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卫生健康事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卫生健康事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卫生健康事发展规划.doc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卫生健康事发展规划“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全国上下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十五五”时期,亦是市县高质量建设与发展全县现代化卫生健康体系的关键期。因此,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为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2030”规划纲要“健康2030”规划纲要中共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2、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实际,科学编制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1 .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十四五”以来,县认真落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县“十四五”卫生与健康发展规划,秉承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奋斗宗旨,有效增加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创优公共卫生服务方式,稳步推进健康建设,城乡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十四五”末,全县共建有医疗卫生单位510家,其中医院17家,乡镇卫生院3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家,村卫生室304家,各类门诊部.诊
3、所151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家。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为7648人,相较于2015年增长率达34.4%,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960人,占比38.7%,注册护士3402人,占比44.5%,相较于“十二五”末增长了36.2%和43.0%,卫生人员总量有明显增长。“十四五”末,全县婴儿死亡率4.24%o,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85%。,孕产妇死亡率8.47/10万。指标高于“健康中国2030”全国目标(到2030年,全国婴儿死亡率5%o,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0%o,孕产妇死亡12.0/10万)。2 .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十四五”以来,县不断提高县域医共体建设水平。依托县人民医院
4、中医院2家县级公立三级医院和县第五人民医院1家县级公立二级医院、皖北医院1家二级民营医院组建4个医共体牵头单位。通过以强带弱,优质资源下沉,建立分级诊疗激励约束机制,减少病人外流,做好病人的双向转诊。目前四家医共体牵头单位共下派专家坐诊5021人次,带教查房2751次,学习讲座135次,带教手术221次,业务培训117次,免费接受进修人员33人次,开展新技术7个,开展健康讲座59次。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县医院、中医院先后与江浙沪等10余所医院成立名医工作室,推进学科共建,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25年全县共完成学术讲座17次,教学查房34次,坐诊15次,疑难病例讨论36例,手术指导
5、57次,远程会诊10次,派出学习25人次。与此同时全县立足社区、服务居民为宗旨,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实际改进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实施办法,对有诊疗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对长期外出人员或其他难以履约的,不硬性要求签约服务。注重履约服务实效,重点加强对已签约贫困人口中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慢病患者规范管理与健康服务。落实贫困人口签约服务个人自付费用由县财政代缴。2025年全县共签约居民38.50万人,其中有偿签约8.07万人。贫困人口签约61007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66.26%。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县卫健委制定
6、印发县卫健系统“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基层服务能力提升,要求各乡镇在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自评活动。截至“十四五”末,有6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要求,其中3家达到推荐标准,3家乡镇卫生院已通过省级复核并备案。同时县卫健委印发关于开展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动态消除工作的通知(太卫健基妇函2025)73号),建立村卫生室、村医“空白点”长效机制,并明确相关党组成员实行分级分片包保制度,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对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进行常态化排查,每月1号上报排查结果。截至“十四五”末,全县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社区均设有标准化的村卫生室,
7、全县每个行政村均有一名合格的村医,无村卫生室及村医“空白点”。3 .公共卫生服务成效显著“十四五”以来,全县以立足社区、服务居民为宗旨,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十四五”末,全县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34.53万份,建档率93.22%;发放健康教育资料160万余份,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5.7万小时,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健康知识讲座2800余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146783人,健康管理率76.87%,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别规范管理130657人、41252人,规范管理率分别为84.33%、84.7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5551人
8、规范管理率79.10%o县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试点工作。升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增加“两卡制”模块。“十四五”末,全县两卡制总得分56843584分,经“两卡制”服务认定1264062人。强化项目绩效考核,制定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考核方案,利用信息平台进行考核,初步实现服务对象精准化、服务内容标准化、服务方式便捷化、服务效果可评价。4 .幸福家庭建设落实有力“十四五”期间,我县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做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后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扶助政策的衔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严格实施计划生育“三项制度”政策、法定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
9、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扩容兼容政策,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2025年度全县受惠169583人/户,投入资金5274.999万元,以县级财政资金为主。其中奖扶对象3898人,兑现扶助资金387.792万元;特扶对象303人,兑现扶助资金156.96万元;农村50-59岁奖扶扩面对象18498人,兑现扶助资金1775.808万元;城市无用工单位居民奖扶扩面对象365人,兑现扶助资金35.04万元;双女节育奖7户,兑现奖励资金5.6万元;16岁以下城镇无业居民和农村居民独生子女领证13513户,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324.312万元;确认城镇无业居民和历年来下岗职工达到退休年龄36人,发放一次性补助7.2
10、万元;为83435人代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金,投入资金2085.875万元;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计生家庭46104人提高政府补贴30元,为93名特扶对象代缴参保金6000元,投入资金194.112万元;为185名60周岁以上特扶对象发放老年护理补贴129.72万元;节育奖全覆盖128户,兑现奖励资金3.5万元;农村50岁以下双女扎2430户,发放节育奖资金145.8万元,县级组织两次特扶对象节日慰问,走访588人次,拨付慰问金23.28万元。我县将构建“促进家庭文明.守护家庭健康、帮扶家庭致富、引领家庭奉献”的家庭发展体系,作为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全县共申报
11、2个“健康幸福家庭活动”示范点、1个“新家庭计划”示范点、10个“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示范点,其中“新家庭计划”项目和6个“家庭发展服务中心”项目已被省卫生健康委命名授牌。5 .老龄健康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全县做实老龄健康工作,主动适应机构改革和新形势下老龄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积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三位一体”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为广大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健康指导和医养结合服务。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19.09万人,参加健康体检17.25万人,接受健康
12、管理14.72万人,健康管理率77.06%,签约家庭医生16.73万人,签约服务率87.66%。鼓励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融合发展,建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为需要长期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2018年,省卫生健康委.省民政厅联合命名县中医院为“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县博爱老年公寓为“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机构”。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环境,每逢传统节日和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我县各级医疗机构组织医务人员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为老年人免费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和义诊服务,开展困难老人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真正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
13、事、献爱心、送温暖,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提高老年意外伤害应对能力,加强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合作,宣传推广“银龄安康”意外伤害综合保险。6 .信息化医疗服务建设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逐步推进。“十四五”末,县已初步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县级公立医院和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疗及公卫信息已联网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成县级平台与市级平台联网对接,数据实时上传,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截至2025年11月底,县级平台已上传市级平台5648.6万条信息。并加快开展远程医疗会诊服务。“十四五”末,全县有52家医疗机构接入省医学影像云,已上传远程影像会诊数量43642例。医共体牵头医院构建远程医疗信息
14、系统,设立远程会诊中心,实现医共体内成员单位与上级医院开展远程会诊服务,并延伸至村卫生室。大力开展智慧医院建设,不断提升智慧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扩大智慧医疗建设,改进预约诊疗制度,全面优化就诊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县中医院已通过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4级,县人民医院已通过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5级。县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于2025年8月12日正式授牌,共开通发热门诊在内的49个学科互联网咨询门诊,累计提供线上免费咨询4575人次,其中发热门诊咨询、复诊407例,开展上级医院远程会诊472例、医共体成员单位远程会诊547例、院内多学科专家远程会诊29例次。县人民医院创新
15、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号或手机APP,实现网上预约,由医院护士上门为群众提供护理服务。强化“智医助理”使用。“十四五”末,“智医助理”系统已累计使用AI辅诊443.6万例,就诊电子病历205.7万份,智能外呼系统已累计随访服务347.6万人次,其中,语音外呼168.1万人次,发送短信179.5万人次。7 .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十四五”期间,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不断优化经费结构,明确在人才队伍、重点特色专科、中医应急能力建设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十四五”末,全县10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建成乡镇卫生院中医馆28家,完成率90%,完成
1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2家,完成率100%。2025年组织全县33名中医技术人员参加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能力。全县有中医医疗机构43所,其中县中医院1所、民营中医院1所,中医诊所41所(其中备案中医诊所10所),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开展中医药服务。8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十四五”以来,县逐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县卫健委制定并下发县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太政办秘20196号),坚持统筹协调、先行先试的工作思路,以医院章程为统领,集体制定教育教学、员工招聘等制度45项,认真修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等制度22项,合理调整医疗质量安全、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管理委
17、员会6个,整合设置17个党支部,搭建46家远程会诊、教学平台,通过了互联网医院执业登记考核,促进了医院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不断提升。9 .综合监督管理水平再上台阶“十四五”期间,全县整合行政执法力量,加强县级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截至“十四五”末,共出动卫生监督员6042人次,出动车辆1197台次,监督检查单位2921户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1205份,其中立案处罚254起,移送司法机关4起,申请强制执行14起。进一步深化“平安医院”创建活动。2025年县卫健委共办理信访案件30件,每件都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结束,并对署名举报人进行及时回访,所有信访均得到妥善处理,做到了件件有结果,件件有回音。时刻抓
18、好安全生产工作。2025年县卫健委共组织安全生产检查2次,排查出各类隐患25处,都已整改到位;参加市卫健委组织的安全生产检查1次;组织及参与大型培训救灾抗灾演练1次。全县卫生健康系统无消防安全和重大医疗安全事故。同时扎实开展医疗领域扫黑除恶工作。截止到2025年,县卫健委共上报涉乱线索8件,已办结8件,其中处罚非法行医4件,处罚4人,罚款7.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万元及相关物品,取缔4家;2件涉及救护车未在卫生部门备案案件已移交公安处理,4件涉及非法行医犯罪案件已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县扫黑办转来11件信函,除一件尚未到期外,均已按照要求予以办结上报。(二)“十五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9、和挑战1 .当前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四五”期间,市县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发展的多元化健康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还存在不相适应之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等矛盾还没能从根本上获得解决。一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十四五”期间,医疗卫生人才总量不足,梯队建设不合理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距离到2025年省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仍存在差距。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知识结构上,高级职称人才偏少,高学历人才比例不高,缺乏学科带头人;岗位分布上,影像、临床、康复类专业人才缺乏较为明显
20、儿科、妇科人才比例严重不足。“十四五”期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基层医护人员中,普遍存在招录本科及以上卫技类人才招不到、招不满的情况,其中儿科、影像等专业最为紧缺。对基层卫生机构人才的激励方式不够多、奖励有限,难以从根本上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受到职称、待遇等因素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流失严重。二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仍需完善。医防结合尚需完善,突发事件处置体系还待加强。各部门对“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解差异较大,对预防为主方针理解不够,医疗和公共卫生系统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存在一定的先天缺陷。能力提升还需加强,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有待强化。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跟应急工作要求还存在差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硬件设
21、施落后,医疗救治能力薄弱,院感防控设施及技术难以应对新发传染病。防控机制急需改善,群防群控机制尚待全面落实。应急状态下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和人员调集机制缺乏,疫情信息收集、上报和预警机制仍未落实,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保障机制仍不明晰,人才队伍建设还需不断加强。在有限的财政投入中,公共卫生投入占比较低,且经费投入方式单一。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医师配备严重不足,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缺乏,与日益繁重的公共卫生任务不相适应。此外在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中,部分长期外出的贫困人口,不知道已解约,存在“被解约”现象;部分乡村医生不能熟练操作两卡制APP,导致
22、两卡制工作推进缓慢。三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仍有待完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但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间有效的合作机制仍有待建立,医疗卫生机构间协同服务不够,“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尚未建立。医共体试点工作城乡融合还不够紧密,县外住院人数及补偿资金有同比上升趋势,部分县级医院次均“三费”控制不够,工作进展比较缓慢。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须各自功能定位和任务不够明确,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医疗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础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加强,基层首诊率、县内就诊率有待提高。四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亟需优化。20
23、25年,县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与注册护士数均低于同期市平均水平,医护比2025年保持在1:1.13。在当前养老服务需求和妇幼卫生保健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县面临较大的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配置缺口。且存在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县级医院,基层和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仍然薄弱,因此县当前医疗资源布局结构有待优化,三级医院不等于简单的规模扩张,不能盲目追求扩大床位数,应合理分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更好地应对县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要求。五是基层卫生体系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还未牢固树立,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不足,基层医务人员学习交流的平台和渠道还有待加强,诊疗水平有待提高,深化医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卫生 健康 事发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