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固体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
《2025年《固体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固体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固体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我公司在固体饮料生产等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事故隐患报告,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生产中的各类隐患,防范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固体饮料生产、加工、包装及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班组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
2、人员、各岗位人员,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第三条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质量的良好氛围。第二章报告内容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L作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即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存在传播病菌风险。2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工作服、帽、鞋等个人防护用品,如工作服破损、腰部以上有口袋,内容物或扣件掉落,可能污染食品。3 .作业人员在加工场所内吸烟、吐痰、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戴饰物、喷洒香水,增加微生物污染风险。4 .作业人员
3、未经许可擅自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未执行有效的通风、检测等安全措施。5 .作业人员未严格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导致工艺参数异常运行,如臭氧浓度控制不当,影响产品质量。6 .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未按规定进行洗手、消毒,造成微生物污染。7 .作业人员忽视现场安全警告标志或监测报警设施,擅自拆除或移动安全设施,如消防设施、安全护栏、防护罩、挡板及自动化安全联锁等。8 .作业人员未按规定进行岗位交接班,重要信息未传递或传递不准确,导致安全隐患未及时发现。9 .作业人员酒后上岗或疲劳作业,影响判断力和反应速度,增加事故风险。10 .作业人员未经食品安全培训或安全培训考核不合格即上岗操作,缺乏必要的食品安
4、全知识和岗位技能。11.作业人员故意隐瞒事故隐患,不按规定上报或处理,造成事故扩大或延误救援时机。12 .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或证件过期。13 .作业人员驾驶叉车等机动车时接打电话等分心违章行为。14 .作业人员在禁火区域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烟禁火规定的行为。15 .作业人员违规使用非食品级原料、过期原料或不符合标准的添加剂进行生产。16 .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原料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导致不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等。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取水点未设置封闭式建筑物,未限制未授权人员进入,监控设备未正常运行,存在水源污染风险。2 .源水采集设备未定期维护保养,如水泵、管道等存在
5、泄漏、堵塞等问题,影响源水质量。3 .水处理设备未按规定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联锁装置,如臭氧发生器、过滤系统等未实现远程监控或监控数据不准确。4 .水处理设备的滤膜、滤芯等未定期更换或清洗,导致过滤效果下降,影响水质。5 .储水设备未安装空气呼吸器,未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存在微生物滋生风险。6 .灌装设备的密封性不佳,如灌装头、管道连接处等存在泄漏风险,可能污染产品。7 .灌装设备未设置有效的防尘、防虫、防鼠设施,存在产品污染风险。8 .灌装设备的清洗消毒装置未正常运行,未定期进行验证,无法保证设备清洁消毒效果。9 .包装设备未定期维护保养,如封口机、贴标机等存在故障,影响包装质量。10 .
6、包装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缺失或损坏,如防护栏、防护罩等,存在人员受伤风险。11 .电气设备未按规定选用防爆设备,或防爆等级选用不当,失爆未及时修复。12 .消防器材配置不足或过期失效,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13 .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应急设施损坏或不清晰,影响紧急疏散和救援。14 .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未按规定进行校验或校验不合格仍在使用。15 .设备运行参数未实现远程监控或监控数据不准确。16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不完整,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隐患。17 .擅自对设备进行改造或增加减少安全附件,未经安全评估或审批。18 .废弃物料、危险化学品未按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存在泄漏
7、火灾、爆炸等风险。19 .原料、添加剂、溶剂、清洁剂、消毒剂未按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废弃原料、溶剂等未及时处置,存在安全风险等。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厂区环境未保持整洁,存在杂物堆积、废旧设备闲置等问题,易孳生虫害,给生产过程带来污染。2 .厂区绿化未定期维护,存在吸引啮齿类动物、鸟类等虫害的风险,可能污染生产环境。3 .厂区垃圾清理不及时,造成虫害孳生,影响厂区卫生。4 .车间地面不平整、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或清洗后出现积水,易滋生微生物。5 .车间顶棚、墙壁、门窗和地面未采用无毒、无味、防渗透、防霉、不易破损脱落的材料建造,存在污染风险。6 .车间内未设置有效的通风设施,导
8、致车间内空气不流通,增加微生物滋生风险。7 .车间内未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影响员工正常作业和产品质量控制。8 .车间内未设置足够的洗手、消毒设施,影响员工个人卫生和产品质量。9 .车间内未设置足够的废弃物存放设施,存在废弃物溢出或渗漏风险,可能污染生产环境。10 .车间内未设置有效的防虫、防鼠设施,存在虫害侵入风险,可能污染产品。11 .车间内未设置有效的温度、湿度控制设施,影响产品质量和微生物控制。12 .车间内未设置有效的清洁消毒设施,无法保证车间卫生和产品质量。13 .车间内未设置有效的人员更衣、换鞋设施,影响员工个人卫生和产品质量。14 .车间内未设置有效的物料存放设施,存在物料混放、
9、交叉污染风险。15 .车间内未设置有效的设备清洗消毒设施,无法保证设备清洁消毒效果。16 .车间内未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存在人员受伤风险。17 .车间内未设置有效的应急设施,影响紧急疏散和救援。18 .车间内未设置有效的标识系统,影响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19 .车间内未设置有效的监控系统,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20 .车间内未设置有效的记录系统,无法保证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等。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未按规定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不清、不实。2 .未配备食品安全管理员,未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员守则。3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固体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2025 固体 饮料 生产 企业 事故隐患 内部 报告 奖励制度 修订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