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docx
《七年级下册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学者吕思勉认为,“唐代天宝之乱,原因孔多,边兵之重,要为其大者”。该学者认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边疆军事力量强大B.统治阶层昏庸腐朽C.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D.中央与地方力量失衡2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材料描述的起义是OA.黄巾起义B.黄巢起义C.李自成起义D.太平天国运动3.唐前期,关中(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261个军府拥兵26万,约占全国军府总数和兵力总额的40%。唐玄宗天宝年间设置了安西(西域地区)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今广东、广西)五府经略使,十镇兵力驻军约49万人,约占当时全
2、国总兵力的86%,唐玄宗的这举措()A.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B.导致了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C.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D.推动了军事制度的创新4.五代十国是五代(907-960)与十国(902-979)的合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种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B.黄河流域政权的频繁更迭C.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5.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一直都孕育着统一的因素,而且统一因素在不断增长。这些因素包括()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人民对统一的强烈渴望后周世宗柴荣的改革A.B.C.D.二、材料分析题1 .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安史之乱 唐朝 衰亡 同步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