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全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
《县委书记在全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委书记在全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县委书记在全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主要目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总结我县文化旅游工作,分析形势任务,找准差距不足,提出下一步重点举措,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县,更好地服务支撑现代化新*建设。第一,进一步增强做好文化旅游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旅游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求“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随着现
2、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文化旅游必然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潜力,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做好文化旅游这篇文章,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一是中央、市委有明确要求。去年5月,党中央首次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三个原则”、统筹“五对关系”、明确“五项使命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文旅发展寄予厚望,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到重庆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重庆是山水环绕、江峡相拥的山水之城,是历史文化名城”“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
3、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把旅游等服务业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重庆旅游发展明确了路径方法。市委对文旅工作有明确要求,去年11月,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市委袁家军书记从“打造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构建彰显国际范、巴蜀韵、重庆味的精品线路,塑造高质量、具有竞争力的文旅产品”等方面对全市文化旅游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党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工作安排,体现了文旅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新趋势。我们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全力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在*落地落实。二是形势发展时不我待。*是大山区,九山半水半分田,发展的优势在于立足生态资源禀赋,走出有辨识度
4、的发展路子,如何写好“山字经”、谋好“林字篇”,关键变量就是文旅康养。推动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文旅产业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带动力大,具有“兴一业旺百业”的引领作用。有数据显示,每1元文旅消费可以撬动4.3元综合经济收入,特别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文旅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作用更加凸显,是当之无愧的综合性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双高”时代来临的机遇挑战,G69银百高速陕渝段今年年底将全线通车,渝西高铁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方位将根本性地改变,区位优势极大凸显,成为长江三峡腹地通往大西北的重要连接点,全面融入重庆、成都、西安、湖北近1亿人口的旅游大市场,客源将成倍数增长,真正迎来旅游“
5、井喷”时代,现在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才能接住高铁、高速带来的“泼天流量”。区域竞争的迫切需要,从周边区县来看,巫溪、开州、宣汉、岚皋等地与我们县情接近,这些区县都在加速发展旅游,在这种你追我赶的文旅大潮中,如果我们的发展步伐不加快,跟不上节奏,踩不准节点,就可能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我们要切实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感,坚定不移将文旅康养作为最大赛道,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增效。三是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大自然的馈赠,红色文化的沉淀,赋予了*最绿、最红的靓丽底色,这些宝贵资源必须开发利用好,让好山好水变成好风光。有良好的生态,全国1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2.8%,有千
6、年崖柏、千年红豆杉、千年杜鹃、千年铁杉、千年银杏等珍稀植物,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有适宜的气候,地处秦岭以南、长江以北的中国气候南北过渡带,海拔高差大,县城海拔750米,很多乡镇的海拔在100O米以上,全县年平均气温14.1C,夏季平均气温23,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最高达3万个,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60天左右,是“中国生态气候明珠”“中国天然氧吧”。有厚重的文化,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巴文化、巫文化、盐文化等多元文化荟萃之地,“*红色之旅”是全市推广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老腊肉制作工艺、土法造纸、*漆器等民间技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乡
7、愁的记忆,境内大小河流779条,浅水漫滩、溪水潺潺,走进*的乡村,就如置身世外桃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些良好的资源条件,蕴含着文旅产业发展的无限潜力。特别是高铁贯通后,西安到*50分钟,主城到*90分钟,*就可能成为都市人缓解压力、修身养性的“后花园”。我们要把握有利条件,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第二,清醒看待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形势近年来,全县上下始终把文旅康养作为最大赛道,放在现代化新*建设中来谋划推进,深挖农文旅融合潜力,文化旅游事业实现了新的进展。一是文旅市场持续向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9000万元、同比增长4.
8、9%,旅游产业增加值达L96亿元、同比增长9.2%,2024年度考核为B档、全市排第24名。旅游花费稳步提升,全年接待游客672.4万人次、同比增长17.1%,旅游总花费达17亿元、同比增长43.2%,创历史新高。市场主体加快增长,文旅关联市场主体达到3000余家,近5年增长197.5%。二是文旅供给逐步丰富。景区景点提档升级,溪谷景区、王城老街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乡土蓝天、北品打锣岩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设A级旅游景区村庄40个。要素配套不断完善,25个乡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完成评估定级,县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滨河南北两岸贯通,滨河体育公园初步建成投用,启动诸葛寨体育
9、文化公园项目建设,新建口袋公园3个。文旅产品持续增加,培育“两品一标一品牌”农特产品7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地理标志集体商标10个,25道*美食入选“渝味360碗花千源蜂蜜、九重山矿泉水等4个产品纳入重庆好礼,梅子青漆瓶三峡神女峰纳入外事礼品名单,*县成为全市唯一的全国消费帮扶重点产区。三是文旅融合更加紧密。文化内涵不断丰富,中国西南国际写生基地(咸宜片区)建成投用,红三十三军指挥部等6处市级文物完成修缮保护,本土作家文创作品、美术作品、书法作品亮相法国卢浮宫、中国国家画院。文化资源合理利用,*红色教育旅游环线纳入市级旅游精品线路,创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红色教育示范基地24个,
10、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乡村旅游提质发展,建成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7个,开发研学游、避暑游、赏花游等线路6条,其中打造市级精品旅游线路2条,“巴山原乡农文旅融合之路”入选世界乡村旅游扶贫优秀案例。四是文旅品牌持续擦亮。区域合作不断深化,联合四川达州、陕西岚皋等13个区县,成立“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旅走廊发展联盟”,承办川陕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联席会,成功举办纪念红军挥师*90周年系列活动。文旅活动日益丰富,突出以节促旅,围绕“康养”“彩叶”“大巴山”三大“IP”,年均开展彩叶文化旅游季、消夏康养季、大巴山全国自行车爬坡挑战赛等文体活动200余场。文旅名片不断增
11、多,沿河迎红、河鱼平溪、东安兴田、厚坪龙盘获评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巴山镇入选“2024年度美丽中国深呼吸乡镇”名单,*县及东安镇、乡土岚天景区入选“全国旅游创新发展案例”,获评“2024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在看到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县文化旅游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一是文旅发展水平较低。对经济的撬动作用发挥不够,2024年全县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5%,距离全市平均水平(4%)还差0.5个百分点,远未达到支柱产业(5%)标准。市场主体量小质弱,国有文旅企业资产收益低、负债率高,尚无规模以上文旅企业。文旅链条较为单一,旅游新业态和新场景开发不够,沉浸式、互动式文旅产品
12、供给不足,受季节波动较为明显,冬春两季大巴山森林人家、民宿床位空置率高达90%。二是文旅供给结构不优。文旅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对红色资源、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不少优质资源处于闲置或低效利用状态,暂无文博院馆类景区,目前全县24处革命文物,仅有8处实现活化利用。景区带动作用不明显,全县尚无5A级景区,2024年亢谷景区接待游客81.4万人次,仅占全县年接待游客的12%o全域发展不够均衡,游客主要集中在东部片区及周边,南部片区、西部片区客流量相对较少。三是文旅消费水平不高。游客人均花费偏低,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开发不够,2024年游客人均消费不到500元,远低于全市(100O元)平均水平。消费吸附
13、力不强,银发经济、后备厢经济、夜间经济等多元化消费场景培育不够,没有吸引游客“非来不可”的旅游引爆点。文旅消费业态培育不够,主要以餐饮、住宿等基础类消费为主,“购”“娱”环节占比仅为15.3%,远低于全市(20%)、旅游发达地区水平(40%)水平。四是配套服务仍需改善。住宿接待能力不高,无全国连锁经济型酒店,部分森林人家和农家乐档次较低,“民房改民宿”推动缓慢,全县住宿床位不足2万张,旅游旺季“一床难求”现象突出。“快进慢游”的交通体系还未形成,从县城到亢谷车程还需要1个小时以上,部分景区景点通行水平不高,还存在一些窄路、断头路,境内路网密度仅有全市平均水平的60%。公共服务短板明显,无县级旅
14、游集散中心,全县暂无大型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会议中心等综合文体场馆,“停车难、如厕难”等问题还需加力解决。五是文旅市场治理体系还不健全。数字赋能存在短板,文旅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高,数字应用开发不足,无客流预警、投诉处理、安全监测等应用功能。宣传营销有待加强,政府引导、平台赋能、群众传播的宣传推介链条还没有完全打通,新媒体(小红书、抖音)宣传矩阵培育力度不够,缺乏具有*辨识度的爆款“IP”。文旅统计相对滞后,文旅工作仅统计监测过夜游客、重点景区接待人次等常规指标,统计分析准确性不够、实用性不强,大巴山森林人家公安登记住宿系统未完全覆盖,缺乏科学决策和数字化支撑。文旅专业人才不足,专业导
15、游匮乏,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六是抓文旅促发展能力本领不强。认识有差距,部分单位对“文旅产业是县域发展的战略支撑”“各行各业都要围绕旅游转”认识不深刻,工作聚焦不够。研究不深入,对国家和市级文旅政策深入研究不够,结合*资源禀赋,创新转化路径不多,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文旅品牌较少。协同需加强,在政策支持、资源整合、要素集聚方面还存在各自为阵、分散用力等问题,有的项目建设和文旅开发不协调,未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些问题,大家务必高度重视,针对性加以解决。第三,扎实做好建设文化旅游强县各项工作做好我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文化旅游工作,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
16、游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部署,始终把文旅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搭台、群众唱戏,立足“大巴山、大康养、大乡村聚焦引得来、留得住、愿消费”,主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系统推进建设高质量文旅经济、高水平文旅供给、高品质文旅体验、高效能文旅治理,全面打响“巴山原乡生态*”品牌,形成更多“秦巴山区领先、全市进位和*辨识度”的文旅标志性成果,为现代化新*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主要目标:到2027年,“一城两带多点”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文化旅游强县建设取得重要突破,旅游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占GDP比重达到4%,实现旅游接待人数8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县委书记 全县 文化 旅游 发展 大会 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