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人员密集场所应急预案5篇.docx
《医院人员密集场所应急预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人员密集场所应急预案5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医院人员密集场所应急预案为有效处置我院发生的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提高应对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确保职工及患者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总则(一)适用范围人员密集场所主要是指:设置有同一时间内聚集人数超过50人的公共活动场所的建筑。新消防法(2021版)第七十三条:(四)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
2、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二)工作原则1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处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基本目标是最大限度降低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增强居安思危的意识,常抓不懈的做好应对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应对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有效机制,提高应对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能力。2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应对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各项工作,从根本上要依靠科学,依靠制度,依法办事。依法建立健全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防灾减灾体系和恢复重建体
3、系。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的科学研究,组织攻关,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报告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预防和应对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水平。3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处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实行主要负责人负责制,统一指挥,坚持“院科结合、以科为主”的属地管理,进行分级响应。根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可控性、所需动用的资源、影响范围等因素,分级设定和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处置主体和处置责任,明确责任人及指挥权限。建立以事发地为主,有关科室和相关科室协调配合。4 .靠前处置,迅速有效。各科室必须把职工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精心组织,靠前指挥,坚持抗灾和救灾相结合,充分依靠利用广泛的社会力
4、量,充分依靠和发挥支援消防队在处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中的骨干作用和突击作用,充分依托有效资源,迅速有效的处理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二、组织机构与职责(一)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医院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由卫生院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科室负责人等组成。卫生院主要负责人是处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紧急情况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完善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加强现代化预警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紧急情况预警能力;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组织处置重大紧急情况,协调解决处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根据街道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的部署,承
5、办处置经济社会紧急情况的专项工作。(二)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由卫生院分管负责人任现场总指挥,各相关科室参加,主要职责是:了解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及紧急情况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迅速制订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指挥协调现场的抢险救灾工作,组织调集抢险人员和抢险物资,检查各项抢险救灾措施落实到位;指导善后处理工作。三、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发布和报告(一)预测各科室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建立常规数据监测、风险分析制度,提高预测、预报准确性,发现可能引发的重特大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应先采取有效的
6、预防和防范措施,要及时向上级报告。(二)预警与发布根据职责分工,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故的预警发布,由医院安全办公室负责;按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的原则、条件和发布程序,及时、全面、准确的发布预警信息。(三)报告1 .接到有关重特大紧急情况的报告后,应在15分钟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值班室报告。2 .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院主要负责人赶到现场后,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准确、全面地向上级政府和部门动态报告现场情况。首报(第一时间报告)紧急情况,可先对其基本事实(即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情况、结果)作客观、简明的报告,然后再及时、准确、深入续报详细的情况。四、人员密集场所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一)预
7、警响应预警警报发布后,有关科室接到预警警报后,按应急预案或应急机构的要求,做好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范工作,及时向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报告当前存在的突出困难、安全隐患和应急措施落实等情况。预警解除。有关情况证明不可能发生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时,发布预警警报的部门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解除已采取的有关措施,迅速组织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二)现场处置紧急情况发生后,安全办公室负责迅速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将处置情况及事态发展情况及时报Iio指挥中心和主管部门值班室;各社区、各有关部门应根据职责分工,提出有效处置方案,并牵头组织、协调紧急情况的处置。对于重特大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应视情况成
8、立现场指挥机构,进行靠前指挥,并成立相应处置小组(如:现场施救、外围警戒、卫生救护、后勤保障、新闻协调等)。(三)新闻报道1 .切实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管理工作,掌握新闻和信息的主导权,做好紧急情况新闻报道工作。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减少负面影响,维护社会安定和稳定。2 .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充分发挥党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和手机短信等媒体正面引导的作用,及时将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准确、全面的发布给公众,避免误导和新闻炒作,及时澄清事实,消除疑虑。(四)善后处理1 .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及时做好人员安置、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现场清理等工作,切实保障人
9、民群众生活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保证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等工作有序地进行。2 .建立健全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救灾物资社会动员机制,明确法人、个人、社会救助的程序和要求,制定捐赠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与监督办法。3 .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调查工作,由负责处置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迅速组织调查组开展工作,并依照法定期限结案。每次重特大事件发生后,都要总结经验教训,并对总体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进行重新评估,以利于改进工作,进一步健全应急机制。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措施各科室、各有关科室根据应急工作职责和任务,建立集中统一资源共享,整合应急资源,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
10、能力。1 .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应急人员通讯联络台账,明确应急期间的通信保障方案,以及参与部门、人员的通讯方式、联系方式,以及备用方案和通讯录,确保应急期间畅通,信息传递无阻。2 .现场救援和装备保障。建立应急现场救援和动态数据库,明确参与应急响应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的位置,并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和试用、调用和征用等制度。3 .应急队伍保障。建立应急队伍动,明确参与应急救援的应急队伍、后续处置队伍、增援队伍人员的分布、联系方式和应急队伍保障方案。建立健全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的应急组织方案。4 .医疗卫生保障。建立医疗保障数据库,要明确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人员 密集 场所 应急 预案
三一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GRE红宝书_单词_词根归纳.doc
-中国房地产发展简史.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