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1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请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第I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涂到答题卡上。1.2022年3月5日是第23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这一天,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了“交通协管员”志愿服务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让学生体会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C.D.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使每位学生都得
2、到全面的发展A.B.【答案】A【解析】【详解】该题考查服务社会。:分析题文,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了“交通协管员”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绚丽多彩;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符合题意;:应该是让学生体会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错误;:说法太绝对,错误;故本题选A。2 .2022年度山东省“新时代好少年”刘锦坤是济南郭店中学八年级学生。他热心公益,经常到养老院和老人聊天,为老人送去爱心和欢乐。他积极参与社区义务劳动,捡拾垃圾、维护秩序、参与绿色环保、公益演出等。刘锦坤的事迹启示我们()要学会在社会课堂中锻炼成长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A.B.【答案】
3、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服务社会就是为了得到荣誉C.D.:刘锦坤热心公益的事迹启示我们要学会在社会课堂中锻炼成长,积极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说法正确;:服务社会是不求回报的,错误;故本题选C。3 .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成长个人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根据所学知识,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个人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所以正
4、确;:“只有”的说法太绝对,所以错误;故本题选A。4 .国家反诈中心为了提高人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特此提醒:“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转账汇款多核实”。最适合补充在其中的一句是()A.网络消息多发布B.网上朋友多交往C.个人信息不透露D.他人关心不理睬【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网络方面的知识。A:依据教材知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于网络信息我们要慎重辨别,不能随便的发布,所以A说法错误;B:网络交友要慎重,注意自我保护,所以B说法错误;C: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个人的隐私容易被侵犯,所以我们在上网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个人信息不泄露,所以C说法正确;D:说法和题意无关,D错
5、误;故本题选C。5 .国家反诈中心为了提高人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特此提醒:“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这警示广大中学生平时要()A.崇法治,加强网络诈骗立法B.善辨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C.知警惕,坚持个人言论自由D.明是非,依法打击网络谣言【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A:中学生没有立法权,A错误;B:依据教材知识,电信诈骗警示广大中学生平时要善于辨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B正确;C:言论自由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C错误;D:中学生没有执法权,D错误;故本题选B。6 .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
6、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A.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B.维护良好秩序依靠非强制性手段C.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是很完备D.社会生活需要有调节行为的规则【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社会规则的认识。A: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题文中的相关规定是因为人们有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A说法太绝对,错误;B:维护良好秩序依靠、强制手段和非强制性手段,B说法错误;C:题文中强调的是制定规则的原因,二者不是因果关系,C说法与题不符;D:题文中的相关规定,是因为社会生活需要有调节行为的规则,来保障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7 .对下图“清朗”行动认识正
7、确的是()我们要坚决远离网络网络无限,自由有界在互联网上无所不能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网络具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要合理利用,但不能远离,说法错误;: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我们要恪守道德和法律,说法正确;:互联网上要恪守道德和法律,而不是无所不能,说法错误;:网络具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要合理利用,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8 .为落实防疫措施,某景区发布如下公告:景区严格执行单日接待游客量不能超过75%的承载量,请各位游客提前预约入园;所有游客进入景区时须进行“健康码”“行程码”“门票”扫码核验、出示身份证、测体温、戴口罩,
8、排队时请保持1米间隔有序进入景区。对此公告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生活需要规则,有规则就有秩序B.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都会受法律制裁C.社会规则是实现良好社会秩序的保障D.规则要求越多,限制人们自由就越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规则与秩序的关系。A:社会生活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A说法错误;B:任何违法行为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B说法错误;C:依据题文描述,说明了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C说法正确;D:制定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9.2022年9月2日,杨某与闫某从疫情高风险地区自驾返乡。密接者杨某不听从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安
9、排,私自到酒店与闫某举行婚礼,致使170余名次密接者被隔离,对疫情防控工作造成较大影响,公安局依法对杨某刑事拘留。这警示我们()A.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B.违法就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C.规则和自由相互矛盾,不可调和D.应加重处罚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B:题干中杨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这说明违法就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故B正确;A:规则是为了保障自由,故A错误;C:规则和自由不是矛盾的,规则保障自由的实现,故C错误;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加重,故D错误;故本题选B。10.在微信朋友圈流行这样一段话:我
10、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这告诉我们()A.别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别人B.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C.只有优秀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D.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A: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故A说法错误;B:不尊重他人的人,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故B说法错误;C:尊重他人要学会平等对待他人,不能以是否优秀作为尊重他人的标准,故C说法错误;D:依据题文描述,题文中“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表明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故D说法正确;故本题
11、选D。11 .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以下行为与之不相符的是()A.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B.以貌取人,区别对待C.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D.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B:“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尊重他人,需要我们平等的对待他人,不能以貌取人,区别对待,故B符合题意;ACD:根据教材知识,尊重他人,需要我们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对他人:J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尊重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尊重他人,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故ACD正
12、确,但不符合题意;12 .以下是网友总结的几条使用手机的注意事项:* 未经许可,请勿擅自翻看别人的手机。* 在公共场合接听电话,用手机听音乐、看剧、玩游戏时,不要大声外放。* 随时随地拿起手机自拍,并不总是得体的行为,尤其是在比较严肃的场合。* 走路时不要玩手机,尤其是在下楼、过马路或处于路况复杂的路段时。这些注意事项旨在()尊重他人隐私,和谐人际关系遵守社会公德,提升文明素养C.D.消除所有隐患,保护生命安全合理使用手机,积极改进规则A.B.【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请勿擅自翻看别人的手机”这是要尊重他人隐私,和谐人际关系;“在公共场合接听电话不要大声外放、不能随时
13、随地拿起手机自拍、走路时不要玩手机”这是遵守社会公德,提升文明素养,故正确;:消除所有隐患,说法绝对,故错误;:题干未涉及积极改进规则,故错误;故本题选D。13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一一胡拥军(诚实守信),为了恪守对父亲“守护边疆一辈子”的承诺,33年来,胡拥军将忠诚镌刻在边境线上,是人们心目中的“戍边卫士”。评选诚信道德模范()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能杜绝失信行为,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能激发诚信意识,营造社会诚信环境能让人人都努力争取成为诚信模范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诚实守信。:分析题干可知,评选诚信道德模范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能激发
14、诚信意识,营造社会诚信环境,故正确;:“杜绝”说法太绝对,故错误;:说法太绝对,夸大了评选诚信道德模范的作用,故错误;故本题选B。14 .2022年9月20日是我国第二十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宣传日前夕,某校开展了评选表彰“诚实守信”模范少年活动。下列同学的行为符合诚实守信原则的是()小林答应帮助”小风,考试时小林按照约定“传纸条”给小风小婷答应帮生病的小兰补习功课,无论刮风下雨,她都准时前往小强上学时不小心刚蹭了停在路边的汽车,他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并答应赔偿小明因为睡懒觉导致上学迟到,他告诉老师是因为自行车坏了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诚实守信。: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山东省 济南市 天桥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上学 期期 道德 法治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