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草原防火“十五五”规划.docx
《森林草原防火“十五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草原防火“十五五”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森林草原防火“十五五”规划、乙.、一刖S森林草原火灾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草原生态安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拉尼娜气象现象发生频率明显增加,持续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30年)指出:要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草原资源安全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加强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完善科学防火体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森林草原火灾防控能力。“十四五”期间,县林草建设坚持
2、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国土绿化、资源保护、林草改革、产业发展、生态扶贫、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森林面积达到49.18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0.2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1.12%,全县林草资源得到有效增长,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发展。在全省森林防火规划(20162030年)县“十五五”林业草原发展规划等的总体框架下,在分析县森林草原防火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面临形势的基础上,结合县情编制县森林草原防火“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五五”期间森林草原防火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总体布局等,重点对预警监测指挥系统、专业队伍能力、航空
3、护林能力、林火阻隔系统、林草火灾风险普查、防火宣教等进行了说明,为“十五五”期间推动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意义重大。第一章森林防火现状分析第一节主要成就“十四五”时期,县林草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两个攻坚战”,扎实开展太行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现大地增绿和农民增收互促共赢,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十四五”期间,县始终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方针,
4、建立健全森林草原火灾应对工作机制,坚持把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稳定的大事来抓。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有效提升森林草原火灾防控能力,切实保障林草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县各地严格落实地方政府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构筑完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机制,紧紧围绕减少森林草原火灾危害的目标,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持续加强火险预警,全力推进火源管控,持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开展了监测预警、应急装备等建设项目,各类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得到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专业化、通信设备智能化、扑救工作科学化水平明显提
5、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得到加强,全县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次数和受害面积大幅下降,有效保障了森林草原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林区社会稳定。2016-2025年,全县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达到规划总体目标。一、预警监测指挥体系不断健全“十四五”期间,我县不断加强预警管理平台、林火视频监控等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的森林草原资源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立体监测。二、森林草原消防力量不断壮大2025年末,依托县人民武装部民兵预备役、县应急专业队等组建了80人的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各乡镇组建了森林消防半专业队伍。三、航空护林能力得到增强“十四五”期间,我县购买并配置了十台无人机,
6、对重点林区及火灾易发区域进行日常航空巡护,填补了我县航空护林的空白。四、林火阻隔系统得到加强“十四五”期间,不断加强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在充分利用自然阻隔带的基础上,统筹布局工程阻隔带和生物阻隔带为一体的林火阻隔系统,修建防火隔离带90公里,起到了阻止火势蔓延、降低火灾强度的作用。五、火源管控能力明显提升制订了县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县政府每年适时发布禁火令,层层签订防火责任书,严格野外用火审批,实行网格化巡查和定点责任看护两项制度,在全县林区范围内按林区、按流域、按村庄、按山头地块划分巡查网络,紧紧盯住“五口”“五头”“五边”,积极推广应用“防火码”,进一步压实了森林草原防火责任,为规范森林草
7、原防火工作提供了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六、全民防火意识不断增强完善宣传教育设施,增加林区防火检查站和固定宣传警示物数量;建立森林草原防火微信宣传平台,强化各级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的宣传教育职能;创新宣传机制,突出宣传重点,丰富宣传形式,扩大宣传广度,深化宣传实效,全民防火意识显著提升。第二节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一、面临的形势森林草原火灾是森林最具毁灭性的灾害,不仅破坏生态环境,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还会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之一。目前,我县森林草原防火面临以下形势:一是受气候变暖影响,全县气候干旱趋势加强,极端天气增多,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长期居高不下,加之
8、火源管理难度加大,防火期延长,森林草原火灾时有发生,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二是通过实施太行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重大工程,持续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全县森林草原面积不断增大,森林草原资源总量大幅增加,林区内普遍草多、草厚、草密,林下可燃物大量积累,森林草原火灾防控任务日益加重。三是我县林分结构单一,油松林大面积分布,集中连片,一旦发生火灾,管控难度很大;林电隐患排查和治理不到位,“林顶线”和“林包线”问题仍很突出。四是受传统生产方式和祭祀习俗的影响,“烧荒”“烧秸秆”“烧地头”、上坟祭祖、焚香烧纸等现象仍有发生,随着森林草原生态旅游兴起,进入林区游客显著增多,野外吸烟、野炊等引发火灾屡
9、禁不止,林区火源管理难度大。二、存在的问题1 .火险监测指挥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全县森林草原火险预警平台监测点、林区瞭望监测设施数量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2 .专业队伍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县现有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管理体制不规范,年龄结构不合理,保障机制不健全,营房、训练场所、防灭火机具等基础设施设备标准低、装备差、数量不足,专业队伍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大型装备、以水灭火设施设备不足,扑救森林草原火灾的综合能力亟待提升。3 .防火道路和阻隔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全县防火应急道路密度低、路况差,通行能力不足,导致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后扑火队伍不能及时到达现场处置,往往小火酿成大灾,特别是一些地方已建成的防火
10、应急通道和防火阻隔带因自然灾害损毁或缺乏资金保障,不能及时维护,很难起到防火阻隔作用。4 .航空护林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尚未建立森林草原防灭火专用航站,航空护林工作亟待加强;无人机等新技术应用尚未普及,相对总量不足,远不能满足我县航空巡护的需要。5 .经费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由于财政投入有限,地方政府在森林草原防火项目配套和后期运行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导致现有投资难以满足现阶段森林草原防火发展需要。6 .科学防火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火源管理制度、火险隐患排查制度、森林草原防火考核和奖惩制度等配套规章制度不完善;执法体系不健全,执法力量不足;科技防火创新意识不强,科学管理水平不高,成果转化和先进技术
11、应用程度不够,火源管理、灭火技术和手段、无人机和卫星应用等方面还有欠缺。第二章规划总则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为根本,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土生态安全为出发点,以森林草原火灾有效防控和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优势,通过科学分区与分类施策,建立健全森林草原防火责任、消防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科学防火和依法治火五大机制,形成完备的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推进森林草原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生态文明和我县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12、第二节基本原则一、综合治理,以防为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扑救,坚持把提高森林草原火灾预警能力、积极做好预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和扑火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强化安全防护装备和应急避险培训,坚决防范人员安全事故发生。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根据森林草原火险区划等级、森林草原资源分布和火灾发生情况等,科学划分治理区域,对不同区域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对重点防控区域加大投入,提升重点区域森林草原火灾防控能力,确保森林草原资源安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开展,统筹兼顾,保证建设成效。三、科技引领,强化宣教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积极开发、引进、推广先进实用的防扑火设备和技术
13、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预警监测、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能力建设,构建防火信息化体系,不断提高森林草原防火科技含量;重视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公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四、政府主导,齐抓共管森林草原防火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坚持建管并重,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同时,继续坚持广大群众自治联防,形成政府主导、各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森林草原防火机制。第三节规划目标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土生态安全为出发点,以森林草原火灾有效防控和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为重点,按照美丽的建设目标,构建较完备的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林火综合防控能力。“十五五”期间
14、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0以内,草原火灾受害率控制在2%0以内。1 .加强森林草原火险预警监测指挥系统建设。升级改造森林草原防火指挥中心。2 .加强森林草原消防队伍专业化、标准化建设。加强指挥员和队伍的培训演练,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升队伍综合作战能力。3 .加快航空护林能力建设。推进县级航空护林站建设,提高航空护林预防扑救能力;通过自行采购或者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扩大使用无人机数量,加强无人机对林火监测、火场侦查、火灾扑救等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4 .加快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充分发挥林火阻隔系统预防控制森林草原火灾能力,降低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机率,规划期内建设和维护工程阻隔带100公里
15、新建或改造防火应急道路120公里。5 .完成林草火灾风险普查。完成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工作,编制森林草原火险调查和评估报告。6 .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宣教工作。推进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建设,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提升全民防火意识。表3-1森林草原防火主要指标表主要指标名称总目标森林火灾受害率(。)草原火灾受害率(。)具体目标重点区域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配备率()建设和维护工程阻隔带(km)建设和维护生物阻隔带(亩)新建、改造和维修防火应急道路(km)第四节区划布局和治理措施一、森林火灾风险区划根据省森林防火规划(20162030年)及我县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森林资源
16、分布状况和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将我县森林防火区域划分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和一般森林火险区。全县森林防火区域10个,包括8个乡(镇)和县国有林场、五台林局紫荆山国有林场区域,其中:森林火灾高风险区6个,4个乡镇和县国有林场、五台林局紫荆山国有林场;森林火灾一般风险区4个。二、草原火灾风险区划全国草原防火规划(20262030年)将全国草原防火区域划分为草原火灾高危区、草原火灾高风险区和草原火灾一般区3类。其中,县属于全省草原防火一般区域,县草原火灾高风险区6个,草原火灾一般区4个。森林草原防火风险区划森林火灾风险区草原火灾风险区IWJ风险区一般风险区1三J风险区南王乡、蒋村镇、河边镇、受禄乡。县国有
17、林场和紫荆山林场。季庄镇、神山乡、宏道镇、晋昌镇4个乡镇。南王乡、蒋村镇受禄乡。县国有才山林场三、总体布局综合“森林火灾高风险区”和“草原火灾高风险区”,森林草原高风险区共6个,为本次规划的重点区域。四、治理措施(一)森林草原火灾高风险区该类区域森林草原火灾发生较多、风险程度高,总体上森林或草原面积大,地形复杂,林火扑救难度大。综合运用应用信息化和各类新技术,严格落实预测、预防、预警工作,结合技防和人防措施,实现防线前移;重点保障防火区、历史火灾高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完善林火预警监测、通讯指挥和林火阻隔网络体系等基础设施;重点突出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和以水灭火机械化装备配备,加强专业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森林 草原 防火 十五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