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卫生院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最新版).docx
《关于XX卫生院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XX卫生院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最新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XX卫生院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最新版)一、目的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均为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公众健康。为有效防控这两种疾病在本辖区的传播,保障居民生命健康,特制定本预案。确保在疫情发生时,我院能够迅速响应、科学应对,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卫生院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预防、监测、报告及应急处置工作。涵盖日常防控举措,以及疫情发生后的各阶段应对行动,包括病例出现初期的快速响应、疫情扩散时的全面防控以及疫情平息后的后续处理等。三、工作原则(一)预防为主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提升居民与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让大家充分认识到这两种
2、疾病的危害和预防的重要性;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提前对辖区内的蚊虫孳生环境、人员流动等情况进行排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落实各项预防措施,从源头上降低疫情发生的概率。(二)快速响应建立高效的应急机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疫情发生时的职责和行动流程,一旦发现疫情,能够立即启动预案,做到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在最短时间内迅速遏制疫情的传播,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三)科学防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与专业技术规范,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防控策略,如根据蚊虫的生活习性和疾病的传播特点,确定消杀的时间和范围等,确保防控工作精准、有效。(四)联防联控加强与上级卫生
3、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其他医疗机构及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的协作,建立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形成防控合力,共同应对疫情挑战,提高整体防控效果。四、组织管理(一)成立防控领导小组我院成立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防控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能够顺利实施。1 .组长:由院长担任,全面指挥防控工作,根据疫情形势制定防控策略与决策,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对防控工作负总责。2 .副组长:由业务副院长担任,协助组长落实防控措施,监督检查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组长汇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组长不在时现场指挥应急处置工作。3 .成员:包括各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
4、防控任务,组织科室人员参加培训与演练,及时发现和报告科室出现的异常情况,确保科室防控工作有序开展。(二)职责分工1 .医疗救治组:由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组成,负责病例的诊断、治疗与护理。严格遵循国家制定的诊疗规范,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和准确诊断,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时救治患者,降低重症与死亡风险。同时,做好患者的隔离防护工作,对患者的病房和接触物品进行消毒,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2 .疫情监测与报告组:以预防保健科为主,联合检验科人员。负责疫情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监测网络,收集、分析、报告疫情信息。重点监测发热门诊、住院部患者,对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症状的患者进行详细登记和
5、排查,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并按规定程序准确、及时地向相关部门报告疫情。3 .消杀灭蚊组:由后勤部门牵头,组织专业消杀人员。负责医院及周边环境的消杀灭蚊工作,定期对医院的病房、走廊、卫生间、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杀,清理卫生死角、积水容器等伊蚊孳生地。疫情发生时,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加大消杀力度和频率,降低蚊媒密度,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4 .宣传教育组:由办公室和健康教育科人员组成。制定详细的宣传方案,通过医院的宣传栏、宣传折页、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以及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健康讲座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和医护人员普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提高大家的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动员公众积极参与到防控工作
6、中来。五、监测与预警(一)监测内容1 .病例监测:加强发热门诊、住院患者的监测,安排专人对就诊患者进行症状筛查。对有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者,详细询问其流行病学史,包括近期是否到过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是否有蚊虫叮咬史等。及时对疑似病例进行采样检测,确保能够早诊早治,防止疫情扩散。2 .蚊媒监测:与疾控机构密切合作,定期开展医院及周边的蚊媒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法等科学方法监测伊蚊密度与分布情况,重点关注花坛、花盆托盘、下水道、闲置容器、废旧轮胎等易积水区域,准确评估疾病的传播风险,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3 .环境监测:关注医院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包括垃圾清理是否及时、污水排放
7、是否畅通等情况。安排专人定期对医院周边的街道、小区、公园等场所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导致蚊虫滋生的环境问题,从源头上减少蚊虫的数量。(二)监测方法1 .病例监测方法:在发热门诊设立专门的监测点,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和登记表格。对就诊患者进行体温测量、症状询问与流行病学史登记,建立详细的病例档案。疑似病例按规范采集血样,送检验科进行快速检测与核酸检测,检验科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出具报告,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2 .蚊媒监测方法:每月定期进行蚊媒监测,监测时间选择在蚊虫活动较为频繁的时段。在医院不同区域,如门诊楼周边、住院部周边、食堂周边等,随机抽取不少于25户进行调查。记录积水容器的数量、类型及
8、幼虫孳生情况,计算布雷图指数。同时,观察伊蚊的活动习性,如活动时间、活动范围等,为消杀工作提供参考。3 .环境监测方法:安排专人每周定期巡查医院周边环境,检查垃圾清理、污水排放等情况,使用相机或摄像机记录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建立环境问题整改台账,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三)预警机制1 .预警指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预警:医院内发现1例及以上确诊病例;蚊媒监测布雷图指数大于10;周边地区出现疫情且有传入风险,如周边乡镇或社区出现确诊病例,且本辖区与该地区人员往来频繁等。2 .预警发布:疫情监测与报告组发现预警指标达标后,要立即向防控领导小组报告,报告内容包
9、括预警指标的具体情况、可能产生的影响等。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要在2小时内进行核实,核实无误后,向上级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并通过医院的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社区通知等方式向全院及周边社区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大家做好防护措施。3 .预警响应:预警发布后,各小组要迅速响应。医疗救治组要做好患者收治的各项准备工作,增加床位、医护人员等医疗资源的配备;消杀灭蚊组要加大消杀力度,对医院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清理和消杀;宣传教育组要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注意事项;疫情监测与报告组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强化监测报告工作,及时掌握疫情的发展变化。六、应急处置(一)病例救治1 .诊断与隔离:疑
10、似病例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诊疗规范进行诊断,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确诊后,要立即将患者安置在专门的隔离病房,病房要配备完善的防蚊设施,如纱窗、蚊帐等,防止蚊虫叮咬患者后再传播病毒。同时,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2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目前这两种疾病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如对于发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烧药降温,对于疼痛患者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对于脱水患者进行补液治疗等,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机体抵抗力。对于重症患者,要及时组织院内专家进行会诊,必要时邀请上级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或转院治疗,全力抢救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XX 卫生院 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 预案 最新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