的84113元增长到2025年的97106元,年均增速3.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27854元增长到2025年的36182元,年均增速6.77%,说明市综合实力稳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增长,形势良好。与周边6(县)市相比,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第四(详见图3),处于中等水平,一方面说明市的经济发展与新郑、荥阳、新密相比,受经济发展的带动有限,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待提高,提升居民的房价承受力;另一方说明市需要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比例,加快发展租赁住房市场,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7、从而提升全市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二、住房发展现状“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形成了商品住房满足市场购房需求,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持续加大,租赁住房逐步发展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住房居住品质显著提升,总体实现了住有所居,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市住房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全市城镇住房发展成效明显截至2025年年底,全市共有已建成各类住房124926套,1480.33万平方米(不
8、包括个人自建房屋)。较十二五期末增长30533套,384.69万平方米,增幅35.11%,年均增长住房76.94万平方米,城镇居住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城镇住房发展成效显著,仅“十四五”期间新建成交付使用的各类住房就达到384.69万平方米,占到全市住房总量的25.99%o“十四五”期间全市商品住房累计交付22333套,272.23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大力推进,累计交付棚改安置住房6980套,98.42万平方米,发放公共租赁住房补贴932户,补贴金额419万元;经济适用房及其他住房交付1220套,14.04万平方米;建设和改造人才公寓190套,面积10776平方米;人才购房补贴发放268万元,补贴
9、户数65户;实施城镇老旧小区翻新改造39个小区,139幢房屋,4719套,改造面积57.48万平方米。2025年末,全市中心城区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2.75平方米,比“十二五”期末增加8.47平方米。中心城区人均住房面积逐年提高,从2016年的22.94平方米增长到2025年的32.75平方米,年均增长8.5%,住房条件逐步改善。(二)商品住房市场持续健康发展1 .全市商品住房现状截至2025年底,全市共有已建成商品住房827幢,49739套,面积631.8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有763幢,47064套,面积597.93万平方米;非中心城区有64幢,2675套,面积33.87万平方米。2
10、全市“十四五”商品住房建设规划完成情况经过多年发展我市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房地产开发投资2016年的45.16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71.33亿元,年均增长12.1%,增加1.5倍;开工面积由2016年的41.04万平方米增长到2025年的180.06万平方米,年均增长44.73%,增加近4.5倍;竣工面积由2016年的36.85万平方米增加到2025年的119.81万平方米,年均增长34.28%,增加近3.25倍;商品房销售面积稳步增长,由2016年的65.4万平方米增加到2025年的80.44万平方米,年均增长5.31%,增加近1.23倍。商品住房价格由2016年的5145
11、元/平方米增长到2025年的7086元/平方米,年均增长6%,增长了近1.36倍。(三)住房保障成绩斐然L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随着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旧城及城中村改造规模的不断加大,被拆迁群众人数不断增多,安置需求日趋迫切,我市将重点项目拆迁群众全部纳入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范围,保障房建设全部以实施城中村改造为主。2013年至今共计划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60个,共28546套,建筑面积316.11万平方米。“十四五”期间,共计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48个,涉及拆迁16550户,建设安置房24287套,建筑面积266.4万平方米,完成竣工交付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33个,11026
12、套,126.64万平方米,完成回迁群众5655户,20922人。城镇中等偏下及以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明显改善,部分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阶段性住房问题逐步缓解。3 .公共租赁住房从无到有市现有934套公共租赁住房,其中政府投资建设754套,面积3.79万平方米,企业投资建设180套,面积0.74万平方米,“十四五”期间发放租赁补贴932户,补贴金额419万元,有效解决了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实现了应保尽保。4 .扎实推进人才住房政策“十四五”期间市积极落实“智慧”青年人才引进计划等人才住房政策,建设和改造人才公寓190套,面积10776平方米;人才购房补贴发放26
13、8万元,补贴户数65户。(四)“十四五”期间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1 .理顺物业管理体制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工作支持物业发展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物业管理重心下移,权限下放至街道,建立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物业管理权限下放至各街道,充分发挥街道以及社区居委会的管理优势,对全市住宅小区进行月检查、季考核、年监督检查。加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和开发企业之间的协调,在管理过程中做到主管部门、街道、社区上下联动,在市、街道、社区三级联管工作基础上,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据,建立了物业管理网格化管理体系。把一些物业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2 .
14、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建立物业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强化物业管理项目季度考评工作,加强对各物业服务企业的日常考评考核,规范物业服务企业日常经营行为。扶持了一批质量高、实力强、信誉好的品牌企业,树立了本地物业服务企业的典范。3 .规范市场行为实施建管分离,逐步推进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经营行为,完善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机制,全面推进前期物业招投标制度,通过实行招投标,有效促进了我市物业行业的公平竞争,明确了开发企业的责任,按照标准落实了物业管理等配套用房,保障了业主和物业企业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新建住宅小区专业化物业管理覆盖率达100%,全市新建小区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备案率达100%
15、o4 .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物业服务企业55家,全市住宅小区526个,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65个,街道组建物业服务队管理的228个,业主自行管理245个。从业人员4000余人,成立业主委员会7个。我市中心城区房屋总建筑面积1167.75万平方米,其中物业公司管理面积694万平方米,简易物业覆盖面积473.75万平方米,实现了物业管理的全覆盖。5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深入开展“十四五”期间老旧小区改造深入开展。建立完善了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统筹力量、整合资源,确保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顺利推进。共实施城镇老旧小区翻新改造39个小区,139幢房屋,4719套,改造面积57.48万平方米,老旧房
16、屋有7幢加装电梯10部。老城区居民住房条件、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老旧住宅小区基础设施整治改造工作提升了城市形象,是改善人民生活居住环境的民生工程。这项工程被列入我市“十四五”期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市政府拿出专项资金用于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整治改造,改造后的小区实现了路平、灯明、水通,切实改善了老旧住宅小区人居生活环境,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五)租赁住房市场逐步发展1 .推进租赁住房建设由机关事务局牵头建成人才公寓一栋,总投资约3400万元,建筑面积6810m2o租赁住房56套,每套面积100m2,目前已投入使用。2 .盘活国有存量房源盘活市益民街57号院1号楼、2
17、号楼、3号楼为人才公寓项目,建筑面积2406而,共计90间;盘活市新华路60号金玫瑰宾馆客房部2楼为人才公寓项目,建筑面积1000Itf,共计20间。2025年新增人才公寓,人民路恒星医院对面24间,建筑面积560平方米。3 .强化住房保障力度加快构建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相结合的公共租赁住房供应体系,全面推行货币化补贴,着力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实现应保尽保。4 .优化公共服务,鼓励住房租赁消费对进行房屋租赁备案的承租方,允许其在居住地落户,享有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住房公积金服务、承租人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相对就近入学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切实保障承租人权
18、利。对符合住房公积金提取规定,且已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的承租人,在房屋租赁合同有效期内,允许承租人住房公积金进提取额度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o5 .完善服务平台,规范租赁市场依托市住房租赁服务与监管平台,实现了我市住房租赁合同网签备案。第二章住房需求分析一、人均住房面积预测(一)时间序列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是预测人均住房面积的常用方法,其根据历史数据建立人均住房面积与年份的线性模型。Y=a+bt,丫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t为年份。根据中心城区2016-2025年住房面积、户籍人口、常住人口等几项统计数据,计算出市中心城区2016-2025年人均住房面积。年份2016201720182019202
19、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22.9625.0927.429.9532.75表H:市2016-2025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采用SPSS软件建立人均住房面积与年份的回归模型,得出市人均住房面积预测模型为:Y=25.927+1.735(t-2015)R2=0.99其中,Y为城镇人均住房面积,t为预测年份。得出市2030年人均住房面积为43.48平方米。图7:市2026-2030年人均住房面积测算图(二)多元回归法预测人均居住面积多元回归预测是以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为因变量,以城市住房价格、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影响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的因子为自变量构建的预测模型。Y=B0+BIXlt+B2X2t+BkXk其中
20、Y为人均居住面积,Xpt为解释变量,如住房价格、人均可支配收入等,Bj(j=l,2k)为回归系数。根据历年市统计公报和市房管中心提供的相关数据,确定2016-2025年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住房价格、人均住房面积等基础数据。年份城镇住房价格(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201644302785422.96201748043030525.092018572032911274201960713557729.95202572003618232.75表:12市2016-2025年人均住房面积预测相关数据采用SPSS软件,对人均住房面积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面积进行回
21、归,得出人均住房面积预测模型为:Y=I.324+0.0021X1+0.00046X2R2=0.993其中,Y为城镇人均住房面积,Xl为城镇住房价格,X2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 .住房价格预测采用时间序列法,运用SPSS软件对住房价格和年份进行回归分析,得出:Xl=3689+628(t-2015)R2=0.968其中,Xl为城镇住房价格,t为预测年份。预计到2030年,市市住房价格为9969元。依据数据进行的是线性分析,是按照历史数据测算的趋势,但是考虑到市购房群体中以本地人为主,距离较远受到中心城市发展带来的城镇化发展“红利”有限,并结合国家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不放松,综合以上情况市未
22、来住房价格不会维持前几年的高增幅。结合本次预测情况,预计2030年市住房均价为8972元。2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采用时间序列法,运用SPSS软件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年份进行回归分析,得出:X2=25987.4+2192.8(t-2015)R2=0.97其中,X2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t为预测年份。预计到2030年,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7915元。3 .市人均住房面积将上述数据代入多元回归模型,得到2030年市人均住房面积为43.3平方米。(三)综合测算结果在市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区域背景下,市将继续加大中心城区的发展,人口会持续向中心城区聚集。因此,综合两种预测结果,综合预测市203
23、0年人均住房面积将达到43平方米。二、住房需求总量预测(一)人口预测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情况统计数据,我市中心城区包含的5办5镇2010年常住人口360785人,2025年我市常住人口457763人(扣除成功学院2.5万人),较2010年增长26.88%o根据年均增长率的计算公式:m=(其中B为最后一年,A为第一年),计算出2010-2025年的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2.4%;根据年均增长率,按照公式:C=BX(1+m)C-B(C为预测年份数据,B为已知年份数据,m为年均增长率)计算出,2030年中心城区包含的5办5镇常驻人口为515395人。由于我市中心城区包括5办5镇,但5镇中非全部人口都在
24、中心城区范围内,剔除未纳入中心城区相关村的人口,2025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约37.2万人,占中心城区5镇5办常住人口的81.4%,依此比例测算综合测算2030年中心城区实际常住人口约42万人。(二)住房总量预测根据公式:住房需求总量=规划期末人均住房面积X规划期末人口一现状住房面积,确定住房需求总量。其中,规划期末人均住房面积采用预测的42平方米。得出市2030年住房总需求量为:住房总需求量=43X42-37.2X32.75=587.7万平方米第三章“十五五”住房发展目标及计划一、住房发展总体目标制定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继续强调住房“居住”属性,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住房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