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零售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docx
《大型零售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零售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型零售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热门行业,同时也对整个流通行业甚至经济运行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零售行业的变革与国外相比还是处在起步阶段,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距离。目前我国零售企业存在不少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由于我国零售存在观念落后,效率低下,建设设施不完善及制度落后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及总结后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通过r解顾客的需求、加强与供应商进行合作、加强供应链的配送管理、加强供应链的交护管理,可有效提高我国零售企业的建设。沃尔玛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韩遇到过供应链管理的问题,
2、但沃尔玛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完善配送体系、引流高新技术、加强产销联盟的合作,从而强化其零售供应链,让其在整个供应链中处在一个主动的位置。通过对沃尔玛的实例让我们更加了解零售业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从而让我国零售企业应当能加强自身供应健建设的力度,以便与世界大型零售业供应链方式相接轨。关假词:零售业:供应链;研究-)研究背兔1(一)研究目的和意义2(三)研究内容和方法2二、理论综述3(一)供应链管理理论3(二)大型零传企业3(=)国内外研究现状3三、大型零售企业供应畦问题分析5()大型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5(一)大型企业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8(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0四、大型零售企业供应链体系
3、的改进11(一)加强与供应商合作12(二)成本分担12(三)绩效评估及利润方案12(四)提升物潦信息化水平12五、沃尔玛案例分析13L公司简介132 .存在的问题143 .解决问题的方法14六、结论与展望1518M文献17谢辞-序言随着市场全球化竞争的不断加剧,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控制外部资源风险和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环节,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发挥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目前我国零售企业存在不少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由于我国零售存在观念落后,效率低下,建设设施不完善及制度落后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及总结后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通过/解顾客的需求、加强与供应商进行合作、加强供应链
4、的配送管理、加强供应链的交护管理,可有效提高我国零售企业的建设。零售业供应烧涉及到客户、零售商、供应商、制造商等企业,零售商在供应链中对于多样化的需求能够有燃直接的掌握,它通过对生产商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分类后,再与消费者的需求信息进行四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U和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将生产者的产品发往准确的消费群体.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零售业仅靠自己一方的力量显然难以在竞争中获胜,要想具有竞争力、可持续地发展,就必须重视整个供应处的管理。论文学习和借鉴了供应链管理理论.(一)研究的背景自19世纪中后期连锁经营方式在美国产生以来,这种经营方式被广泛应用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等众多行业,到目前为
5、止这种企业经营制度已经被国际上普遍采用。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导供应链的是制造业者,随着经济及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大型制造企业首先提出f供应链的概念“企业经营所面临的环境随着消依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过渡等发生了具体的变化。零华商尽管在整个供应琏中处于弱势地位,但是其在决定顾客福要方面比制造商更为了解。由于零告商能对市场销售的反馈及时做出反应,并且能从消费者的需求、生活方式、愿望等方面最先了解消费的需求,并及时根据消费者需求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其逐渐掌握了供应链的主动权。零售商由于逐渐把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并通过运用先进技术从而建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供应链,将以前推动式供应链逐渐转
6、变为拉动式供应链。C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运用,我国零吉企业不能只关注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而应从供应链角度出发。否则,就会失去企业的整体竞件优势,造成成本的增加。供应族在交货期、产品质量、库存管理水平、产品的优化设计等方面都对企业产生r直接的影响.因此大型零售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本文运用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论文的序言部分首先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说明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日益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接着阐述/供应链管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供应链管理的措施及方法。接下来对对沃尔玛公司案例分析,
7、提出了对我国大型零售企业供应商管理的改进方法。二理论综述()供应链管理理论1 .供应用网网论供应链最早来源于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而后经由迈克尔.波特发展成为“价值链”,最终日渐演变为供应链工它的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潦、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传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同企业可能构成这个网络的不同组成节点,但更多的情况下是由不同的企业构成这个网络中的不同节点。比如,在某个供应链中,同一企业可能既在制造商、仓库节点,又在配送中心节点等占有位理。在分工愈细,专业要求
8、愈高的供应链中,不同节点基本上由不同的企业组成.在供应链各成员单位间流动的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和产成品等就构成了供应链上的货物流。2 .大型零售企业零售企业是以直接供应消费者用作生活消费或供应给社会集团作为非生产性消费为基本任务的商业企业。零售企业是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服务的企业,设有商品营业场所、柜台并且不自产商品、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商业零存企业,包括直接从事综合商品销售的百货商场、超级市场、零售商店等。当零售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会向连锁加盟的方向发展,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时,则会形成大型的零售企业,全球零售企业巨人沃尔玛就属下大型寄售企业的典范。3 .用内外研究现状2001年对中国连锁
9、零售业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按照中国政府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承诺,中国政府商务部颁布的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于2004年6月1日正式实行。更为董要的是,中国政府从2004年12月11日起,正式对外资连锁零华业全面开放中国零售市场。这意味着,经过最后的过渡期限制,外资连锁零售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市场准入和资本准入两大壁垒已经彻底消除,外资连锁零售业在中国市场的快速扩张,既给中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带来了机会,更是给中国连镂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外零售业在同商业环境中展开了完全竞争。世界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预测,在中国连锁零售业全面开放后,未来60%的连锁寄售市场将拱手让给沃尔玛们,国内零
10、售巨头只能守住30%的阵地。如果外资真的控制了我国的零告终端,则就会进而控制我国的工业命脉,这种结果远不是我们所能承受的。尽管在2004年12月11日之前,世界50家最大的零售商,就已经有70%在中国“抢滞登陆”,包括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镌国的麦镌龙、日本的伊膝泮华堂等等,但是,我国相关学者认为:外资连锁零停业对中国的战略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包括:一、外资连锁零售企业由原来的按照政策进入转为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进入,突破了在业态、区域、资本等方面的限制。二、外资将由原来在一二线城市布点向:线城市渗透.所谓一线城市是指1992年国家规定的5个特区和6个城市;二线城市是指省会城市、直辖市和雎列市
11、三线城市则指有战略意义的大中城市和经济总量较大的小城市,比如宁波、温州、东莞。三、外资招从接触期进入快速发展期。四、外资连锁零售企业招从单一合资转向包括独资、并购在内的资本运营。在美国,连锁零售企业如果购买商品缺货,60.5%的消费者会购买同一类替代品,21.6%的顾客不再购买,14.8%的顾客会到另一家店购买时再实施消费行为,顾客的转店率是17.9%:而在我国,当出现商品缺货时.,48%的人会购买同一品种的替代品,15%的消费者不再购买,31%的顾客会选择到另一家店购买该商品,顾客的转店率是37%。这意味着中国的超市将因缺货而比美国的超市损失更多的顾客。三大型零售业企业供应箧管理问三分析现
12、有企业采购理论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增多,企业供应链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而在这种环境3应对大型寄售企业供应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尽管我国一些大型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已经相当成熟,但是与国外一些较大的零售企业相比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还是在在一定的问题。(一)大型零售业企业供应箧管理的现状1 .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之间合作程度低,供应链料观念落后由于受传统的管理文化及理念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依然按照职能来设定部门,没有建立统一协调整个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体系,只有少数零生企业其供应链的管理是由某一团队统一负贡该品类的采购、仓储、销售。此外,我国连锁
13、零售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尚没有完成建立相互合作信任的关系。2 .供应链统理系蜘t设不完善我国目前本土的零售企业对信息技术越来越道视,近几年磔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对零售、连锁、仓储等企业的装机量等环节.加大了发展的力度,连锁零售企业的前台经营看起来好像与国外零件企业的差距不大。但是在赢利能力及运作效率方面却有着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各供应他各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导致后台产业链条琲以实现信息的同步运作及共享,从而导致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低下。从软件水平来看,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目前仍是劳动需集型,对软件功能的利用较低,因此与国外企业相比现代化的要求差距较大。3 .物流系统效率低下现
14、代物流系统是以SPeed(速度)、Safely(安全)、SUrely(可靠)和LOW(低费用)的3S1L原则作为控制及管理的原则。因此建立物流系统目的在于有效地控制及协调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大环节的管理,从而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连锁零停业的物流系统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丁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及物流设备落后等两方面。与先进连锁零吉企业相比,我国我国大部分连锁零停企业发展晚,因此资金较有限,在车辆、装卸搬运设施及仓库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有限,因此导致物潦效率很低,货物损失率大。其次,我国大部分连锁零售企业并未建设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局部的物流信息管理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提
15、高。这些企业对信息系统的利用没有将相关数据用丁供应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分析和研究上,而只是雎纯地停留在收银和整理库存的阶段。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及发展,目前我国零售供的链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4 .供应链理人才*乏目前我国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教育还非常落后,连锁零售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其竞争的优势在丁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因此零售业中大多数的从业者缺乏系统专业训练和相关学历教育,导致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因此导致供应链上的管理人才缺乏,从而制约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C二)大型零售业企业供应箧管理存在的问题1 .物流的整体运作效率低物流的整体运作效率低在零售企业的突出表现
16、是缺货率高。对零售企业来说,商品缺货状况将引发消费者的各种反应,最终导致企业的销隹损失,据粗略的测算,我国超市每年因商品缺货造成的损失高达830亿元人民而.有关机构研窕表明:在美国,零传企业如果出现商品缺货,60.5%的消错者会购买同一类存代品,21.6%的顾客不再购买,14.8%的顾客会到另家店购买时再实施消费行为,顾客的转店率是17.9%;而在我国,当出现商品缺货时,48%的人会购买同一品种的替代品,15%的消我者不再购买,31%的顾客会选择到另一家店购买该商品,顾客的转店率是37%。这意味着中国的超市将因缺货而比美国的超市损失更多的顾客。2 .统一E三率低目前我国零替业的统一配送率不高,
17、因此不少零售业的仓库和车辆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车辆空载率普遍较高,商品的库存周转期一般都在1530天。而且,我国零售企业的配送规模普遍较小,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绝大多数配送中心也未达到经济配送的规模,其中约60%的人员和设施处于闲置状态。当然,统配送率低也有其他原因,如对于鲜活易腐商品、冷冻商品,分店不愿意统一配送,多采用生产者直接送货上门的办法,因此,虽然在国外连锁店的统一配送率也难以达到l(X)%,但统配送率低肯定将影响配送中心优势的发挥。3 .物流成本屠育不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连锁超市公司的物流成本通常占销售额的4%6%:冷链配送(包括冷冻、冷藏)的物流成本是常温配送的2.5倍。而在我
18、国,由于超市连锁水平较低,很多超市各有各的供应商和物流渠道,这种各自为阵的渠道策略造成了物流活动分散,采购批量小,库存积压与断货现象并存,使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4 .值息共享程度低信息共享程度低零售企业与供应商以及零售企业内各部门的信息共享非常重要,但我国现存的状况却令人担忧。许多零伴企业把已经掌提的信息作为私有财产,不与供应商共享,使得供应商无法获得零售企业的阵存和销Iy信息,结果商品成本提高,零售企业的商品竞争力也就降低了。在企业内部,单就运营和采购来看,两者的必要信息不能充分共享,沟通不畅同样导致了缺货的严重。在商品管理方面,总店采购部门没有很好地把握不同门店的需求差异,使得有些销路不
19、佳的商品长期滞留在货架上,同时也阻碍了更多的畅销产品上架销售。数据管理方面,由于严重缺乏沟通,总部和门店数据库数据严重不符,由于数据的不准确,门店经理对下总部和配送系统给出的补货提示没有信心.目前我国的零售企业都在枳极发展连锁经营,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组织化程度低。企业店铺的规模还没有达到国际公认的企业嬴利点。据统计,我国现有的连锁商业企业平均每家拥有的店铺数虽达到17家,但不少企业仅有34家。规模最大的上海联华超市公司,2003年店铺数虽达2259家,但与美国沃尔玛在全琼拥有5,085家分店,法国家乐福拥有M),378家分店相比,差之甚远。而且目前我国大多单体店铺规模十分有限,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型零售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 大型 零售业 企业 供应 管理 研究 分析 工商管理 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