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规划.docx
《“十五五”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规划.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全面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2030规划纲要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加快推进健康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构建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十五五”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和环境“十四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县卫生健康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
2、情,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为动力,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推动实施健康战略,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十四五”期间,先后获得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全省综合医改示范县称号,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获得省政府“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表彰。(一)“十四五”发展成就1 .“十四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截止2025年末,规划目标圆满完成。全县人口自然出生率l.94%o,孕产妇死亡率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69%o,婴儿死亡率2.O9%o,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4岁,比十二五末增加3
3、4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2.2%o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76家,其中县级公立医院3家,公共卫生单位4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1家,乡镇卫生院12家,村卫生室200家,民办医疗机构156家。每千人拥有床位数3.8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1.9人,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数1.8人。2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1)财政投入逐年递增。全面落实政府在医药体制改革中的投资责任,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全额承担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将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医疗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政策性亏损等全部纳入预算保障,累计投入经费达23.34亿元,且逐年增加。(2)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完成丰乐镇中心卫生院迁址新建项目、铭
4、传乡卫生院和高店镇卫生院扩建工程,新增业务用房7600平方米;县医院二期、县精神病院二期、县中医院和县妇儿中心迁址新建项目相继开工;花岗镇、官亭镇、桃花镇、上派镇、山南镇等卫生院建设项目加快推进。(3)诊疗技术等级不断提升。通过政府补贴、世行贷款及卫健部门自筹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1.67亿元,购置更新医疗设备,县级公立医院购置了核磁共振、64排CT、秋激光、彩超等,中心卫生院新增配备CT机,所有乡镇均配备了全自动生化、血球仪、DR机、彩超等大型设备,提升了医疗机构整体服务水平。(4)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5年底,我县卫生健康人才总量达到279
5、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540人。人才结构得到优化,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人才人员比例2025年已提高到7%,医护达到1:0.81o人才效能稳步提高,2025年医师日均负担诊疗人次为8.4,日均负担住院床日数为L9。(5)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逐步加强。围绕“两包三单六贯通八统一”建设思路,以病人需求为导向,人、财、物由医共体统管。强化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化管理,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上下贯通、医防融合,初步构建县域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关系。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构建有序就医、就近就医、分级诊疗的新格局,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持续完善医联体建设,加强与安医二附院等省市医疗机构合作,积
6、极争取儿童医院、省疾控中心、省胸科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在建设,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落户,为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6)临床路径和分级诊疗工作有序实施。县乡两级公办医疗机构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且纳入绩效考核。2025年,县医院、县中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率分别达83.33%、51.8%,入径率分别为86.2%、67.8%,完成率分别为95%、99.1%;乡镇(中心)卫生院在同病同价病种中开展了11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形成,分级诊疗管理平台和电子转诊系统建成,转诊服务和管理水平稳步提高。(7)医疗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全县成立医疗文书、医院
7、感染、护理、医疗急救、临床医疗、儿科、产科、医学影像、临床检验、临床药事、临床麻醉、腔镜诊疗等12个方面的质量控制中心,在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开展医疗质量季度考核,医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开展医疗纠纷案例分析活动,坚持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调解医疗纠纷达240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医疗质量、医患沟通、服务态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不断改善。(8)药品耗材采购监管进一步加强。全县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全部实行“两票制”。对老年人用药、慢性病用药、带量采购药品实时监控;对价格高、用量大、非治疗辅助用药进行重点监管,对超出采购比例的药品实行限量采购;基层卫生院基本药物药品
8、采购比例达71%o短缺药采购使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新增短缺药品216个。(9)卫生健康管理服务信息化进一步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畅通,区域内健康数据深度整合,远程会诊体系建立,区域医学影像中心和区域临床检验中心运行,共开展远程影像诊断48164例、区域检验2438例;电子健康码开通,实现全县乃至全市范围内跨区域、跨机构就诊“一码通用”和健康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等保2.O的三级等保测评,信息安全等保体系形成;在全省率先启动智医助理建设,完成445万人次的AI辅诊,电子病历规范率从最初的42%提升至99.59%,初步实现了信息化赋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3 .全面实施健康建设。
9、全面实施健康建设,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医防融合、健康管理关口前移,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落实健康细胞建设工程,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完善推广“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新模式,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人民群众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健康素养逐年提升。围绕“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总要求,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主线,以县、乡、村三级联创为抓手,深入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十四五”期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复审通过国家级卫生乡镇1个,创建省级卫生乡镇3个、省市级卫生村(
10、社区)164个,省市级卫生先进单位363个,改造农村户用厕所37260户。按照“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建立了农村改厕管护“一站两体系”。4 .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进一步加强(1)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建设“县级管理,乡级实施,村级依托,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联动发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持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25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达到74元,比2015年增加34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到13类45项,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覆盖人群逐步扩大。强化妇幼、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
11、理与促进,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重点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和控烟履约工作持续推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高。(2)院前急救建设成效显著。整合急救资源,成立县急救中心,通过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站点设置,配足急救设备,完善管理制度,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水平在全省领先,提升了我县院前急救水平,保障了辖区居民健康。(3)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取得重大胜利。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防治的原则,及时制定应急预案,落实传染病报告制度,加强疾病检测和预防,落实预检分诊、确定集中救治医院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支援武汉疫情防控,圆满完成支援任务。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范境外疫情输入
12、和境内疫情反弹,完成县医院、县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5.13”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快速精准,得到国务院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及省市防控指挥部充分肯定。5 .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1)支持生育政策体系建立。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建立3岁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妇女就业、弹性工作时间、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救助等配套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2025年,我县出生人口9547人,出生率10.94%o,出生人口性别比平稳下降;在人口密集场所建立母婴设施41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备案11家,提供托位450个,乡镇覆盖率达60%o(2)家庭发展支持体
13、系完善。开展家庭发展创新项目建设,调整完善新时期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优惠政策,老龄健康工作得到了加强。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加强,实现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个全覆盖”,截止2025年底,全县359个计生特殊家庭建立1+N联系人结对帮扶机制,计生特殊家庭的获得感有了明显提升。(3)综合服务能力有了提升。基层网络健全、队伍稳定,建立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管理服务体系,实现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职能转变,全面落实“一次登记,全程服务”。加强儿科、产科建设,开通高危孕产妇“绿色通道”,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等工作,提升出生缺陷防控意识。6 .全面落实健康脱贫各项政策(1
14、)落实落细各项健康扶贫政策。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抓手,强化兜底功能,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贯彻落实“基本医疗有保障”,解决村卫生室建设和村医务人员不足等问题,全面消除“空白村”,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满足农村贫困人口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组建1+1+1贫困人口健康保障团队。为贫困患者提供集中救治、送药上门等服务,提升贫困人口卫生健康获得感。(2)县域结对帮扶取得实效。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县域结对帮扶工作要求,与阜南县结对帮扶健康脱贫工作,筹集专项援助资金,改扩1个卫生院、2个村卫生室,新建1个村卫生室。分批选派具有副主医师资质的技术骨干赴阜南县公桥乡驻点帮扶,同时为该县代培医疗技术人
15、员,公桥乡的医疗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尤其是内、外科的帮扶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稳步推进。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98个,参与团队服务的县、乡、村医务人员780人,实现签约服务工作全覆盖,有偿签约率全市领先。在全市率先开展贫困残疾人签约服务,落实精准康复。2025年签约贫困人口15162人,签约率92.5%,履约完成率97.7虬7 .加强党建引领及医德医风建设。压实压紧政治责任,推动党建工作向精细化、科学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切实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断提高党的理论工作水平。截止2025年底,县医院、县中医院紧密型医共体党委成立,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体制完善,医
16、共体及其成员单位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理顺,卫健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强化。“十四五”期间,坚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立“走访转”机制,收集民意、发现问题、落实整改,主题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及“一支部一品牌”活动。编印警示录,深刻反思行业内发生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二)发展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17、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大健康产业将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十五五”是两个百年目标历史交汇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承上启下的五年规划,是推动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点。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卫生健康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当前,我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水平有序提升,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失衡、质量不高、协作不强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样化健康需求。一是医疗资源相对不足。每千常住人口卫生专业人员相对较少,
1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少、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基层卫生院及卫生室尤为突出。二是医疗资源配置失衡。全县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上派、桃花、经开区,城乡医疗服务资源数量、质量差距明显,县医院承担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县域医共体分工协作机制。三是健康观念亟需转变。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尚未从根本上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观念转变,公益性医院未能有效凸显公益性质,部分医疗机构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现象,慢性病防治体系还不够完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仍需提升,医养结合和生育保健相关的医疗卫生服务亟需加强。二、“十五五”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
1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谋划,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坚持推进卫生健康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生活困难群众倾斜,坚持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坚持推进卫生健康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发展。坚持
20、大卫生、大健康”的发展理念。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努力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二)编制原则1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加快多元化办医格局。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促进公平公正。2 .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原则。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升医疗技术和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推动人人享有,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注重人民群众享有服务的感受和实效。3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统筹推进城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1、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4 .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原则。突出资源配置优化和分级诊疗,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才队伍与信息化建设,注重影响健康的重大因素,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慢病防控,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主要目标“十五五”期间,依托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的科研创新优势,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院、省疾控中心(省公共卫生研究院)的医疗技术优势,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生物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的产业研发优势,在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上下功夫,科学建立指标体系,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强化监测评估机制,推进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全力推动
22、健康示范县区工作,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卫生健康工作的“模式”。提升健康水平。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居全省中上水平,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2岁,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210万和6%。以下,居民健康素养进一步提升。健全服务体系。积极引进省级以上医疗资源,加强县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公办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社会办医疗机构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化办医格局,人均医疗卫生资源达到全省中上水平,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2.8人和3.2人,每千人床位数控制在7张,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不少于3名,结构层次、功能布局和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城乡区域协同发展,分级诊疗体系全面建立。
23、增强技术能力。医学科研和重点学科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县级医院发挥医共体牵头医院作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缩小与省市医疗机构差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处理及时率和规范处置率保持100%O深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治病为中心”转型到“以健康为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入开展,签约服务政策覆盖率达100%,服务效率和满意率明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免费生育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5%以上。均衡人口发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生育水平适度提高,人口出生率大于10,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5.4%oo提高管理水平。全县公共场所全面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卫生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卫生 健康 服务体系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