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小麦粉、面粉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
《2025版《小麦粉、面粉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版《小麦粉、面粉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麦粉/面粉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我公司在小麦粉/面粉生产等环节全流程安全生产管理,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报告,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小麦粉/面粉生产、加工、包装及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班组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人员,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
2、劳动者。第三条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质量的良好氛围。第二章报告内容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即上岗工作,存在传播病菌、污染食品的风险。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若未取得健康证明上岗,将导致食品受到污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2 .采购人员未严格审
3、查原辅料供应商的资质和产品检测报告,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的原辅料进入生产环节。采购人员未落实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未对原辅料的合格证明进行查验,可能使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辅料进入生产流程,影响产品质量。3 .配料工在配料过程中未严格按照产品配方进行操作,导致误配、错投现象发生。由于称量或者投料错误,生产出的产品不符合配方要求,易造成不合格品的产生,影响挂面的品质和安全性。4 .关键工艺控制环节的操作人员未按照既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操作,导致调粉、熟化、压延、干燥等关键工艺出现偏差。例如,在干燥过程中温度或湿度控制不当,可能会使挂面的水分含量不符合标准,影响挂面的保质期和口感,甚
4、至导致霉变等质量问题。5 .食品安全管理员未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致使员工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强调,企业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若培训不到位,员工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影响产品质量。6 .检验人员未对清洁作业区定期开展微生物监测,无法及时发现微生物污染风险。化验员未按照企业规定的频次和要求进行微生物监测,可能导致微生物污染隐患不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增加产品微生物超标的风险。7 .仓库管理人员在原辅料和成品挂面出入库时,未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操作,致使部分产品长时间积压,增加了产品过期变质的风险。仓库管理人员未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5、可能导致先生产的挂面产品未能及时销售,超过保质期后仍可能被误售给消费者,引发食品安全事故。8 .运输人员在运输过程中未对温度、湿度进行有效监控,且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导致产品在运输环节受潮、变质或受到污染。运输人员未按照产品运输要求进行温湿度控制和防护,可能导致挂面在高温、高湿或其他不利条件下发生霉变、断裂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9 .新产品研发人员在研发过程中未充分识别质量安全控制点,导致新产品存在质量及安全隐患。研发人员未对新产品原料、生产过程和成品的质量安全控制点进行充分识别,可能导致新产品在上市后出现质量问题,影响企业声誉和消费者健康。10 .委托加工管理人员未对被委托企业的生
6、产和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进行有效监督,且在合同中未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容易引发质量问题。管理人员未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条的要求对被委托企业进行监督,可能导致被委托企业生产的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风险等。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厂区内的通风设施损坏,无法有效排除车间内的粉尘和湿气,导致车间内空气质量下降,增加了粉尘爆炸和微生物滋生的风险。通风设施的损坏使车间内空气不流通,粉尘积聚,不仅影响员工的操作视线,还可能引发粉尘爆炸事故,同时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污染挂面产品。2 .车间内的温度、湿度控制设施故障,无法保证生产环境符合工艺要求,影响产品质量。温度、湿度是
7、挂面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控制参数,设施故障可能导致挂面在调粉、熟化、干燥等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如粘连、断裂、霉变等,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口感,甚至产生有害物质。3 .储存挂面原料和成品的仓库的货架、托盘等存储设施出现损坏、变形,存在坍塌风险,可能导致物料损坏和人员伤亡事故。损坏的存储设施无法承受物料的重量,随时可能坍塌,造成原料和成品的损坏,同时对在仓库内工作的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威胁。4 .生产设备的防护装置缺失或损坏,如传动部位无防护栏、紧急停止按钮失灵等,容易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会意外接触到传动部位,引发绞伤、卷入等机械伤害事故,对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5 .化验
8、室的检验设备老化,精度下降,无法准确检测产品的各项指标,影响产品质量控制。检验设备的准确性是确保挂面产品质量合格的关键,老化设备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偏差,使不合格产品误判为合格产品出厂,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风险。6 .车间内的排水设施破损,排水不畅,导致生产废水积聚,为虫害提供了滋生环境,同时易使污染物进入产品。依据GB14881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排水系统应保持畅通,若排水设施破损,将增加虫害侵入和产品污染的风险,影响挂面的卫生质量。7 .废弃物存放设施密封不严,废弃物溢出或渗漏,吸引虫害并污染周围环境,威胁产品安全。废弃物存放设施不符合GB14881要求,可能导致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泄漏,吸引虫害
9、进入生产区域,增加挂面产品污染风险。8 .计量设备如电子秤、流量计等未定期校准,导致计量数据不准确,影响原辅料的精确配料和产品质量控制。依据计量法,企业应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校准,若未按要求执行,将导致配料不准确,影响挂面的品质和安全性。9 .设备的润滑系统使用非食品级润滑剂,且在更换时未彻底清除污浊润滑剂,存在润滑剂污染产品风险。使用非食品级润滑剂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要求,可能导致润滑剂混入挂面产品中,影响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10 .包装设备的封合部件磨损,导致封合效果不佳,产品在包装后容易出现漏气、散包等问题。封合部件磨损会影响包装的密封性,导致挂面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
10、响,受潮,受污染,影响产品保质期和品质等。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厂区周边存在垃圾场、污水处理厂等污染源,有害气体、废水等污染物可能通过空气、水源等途径进入生产区域,污染原辅料及产品。依据挂面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厂区应与污染源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环境污染对挂面产品质量造成影响。周边污染源散发的有害气体可能含有硫化氢、氨等有害物质,废水中的重金属、病原体等也可能通过土壤渗透、地下水等途径污染原辅料和产品。2 .厂区绿化与生产车间距离过近,吸引鸟类、啮齿类动物等,虫害易通过绿化带侵入车间,带来生物污染风险。绿化植被若与车间距离过近,鸟类、啮齿类动物等可能以此为栖息地,增加虫害侵入车间的几率,导致
11、挂面产品受到生物污染,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3 .车间内部地面、墙面、屋顶破损,形成清洁死角,微生物和污垢易在此积聚,难以彻底清洁消毒。破损的地面、墙面和屋顶为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清洁时难以彻底清除积聚的污垢和微生物,增加了交叉污染的风险,影响挂面产品的卫生质量。4 .车间内温度、湿度超出规定范围,为微生物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产品变质,尤其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更为明显。挂面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发生霉变、结块等问题,加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缩短保质期,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如黄曲霉毒素等。5 .清洁作业区的空气质量不达标,浮游菌、尘埃粒子等超标,影响产品无菌包装效果,降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麦粉、面粉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2025 小麦粉 面粉 生产 企业 事故隐患 内部 报告 奖励制度 修订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