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保护治理及功能健康评价(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docx
《河湖保护治理及功能健康评价(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湖保护治理及功能健康评价(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CS13.060.10CCSZ04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XXXX-202X河湖保护治理及功能健康评价Regulationforriverandlakehealthassessment(征求意见稿)202X-XX-XX发布202X-XX-XX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前言31范围42规范性引用文件43术语44评价原则55 评价流程56 评价指标67指标赋分标准78河湖(库)健康调查监测239评价3410分级标准36H河湖(库)健康报告编制3712河湖(库)健康评价表编制38附录A39附录B40附录C42附录D43附录E45附录F46,Z,1刖5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
2、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规程。本规程由陕西省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陕西省渭河流域治理保护中心)提出并负责解释。本规程由陕西省水利厅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陕西省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陕西省渭河流域治理保护中心)、西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大禹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景天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本规程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陕西省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陕西省渭河流域治理保护中心)电话:029-61835895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七路198号江河大厦邮编:7100041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陕西省河湖(库)健康评价原则、评价流程、指标体系、指
3、标赋分标准、河湖(库)健康调查监测、权重赋予、分级标准及河湖(库)健康评价报告编制。1.2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境内流域面积200km2及以上河流、常年水面面积Ikm2及以上天然湖泊、等别为小(1)型及以上水库的健康评价。流域面积小于200km2的河流、常年水面面积小于Ikln2天然湖泊、小(2)型水库及淤地坝的健康评价可参照本规范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50179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4、GB50201防洪标准GB5028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SL167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SL190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SL395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T712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DB61/T1418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3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水评价Waterqualityandquantityassessment对河、湖(库)水量水质展开的评价。3.2 盆评价ASSeSSmentofhydromorphologicalintegrity对河、湖(库)形态结构完整性的评价。3.3 常流河Perennialriver河道中具有永久性水流
5、即常年维持一定流量的河流。3.4 季节性河流Seasonalstream又称间歇性河流、时令河,指一年中某一季节或3-9个月内干涸无水的河流。3.5 底泥污染Sedimentpollution(可要可不要)水域受到污染后,水体中的污染物会以沉淀和颗粒物吸附的形式蓄存在底泥中,在适当条件下重新释放出来,成为二次污染源,这种污染称为底泥污染。3.6 河湖保护管理Riverandlakeprotectionandrestoration指通过工程、生态、管理等方面的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维护河流、湖泊(水库)的生态健康,并致力于保障河湖(库)的社会功能可持续性的系统性行动。3.7 生态堤岸Ecologic
6、alembankment自然岸线与人工生态堤岸的合称。自然岸线是指未经过人工干扰的河湖岸线,仍保持自然原始形态的水陆分界线;人工生态堤岸是指采用人工生态修复的办法构筑具有自然岸线属性的堤岸。3.8 岸线利用管理指数岸线利用管理指数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岸线利用率,即已利用岸线长度占河湖岸线总长度的百分比;已利用岸线完好率,即已利用岸线经保护恢复原功能(或符合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的长度占已利用岸线总长度的百分比。3.9 陕北关中陕南NorthernShaanxiCentralShaanxiSouthernShaanxi陕北指陕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区,主要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陕南指陕西南部的秦
7、巴山区,主要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级市;关中指陕西中部的关中平原区,主要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4评价原则4.1 科学性原则所选择的评价指标应清晰地指示河湖健康对环境压力的响应,能识别河湖健康状况并揭示受损成因。所选择的监测水域及其断面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完整地描述河湖健康状况。所采用的监测方法应统一和标准化,准确反映河湖(库)健康状况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趋势。4.2 统筹性原则评价要统筹考虑河湖的资源属性、生态服务属性和社会服务属性,处理好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障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4.3 可操作性原则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和成果。应根据河
8、湖(库)环境条件以及评价指标特点,选择效率高、成本适宜的调查监测方法。4.4 目的性原则评价结果应为水资源管理、河湖保护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体现普适性与功能、区域差异性特点,为不同地区和类型的河湖健康评价相互参考比较提供支持,评价结果表述兼顾专业性和公众需求。4.5 流程5.1 评价工作流程为:前期准备、调查监测、健康评价和报告编制,流程详见图1。5.2 前期准备开展资料收集与踏勘,基于河湖(库)的地理位置、本底条件和主要功能等特点,针对性选择评价指标,并根据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制定专项调查监测方案与技术细则,形成河湖(库)健康评价工作大纲。5.3 调查监测根据制定的监测方案和
9、技术细则,组织开展现场监测和采样工作,获取原始数据和记录。对需要进行实验室分析的数据,开展样品采集、测试和鉴定分析。5.4 健康评价系统整理分析各评价指标调查监测数据,参照赋分标准和权重标准,计算河湖(库)健康分值,评价河湖(库)健康状况。5.5 报告编制基于河湖(库)健康评价结果,分析河湖(库)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和保护对策,编制河湖(库)健康评价报告。调查与踏勘两介工作网与技穆则前期准备河湖图健康评价评价对象评价对象评价对象评价工作大纲与技术细则-河湖(库)健康评价报告编制河湖(库)健康资料基本情况河湖(库)健康评价方案河湖(库)健康调查检测河湖(库)健康评价结果河湖(库)健康问题
10、分析与保护治理措施河/湖(库)健康综合评价河/湖(库)健康状况赋分河段/湖(库)区健康赋分亚颉层赚分_Jl指标赋值调查监测水文完整性态构整生形结完性化学完整性生物完整性会务能持性社服功可续河湖画健康评价河湖(库)健康状况指标值图1河湖(库)健康评价工作流程图6评价指标6.1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亚准则层和指标层,详见表1。6.2 目标层为河湖(库)健康,是河湖(库)生态系统状况与社会服务功能状况的综合反映。6.3 准则层包括“水”、“盆”、生物及功能。6.4 亚准则层包括水文水资源、水质状况、形态结构、水生生物、保护管理、社会服务功能。6.5 指标层为具体评价项目,分为必选指标与备
11、选指标,其中备选指标可根据河流或湖(库)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是否选择。表1河湖(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表目标层准则层亚准则层指标层指标类型河流湖泊水库河湖(库)健康“水”水文水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必选指标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最低生态水位满足程度下泄生态基流满足程度必选指标水体流动性指数口门畅通率有效库容利用系数备选指标流量过程变异程度入湖流量变异程度入库流量变异程度备选指标目标层准则层亚准则层指标层指标类型河流湖泊水库水质状况水质优劣程度水质优劣程度水质优劣程度必选指标-营养状态营养状态必选指标-底泥污染指数底泥污染指数必选指标水体自净能力水体自净能力水体自净能力必选指标
1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备选指标t.形态结构河流连通指数-必选指标岸带稳定性岸带稳定性岸带稳定性必选指标岸带植被覆盖率岸带植被覆盖率岸带植被覆盖率必选指标违规开发利用水域岸线程度违规开发利用水域岸线程度违规开发利用水域岸线程度必选指标水土保持率湖泊面积萎缩比例库容淤积损失率必/备选指标生物生物水生鱼类保有指数鱼类保有指数鱼类保有指数必选指标浮游植物密度浮游植物密度必选指标水鸟状况水鸟状况水鸟状况必选指标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备选指标水生植物群落状况水生植物群落状
13、况水生植物群落状况备选指标-大型水生植被覆盖度-备选指标功能保护管理河流管护指数湖泊管护指数-必选指标水利信息化管理水利信息化管理水利信息化管理必选指标生态堤岸保有率生态岸线保有率生态岸线保有率必选指标河流管理/保护范围划定率湖泊管理/保护范围划定率水库管理/保护范围划定率备选指标会务能社服功公众满意度公众满意度公众满意度必选指标岸线利用管理指数岸线利用管理指数岸线利用管理指数必选指标防洪达标率防洪达标率防洪达标率必/备选指标供水保证程度供水保证程度供水保证程度备选指标水文化旅游价值指数水文化旅游价值指数水文化旅游价值指数备选指标7指标赋分标准7.1水文水资源7.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7.1
14、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河湖(库)地表水供水量占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的百分比,评价时期为评价年全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应按照公式(1)计算。WSWURI=Xlo0%(1)WR式中WUR/一河湖(库)流域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WS河湖(库)流域地表水供水量(m3);WR河湖(库)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m3)o7.1.1.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赋分标准见表2,并采用区间线性插值赋分(0分、100分除外),下同。表2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赋分标准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陕北4050677590关中3040536275陕南2030405060赋分100805020O7.1.2 生态流量满足程度7.1.2.1
15、对于常流河,应分别计算10月翌年3月及4月9月最小日均流量占多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比;对于季节性河流,有批复生态水量保障实施方案的河流,直接采用批复成果中的生态水量指标值,无批复的,可参考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SL/T712)确定生态流量指标,根据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分别计算满足生态流量的天数占各水期天数的百分比。7.1.2.2 对于常流河,应取10月翌年3月及4月9月二者的最低赋分值为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赋分;对于季节性河流,应取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三者的最低分为生态基流满足度赋分。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赋分标准见表3。表3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赋分标准表河流类型指标分级及赋分常流河(10月翌年3月)最
16、小日均流量占比()30201055赋分100804020O(4月9月)最小日均流量占比()5040301010赋分100804020O季节性河流(12月翌年2月)满足天数占比()201055赋分1008040O(3月4月及10月11月)满足天数占比()30201055赋分100804020O(5月9月)满足天数占比()504030100.20.10.050.010赋分10080502007.1.6 口门畅通率7.1.6.1 口门畅通率表征入湖河流与湖泊水域之间的水流畅通程度,为入湖畅通口门数与入湖总口门数的比值。按照公式(3)计算。NEFR=-1OO%(3)M式中EFR口门畅通率;N入湖畅通口
17、门数,即不受闸坝控制、与湖泊水域自然连通的入湖敞开口门数,单位为个;M入湖总口门数,单位为个。7.1.6.2 应按照口门畅通率值赋分,赋分标准见表7。表7口门畅通率评估赋分标准表口门畅通率赋分90%10070%80550%60N30%40210%2010%O7.1.7 有效库容利用系数7.1.7.1 有效库容利用系数采用评价年水库供水总量(供水和灌溉水量)占正常蓄水位对应库容(兴利库容)的多少表示,按照公式(4)计算。NPU=丛(4)%式中NPU一有效库容利用系数;取一评价年水库供水总量(m3);外一水库兴利库容(n?)。7.1.7.2 有效库容利用系数赋分标准见表8。表8有效库容利用系数赋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保护 治理 功能 健康 评价 省市 监督 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