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组织管理》课程标准.docx
《《生产组织管理》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组织管理》课程标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产组织与管理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介绍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如何编制生产计划,如何组织生产,如何进行生产控制、调度和管理,如何进行质量分析和质量控制,如何进行人员管理和调度,如何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和存放管理,如何进行成品管理,如何进行生产统计、撰写生产报告等。(二)课程基本理念1 .坚持高职性,体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高职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注重发挥五年一贯制的优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 .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
2、学中的重要地位。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3 .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
3、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4 .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生产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生产岗位任务为基础选定学习项目、组织学习内容,以具体的生产岗位为单元模块,把生产组织管理课程涉及的内容进行整合,实现整体性地呈现。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知识拓展的形式,注重补充生产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
4、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设计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紧紧围钱工作任务完成的需求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以真实工作过程为依据,形成了生产部、技术部、品管部从业人员所应具有的职业能力标准,从而形成本课程的整体能力设计目标,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模块和课程内容。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具体的学习项目。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
5、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2.课程框架结构教学项目理论学时实训学时1进行生产作业的计划与目标管理222生产作业管理663生产调度管理444生产技术管理与产品质量管理665作业成本管理446生产设备的管理与生产作
6、业的安全管理447建立和谐团队22合计2828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通过任务引导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须的生产组织管理基本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2、具体目标(一)素质1 .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规范和道德。2 .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3 .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计划组织能力。4 .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敢于创业的意识。5 .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6 .有高度的责任心、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二)知识1. 知道电子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方法及操作流程。2. 熟练掌握相关岗位所要求的技术。3. 熟悉工艺
7、流程。4. 掌握安全管理的相关法规。5. 掌握生产作业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三)能力1. 能够根据实际要求,编制质量管理文件。2. 能规划并完成车间(班组)生产目标;能综合平衡年度生产任务,制定生产计划。3. 能制定与实施库存计划和生产成本控制计划;能按主进度计划安排流水线的工作进度;能按程序变化或其它因素的变化调整生产计划。4. 能提出改进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等方面的建议。5. 能讲解和传授知识。6. 能组织、协调、指挥生产现场的具体实施;能规划分配工作,执行工作规程规章。7. 能协调车间(班组)各项工作进度;能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三、内容标准(一)项目一进行生产作业的计划与目
8、标管理教学目标:能规划并完成车间(班组)生产目标;能综合平衡年度生产任务,制定生产计划;能制定与实施库存计划和生产成本控制计划;能按主进度计划安排流水线的工作进度。活动安排:解读企业生产作业计划;制定车间(班组)生产计划。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
9、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1.任务一解读企业生产作业计划学习目标了解工业企业生产作业计划体系掌握生产作业计划的三个层次能描述生产计划的体系能分析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的指标工作任务解读一份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相关实践知识生产计划的分解与制订目标管理的流程相关知识生产计划的概念生产计划的功能生产计划的三个层次计划指标体系对目标进行的可行性评估将目标变为可行的计划方案2.任务二制定车间(班组)生产计划学习目标能规划并完成车间(班组)生产目标能综合平衡年度生产任务,制定生产计划能制定与实施库存计划和生产成本控制计划能按主进度计划安排流水线的工作进度工作任务根据企业生产作业计划规划生产目标综合平衡年度生
10、产任务,制定生产计划制定与实施库存计划和生产成本控制计划按主进度计划安排流水线的工作进度相关实践知识选择生产作业计划指标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确定生产作业计划编制车间作业计划确定产品生产交期制作生产进度表控制生产进度。相关知识计划基础工作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品种指标的优化产量指标的优化(二)项目二生产作业管理教学目标:了解标准化作业的作用;能编写作业指导书;掌握6S现场管理法的推行程序和方法;了解定置管理的内容及意义;能进行定置图设计与信息媒介物设计;能对定置管理进行检查;了解目视管理法的优点;能做好时间管理。活动安排:标准化作业的实施与保持;定置管理的设计与实施。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
11、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1.任务一标准化作业的实施与保持学习目标了解标准化作业的作用能编写作业指导书掌握6S现场管理法的推行程序和方法工作任务标准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作业指导书的制定标准化作业的保持6S现场管理法的设计;6S现场管理法的实施6S改善实
12、践训练相关实践知识标准化作业的设计方法标准化保持的四个方法作业指导书的编制6S现场管理法的推行程序和方法相关知识标准化作业的作用标准化的八个方面6S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过程2.任务二定置管理的设计与实施学习目标了解定置管理的内容及意义能进行定置图设计与信息媒介物设计能对定置管理进行检查了解目视管理法的优点能做好时间管理工作任务定置管理的设计与实施目视管理的策划;目视管理的检查与纠正创造持续改善的环境做好时间管理相关实践知识定置图设计与信息媒介物设计;定置管理的实施;定置管理的检查;不符合的处置目视管理法的策划;现场目视管理的实施;管理看板的应用制定提案建议制度;创造持续改善的环境时间出现问题的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组织管理 生产 组织 管理 课程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