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以来,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文化旅游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紧扣全州“1133”发展战略,围绕县委“一乡、两城、三基地、四产业”的发展思路,通过持续建设发展,形成了以文化体验、古镇休闲、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商品等为代表的旅游系列产品,产业体系和规模不断健全扩大,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十四五”期间文化旅游业发展情况回顾“十四五”期间,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旅游“旅游革命”的工作目标,狠抓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丰富旅游资源,争创国家A
2、级旅游景区,强化宣传营销,加强行业监管,优化旅游环境,全县旅游产业迈上新台阶。2025年底,全县接待国内旅游者达277.93万人次,比“十三五”末增长了1163%,国内旅游总收入达31.29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了1741%o(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行业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十四五”期间,结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实际,先后完成了县旅游发展规划县农业观光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规划光禄古镇旅游特色专项规划中国马游彝族梅葛文化区建设规划县金秀谷康养特色小镇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打造集古镇文化、民族文化、田园风光、康养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复合型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深度策划了光禄古镇开发、梅葛文
3、化生态旅游建设的重点项目。“十四五”期间以“加大旅游行业贯标,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抓好旅游行业安全”为重要抓手,扎实有效开展旅游行业管理工作。“十四五”期间成功创建光禄古镇4A级旅游景区,推荐申报光禄高府林苑酒店为五星级特色民居客栈、姚州大酒店为三星级旅游酒店,提升了酒店的品牌形象。开展行业普查,及时掌握旅游基础数据,对全县73家宾馆、酒店、客栈等住宿设施接待行业开展了认真梳理、普查、统计,全县共计2150个床位。加强旅游行业监管,与公安局、市场监管局、消防队配合做好280家涉旅经营户的诚信指数打分并录入平台,设置了投诉处置指挥中心;配置了人员负责“一机游”投诉处置工作,及时处置旅游投诉、负面舆
4、情、旅游购物退货投诉案件。在国家进行“营改征”税制改革中,积极协助全县的旅游企业正确认识“营改增”政策,积极应对税制改革,确保税负实际降低,杜绝旅游企业以“营改增”为借口实行涨价的现象。开展了全县旅游企业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汛期旅游安全防范等专项检查,提升了旅游安全指数和服务质量。2025年,共组织检查组20个,出动检查人员36人(次),检查涉旅企业48家(次)。2025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文旅行业首当其冲受到了严重影响,县文化和旅游局认真落实州支持文旅产业应对新冠感染疫情加快转型发展若干措施,抓实复工复产对冲疫情影响,促进行业尽快恢复发展。(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旅游基础
5、设施和服务设施日益完善。一是光禄古镇开发建设成效显著。加强项目建设,不断夯实文化旅游基础。投资2119.22万元建成县光禄游客中心,推进光禄古镇东、南、西、北、四关棚户区改造项目,486户居民的前期征地及古镇民居片区测量工作,为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景区品质打下了基础。推进实施了投资2.98亿元,总里程为15.53公里的县城至光禄的旅游公路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县城到光禄的通达条件。投入资金提升改造景区硬件设施,全面消除景区旱厕。加强投资开发拓展古镇发展内涵,投资16.75亿元的滇中天文科普科研教学基地项目按项目建设规范推进,让“文旅融合、星空特色旅游”的特色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特色旅游品牌初步打响。
6、对旅游配套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对观光栈道、餐饮娱乐设施、观景台、牌坊等基础设施进行了修复,扩种荷花、增加观赏玫瑰花种植面积,进一步提升光禄古镇军民总管府、龙华寺、玫瑰谷、百果园等6个重点景区,增强了古镇吸引力。实施旅游革命,投资328万元全面推进光禄古镇智慧景区建设,实现了“政府服务无处不在,游客才能自由自在”目标,在光禄古镇旅游景区建成光纤骨干网、游客无线网,实现互联网接入、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光禄古镇景区的主要区域和景点已全部实现4G网络全覆盖,完成率达100%。提升古镇景区智慧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做好景区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建设景区自有系统数据中心,实现了景区信息资源与“一部手机游”平台的对接
7、完成光禄古镇景区6个景点的扫码识景升级工作,在微信及“游”APP上实现了扫码识景功能;光禄古镇军民总管府电子票务系统接入了“一部手机游”平台,并实现了人脸、身份证和扫码识别3种入园方式。二是诸葛武侯祠景区综合开发初步成型。“十四五”以来,完成454.8248万元的诸葛武侯祠装饰装修及附属工程建设,进行了黄连箸村特色民居改造、景区旅游道路建设、登山路建设、黄连菁小水库改造、景区绿化等项目配套设施建设,使诸葛武侯祠成为我县继光禄古镇之后的又一旅游景点。三是马游梅葛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特色旅游村建设顺利推进。目前政府主导投入建设资金已累计达5044.652万元。完成了马游统建点150套特色民居建设扫尾
8、实施了马游义学馆的修缮、部分民居改造、村庄石板路的铺筑、绿化美化、村庄墙体彩绘、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产业培植等项目,成立了梅葛文化传习所,组建了梅葛文化传习队伍,夯实马游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四是下口坝、洋派水库休闲度假旅游开发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多方筹措资金,加大了对下口坝、洋派水库休闲度假旅游区的规划包装推介力度,大力发展下口坝御景庄园等生态休闲旅游观光项目,投资1500万元完成下口坝、文峰塔片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0万元完成下口坝、文峰塔片区核桃、花椒种植,投资60万元进行核桃、花椒等苗木病除害防治,道路维修,投资30万元进行日常维护等。投资400万元的梅葛海(洋派水库)环海旅
9、游公路已经建成,县洋派水库片区户外运动公园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已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待评审。(三)旅游宣传营销成效显著。以光禄古镇旅游产品宣传营销为重点,加强了旅游宣传营销和市场开发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采用全方位、立体式、多渠道的营销策略,和国内著名媒体合作拍摄走进迤西文献名邦一中国影像方志篇记住乡愁光禄镇一滇中古镇为而不争等纪录片打造“文化”形象,提升知名度吸引力。线上展播魅力德丰寺千年古刹一龙华寺彝族史诗一梅葛等宣传短片展示文化魅力。组织接待了上海嘉定区党政考察团、省花灯剧院采风专家组等考察团,全面推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提升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以节庆活动为平台,举办“龙华会”“荷
10、花节”“风车节”“牛展会”“石榴节”等节庆活动,组织开展百家旅行社踏线、百辆自驾车光禄行、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甩歌大赛、古镇摄影展、艺术家采风活动、荷塘亲子健康跑、美食文化节、文艺演出等活动强力推介光禄古镇、观光农业等优势资源。通过广电网络公司电视开机广告、昆明长水机场T2航站楼廊桥广告、南永公路路边广告牌等各类媒介,广泛宣传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影响力。利用光禄古镇网站、文旅荷城微信公众号、光禄古镇微博、光禄古镇抖音号、游APP等多种平台,强化营销网络。组织县内知名文旅企业参加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昆明南博会、四川攀枝花旅游推介营销,编制了州精品自驾旅游楚永攀
11、古镇休闲自驾旅游线路段精品自驾游旅游线路建设规划,积极将旅游融入全州旅游精品环线,进一步提高旅游整体形象。(四)扎实推进“一部手机游”重大改革。”一部手机游”是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适应大众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和旅游企业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二期建设工作各项任务。截至2025年底,我县已IO0%或超额完成了省、州下达的第二期具体建设任务,多项工作走在了省州前列,城市名片和景区名片完成率100%;景区手绘地图完成率100%;景区地图打点完成率100%;景区AI识景完成率100%;省、州下达5路慢直播建设任务已上传6路,完成率120%,上线
12、率达100%,现已全部上线展示;省、州下达酒店评定上报7家,实际完成12家,完成率171%,实际上线9家。省、州下达餐饮企业评定上报11家,实际完成21家,完成率190%,实际上线达14家;景区厕所定位上线完成率100%,省、州下达智慧厕所改造2座,已完成3座,完成率150%;景区停车场定位上线完成率100%;精品自驾旅游重点线路建设方面,根据省精品自驾旅游重点线路建设方案要求,我县列入全州3条精品自驾旅游重点线路有1条;同时新建旅游厕所3座,改建3座,光禄古镇4A景区全面消除景区旱厕,并完成旅游厕所电子地图上线工作。(五)“十四五”期间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县的文化旅游
13、产业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旅游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和帮助下,认真扎实地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开发起步晚,在目前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产品业态投入不足。把文化旅游资源物转化为旅游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旅游开发较晚,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补短板投入不足,社会资本对旅游产品、旅游业态培育投入不足。二是文化旅游业态落后。全县多为观光型产品,休闲度假和体验类产品较少,“三非遗两国保”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深度挖掘不够、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产品特色不鲜明,文化内涵不深,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旅游服务设施不全。旅游“九要素”中存在文化旅游产品有
14、效供给不足,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够完善,缺少特色的度假酒店、民宿,缺乏高规格的旅游购物场所、娱乐场所、运动休闲场所。四是市场营销力度不够。通过近几年不断地市场营销,光禄古镇已有一定知名度,但对文化旅游产品推介、宣传、包装不够,旅游宣传经费短缺,离盘活旅游市场的目标还有差距。辖区内缺乏大型旅游开发公司,打造旅游爆点、热点等市场营销能力偏弱。二、“十五五”期间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一)有利条件1、独特的旅游资源为“十四五”期间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一是秀美的田园风光。是五大坝子之一,坝区面积119平方公里,传统农业大县,田园风光秀美,被称为滇中粮仓。近年来又依托农业
15、优势引进了“花牛菜果”知名企业,开发建设了东方玫瑰谷、金科利现代农业观光、蓝莓庄园等项目,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更加突出。辖区内工业较少,拥有极好的洁净的空气,具备滇中地区独一无二的天文科普观光资源,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均在选址建立观测站,发展天文科普研学旅游特色突出。年平均温度18.5度,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田园风光秀美,具有发展候鸟式养生度假的优势。二是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至今保留完好的古建筑群。光禄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在距今3000年前彝族先民就在此劳作生息;汉代始置弄栋县,唐设姚州都督府,领32州57县,辖今滇东、滇中、川南、黔西,史称“六诏之中分、三川之门户、南
16、中之锁钥”;元代设陆军民总管府,为西南军事和行政中心,至今完整保存的元代“马鞍型”建筑群路军民总管府见证了路、府、州、县同立的辉煌。光禄高氏历经五十四世,770余年的辉煌,为大理国历代宰相,分封管辖都阐府(今昆明)、永昌府(今保山)、姚州府(今滇东、滇中、川南、黔西),单独在姚州府管辖就历经五世,光禄古镇(姚州城城址)也因曾长时间作为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被外界客观称作“一座姚州城,半部史”。目前完整保留有建于唐天祐年间(公元904907年)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群龙华寺和建于明永历年间(公元1412年)与故宫同时代的古建筑德丰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路军民总管府。县博物馆现有馆
17、藏文物近千件,其中,国家珍贵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8件,三级文物82件,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曾受到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组的高度赞誉。县域内不可移动文物也十分丰富,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处。三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拥有“梅葛”“花灯”“坝子腔”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风情浓郁,是彝族创世史诗梅葛的起源地,2009年梅葛文化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是花灯的主要流传区之一,素有“花灯之乡”的美誉,曾经有过“唱到中南海”“舞到东南亚”的辉煌。“花灯”“坝子腔”于2006年6月
18、与“梅葛”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活动丰富多彩,有700余年传统节日“二月八”龙华会,近年来马游梅葛文化节、左门葫芦笙文化节、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和“荷花文化旅游节”等节庆影响力日益剧增。2、“十四五”时期旅游基础设施夯实,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十四五”时期,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各景区景点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日益完善。以光禄古镇开发建设为重点,兼顾了马游彝族梅葛文化生态旅游特色村、诸葛武侯祠景区、下口坝文峰塔片区的综合开发,全县旅游景区日益成形。各乡镇路网建设日趋完善,完成老黑桥至龙华寺公路建设,对古镇区域内“光七”
19、光禄一七街)公路进行了改道分流,完成环西线光左公路荷塘段油路建设,修建南永公路至景区的福禄大道,修缮文峰塔、西山、诸葛武侯祠登山道,极大地改善了景区通达条件。完成了龙华寺、文昌宫、军民总管府、诸葛武侯祠等景点修缮;建设了荷塘月色庄园、东方玫瑰谷、金科利现代农业观光园、蓝莓庄园、百果园等,丰富了旅游内涵;完善了各景区点旅游标识系统,增设了游客休息设施、观景设施等,建设了姚州大酒店、高府林苑酒店等扶持发展了农家乐、客栈,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监督管理,创建光禄古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旅游环境。举办荷花文化旅游节,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
20、为“十五五”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旅游政策为“十五五”期间文化旅游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从国家层面看,随着“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跨境旅游、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智慧旅游等领域将得到大力发展。围绕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国内国际双循环、两新一重、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十五五”期间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从文化和旅游行业来看,“十五五”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第一个五年,文旅融合、旅游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文化和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大滇西旅游环线规划大滇西旅游环线州四大走廊建设规划等省、州域层面的规划的逐步实施,深化文化旅游改革,创新
21、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康养并重转变,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成为发展潮流。随着省州路网建设的加快推进,昆楚大复线和、至永仁高速公路将于“十五五”期间全面通车,县交通枢纽位置将得以凸显,随着“十五五”期间省推动打造“德钦-香格里拉-丽江-大理-保山-瑞丽-腾冲-泸水-贡山-德钦”大滇西旅游环线,文化旅游业发展将面临重大利好。(二)不利因素区域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在国家和省、州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推
22、动下,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依托比较优势,你追我赶、竞相超越的竞争发展新态势。与周边县等区域相比,我县无论是旅游经济总量,还是旅游发展的质量和潜力,都有一定差距,在区域合作发展中将面临更多困难。三、“十五五”时期我县文化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和陈豪书记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抓乡村振兴等战略契机,打好“三张牌”,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持之以恒抓好光禄古镇开发,丰富彰显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有效供给,完善基础设施及服务要素配套系统,打通国内
23、国际双循环,形成以州内小循环,努力推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向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健康养生、观光旅游、特色旅游转型升级。(二)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旅游发展要求,紧扣全州“1133”战略定位和县委“一城一廊四产业三定位”的“1143”发展思路,围绕打造“一座姚州城?半部史”总体形象品牌,立足发展,跳出发展,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州、全省、全国发展战略,着力解决旅游资源转化能力弱、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滞后
24、的突出问题,深入实施全域旅游、融合发展、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三大战略,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旅游革命”和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努力推动全县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把建设成为省极具特色的“乡村康养旅游目的地”、我国西南片区知名的“星空特种旅游城”奠定坚实基础,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及富民强县作出新贡献,形成全州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三)基本原则1、坚持政府主导、融合发展原则。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推动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充分释放旅游产业综合功能。2、坚持以人为本、彰显特色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发符合游客需求的旅游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文化 旅游 产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