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保护及信息安全制度5篇.docx
《病案保护及信息安全制度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案保护及信息安全制度5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病案保护及信息安全制度一、病历的保存1 .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均实行电子病历。门诊病历以电子形式保存,不再保存纸质门诊病历。住院病历以电子和纸质两种形式保存,信息部负责所有电子病历的保存,病案室负责住院病历的归档、保存与管理工作;所有病历实行编号(门诊号或住院号)唯一码管理,并标注页码。2 .住院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住院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年,门诊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年。二、病历的借阅1 .本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教学、科研等需要可借阅病历,借阅者在借阅本上或借阅系统上登记,由病案室工作人员审核同意后方可借阅,并在一周内归还。2 .借阅再入院病历,需病区的医务人员借阅
2、3 .实习生因教学借用病历的,需带教医师签字。4 .病案室建立病历借阅登记本,病历归还时逐册清点,及时注销。医院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为加强医院舆情管理,进一步增强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反馈和引导工作,提高网络舆情监测和危机化解能力,形成突发事件舆情处理合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消除负面影响,为建设“有温度的高水平现代化医院”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预案。1 .指导思想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搭建好医院与群众、医院与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有效引导网上热点问题,按照“统一领导、把握重点、讲究方法、正面引导”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科学
3、规范、有效的网络舆论应对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为实现与网民的沟通和良性互动,服务医院的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2 .工作原则2.1 坚持事件处置与舆情处置并重的原则。充分认识舆情处置是事件处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始终坚持事件处置和舆情引导处置“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快速有效地做好事件处置和舆情处置工作。2.2 坚持事发科室和事件处置部门为舆情处置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根据中央、省、市相关文件中“关于事件处置主体是舆论引导第一责任人”的精神,明确事发科室和事件处置部门为舆论引导第一责任人。强化各部门作为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主体的意识。主要负责人应自觉担当起舆情处置第
4、一责任人的角色。2.3 坚持协调联动加强舆情处置合力的原则。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舆情处置工作,在医院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形成舆情处置合力。3 .职责分工3.1 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责。成立医院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由医院一把手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对重大网络舆情做好跟踪、督查和协调,深入探索网络舆情变化规律,研究有效引导管理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预见性、针对性与有效性;根据舆情的发生、发展、演变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审定舆情应对和处置方案,确定新闻发布口径和接
5、受采访对象;落实市委网信办及市卫生健康委交办的其他事项。3.2 办事机构及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宣传科,并组建由各职能部门、各科室通讯员组成的网络舆情信息员队伍,负责网络舆情的收集、整理、报送和跟踪等日常工作,根据舆情发展趋势,适时对舆论进行正面引导。3.3 事件处置单位工作职责。负责舆情应对工作,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配合宣传部门工作,协助做好现场采访记者的接待,按照统一口径接受记者采访。4 .应对机制4.1 加强舆情监控。网络信息员要利用日常工作间隙和休息时间,浏览新媒体热门热点论坛,发现舆情在第一时间报送至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并监测舆情发展动
6、向。网络舆情通讯员在热门热点论坛中注册,取得发贴资格。4.2 快速核查应对。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舆情后,立即根据责任范围将舆情传至相关部门、科室和信息员。舆情涉及的有关部门和科室要在第一时间对舆情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事实真相,制定舆情处置方案或工作实施计划,经分管领导审批后,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基本材料。一般在收到舆情的一小时内要有情况核实结果返回给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合拟定对外处理情况说明,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审定,重大事件按照要求报上级有关部门审定,统一对外引导口径。对恶意攻击、散布谣言、严重影响本地形象的有害信息,及时向市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反映并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
7、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根据舆情的发展情况,适时启动网络评论员的正面引导机制,在网络上使舆论的导向得到扭转。4.3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对于观点偏颇、反映事实失实或恶语中伤,但影响不是很大的网络舆论,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跟帖等方式正面引导,以正视听。对那些以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出现反映医院的网络舆情,有可能引发热点的重要舆论和敏感话题,发现后要及时上报医院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统一口径”的原则,通过论坛发帖、留言回复、网络新闻发布等形式,及时回应,正确引导,抢占正面信息发布的先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5 .工作要
8、求5.1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新途径、开展宣传教育的新渠道、强化群众监督的新手段,各科室、各职能部门要提高认识,落实专人强化舆情信息收集渠道,加强舆情信息综合分析,主动开展舆论引导,为医院各项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5.2 加强引导,注重时效。舆论引导要统一口径,讲究策略,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疏导和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主动权。5.3 上下联动,快速处理。针对网络上反映的问题,在网下要快速核实,如确实是工作做得不到位的事情,要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给出合理的答复。5.4 及时
9、总结,提高水平。加强对网络舆情评论员的培训I,提高舆情评论员的政治敏锐性、舆情收集技巧、舆论引导能力和舆情研判能力。对每件重大舆情应对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分析问题,查找不足,以提高网络舆情应对管理水平。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一、本预案所称特殊管理药品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二、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反应及时、依法处置的原则。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医院成立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医院应急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任组长,医务科、药学部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医疗管理、药学、护理及保卫等人员,其
10、职责如下:修订医院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研究制定医院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措施和程序;负责医院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对医院依法处理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实施统一指挥、监督和管理,并及时向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报告。(二)医院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药学部主任负责,其职责如下:综合协调医院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的预警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综合协调医院特殊药品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工作;负责对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的调查,必要时协助有关部门实施控制;组织实施应急领导小组的各项指令,提出应急处理建议和应急处理措施
11、协助解决应急处理中的具体问题;负责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情况的总结报告。四、预防与控制(一)加强对特殊管理药品法律法规和特殊药品应急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防范意识。(二)加强特殊管理药品日常监管,制定和落实预防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责任制,一旦发现隐患和突发事故苗头,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三)加强特殊管理药品使用环节的监管,定期检查特殊管理药品使用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使用环节的购进、运输、储存、保管、调配、使用情况,及其问题整改落实的情况;依法对使用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组织调查、确认和处理,并负责有关资料的整理和情况的综合汇报。五、报告与处理(一)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2、应启动应急程序:特殊管理药品滥用,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严重中毒;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流失、被盗;医疗用毒性药品中属剧毒物品流失、被盗;发现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滥用成瘾人群。发现骗取或者冒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二)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按以下程序进行: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定采取控制危害扩大的措施或者对现场进行控制。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室(电话:*)。立即向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简要经过、涉及范围、死亡人数、事故原因、已采取的措施、面临的问题、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和报告时间等。采取必要的药品
13、救治供应措施。事故的分析、评估、研究应对措施。(三)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特殊管理突发事件。六、本预案适用于特殊管理药品在销售、运输、储存、保管和使用等环节中,突发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体健康严重伤害和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社会问题的应急处理。【流程图】发生特殊管I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调查核实事件医院办事公开制度第一条为规范我院办事公开工作,增强办事透明度,根据*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参照*市卫生局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制度,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办事公开制度是指根据有关规定,将本单位办事依据、职责、内容、方式、程序、条件、时限、
14、结果与纪律等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的制度。第三条办事公开的原则(一)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二)全面、真实、及时、便民和有利监督的原则。第四条办事公开的主要内容(一)单位的名称、职能权限、服务范围(或依法经营范围)、办公地点、便民服务电话、单位领导名录和工作分工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二)办事依据、办事时限、办事流程、办事结果;办事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示范文本。(三)收费项目、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四)向社会承诺的服务事项、标准、违约责任及处理办法。(五)影响群众生活的有关变动事项、计划、方案和相关信息O(六)群众反映的重点问题的答复和群众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的整改
15、落实情况。(七)接受社会监督的监督电话、监督窗口、监督信箱,聘请的社会监督员姓名、联系方式。(八)对工作人员违规、违纪的处理规定及对违规、违纪工作人员的处理结果。(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十)单位内部公开的人事、财务、基建、采购及其他重大事项等情况。第五条办事公开的形式采取以下形式公开:(一)医院网站、局域网;(二)在门诊、病房以及对公众服务窗口等明显位置设立公开栏、宣传栏、公告牌、提示牌、电子触摸屏等;(三)设立咨询电话、咨询服务台、意见箱、监督举报电话等。第六条办事公开的组织保证及职责分工(一)成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案 保护 信息 安全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