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火龙果间种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
《广西地方标准火龙果间种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地方标准火龙果间种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45/T XXXXXXXX火龙果间种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standard for the pitaya maize patato cultivation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产地环境25生产技术26病虫害防治67采收88冷害防控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2、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海锋、梁桂东、郑虚、熊军、黄其椿、黄黎芳、韦民政、仁惠女、许娟、唐秀桦、王小媚、李韦柳、覃维治等。火龙果间种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火龙果间种马铃薯栽培过程中的土壤及整地要求、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基肥施用量、播种时期、种植方式、田间管理、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火龙果间种马铃薯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农药
3、安全使用标准GB 4406 种薯GB 18133 马铃薯脱毒种薯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 5023 无公害食品 热带水果产地环境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火龙果间种马铃薯指在火龙果种植行间在一定时间段内按一定规格种植马铃薯的栽培方式。火龙果立柱式栽培指以水泥柱等立柱作为茎蔓攀爬生长支架的火龙果栽培方式。主栽品种是指在某一地区的栽培或种植中占主导地位的品种。授粉树指果园中供主栽树授粉用的植株,通常选择与主栽树花期相遇、花粉多、授粉后结实率高、丰产优质的品种(例如:白玉龙品种),具有寿命长短、结果期、成熟期与主栽
4、树相近等特点,以利栽培管理。4 产地环境应符合NY5023的规定,并且选择坡度30、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三年内无茄科作物栽种、光照较为充足的地块。5 生产技术5.1 火龙果生产技术5.1.1 栽培季节3月11月均可种植,但以春秋季种植最为适宜。5.1.2 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自花授粉能力强、商品性好的品种,如桂红龙一号、美龙二号等。5.1.3 种苗选择种苗多用扦插苗和嫁接苗,要求品种纯正,肉质茎肥厚,苗高30 cm以上,根系发达保持完好,无病虫害。扦插苗要求有10 cm左右长度的新芽,嫁接苗嫁接口以上有长10 cm以上新芽。5.1.4 定植前准备5.1.4.1 整地起畦前一犁一
5、耙,畦宽2.5 m3.0 m(带沟),沟宽40 cm。畦面要平整细碎,田块四周开好排水沟。5.1.4.2 挖种植穴按规划要求(推荐行距为2.5 m3.0 m,柱距为2 m)挖种植穴。种植穴直径为80 cm100 cm,深度为50 cm60 cm,宜在栽植前半年挖好。5.1.4.3 种植架式宜采用水泥柱十字架。水泥立柱长190 cm230 cm,横截面呈正方形,长为8 cm10 cm。距离柱顶面10 cm处预留两个直径约12 mm15 mm呈十字交叉的孔供钢筋穿插,放置橡胶或PVC圈于十字钢筋架上并固定之作为火龙果生长支撑架。5.1.4.4 立柱立柱埋入土中的深度为40 cm50 cm。先把部分
6、心土回填于最下层用于固定立柱,然后将基肥与表土拌匀后回填,最上层约10 cm的表土。待20d左右土盘下沉后,可开始种植。5.1.4.5 基肥肥料种类:按 NY/T496规定执行。以肥效较长、完全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施用量:中等肥力的土壤,每柱(4株)施有机肥15 kg20 kg、钙镁磷肥0.5 kg和复合肥0.2kg。注: 若不作特别说明,下文提到的“复合肥”,均指“氮磷钾(15:15:15)三元复合肥”。5.1.5 定植5.1.5.1 授粉树配置以普通红肉类型品种为主栽品种,应用白肉类型品种做授粉树,授粉树和主栽品种的比例为1:810,两者距离不超过40 m50 m。宜采用成行栽
7、种,即每隔8行10行间种一行授粉树。以自花授粉结实率高的红肉类型品种或白肉类型品种为主栽品种,不需配置授粉树。5.1.5.2 定植方法在每个立柱的四侧挖4个长、宽各20 cm、深10 cm的定植穴,每穴种植1株,即每h种植60008000株。定植深度为5 cm8 cm,覆土后淋透定根水。植后3d5d淋水一次,保持湿润20d30d。土盘宜用稻草或杂草、蔗叶等覆盖保湿。5.1.6 种植后第一年的田间幼龄树管理5.1.6.1 水分定植后至11月,新梢生长期间宜保持土壤湿润。雨后要及时排涝。5.1.6.2 追施肥定植30d后开始淋施0.20.3的氮磷钾(15:15:15)三元复合肥水肥水。每月施用1次
8、至11月以后,植株生长缓慢时停止施用速效肥。冬至前后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和复合肥,每柱施10 kg有机肥加0.3 kg0.4 kg复合肥。5.1.6.3 枝蔓管理当主蔓长至50 cm左右时,及时将主蔓绑缚在立柱上,引导其生长至架顶。主蔓生长至架顶前,每株果苗只保留1条主蔓,去除其余分枝。当主蔓长至接近架顶时进行摘心,摘心后的主干,促使主蔓长出不同方位的枝条3条4条,并诱导枝条沿架子边缘自然下垂生长成为结果枝。5.1.7 种植第二年以后的田间结果树管理5.1.7.1 水分雨季疏通排水沟,防止积水烂根。遇干旱时应进行灌溉,生长结果期10d15d灌溉或淋水1次,使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0%80%。灌溉用水
9、质量应符合NY5023的规定。5.1.7.2 施肥.2.1肥料使用原则提倡平衡施肥和配方施肥,选用肥料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化学肥料和微生物肥料,所使用的肥料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2.2施肥时期及施肥量 冬肥(12月施)每667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000k、钙镁磷肥50 kg、硫酸锌1 kg、钼酸铵1 kg、硼砂或硼酸1 kg等。 春肥(3月施) 每柱施复合肥0.20 kg。 夏肥(5月、7月施) 每次每柱施复合肥0.20 kg。 秋肥(10月施)每柱施复合肥0.10 kg和尿素0.10 kg。5月至10月份期间,若树势较差或结果量大,可补充追施12次复合肥,每次每柱施0.10 kg,
10、每次施肥与上一次施肥间隔30d以上。.2.3土壤施肥方法基肥采用穴施,化肥采用侧沟施,在树冠滴水线处挖施肥穴或施肥沟,施肥穴或施肥沟深15 cm20 cm,施后覆土。基肥穴施应经常更换位置。.2.4叶面追肥花芽分化期、果实膨大期进行叶面追肥,喷施0.2的尿素加0.1磷酸二氢钾溶液,每15 d喷施1 次,并可适当加入镁、钙、硼、锌、钼等微量元素。最后一次喷施在距果实采收20 d前进行。5.1.7.3 修剪每年产季结束后即11月上中下旬,从分枝基部剪除采果后衰老、垂地遮阴的枝条。春季,每柱保留树冠外围顶部萌发的分布均匀的新枝30条50条,其余新梢全部剪除。保留的新梢待其生长下垂至距离地面约30cm
11、40cm处时进行打顶。每667 m2留有效结果枝6000条9000条左右。5.1.7.4 疏花每批花现蕾后7d8d,进行人工疏花,每个结果枝保留1个2个生长正常饱满的花蕾,其余摘除。5.1.7.5 人工授粉自花授粉亲和力差的品种,例如红皮红肉类型火龙果,需进行人工授粉。于开花当天晚上21:00次日天亮前,收集不同植株的花粉,将花粉混匀后将花粉点到柱头上,点到柱头上的花粉量越多越好,每个花的柱头花分量宜在0.5克以上。5.1.7.6 果实套袋开花后7d左右喷施一次低毒低残留的病虫害防治药剂,重点预防溃疡病、茎斑病等(参见.2.2),于果皮转红前进行果实套袋。套袋可选用单层透光率高的白色防水纸袋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地方 标准 火龙果 间种 马铃薯 栽培技术 规程 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