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docx
《2025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观察一种动物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常见的动物”第二课。在第一课寻访校园动物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本课以蜗牛为例,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态到动态、从肉眼到工具、从结构到功能的顺序对蜗牛进行深入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能力,为后续观察其他动物奠定基础。通过对蜗牛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性的观察研究,也为学习第三课给蜗牛建个“家今打下基础。本课由四部分组成。聚焦板块,通过简单交流,引导学生关注蜗牛,唤起对蜗牛的原有认知。探索板块,学生借助感官、工具等对蜗牛进行细致的观察,了解蜗牛的形态特征、应激
2、反应和运动。研讨板块,帮助学生梳理和建构对蜗牛完整的认识。拓展板块,安排了观察和蜗牛相似的动物的拓展活动,隐含对动物类别的认识。【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心,但也有一些学生对蜗牛有抵触情绪,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亲近蜗牛、爱护蜗牛。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但是对于特定动物的观察,仍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工具、科学词汇,并提示观察顺序。对于简图记录,学生已有基础,但在画图时容易将物体拟人化,教师要提示学生客观记录。【教学目标】科学观念: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特点,知道蜗牛是用腹足运动的,初步认识到动物的形态结构具有相应的功能。科学思维:能在教
3、师指导下,初步分析蜗牛的运动与其形态结构的关系。探究实践:1 .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运动方式,能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2 .学习观察研究动物的方法。态度责任:通过观察探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乐于表达、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愿意倾听他人的观点,增进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致地观察并描述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难点:通过对蜗牛的观察和描述,认识其形态结构及其具有的功能。【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板贴、小组评价表、若干只蜗牛。为学生准备:蜗牛、放大镜、小木棍、玻璃(可以用透明塑料片代替)、铃铛、棉签、饲养箱、记录
4、单。【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设计设计意图3分钟(一)聚焦:揭示课题1 .创设情境:森林里正在举办挑战赛!蜗牛也来参加比赛了,听一听蜗牛对我们说什么?(播放蜗牛音频:同学们好,我是小蜗牛,参加今天的挑战赛我好紧张。我来到了检录处,需要上交一张自己的画像,你们能帮助我完成吗?)2 .想一想:如何帮助蜗牛完成画像?3 .引出主题:观察一种动物。(板贴课题)通过创设动物挑战赛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揭示课题。20分钟(二)探索一:观察蜗牛的身体1 .观察指导:(1)思考:可以用什么感官和工具观察蜗牛?预设:用眼看、用手摸,借助放大镜观察。(2)出示记录单:说明记录单的记录要求,强调真实记录,尊重科学
5、事实。(3)实验要求:观察时间7分钟;轻声交流,有序领取材料;观察时动作轻柔。2 .实验: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蜗牛,并及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强调“轻拿轻放,温柔对待。3 .交流研讨:(1)纪律提示:倾听时“0级音量L发言时“2对学生观察的指导,让学生明确要有序观察、真实记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交流结果进行汇总,让学生明晰蜗牛的身体结构,渗透蜗牛的形态结构具有帮助它维持自身生存的功级音量L尊重他人观点。(2)成果分享:请结合记录单,说一说你观察到了蜗牛的什么结构?你是怎么观察到的?预设:壳(有一圈一圈的螺纹)、触角(有两对,一对长一对短)、眼(长触角顶上的黑点)、口(在触角下面,吃食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新教 一年级 科学 下册 第二 单元 观察 一种 动物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