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docx
《气象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气象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一、气象事业发展的现状与形势(一)十四五发展回顾“十四五”时期,气象事业在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服务保障等方面取得新发展,整体实力全面提升,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取得显著成效。L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保障有效加强。区域气象观测站实现乡镇全覆盖,借助卫星、雷达监测,构建了立体观测网,基本实现对全县气象灾害实时监测;通过加强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实现气象灾害的短时临近预警产品精细到乡镇;完善了农业气象服务专家联盟,发展高标准农田及长三角水果基地(如九天生态园)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适用技术;通过实施2019、2025、2026年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开展了农业气候区划与农业
2、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提升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推进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机制创新,完成了气象为农服务标准化示范县建设;通过手机短信、惠农气象App、乡镇信息员微信群等形成了有效覆盖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与县委组织部联合,加强乡镇村气象信息员培训、管理、评优,构建了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更加健全。2 .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有效推进。与省市气象服务机构加强上下联动,持续丰富气象观测、天气预报、灾害预警、影响评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为农服务、气象为城市运行服务等公共气象服务产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有效解决高清电视天气预报报等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资金不足问题,
3、确保城市与农村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衡发展。3 .城市气象服务保障明显优化。完成城市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评估前期准备工作。针对城市生活特点,通过中国天气网、智慧气象客户端等持续强化针对主要街区、交通枢纽、商业区、旅游景区等人口密集区域的气象服务,风寒、中暑、花粉、哮喘、上下班天气、食品安全等与市民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的气象服务产品日益丰富。4 .气象监测预警能力不断提升。启用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第二期),加强气候变化风险及极端气候事件预测预警,优化了监测站网布局和设备,增加了区域自动站监测要素,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能力逐年增强。5 .智慧气象服务深入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
4、计划的实施,气象信息综合探测网络更加完善;以省市县预报预警一体化平台”为支撑,实时高效的气象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系统和气象及其次生灾害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化预报、预警系统基本建立;以气象官方微博、头条号、政府信息公开网、工作群等为载体,搭建完成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和公共气象服务平台,逐渐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十四五期间,气象事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瓶颈,主要表现在:L气象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气象服务体制与新型服务体系不相适应的矛盾、气象管理体制与全面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突出,核心技术突破、业务集约高效运行、创新人
5、才发展受气象业务科技体制不完善的束缚仍然明显,亟需通过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加以解决。6 .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有待提升。气象综合监测站网还不完善,尤其是对龙卷、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局地性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监测存在盲区;气象预报预警关键技术支撑能力和核心业务科技水平不高,智能网格预报订正能力不强,预警时效性和提前量不够,离无缝隙、全覆盖、精细化的要求仍有差距。7 .气象服务供给能力有待提高。气象服务供给能力不均衡不充分与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还有差距。气象服务供给能力瓶颈亟待突破,气象服务供给领域亟待扩大,气象服务供给制度体系亟待完善。8 .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增强。气象高层次人才短缺,与
6、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有差距。科技与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创新能力总体不足,科技创新成果层次不高,在成果转化及应用上有差距。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考察重要讲话和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要求,聚焦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聚焦省气象局奋力谱写气象强国建设篇章的战略目标,聚焦奋力实现5688和重点打造十个的战略部署。围绕长三角发展一体化战略,围绕风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县域重大项目需要,在新征程中全面
7、推进风阳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效益,为新阶段现代化大美建设贡献气象智慧和力量。(二)基本原则L党建统领,把准方向。全力加强气象机构党的建设,坚持党对气象事业的全面领导,把准气象发展的政治方向,为实现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2 .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坚持气象科技创新,聚焦气象关键技术,激发气象发展动力。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服务需求供给,提升气象服务能力。3 .对标对优,提质增效。按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思路,对标对表沪苏浙,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打牢基础,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4 .同频共振,融合共进。健全协调机制
8、整合优势资源,完善合作模式,建立多元服务机制,形成气象科技发展和业务应用更加协同、气象人才交流互动更加便利的发展模式。(三)主要目标到2030年,基本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平台智能、开放共享的气象现代化业务体系,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对气象现代化水平的贡献率显著提升,气象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突破,气象现代化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县域第一方阵。三、“十五五”气象事业发展主要任务(一)加强公益气象,激发气象发展新活力L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落实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推进把气象现代化建设、人员绩效、业务运行等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明确气
9、象事权和相应的支出责任,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机制和清单。落实放管服改革举措,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行业监管平台,实现气象审批标准化、行业监管责任化。5 .强化法治建设。贯彻实施省气象管理条例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落实气象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全面推行气象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强化气象标准实施应用,建立健全气象标准应用实施推进机制,推动形成标准先行、依标办事的行业氛围。6 .健全人才机制。加强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县级业务骨干。落实科研基金管理办法,鼓励青年人才参与科研项目,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二)加强安全气象,构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象 事业 十五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