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肾脏移植等待者评估与管理临床诊疗指南.docx
《中国儿童肾脏移植等待者评估与管理临床诊疗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儿童肾脏移植等待者评估与管理临床诊疗指南.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儿童肾脏移植等待者评估与管理临床诊疗指南摘要终末期肾病患儿的移植前评估与管理是儿童肾脏移植技术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对明确适应证、移植时机、围手术期处理和随访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甚至影响移植成败。终末期肾病患儿的原发病复杂多样,合并症多且病情变化快,对评估和管理要求更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国内专家,基于国际循证医学标准,制定了本指南,围绕原发病诊断、合并症评估、适应证与禁忌证、移植时机以及等待期管理等方面凝练关键临床问题,并按照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分级2009版的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强度提出循证等级推荐意见,供国内同行参考,旨在促进提高儿童肾脏移植疗效。指南在强调全面评估的同时,特别关
2、注儿童受者的特殊需求,如基因检测在明确原发病中的重要性,以及针对遗传性和先天性疾病的评估与管理。原发病诊断有助于优化适应证选择、制定合理的手术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并降低术后疾病复发风险。指南还阐述了心肺功能、营养状态、感染风险等多系统合并症评估的重要性。该指南为规范临床实践、提高儿童肾脏移植疗效提供了重要依据。关键词:肾脏移植;儿童;移植前评估;原发病;适应证;合并症对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儿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明确适应证和手术条件,是保障肾脏移植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基础,是患者登记排队和肾脏移植前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与成年患者比较,ESRD患儿的原
3、发病更加复杂多样,更需严格掌握肾脏移植适应证: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占比高,常累及多系统和多器官,更需全面细致检查;透析效果不佳更易合并心肺功能不全,且贫血、组织水肿、营养不良、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等问题更为突出,更应及时和准确地把握肾脏移植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条件。ESRD患儿的神经精神发育及其家庭和社会支持也是重要的评估内容。此外,ESRD患儿特别是低龄患儿病情变化快,容易发生重症感染、严重的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以及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急危重症,一旦发生常危及生命1。因此,ESRD患儿的移植前评估和等待期管理十分重要。近年来,我国儿童肾脏移植事业发展迅速,移植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但实施儿童肾脏移植的单
4、位相对集中,全国范围内技术发展并不均衡,对ESRD患儿的移植前评估和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影响移植效果并限制了儿童肾脏移植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参考。为此,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制定了本指南,围绕ESRD患儿的原发病诊断、合并症评估、肾脏移植适应证、禁忌证、移植时机和等待期管理等方面,基于当前可获得的最佳证据,提出了相关推荐意见并明确了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本指南旨在提高ESRD患儿的移植前评估与管理能力,促进提高儿童肾脏移植疗效。本指南中的儿童年龄范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的规定一致,定义为未满18周岁。本指南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
5、明化平台上以中英双语注册(注册号:PREPARE-2023CN886),制定过程遵循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及2016年中华医学会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基本方法及程序。一、指南形成方法(一)临床问题的遴选及确定通过指南专家组会议对临床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选定本指南覆盖的14个临床问题,主要涉及原发病诊断、合并症评估、适应证、禁忌证、移植时机和等待期管理6个方面。(二)证据检索与筛选证据评价组按照PICO原则人群(Population)干预(Intervention)、对照(Comparison)、结局(OUtCome)对纳入的临床问题进行解构和检索,检索平台包括MEDLINE(
6、PUbMec1)、WebofSCienC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CNKI),纳入文献类型包括指南、共识、规范、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非RCT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病例报告等类型的证据;中英文检索词包括肾脏移植儿童“评估“原发病肾小球疾病复发”基因检测“合并症心功能不全适应证禁忌证先天性肾病遗传性肾脏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肾单位肾痛“肝肾联合移植非典型溶血尿毒症综合征肾母细胞瘤泌尿系统畸形膀胱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输尿管反流肾切除“抢先移植移植时机“婴幼儿等待者管理“疫苗接
7、种预防“诊断治疗”预后“kidneyrenaltransplantationchildChildrenassessmentprimarydisease,zglomerulardiseaseglomerulopathy,recurrencerelapse,genetictest/genedetection/z,,complication/comorbidity,cardiacinsufficiency/cardiacdysfuction/heartfailure,indicatio11,z,contraindicationz,congenitalnephroticsyndrome/congeni
8、talrenaldisease,zinheritedkidneydisease/genetickidneydiseasefocalsegmentalglomerulosclerosis/FSGS,/,autosomalrecessivepolycystickidneydisease/ARPKDnephronophthisis/NPHPcombinedliverandrenaltransplantation,/,/atypicalhemolyticuraemicsyndrome/aHUS,WiImstumor/WT/nephrob1astoma,z,urinaryabnormality,blad
9、derdysfunCtionneurogenicbladder/NB,,,Vesicouretericreflux/VURnePhreCtomypreemptivekidneytransplantation/PKTtimingoftransplantationz,,/candidatemanagementvaccinationpreventiondiagnosisinfanttherapytreatmentprognosis”等;所有类型文献检索时间为1984年1月至2024年4月,主要为近10年文献,发表语言限定为中文或英文。(三)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分级本指南采用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分级20
10、09版1)对每个临床问题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进行分级。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儿登记等待肾脏移植时,应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以明确其接受肾脏移植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时机、手术条件、围手术期准备、移植疗效及其治疗依从性等。评估内容可分为临床评估和社会心理评估。临床评估内容包括原发病诊断、合并症评估、外科风险和感染风险等;社会心理评估包括儿童心理健康、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等。儿童等待者评估由儿科医生和(或)移植医生以及其他专科医生等完成,疑难病例常需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MDT),若有条件可安排社会工作者协助社
11、会心理评估。临床评估的主要内容: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预防接种史以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等,旨在明确CKD原发病、合并症、外科风险、感染风险以及各系统功能,其中需要特别注意有无泌尿系统畸形,止匕外,还需评估神经精神状态、心肺功能和肝脏功能等对移植手术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病史询问:发病时间、症状、临床诊断、肾脏病理诊断、基因检测结果、疾病进展和治疗经过、透析情况(透析方式、透析频率、透析效果)、尿量、伴随疾病、有无泌尿系统畸形如反流性肾病(refluxnephropathy,RN)、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bladder,NB)、后尿道瓣膜等、首次移植情况、
12、输血史、手术史、股动静脉插管史、过敏史及家族史等;(2)体格检查:一般状态、发育情况(包括身高、体重、头围、胸围、上臂围)、五官、皮肤毛发、心肺检查、腹部检查、泌尿生殖系统检查、脊柱以及四肢检查等;(3)一般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电解质、出凝血功能、肝肾功能、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脂、血糖、骨代谢指标等;(4)病原学检查:术前感染筛查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EB病毒、多瘤病毒(如BK多瘤病毒和JC病毒)、结核菌素
13、试验、丫-干扰素释放试验(SPOT试验)等;(5)免疫抑制药物代谢相关基因检测,如CYP3A5检测;(6)组织相容性检测:血型、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reactiveantibodies,PRA)或LUmineX单抗原检测(LSA)、流式交叉配型试验和补体依赖的淋巴细胞毒试验等;(7)心脏电生理检查如心电图;(8)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或胸部CT检查、泌尿系超声、肝胆胰脾超声、腹部及双侧骼血管彩超等,必要时行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膀胱逆行造影、尿流动力学检查、尿道膀胱镜及神经系统磁共振检查等;(9)预防接种史
14、如肺炎球菌、乙型肝炎、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等疫苗接种史;(10)其他疾病:癫痫、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肝脏疾病、高凝状态等。心理社会评估的主要内容:(1)儿童等待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负面自我感知以及应对肾脏移植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2)儿童等待者在治疗决策中的自主性和治疗依从性;(3)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评估家庭结构、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网络以及能否在肾脏移植后为患儿提供必需的护理和支持皿。完成初始评估后,医疗团队应综合所有信息,确定患儿是否符合肾脏移植适应证,与其家庭成员充分讨论肾脏移植的潜在益处和风险,并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肾脏移植方案,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等待期需定期随访,动态监测患
15、儿的健康状态,若有病情变化需及时调整治疗,并重新评估适应证和手术条件,确保肾脏移植手术的及时性和安全性。三、原发病诊断导致儿童ESRD的原发病广泛多样,其中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congenitalanomaliesofthekidneyandurinarytract,CAKUT)、肾小球肾炎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segmentalgIomerulosclerosis,FSGS)是儿童ESRD的三大常见病因也居回。由于原发病病因繁多,且不同原发病可伴有不同的肾外表现,可能影响肾脏移植手术方案、围手术期预处理方案、移植后随访管理以及长期预后塞。例如,I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导致的ESR
16、D患儿需行肝肾联合移植;补体基因突变导致的非典型溶血尿毒症综合征(atypicalhemolyticuraemicsyndrome,aHUS)ESRD患儿则需要在C5补体抑制剂的保护下行单纯肾脏移植或肝肾联合移植。由此可见,原发病诊断在儿童等待者评估中的重要作用。在移植前评估时,除需全面了解儿童等待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外,还应结合肾脏病理检查及基因检测等手段,准确鉴别原发病类型,为肾脏移植做好准备。临床问题1:明确原发病诊断是否有助于提高肾脏移植疗效?推荐意见1:明确原发病诊断有助于优化适应证选择、制定合理的肾脏移植方案及围手术期预处理方案,可降低多种原发病的复发风险和不良预
17、后,有助于提高肾脏移植疗效(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b)o推荐意见说明:不同原发病所致ESRD患儿的移植肾存活率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患有胱氨酸病、遗传性肾脏病、CAKUT等原发病的儿童肾脏移植受者的移植肾失功率较低,而原发性FSGS患儿的移植肾失功率较高。原发病对移植肾预后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疾病的复发风险和复发疾病对移植肾的损伤程度闾。原发性FSGS、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11brano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MPGN)、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和aHUS等疾病的复发风险高且容易导致移植肾失功,而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疾病复发导致移植肾失功的风险较低。既往原发病
18、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的普及将原发病诊断推向分子层面。基因测序可用于发现人体内的致病基因突变,并将原发病进一步细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通过对先天性肾病综合征(COngenitalnephroticsyndrome,CNS)或FSGS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并深入研究发现,由基因突变引起的CNS或FSGS儿童,肾脏移植受者预后明显优于由机体免疫系统紊乱引起的原发性FSGStuwo因此,通过综合使用不同手段,及时、全面、积极地明确原发病,可对肾脏移植预后做出更加准确的评估和预测。在明确原发病诊断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移植方案和围手术期预处
19、理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受者术后的疾病复发风险,从而改善移植肾预后。患有补体异常介导的aHUS肾脏移植受者术后复发风险和移植肾失功率高。但有研究发现,在围手术期及术后使用C5补体抑制剂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增加肾脏移植成功率,明显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四也。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源于肝脏代谢异常,若单纯行肾脏移植,术后容易复发且移植肾失功率高,而采用肝肾联合移植并在围手术期加强血液透析清除体内草酸则可有效改善移植肾和受者预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recessivepolycystickidneydisease,RPKD)所致ESRD合并严重CarOIi病或反复胆管炎等重度肝胆并发症
20、患儿,单纯肾脏移植术后发生上行性胆管炎和脓毒症的风险明显增加,受者死亡风险上升;而采用肝肾联合移植则有助于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最终改善预后段”闻。以上凸显了ESRD患儿原发病诊断的重要性及其在提高肾脏移植疗效方面的积极和重要作用。因此,明确原发病诊断有助于优化适应证选择,通过制定合理的肾脏移植方案及围手术期预处理方案,可降低多种原发病的复发风险和不良预后,有助于提高肾脏移植疗效。临床问题2:ESRD儿童肾脏移植等待者是否都需要接受基因测序以协助原发病诊断?推荐意见2:建议怀疑患有遗传性肾脏病的ESRD儿童肾脏移植等待者接受基因测序,以协助原发病诊断(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C)O推荐意见3:建
21、议综合病史、临床表型、家族史、病因诊断的倾向性以及ESRD儿童等待者遗传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等,选择相应的基因测序技术,包括Sanger测序或二代测序(NGS)的目标基因组合(panel)测序、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全基因组测序及CNV等(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c)o推荐意见说明:明确导致ESRD的原发病对儿童肾脏移植等待者的手术和管理至关重要侦维切。遗传因素在儿童ESRD的病因中占30%65%,相较于成人的10%30%,遗传因素在儿童CKD的发病原因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基因测序技术的普及使与CKD相关的单基因逐渐被发现,迄今为止已发现超过450个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基因测序在儿童肾脏移植
22、等待者的原发病评估中发挥关键作用。首先,基因测序有助于提高病因诊断阳性率,或者修正已有临床诊断,优化临床手术和管理策略。一项对104例儿童肾脏移植受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exomesequencing,WES)的单中心研究发现,32.7%的受者存在单基因突变,且不同疾病谱中基因突变阳性率不同,从高到低依次为:肾结石(Io0%)、肾囊肿和纤毛病(68%)、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eroid-resistantnephroticsndrome,SRNS)(43%)、CAKUT(18%)、慢性肾小球肾炎(14%)和ESRD病因未明(44%);特别是9例病因未明的受者中有4例通过WES明确了
23、病因诊断囱。另外一项纳入142例肾脏移植等待者的研究中,有57例病因不明,在接受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squencing,NGS)目标基因组合(panel)测序检测后,其中12%(6/57)明确了基因诊断,均与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编码基因有关3。在一项单臂、干预性、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中,1623例CKD成人患者接受NGS目标基因组合测序,其中338例(20.8%)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阳性,涉及54个基因;338例患者中有165例(48.8%)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提供了新诊断或者对既有诊断重新分类诬。更重要的是,临床医生根据基因检测报告调整了管理方案,其中32.9%的医生改变了治疗方案
24、该研究提示,基因测序结果能够改进临床诊断,并对临床管理产生影响;即使结果为阴性也能提供临床帮助。此外,基因测序结果也可以为已明确的临床诊断提供更精细的基因分型诊断,有助于精准治疗。在FSGS患者中,如果未发现与肾小球基底膜结构成分相关基因的突变,则提示该病可能由后天免疫因素引起,从而支持使用免疫抑制剂作为潜在治疗策略。基因突变导致的FSGS肾脏移植受者术后复发风险低,预后明显优于由机体免疫系统紊乱引起的原发性FSGS受者,两者的临床管理方案也不同I芯。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emolyticuremicsyndrome,HUS)分为典型HUS和aHUSo通过基因测序明确为补体基因异常介导的aHU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儿童 肾脏 移植 等待 评估 管理 临床 诊疗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