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研究.docx
《西宁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宁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研究.docx(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名称:西宁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前百青海省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计划项目西宁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编号:2013-G-Q06A)子课题于2013年2月立项,由青海大学承担,总经费15万元。历时近3年多时间的研究工作,于2016年8月完成。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成为近年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本项目服务于工程,为西宁轨道交通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重点解决西宁轨道交通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过程中涉及到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寿命的关键技术难题。青海大学课题组承担了本项目中轨道梁的疲劳性能研究工作。使用结构实验室100OKN疲劳试
2、验机对试验梁进行疲劳加载试验;使用干电池对钢筋混凝土梁通杂散电流使钢筋锈蚀,做腐蚀下的疲劳试验。重点分析轨道梁表面混凝土的开裂机理与防护措施、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无腐蚀疲劳试验及杂散电流-疲劳荷载之间的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疲劳特性与钢筋锈蚀研究,为西宁轨道交通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历时3年的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L对不同配合比的高性能混凝土梁试配研究(1)通过对原材料的采集以及钢筋混凝土梁的制作,及高性能混凝土试块的力学性能的分析,对高性能混凝土构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展开了对4种不同配合比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2 .杂散电流对钢筋混凝土梁的腐蚀研究(1)通过使用干电池对浸入
3、水中的12根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矩形梁通电,做了锈蚀研究,得出了不含腐蚀介质时钢筋锈蚀率很低的结论;3 .无腐蚀下的高性能钢筋混凝土静力和疲劳试验研究(1)静载时梁的挠度随荷载值的增大而增大,加载后期挠度变化幅度越来越大,且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较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高,钢筋粘结性能也更好;(2)高性能混凝土梁开裂时的裂缝宽度要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稍大,且开裂荷载也大于或等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在相同配筋率下,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梁在开裂后的抗裂性要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梁要好,荷载加大到一定程度时高性能混凝土梁的裂缝扩展幅度小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3)疲劳寿命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大小有关,钢筋混凝土梁抗压强度越
4、高疲劳寿命越长;有限次的疲劳不会影响梁的极限承载力,但梁的挠度,混凝土应变,钢筋拉应变,都会有一定的累积,影响梁在使用期的适用性;(4) T形梁在静载和疲劳加载时,正截面平均应变仍符合平截面假定,且疲劳过程中中和轴位置基本不变。梁在静载过程中随着荷载的增大,荷载一挠度比也越来越大,刚度B则越来越小。当荷载值达到06Pu07Pu时,裂缝基本上出齐,且在重复荷载下裂缝在梁左右两侧向上延伸很快。(5)疲劳过程中残余挠度随着荷载循环次数N的增加,初期增长较快,中期基本稳定。混凝土在短期的重复荷载下的塑形变形的累积是可回复的,当累积到一定程度,随着裂缝的开展将不可回复。4 .腐蚀下的高性能钢筋混凝土静力
5、和疲劳试验研究(1)浸入水中通电26天左右的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有所下降;(2)对3组12水中通电根梁进行疲劳加载试验分别采用了3种应力比进行试验,应力比越高疲劳寿命越短,每一组内整体来说,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寿命要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要长,且随强度的提高要增加趋势。5 .投稿研究论文4篇,录用2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了青海省建设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西宁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子课题)课题组2016年10月第1章绪论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2 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梁疲劳试验国内外研究现状11.3 研究的内容、
6、方法及创新7第2章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及试验方法102.1 主要原材料及梁的制作102.2 试验方法13第3章杂散电流对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梁的腐蚀特征193.1 杂散电流单独作用下,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腐蚀193.2 试验的对比203.3 本章小结22第4章在空气或杂散电流腐蚀环境下疲劳作用对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梁的影响234.1 试验过程234.2 静载作用下梁构件损伤情况254.3 在空气或杂散电流腐蚀疲劳作用下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梁的损伤情况324.4 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疲劳构件的刚度计算46第5章防护措施485.1 防止杂散电流对钢筋腐蚀的原理485.2 避免杂散电流的危害,可以采取的措施4
7、85.3 实际工程中的杂散电流防护措施分析49第6章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53第7章结论与展望547.1 结论547.2 研究工作的不足与展望54参考文献56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1.1 青藏高原环境严酷,对混凝土工程耐久性要求很高,因此使用高性能混凝土。1.2 随着青海省经济人口的增长,交通压力增大,而轨道交通能大量的节省时间和能源,缓解交通压力。1.3 地铁轨道梁面临的杂散电流腐蚀和疲劳破坏不容忽视。1.4 .2研究意义(1)青海省环境严酷,对混凝土工程耐久性要求很高,因此使用高性能混凝土。(2)研究高性能混凝土,以满足在恶劣环境下抵抗侵蚀的工程要求,从而对”六抗
8、特性提供理论研究依据,对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起到示范意义川。(3)青海省经济人口的增长,交通压力增大,而轨道交通能大量的节省时间和能源,缓解交通压力。(4)随着轨道交通建设中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许多承载构件都处于高应力以及杂散电流腐蚀状态,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及疲劳不容忽视。西宁地区的高海拔高寒干旱大气环境特征对轨道交通高性能混凝土的后期开裂影响严重,因此对轨道梁在疲劳下的裂缝开展规律及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研究十分必要。1.5 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梁疲劳试验国内外研究现状1.2.1高性能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原料来源广、制作工艺简单、每方材料成本较低、环保
9、性能好、适合各种自然环境等优点,因此它是世界使用量最大、最为广泛的首选建筑材料。它是-种新型的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是以耐久性为主要设计指标,针对不同用途和要求,采用现代技术制作的低水胶比的混凝土。主要技术用途是采用优质的化学外加剂和矿物外加剂,前者可改善工作性,生产低水胶比的混凝土,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抗渗性;后者可参与水化,起到胶凝材料的作用,改善界面的微观结构,堵塞混凝土内部孔隙,提高混凝土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能够大量充分利用现代工业废料作为胶凝材料,已达到节能、节料、降低成本、减小劳动力提高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吴中伟认为高性能
10、混凝土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耐久性、工作性、强度和体积稳定性等性能有重点地予以保证。针对混凝土的过早劣化,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便开始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美国西雅图双联广场使用C135高性能混凝土(1988年)美国芝加哥水塔大厦使用C75高性能混凝土(1975年)美国纽约TrUmP塔楼使用C65高性能混凝土(1981年)加拿大多伦多NovaScotia广场中心大厦使用C80高性能混凝土(1987年)日本明石海峡大桥使用C40高性能混凝土(1988年)日本是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较早、水平较高、应用较广的国家。该国科研人员研制出耐久性达500年以上的混凝土。加拿大矿产能源研究中心(CANMET)开
11、发研究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并对其工作性能、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荷兰对大掺量矿渣微粉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已有50多年的历史和相当成熟的经验,该国的海工结构大多数采用大掺量矿渣微粉混凝土,设计使用寿命也均在100年以上。地铁工程钢筋混凝土抗杂散电流腐蚀模拟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采用优化配制的复掺优质粉煤灰和矿渣微粉的高性能混凝土抗杂散电流腐蚀能力比同水胶比基准混凝土提高68倍。越来越多的工程实例证明,高性能混凝土正以其优良的技术性能、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卓越的环保意义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它的发展前途无比广阔,应用前景无限美好。1.2.2杂散电流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国内外研究现状由于我国经济
12、的飞快发展,各个大城市为了满足人们快捷出行的需要,同时加快城市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兴建轨道交通,而轨道交通中的杂散电流腐蚀不容忽视。国外对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开始的比较早,国外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重视和研究混凝土的耐久性,而国内从20世纪60年代初才开始对钢筋锈蚀进行研究。1979年北京地铁科研所进行了大规模的测量调查,证实了其存在性及危险性,从而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之后便开始有大量研究人员开始研究杂散电流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我国的张誉、樊云昌和干伟忠口。等人先后对杂散电流引起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腐蚀进行系统的研究;杨向东口口、蔺安林I、周晓军心和吴熊口阳等人则深入的研究了杂散电流对
13、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杂散电流导致的钢筋锈蚀膨胀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的结论;贺鸿珠、杜应吉的研究表明矿物掺合料对杂散电流的有-定的抑制作用,并对杂散电流的防护措施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张二猛的研究表明在侵蚀介质作用下,单-氯离子作用较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复合状况下的侵蚀更为严重,在同一组试验里,阴极部位的钢筋较阳极部位更容易发生锈蚀,杂散电流的存在改变了离子的迁移和吸附状况,对钢筋的锈蚀影响较大,且随电流增大而加强。杜应吉认为混凝土的电阻可以成为衡量混凝土减少杂散电流的腐蚀的指标。混凝土开裂与杂散电流的累积电量相关,在试验中,混凝土试件开裂时的腐蚀电量在28564952mAh范围以内。丁大鹏1在对杂
14、散电流防护研究中认为,在高架桥施工中,对梁片结构钢筋进行处理,形成钢筋网;同时,在梁端焊接连接端子,通过电缆连接使所有梁片中作为收集网的结构钢筋实现电气连通。梁、墩柱间可通过对支座进行绝缘处理,实现两者钢筋的非电气连接。关于防护杂散电流的方法,现在的主流设计思想是“以防为主,以排为辅,防排结合,加强监测”桢,L.H.Schwalm等人最早发现杂散电流会使地下金属构件产生严重的加速腐蚀作用。S-Muralidharan等人认为土壤中的金属构件中交流杂散电流所产生的腐蚀作用要比直流杂散电流小得多如。ZGChen23等对上海地铁线路附近的埋地天然气管线进行现场测试,结果发现管地电位被扰动达到200m
15、V,土壤电位梯度也达到了62mVm,已远超我国相关规范的规定。S-Srikanth等人研究表明,土壤表面的电位梯度和管地电位差在不同的位置测量的结果随时间变化,说明了杂散电流的影响,管线迅速失效主要是由于杂散电流的腐蚀导致241。G.SantiQ.Zhu、K.ZakowskiJ.Fitzgerald等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杂散电流对管线局部区域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3-28。董志君等人对运行了5年的深圳地铁系统中的21个区间上的轨道纵向电阻和轨-地过渡电阻进行现场实测W3叫结果表明走形轨纵向电阻和轨一地过渡电阻发生劣化而产生了杂散电流。LSandrolini对意大利Ticino高铁高架桥不同截面的绝缘
16、电阻进行现场测量3b32,结果表明支座-跨及跨-跨之间的绝缘电阻具有空间异性和时变性。L-Bertolini等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杂散电流腐蚀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网,研究表明杂散电流能够使混凝土中钢筋的阳极区发生加速腐蚀,并且在氯离子存在时的腐蚀液中加速腐蚀作用更加明显。杂散电流的腐烛防护主要分为防、排、测三个方面。目前我国在研究如何提高轨地绝缘的措施、排流网的设置及监测系统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并应用于工程中,如青岛蓝色硅谷轨道交通快线工程、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天津地铁-号线等等。1.2.3高性能混凝土梁疲劳试验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陈梦成即等人认为在相同应力水平下,氯盐、杂散电流等单因素状况对钢
17、筋混凝土构件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相对于空气状态下疲劳构件都有较显著的提高,且在氯盐和杂散电流耦合下构件损伤最为显著。朱红兵M在对T形梁的疲劳试验研究中发现裂缝的宽度,高度及裂缝数目在整个疲劳试验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快速发展阶段、稳定阶段、破坏阶段。杨德滋36认为残余挠度随着荷载循环次数N的增加,初期增长也较快,后期增长也较快,而中间发展较慢,中间段的发展类似于混凝土的徐变。孙晓东河则认为随着疲劳循环次数的增加,累积塑形变形越来越小,加载应力-应变曲线接近直线。构件在疲劳时刚度降低是梁挠度逐渐增大的主要原因。构件刚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有38:(1)疲劳荷载作用下,受拉区混凝土疲裂以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
18、结的逐渐破坏;(2)受压区混凝土在疲劳荷载作用下动力徐变的逐渐增加;(3)在疲劳荷载作用下,钢筋周期应变软化以及在疲劳过程中其截面的不断削弱。孙俊祖M等人的研究表明在疲劳反复荷载作用下,试验梁开裂后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跨中挠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两阶段特征,即缓慢增大并趋于稳定;与之相应,也间接反映出试验梁的刚度变化同样具有两阶段的变化特征,即缓慢减小并趋于稳定。董福星判等的研究表明,在疲劳荷载下,混凝土变形逐渐增大,材料性能逐渐劣化,疲劳损伤不断积累。袁迎曙等人研究表明4L46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结构劣化的原因有3种:(1)由于钢筋锈蚀使钢筋有效截面减小、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下降,从而降低了结构的承载能
19、力;(2)由于钢筋锈蚀体积膨胀,使得混凝土产生顺筋胀裂,从而降低了结构的刚度,增大了变形,甚至使混凝土保护层剥落,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3)由钢筋锈蚀在混凝土中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使混凝土承受双向或三向的应力。冯蕴雯等人研究表明L47-49J与空气环境下材料的疲劳极限试验对比,在腐蚀环境中,金属试件的疲劳寿命将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在淡水环境下,低碳钢的疲劳寿命将降至原来的70%75%,不锈钢降至原来的25%-65%;在海水中,不锈钢降至原来的20%-55%oRodrigUeZ通过对不同配筋率、箍筋间距以及不同锈蚀率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试验发现:钢筋锈蚀率小的梁一般为受弯破坏,而钢筋锈蚀率和箍筋间
20、距较大时,往往会发生剪切破坏5叫钢筋混凝土梁的强度和刚度随着纵筋锈蚀程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文献通过对Ill根低配筋梁进行的快速锈蚀试验,发现钢筋锈蚀后混凝土梁的弯曲能力和变形能力明显降低,钢筋直径损失10%时,弯曲承载力降为对照组的25%。TienS.Chang和ClydeE.KeSler色】做了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试验,认为荷载应力水平可决定疲劳破坏形态,低应力水平(高应力水平)的重复荷载将导致弯曲疲劳破坏和剪切疲劳破坏。MaxSChIafli等人网利用27块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的疲劳试验,研究了钢筋和混凝土应变、跨中挠度等与循环次数的关系。PritpalS.和MahmOUdS.口旬通过9组共Il
21、l根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静力试验,得到了荷载-挠度曲线,指出钢筋截面积的减小对承载力的影响很小,而粘结强度的减小才是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且CaSteII55-56通过对暴露长达14年之久的锈蚀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建议计算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时应考虑钢筋截面损失和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力的下降。EzioCiuriani等卬1根据梁式试验结果和锈蚀钢筋拔出试验,根据锈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滑移关系的变化,在低锈蚀率下分析了锈胀裂缝宽度与附近位置横向裂缝宽度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考虑了箍筋的影响,为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短期刚度提供了新的计算思路。E.H.KhorW以荷载作用下节点曲率变化为基点,
22、运用概率分析方法,对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在随机荷载作用下的长期挠度计算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可以对截面尺寸和材料性能进行修正,较传统计算方法有较大突破。JOanRCase明的研究证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疲劳破坏主要是因为预应力筋和孔道之间产生滑移导致锚具失效而引起的,并且建立了考虑疲劳荷载、材料本构关系、支座的不均匀沉降和温度变化等非线性因素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损伤模型。APOStOlOPOUlOS础等人进行了锈蚀钢筋的低周疲劳试验研究,研究指出锈蚀钢筋的低周疲劳性能与锈蚀率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低周循环荷载作用下,锈蚀钢筋的耗能能力逐渐减小,并且随着锈蚀率的增大,疲劳寿命缩短。1.3研究的内容、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宁 轨道交通 工程 混凝土结构 关键技术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