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畜牧业发展规划(5).docx
《“十五五”畜牧业发展规划(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畜牧业发展规划(5).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畜牧业发展规划近年来,县畜牧业稳步发展,总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逐年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成为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根据各级精神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个”战略任务与工作部署,为加速构建生态型畜牧业,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县畜牧业“十五五”发展规划。一、县自然环境概况(一)地理位置:县位于,地处市北部,全境多为低山丘陵盘踞,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周边与长汀、上杭、永安和清流等县相邻。319、205国道线从境内通过,永武高速公路、龙长高速公路在此相交。(二)地质:土壤大多为红壤、马胺土、冲积沙、稀土、膨润土和水稻土,为此水体和土壤中含有
2、丰富的磷、钾、钙、铜、铁、镒、锌、硒等微量元素。(三)地貌:县地处武夷山脉南麓,地势伸于东南,细于西北,为低山丘陵地貌,境内万山层叠,丘陵起伏,大小溪间纵横交错,由中部和东部的大山岳向四周流出,构成放射状水系。(四)气候:属中亚热带农业气候,日照充足、冬暖夏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和基因库。境内各地年均气温13.819.5。C之间,县城为18.TC;年平均雨量1734.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60.7小时,全县降雨量大多集中在梅雨期,其次为春季;年平均水汽压18.2百帕,相对湿度78%,年中各月相差不大,3-6月为8082%,102月较小,变化在7579%之间,全年无霜
3、期通常为291天。二、“十四五”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L产业结构调整逐步优化。我县引导调整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畜牧产业,控制生猪存栏总量,发展白鸭、黄兔特色产业,突出肉牛、肉羊等草食动物养殖,对全县畜禽养殖场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确定列入农业农村部养殖场直联直报平台的生猪、鸭、肉牛、蛋鸡、肉鸡、肉羊等6个品种的规模养殖场363家。2025年末,全县生猪存栏16.02万头、出栏29.88万头,分别比2015年末增长-20.5%、-6%;家禽出栏1405.96万只,比2015年末增长178%(其中白鸭出栏445万只);牛出栏Ll万头,羊出栏2.12万头,肉兔出栏97.66万只,肉蛋奶总产量5.49万吨(肉类
4、产量46431吨,禽蛋8458吨,奶177吨),比2015年末增长24.2%。2 .白鸭产业持续发展。一是保种选育成效显著。白鸭原种场通过种群扩繁、提纯复壮、大群选育等举措,建立了40个保种家系和60个选育家系,常年开展品种资源保护和群体选育工作,确保品种特征和遗传性能不退化,白鸭原种场500日龄产蛋量从2015年的275枚提高到278枚。二是特色养殖规模日益壮大。全县白鸭规模养殖场786家,已建成白鸭标准化养殖基地16家,出栏1000羽以上的养殖户156户,注册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及公司42个。2025年全县出栏白鸭445万羽,产值5.4亿元,产业链产值15亿元。三是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可追溯。建
5、立白鸭产品质量可追溯平台,为白鸭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四是品牌效应日益显现。白鸭主产区北团、文亨、隔川的养殖户相继成立了公司、合作社和协会,注册了“天水间”、“黑足鼎”、“冠泉”、“桐源山”、“御川”、“黑Y头”等白鸭商品商标。品牌效应也日益显现。五是龙头培育成效显著。建成白鸭屠宰项目1家,2025年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设的白鸭屠宰加工厂,年可宰杀白鸭100万羽。白鸭深加工项目2家,鑫程食品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巧邦食品有限公司的蛋品加工项目计划于2026年开工建设,通过白鸭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提高白鸭附加值。白鸭产业发展趋势前景看好。3 .草食动物发展成为新亮点。在当前生猪养殖面源污染治
6、理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我县引导调整产业结构,核定生猪养殖户数,调控养殖总量,发展牛、羊、黄兔等节粮型、污染小的草食动物养殖业,规模养殖凸显。据初步统计,全县存栏肉牛30头以上规模的有20户、存栏山羊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68家、存栏肉兔500只以上规模的养殖户70余家,其中县莒溪罗福强黄兔养殖家庭农场存栏母兔2000余只,年出栏肉兔50000余只;县盛丰种兔专业合作社存栏母兔800余只,年出栏商品兔20000余只。4 .标准化生产迈上新台阶。我县把创建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基地作为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实施生猪标准化工程。2014年更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建为国家级畜禽标养殖
7、准化规模养殖场;2015年以来创建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0个:省原态农业有限公司、振鸿农牧有限公司、信达种猪发展有限公司、市县卓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县盛丰种兔养殖合作社、县莒溪镇福强黄兔养殖家庭农场、县罗坊乡采花大道养蜂家庭农场、振鑫生猪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县天华养殖专业合作社、县新泉魏国强家庭农场;2019年创建“省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县莒溪福强黄兔养殖家庭农场、省创亿元农牧有限公司、县绿川白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四五”期间,创建无公害生猪认证企业24个。5 .养殖业污染得到有效治理。2016-2017年,全县共关闭拆除生猪养殖场1605家,面积39.04万平方米,削减生猪存栏
8、10.25万头,投入拆除奖补资金2825万元。县级投入改造补助资金1522余万元,对保留的254家生猪养殖场全面设施标准化改造,前端改造实施固液分离、雨污分流,改造漏缝地面,增设工程曝气处理或异位发酵床等设施设备,全面实现养殖废水达标排放或零排放,通过农业、生态、财政等部门联合验收,移交生态环境部门纳入日常监管。重新调整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配合生态环境局修订完善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6 .资源化利用稳步推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8号)我县2018年启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018-2019年建立了5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项
9、目,2025年我县畜禽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项目,预算投资733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3000万元,项目2025-2026年实施。2025年完成第1期25家规模养殖场、8家种植场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要求可养区保留的生猪养殖场通过实施干清粪工艺、建立储粪棚、储液池、生物曝氧池、安装抽浇灌设备、铺设浇灌管网或沟渠、建立吸纳地等全过程治理模式(要求每存栏1头猪配足储粪棚0.2立方米、沼气池0.4立方米、储液池0.72立方米、吸纳地0.33亩),从源头预防污染和削减排放量,促进生猪养殖废水零排放或达标排放。三、“十五五”规划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
10、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的重要指示。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新时代“三个”的战略,牢固树立“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企业化”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构建新型的畜牧业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科技兴牧、质量富牧、品牌强牧。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进位。(二)规划原则:一是坚持绿色引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畜牧业资源充分利用、生态协调发展、。健全畜牧业质量标准体系,培育绿色优质品牌,走资源持续利用与产
11、业协调融合的绿色安全畜牧业发展道路。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畜牧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利用现代科技进步成果,提高畜牧业科技装备,全面提升畜牧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科技含量。创新机制和业态模式,增强畜牧产业发展活力。三是坚持产业融合。坚持产业融合发展,破除产业融合发展障碍,发展畜牧业产业链模式,推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加快畜牧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四是坚持补齐短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标准体系、加工体系、物流体系、服务体系和品牌体系,提质量强品牌,补齐畜牧业发展短板。(三)发展目标1 .总体目标:“十五五”期间,畜禽产业以生猪、白鸭、蛋鸡、牛羊、黄兔等为重点,发
12、展生态适度规模养殖。规划到2030年,生猪养殖量稳定在存栏16万头,年出栏29万头以内;白鸭年出栏600万羽、肉兔年出栏规模200万只、肉牛出栏1.5万头、肉羊出栏2.5万头、蛋鸡存栏规模100万羽以上,全县畜牧业产值31.88亿元。2、主要畜禽品种年度目标及规划年份生猪存栏(万头生猪出栏(万头)牛出栏(万头)羊出栏(万头)家禽出栏(万只)鸭出(万.202516.0229.881.122.121405Z202616291.152.151420Z202216291.22.21440IQ202316291.32.31460IQ202416291.42.41480IQ203016291.52.515
13、00((四)工作思路L加快现代畜禽种业建设。建立完善以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畜禽遗传改良推广、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培育、种畜禽质量安全监管为基本框架的现代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组织实施生猪、肉鸡等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大保种基地建设资金的投入,对原保种场和保种设施进行扩建和更新改造。2 .优化畜禽产业结构。一是控制生猪养殖总量。生猪养殖要走内涵式增长模式,依据环境承载能力和区位条件,坚持“优化布局,堵疏结合,扶大限小”的原则,严把准入门槛。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家禽产业。重点扶持蛋鸡和优质特禽发展,完善放养鸡标准化养殖技术,加快家禽产业设施化进程。三是大力发展草牧业。以黄兔为重点,加快发展牛羊兔生产
14、推广生态养殖技术。3 .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一是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强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设施建设,提升设施化水平;推广清洁生产、健康养殖和低蛋白饲料配方等技术,加强生产全程监管,严格投入品使用,规范生产过程管理和养殖档案建立,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深入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二是加强用地等政策支持。要按照农林牧结合、不破坏耕作层和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原则,拓展畜禽养殖空间,妥善解决畜禽规模养殖用地。4 .推进产业化发展。一是创新畜禽产业化组织经营机制。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对养殖大户、家庭牧场、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在项目资金、金融保险、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主体多元、协调互补
15、的新型经营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提供生产资料、安排劳动就业、给予贷款担保、吸纳农民以生产要素入股参与经营和分红。二是加快发展畜产品加工。积极引导定点屠宰企业升级改造,扶持引导新建扩建规模定点屠宰企业标准化示范厂(场),逐步实现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鼓励畜产加工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产业化应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企业产业升级。三是完善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畜产品运销体系,大力推进电商与实体结合,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等新业态发展,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增值。
16、四、工作重点和措施(一)白鸭产业L发展目标:规划至2030年,打造一条以文亨、隔川、北团等三个乡镇为核心区域,辐射带动周边县其他乡镇协同发展的白鸭产业链,年出栏白鸭600万羽以上,建成富硒白鸭标准化养殖基地20个,建立大中型白鸭及蛋品加工企业3-5家,白鸭产业链产值达25亿元。2.发展措施:(1)建立健全白鸭品质保障体系。一是做好保种选育。“十五五”期间,依托白鸭原种场的平台优势,按照群体保护和家系选育标准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和系统选育工作,最大限度实现白鸭基因提纯和复壮,保证白鸭品种质量。在白鸭原种场的基础上,拟选址新建白鸭原种场备份场1个,支持北团镇建立白鸭扩繁场,开展品种资源的提纯复壮工作,
17、常态化开展品种资源保护和群体选育工作。充分利用我县天然条件发展生态养殖,建立标准基地,带动规模发展。二是推行白鸭标准。按已颁布的白鸭系列标准,制定养殖、生产及加工规程,统一规范白鸭养殖加工行为,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养殖场(户)按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做好防疫、用药、用料、生产及销售等记录;三是加快推进白鸭的立体生态养殖、疫病防控、药残和重金属检测等技术保障工作,对符合条件的白鸭养殖经营主体及时予以办理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四是建立大型白鸭屠宰场,加强白鸭加工的监管,符合生产条件的要鼓励扶持,及时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保障白鸭品质。(2)发展精深加工,拓宽消费市场。一是培育加工企业,延伸产业价值链。以白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畜牧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