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互动媒体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x
《2025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互动媒体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互动媒体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x(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5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互动媒体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基本信息(一)专业名称及代码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互动媒体开发方向),510202o(二)隶属专业群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修业年限实施弹性学分制管理,一般修业年限为3年,弹性修业年限为2-6年;高职专科。四、职业面向(一)职业面向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表1专业职业面向表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电子信息大类(51)计算机类(5102)互联网和相关服务(64)信息和通
2、信工程技术人员(2-02-10)、信息通信维护人员(4-04-02)、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4-04-04)目标岗位:网络系统运维工程师发展岗位:网络系统集成工程师迁移岗位:网络系统售前工程师全国计算机软考网络工程师、全国计算机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思科CCNACCNP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中级)职业技能证书电子信息大类(51)计算机类(5102)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65)计算机程序设计员(4-04-05-01)、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人员(2-02-10-03)、计算机软件测试员(4-04-05-02)目标岗位:Web前端工程师发展岗位:Web全栈工程师迁移岗位:软件测试师、新媒体运维工程
3、师、AIGC内容创作者“1+X”(Web前端、Web全栈开发、应用软件测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全国计算机软考软件设计师证书。(二)职业能力分析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如表2所示。表2专业对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表序号职业岗位名称典型工作任务职业主要能力要求1目标岗位:网络系统运维工程师确保网络系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包括监控网络性能、配置网络设备、更新系统软件、处理故障和优化网络架构。网络故障诊断与解决能力:快速定位并修复网络问题。系统安全维护能力:实施安全策略,防范网络攻击。配置管理能力:熟练配置网络设备和服务器。性能监控与优化能力:持续监控网络性能并进行优
4、化。技术更新与学习能力:跟进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库。2目标岗位:Web前端工程师开发和维护用户界面,确保网站和Web应用在不同设备和浏览器上提供流畅的交互、直观的用户体验。会正确理解用户的需求;能使用界面原型工具设计Web应用项目前端操作界面;会编写软件需求分析文档;能熟练运用Htm1,CSS,JavaScript及前端框架完成具有复杂的交互功能的Web页面设计;能完成Web应用项目的前端设计。3发展岗位:网络系统集成工程师设计、部署和整合网络硬件、软件和通信技术,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兼容性。系统设计能力:能够设计符合需求的网络架构和集成方案。技术整合能力:精通不同技术间的集成,实现系统协同。
5、项目管理能力:有效规划和执行项目,确保按时交付。技术沟通能力:与团队和客户有效沟通技术需求和解决方案。持续学习与创新能力:跟踪最新技术趋势,不断优化系统。4发展岗位:Web全栈工程师负责从前端用户界面到后端服务器、数据库的整个Web应用开发过程,确保应用的功能性、性能和可维护性。精通前后端技术:熟练掌握HTML、CSSJavaSCriPt前端技术,以及Node.jsJaVa等后端开发语言。数据库管理:了解SQL和NOSQL数据库,能设计和优化数据库结构。系统架构设计:能够设计可扩展、高效的Web应用架构。问题解决能力:快速定位并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持续学习与适应能力:跟上技术发展,适
6、应不断变化的开发需求。5迁移岗位:网络系统售前工程师协助完成网络信息系统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包括清单、拓扑、方案制作及讲标等工作技术知识:熟悉网络系统和产品,能够理解并解释技术规格。沟通技巧:有效与客户沟通,清晰传达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优势。解决方案设计: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合适的网络系统解决方案。演示能力:制作并进行技术演示,展小产品功能和效益。市场洞察:了解行业趋势,预测客户需求,提供前瞻性建议。6迁移岗位:软件测试师执行测试计划,验证软件产品的功能、性能、安全性和可用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预定标准。测试设计能力:能够制定详尽的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缺陷发现能力:敏锐识别软件中的缺陷和问题。工具使用能
7、力:熟练使用各种测试工具和自动化测试框架。编程技能: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能够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沟通协调能力:与开发团队有效沟通,确保问题及时解决。7迁移岗位:新媒体运维工程师维护和管理新媒体平台的运行,确保内容发布、用户互动和数据分析等流程的高效稳定。平台管理:熟悉新媒体平台操作,能高效管理内容发布和用户互动。内容运营:具备内容策划和编辑能力,优化内容传播效果。数据分析:能够运用工具分析用户数据,指导内容和策略调整。技术维护:掌握基本的网络和系统维护技能,快速响应技术问题。创新思维:能够紧跟新媒体趋势,创新运营策略和方法。8迁移岗位:AIGC内容创作者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高效生成和编辑多样化的媒
8、体内容,如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以满创意思维:能够创新地构思内容主题和形式,以吸引目标受众。技术熟练度:熟练运用AIGC工具和平足不同平台和受众的需求。台,进行高效的内容生成和编辑。内容策略:理解内容与品牌、市场策略的结合,制定有效的内容计划。用户洞察:分析用户数据和反馈,优化内容以提升用户参与度。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以及湖南4X4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重大需求,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向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运维、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网络新媒体内容
9、制作与运维、软件测试、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岗位,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人工智能生产力工具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网络搭建、网络设备配置、网络安全维护、网络应用开发、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创造等能力,能够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从事网络系统运维、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网络新媒体运维、软件测试、AIGC内容创作等工作,具有科学素养、卓越技能、创新能力、工匠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规格如表3所示:表3专业培养规格详表培养要求具体内容素质要求1 .思想政治素质: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10、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2 .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爱岗敬业、清廉守纪,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博学笃行”专业品质和“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勇于奋斗、积极进取,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职业习惯、服务意识,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具有洞察国内外特别是省内本产业或行业的布局、规模和发展动态的行业视野意识
11、具有有开放分享的互联网思维。3 .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乐观、自信、心态平和、宽容礼让、不怕挫折、能够自我认知和提升;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4 .人文素质:审美品味高尚、懂得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知识要求1 .通用知识: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掌握信息化知识、英语知识、公文写作知识;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企业文化知识;熟悉国家安全、绿色环保、身心健康等知识;熟悉本专业或行业内职业法规基本知识
1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知识;2 .专业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包括网络拓扑、OSI和TCP/IP模型、网络协议等。了解操作系统原理:熟悉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命令。了解网络安全基础:了解网络攻击的类型和防御策略,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熟悉信息通信网络运维:了解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了解云计算和服务:了解云平台(如AWS、AzureGoogleCloud)的基础服务和应用部署。掌握网络应用开发:能够独立开发网络应用程序,包括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交互逻辑。熟悉Web前端开发技术:掌握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熟悉响应
13、式设计和前端框架如Vue.js等。熟悉Web后端开发技术:掌握至少一种后端编程语言(如Java、NOde.js等)和相关框架。了解数据库知识:了解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PoStgreSQL以及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的基本概念和操作。熟悉网络新媒体内容制作:了解多媒体内容的制作流程,包括图像、音频和视频编辑。掌握小程序开发:熟悉微信小程序或其他平台小程序的开发流程和规范。掌握软件测试基础: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工具,能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自动化测试。熟悉项目管理工具:熟悉使用项目管理软件(如JIRA、Trello)进行任务规划和进度跟踪。掌握版本控制工具:熟练使用Git
14、等版本控制系统进行代码管理和团队协作。熟悉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了解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掌握用户体验设计原则:了解如何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和交互流程。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了解基本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和算法(如排序、搜索)。了解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基础:了解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网络互动媒体中的应用。能力要求1.通用能力:具备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备常用办公软件、工具软件和多媒体软件的使用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团队合作、运辑推理、信息加工的能力;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
15、创新创业能力。2.专业能力:具备网络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和应用网络通信原理和网络架构。会使用操作系统:能够熟练操作主流操作系统,进行日常管理和配置。具备网络安全意识:能够识别网络安全威胁,实施安全措施,保护数据和系统安全。具备信息通信网络运维能力:能够监控、维护和优化网络系统,确保稳定运行。具备云计算知识:了解云服务的使用和管理,能够部署和维护云应用。能进行Web前端开发:能够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进行网页设计和交互功能实现。能进行Web后端开发:能够使用至少一种服务器端语言和框架开发动态网站和应用程序。能进行数据库管理:能够设计、优化和管理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和查询。能
16、开发网络应用程序:能够独立或协作开发网络应用,包括桌面和移动平台。会小程序开发:能够为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开发小程序,实现轻量级应用。能进行网络新媒体内容制作:能够制作和编辑图像、音频和视频内容,用于网络发布。能进行软件测试:能够设计和执行测试计划,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确保软件质量。会使用项目管理工具:能够使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项目规划、跟踪和管理。能进行版本控制:能够使用Git等工具进行代码版本控制和团队协作。能进行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管理:能够参与软件从需求分析到部署的全过程。具备用户体验设计能力:能够设计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和交互流程。会编写代码和算法:能够使用编程语言实现有效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17、了解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能够应用AI和ML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应用智能化。具备跨学科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背景的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和协作。具备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有效实施。六、课程设置及要求基于职业能力分析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一)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体系含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含公共基础必修课、公共基础限选课和公共基础任选课,主要培养学生的通用素质、知识和能力;专业课程分专业必修课、专业拓展课(含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知识和能力。本专业课程体系
18、一览表如表4所示。表4课程体系一览表序号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对应课程名称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必修课必修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技能、军事理论、国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语文、大学体育、劳动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公共基础限选课限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习得与养成、健康教育、大学英语、信息技术A、民政与社会工作、高等数学A、“四史”课程(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必选1门)、公共艺术课程(主要包括艺术鉴赏和评论类、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必修2学分)2公共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专业 网络 互动 媒体 开发 方向 人才培养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