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 行政社会学专业.docx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 行政社会学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 行政社会学专业.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内容摘要:2013年,教育部公布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99万,毕业生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正在面临深刻调整,有些行业持续低迷。毕业生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毕业生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毕业生没有办法生存,更谈不上为国家做贡献。研究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认为,毕业生就业问题不单单是毕业生自身问题,毕业生就业困难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需要国家、社会、企业、毕业生共同努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毕业生就业的现状,接着从毕业生自身、社会方面、企业方面探讨了毕业生就业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对大学生
2、就业难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和建议。关键词:毕业生就业企业社会Abstract;In2013,theMinistryofEducationannouncedthatthenationalcollegegraduateshadreached6,990,000andthenumberofgraduateshitahighrecord.Atthesametime,ourcountryisinaslowerpaceofeconomicgrowth,andtheindustrialstructureisfacingaprofoundadjustment,andsomeindustriesareindownt
3、urn.Thesupplyanddemandofgraduatemarketisinimbalance.Employmentisvitaltopeopleslivelihood,anditisthefundamentalofgraduatestobebasedinthesociety.Notfindinganidealjob,graduatescan,tsurvivebythemselves,muchlesstomakecontributionstothecountry.Researchingongraduatesemploymentproblemhasimportantsocialsigni
4、ficanceandpracticalvalue.Thisarticlebelievesthattheemploymentproblemofgraduatesisnotonlytheirownproblemsbutalsoaserioussocialproblem.Therefore,theemploymentproblemofgraduatesneedsthecountry,society,enterprise,graduatesinthejointefforts.Thispaperfirst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ofemploymentofgraduates
5、andthenfindthecauseofgraduatesemploymentproblemsfromthegraduatesthemselves,societyandenterprise,finallyputforwardsomesolutionsandsuggestions.Keywords:CollegeGraduatesEmploymentSocietyEnterprise前言:正文:2一、大学生就业现状概述一-2(一)大学生数量规模现状2(二)用人单位提供岗位和就业空间现状3(三)大学生就业心态4(四)国家制定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现状6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分析8(一)岗位供应和
6、毕业生规模的矛盾8(二)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双方的意愿性错位8(三)毕业生能力素质与岗位需求的不匹配-8(四)就业市场的结构错位9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和建议9(一)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性保障-9(二)用人单位要为大学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10(三)学校要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H(四)大学生应该当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12结论:13参考文献:14大学生就业问题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扩招变得越来越严峻,大学生也己经不再是以前的“天之骄子”。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毕业生们挤破了每一个招聘会现场。就业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经济大环境并不景气,特别是自美国次贷危机引
7、发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全世界仍然在持续的复苏之中。另一方面,国家正在进行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比以往慢,很多企业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没有出像以往的用人荒现象。这从历史背景上注定了中国教育扩招后毕业生就业问题必然会出现。同时,我们发现,一些大学生在高校里面没有学有所得,没有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锻炼基本能力,而是宅在宿舍,虚度光阴。内因和外因共同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一、大学生就业现状(一)大学生数量规模现状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数量持续走高。目前在中国高校的大学生超过了2800万,数量属于全世界之最。通过下表我们可以看出,2013年的高校的毕业生是2001年的5
8、85倍之多。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多,找一份理想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数量持续增高是大学扩招的直接结果2001年大学生的毕业数量为204万,但是到了2013年毕业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历史之最的699万。这创纪录的毕业生数量无疑是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最大隐患。我们知道,在我国,为了提高年轻人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我们国家在持续不断的进行大学扩招,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少数群体,不再是只有少数人才能够上大学。现如今,大学生数量持续走高,大学的数量也在增多,各个大学还正在有条不紊的扩建,我们可以预测到,明年的毕业生数量也将会是巨大的。图1:大学生数量年均分布图(单
9、位:万)随着扩招的数量增大,大学生受教育的质量越来越低。由于各方面原因,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并没有随着大学生的扩招而变化太大。在我国,教育投资占据的投资并不多,高校的扩展需要很多因素,需要层层审批,有很多的程序。而且,211、985高校和其他普通高校占据的教育资金并不相同。普通学校的学生数量远远大于211、985院校的学生数量,但是教育资金却很少,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我国985与211大学在100所左右,占高校总数的4%;其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老本科院校近400所,占高校总数的16%;另有600多所办学历史不长的新建本科院校,约占高校总数的26%;而占高校总数54%的1200多所高职
10、高专院校,在高校版图上比例最高。大多数学校的教育质量,配备的师资队伍能没跟得上大学生扩招的步伐。这些因素导致了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基本能力偏低。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建设国家的主力军。如果大学生受到的教育质量低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就高不上去。(二)用人单位提供岗位和就业空间现状现阶段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比以往要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也集中在东部,西部地区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根据人社部提供的企业一线观察资料显示,自2011年以来,聘用毕业生的企业比例一直在下降,2013年一季度达到近两年的最低值。全社会提供的岗位数量和国家的经济形势有直接关系。国家经济形势好了,企业的发展才会长久,企业就
11、会需要更多的年轻力量开拓新的市场,便会提供给毕业生更多的岗位。我国近两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业岗位的数量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公务员、外企以及私人企业、国有单位或者自由职业,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0.3除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北京高校2013届毕业生的期望就职单位所做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毕业生
12、中,期望就职单位比例较高的分别是国企(58.8盼、国家机关(35.2%)、外企(33.9%)、事业单位分L5%),而愿意到民企工作的只有16.7%,愿意到乡村基层工作的约为4.2虬并且,来自农村的学生中,几乎无人首选回到乡村基层去工作。60%50%40%30%20%10%0%图2:大学生就业方向意愿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大部分的毕业生为了追赶潮流不与时代落伍,大部分都愿意到到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大城市工作,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几乎没有,大部分人才都流向了沿海城市。这些
13、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图3:毕业生工作的期望地点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国家的共同富裕,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三)大学生就业心态经济环境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外部环境和客观因素,大学生就业心态则是其内部因素。一般来讲,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候,其心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有的大学生眼高手低,对
14、什么也看不上眼,有的太学生则是比较沉稳,对任何事情都去认真对待。大学生就业心态Ir;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T大学生普遍觉得工资待遇低,持有消极心态贪慕虚名,Wj不成低不就第一、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有一部分毕业生没能够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没有认清未来的发展空间,钻小空子,只看重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利益。比如湖北净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同志介绍,该企业电焊工工资平均在3000元左右,普通新入职员工在2000元左右。在企业工作三个月后,签定合同,公司负责缴纳“五险”,福利待遇也不错,在襄阳市员工收入应该是中上等水平,但是有些大学生不愿进企业,他们宁愿待业,直到找到理想
15、的工作为止。襄阳万达广场商业物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招聘人员入职后企业将为员工办理“五险一金”,员工每月有400元的午餐补助,享受劳动法规定的带薪年休假、病假、婚假等制度,年底还可以拿到年终奖,员工直系亲属过世,还能拿到3000元的抚恤金,每年员工还有20%的调薪晋级机会,员工在企业工作,每工作一年加100元的工龄工资,企业为每位员工月支出3000元左右,就因为企业刚入职的员工每月工资只有1200元,造成企业部分工种留住新员工难度大。第二,大学生普遍觉得工资待遇低,持有消极心态。在第一份工作中,大学生普遍认为待遇过低,觉得不如考研或者考公务员。在校园里习惯了高消费,来到社会后发现挣得工资
16、不如之前的零花钱多,因此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普遍认为待遇太低。据人力资源研究专家推测,20112020年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累计总规模将达到1亿人,其中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000万人。在1990年代,普通高校毕业生仅能满足白领岗位需求的1/3;而在新世纪头10年,变化悄然出现了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已开始大于白领岗位的总需求人数;未来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有40%左右需要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他们的待遇自然不会太高。一部分大学生想在本地找工作,由于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工资待遇存在一定差距,导致一些求职人员抱怨工资待遇偏低,部分毕业生持有消极的心态。
17、第三,贪慕虚名,高不成低不就。虚荣心每一个人都有,是正常的。然而,面对第一份工作,大学生们普遍喜欢能够政府部门或者中字头企业。有一个调查研究发现,在招聘会现场,很多摊位求职登记人员与提供岗位相比,仍显不足。与此相比,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公益性岗位、社区招聘网格员竞争却十分激烈。很多就业者包括其家长认为,在机关工作比较体面,对外说起来好听,就是找对象也相对容易。贪慕虚名造成了毕业生不愿意到中等企业或者小企业上班,不愿意干基层工作,造成了部分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形。(四)国家制定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现状国家对于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十分全面、客观,是引导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国家制定的政策主要包括一下几
18、个方面:国家对于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J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比如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项目,符合相关条件的,享受工作生活补贴、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考学升学等优惠政策。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由政府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
19、性岗位补贴;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中西部等地区就业。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到中小企业就业的,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科研成果或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并享受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等服务。各地区要对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降低注册门槛,创业地应按规定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从事微利项目的,可享受不超过10万元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扶持。对高校毕业生在整个毕业学年(即从毕业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个月)内参加创业培训的,根据其获得创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 行政社会学专业 大学生 就业问题 分析研究 行政 社会学 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