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行业发展概况、应用情况、市场容量及发展趋势.docx
《储能行业发展概况、应用情况、市场容量及发展趋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能行业发展概况、应用情况、市场容量及发展趋势.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储能行业发展概况、应用情况、市场容量及发展趋势(1)储能行业发展概况及应用情况储能技术简介储能即能量的存储,指通过某种介质或设备,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另一种较为稳定的能量形式并存储,在需要时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的一系列技术和措施。根据储能原理的不同,可以细分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和电化学储能等。各储能类型的功率范围、特点及应用场景如下所示:资料来源:中国储能研究会一一储能行业:德国莱茵2021年储能白皮书凭借受地理条件影响较小、建设周期较短、能量密度大等优势,电化学储能可灵活运用于各类电力储能场景中,是当前应用范围最广、发展潜力最大的电力储能技术,其中又以锂离子电池为主,主要应用于分钟至小时
2、级的工作场景。储能应用场景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通常将储能的应用场景分为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具体如下:在发电侧,不同于传统的火电、水电,新能源发电输出功率受到光照强度、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输出功率存在季节性和日间差异,无法根据用电端需求调整发电量,属于不稳定的电源,因此装机或发电占比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电网的稳定。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新能源系统将借助储能产品再并网,以平滑电力输出,进而缓解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因其间歇性与波动性对电网稳定性带来的冲击和弃风弃光等电力消纳问题。在电网侧,传统的电网设计和建造遵循最大负荷法,即新建或增容改造时,输配电及控制设备
3、必须考虑最大负荷,从而会存在投资成本较高、资产利用率较低的问题。电网侧储能技术的出现可打破原有最大负荷法的原则,在新建电网或旧电网增容改造时,可有效缓解电网阻塞、促进设备的扩容升级,从而达到节约电网投资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效果。发电侧和电网侧的储能,一般以集装箱为主要载体,主要应用于30kW功率以上的应用场景,需要较高的产品容量。在用户侧(负荷侧),主要将新能源发电和储能系统相结合,以实现高比例的低成本电力自发自用,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并利用储能系统的离网能力提高用户的用电稳定性。同时,用户还可以在电价处于低谷时利用储能系统存储电能,在电价处于高峰时减少使用电网电能的数量甚至从储能系统中释放电
4、能出售,进而通过峰谷电价获取收益。用户侧的储能,一般以分布式储能柜为主要载体,主要适用于IkW至IOkW功率段的工商业园区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等应用场景,产品容量相对较低。“源网荷储”系统是储能的延伸应用场景“源网荷储”系统是一种包含“电源、电网、负荷、储能”整体解决方案的运营模式,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解决清洁能源消纳过程中电网波动性等问题。在这个系统中,源指的是能源供给方,包括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网指的是能源传输网络,包括输电线路和电力系统设备;荷指的是能源的终端用户,包括居民、企业、公共设施等;储指的是能源的储存技术,包括储
5、能设备和储能技术。在传统模式的电力系统下,电源以火电厂为代表,负荷以居民端和工业端为代表。两者空间相对独立,联系两者的电网控制采取了面向自身的大电网一体化控制模式,即源随荷动的实时平衡模式。“新型电力系统”下,作为“负荷”的用户侧,新增了新能源汽车等充电需求,显著增加了电网的压力。而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方式的引入,使用户侧具备成为“电源”的可能。另外,考虑新能源汽车的快充需求与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在用户侧建立“储能”设施能够平抑新能源发电、用电对电网的冲击,实现波峰送电、波谷取电。伴随新能源应用场景的多元化,用户逐步萌生了构建局部微电网的需求,即将“电源”(光)、“储能”(储)和“负荷”(充)连
6、接起来,通过配套的调控技术、通信技术以实现对各类分布式能源整合调控,构建小型微电网,实现新能源本地的自发自用,并与大电网双向连接,减少对大电网的冲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支撑大电网的平衡。该小型微电网系统与储能构成了“光储充综合能源系统”,是“源网荷储”较为重要的应用方向。(2)储能行业应用前景和市场容量根据CNESA的相关报告,截至2023年末,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功率达到289.20G肌较2022年末237.20GW同比增长约21.92%o新型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高达91.33GW,同比增长99.62%o截至2023年末,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功率达到86.50GW,较2022年末
7、59.80GW同比增长44.65%,占全球累计装机功率29.91%,占比较2022年末提升4.70个百分点。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占比59.40%o市场增量主要来自锂电子电池、铅蓄电池、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其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4.51GW,同比增长163.93%o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规模21.44GW,同比增长191.77%0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和压缩空气均有百兆瓦级项目并网运行。从新型储能规划在建项目情况来看,中国新型储能已经走向规模化发展。2022年规划、在建、投运的项目共计1,799个、约104.50GWo其中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主要以小于IOMW的中小体量为主,数量
8、占比约61.98%;规划中和在建的储能项目以IOMW及以上的大体量项目为主,数量占比达到75.73%,其中规划在建的百兆瓦项目超过402个,在体量上具备为电网提供储能支持的基础和条件。(3)储能行业发展趋势锂电池关键材料价格下降助推储能系统的大规模普及锂离子电池凭借循环特性好、响应速度快等特点,是目前电化学储能中的主流产品。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外壳组成,根据正极材料的不同,锂电池主要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以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三元锂电池以银钻镒酸锂或银钻铝酸锂作为正极材料。尽管三元锂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但是磷酸铁锂电池在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业 发展 概况 应用 情况 市场 容量 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