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第2部分风险分级管控通则征求意见稿.docx
《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第2部分风险分级管控通则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第2部分风险分级管控通则征求意见稿.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Q/LB.XXXXX-XXXXICS 9114090CCS Q78 5301昆明市地方标准DB 5301/T XXXX2022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第2部分:风险分级管控通则点击此处添加标准名称的英文译名2022 - XX - XX发布2022 - XX - XX实施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 5301/T XXXX2022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原则35 风险点(源)排查及危险源辨识35.1 风险点(源)排查35.2 危险源辨识35.3 信息记录46 风险评估、管控及公告46.1 风险评估46.2 风险管控46.3 风险公告5附录A(资料性) 使用单
2、位特种设备常见风险因素辨识7附录B(资料性) 特种设备风险信息清单25附录C(资料性) 常见特种设备事故类型27附录D(规范性) 直接判定为较大风险或重大风险的清单28IDB 5301/T XXXX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由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协会、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云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云南省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超、晏乔柱、朱波、郭文光、陆健、关云寿、庞承强。1DB 5301/T XXXX2
3、022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第2部分:风险分级管控通则1 范围本文件对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风险点(源)排查及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管控及公告等做出了规定。本文件适用于规范和指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2352-2018 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GB 17907-2010 机械式停车设备 通用安全要求GB 6441 企
4、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8408-2018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TSG 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08-2017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TSG 21-201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4-2015 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3-2021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TSG D0001-2009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N0001-2017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Q0002-2008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TSG R0005-2011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DB
5、 5301/T *.1 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 第1部分:基本要求客运索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16年第179号)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13年第154号)云南省电梯安全管理规定(云南省人民政府令2020年第219号)昆明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昆明市人民政府令2015年第134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风险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CPASE GT 011-2020,3.13.1.1 风险点(源)指伴随风险的区域、场所、设施和部位,以及在特定区域、场所、设施和部位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
6、的组合。3.1.2 风险辩识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过程。GB/T 23694-2013,4.5.13.1.3 风险信息包括风险点(源)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以及风险等级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3.1.4 风险因素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或严重程度的任何事件。CPASE GT 011-2020,3.33.1.5 风险等级单一风险或组合风险的大小,以后果和可能性的组合来表达。GB/T 23694-2013,4.6.1.83.1.6 风险评估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3.1.7 风险分级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
7、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风险等级的过程。3.1.8 风险控制管控风险的具体措施。3.2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3.3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3.4 管控措施针对风险采取的具体控制方法和手段。3.5 相关方能够影响特种设备风险或可能受到风险影响的个人或群体。CPASE GT 011-2020,3.44 基本原则4.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是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主体,应在建立了符合DB 5301/T *.1要求的双重预防体系的前提下,开展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工作。4.2 使用单位应建立
8、特种设备风险库(以下简称“风险库”),并对风险库定期进行更新、维护。4.3 使用单位应按“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管控的风险,下级也应管控”的原则进行风险管控。4.4 使用单位应建立风险公告制度,对风险点(源)进行公告。5 风险点(源)排查及危险源辨识5.1 风险点(源)排查应从以下方面对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点(源)进行排查:a) 区域及场所;b) 设备、部位及部件;c) 作业活动等。5.2 危险源辨识5.2.1 依据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a) 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b) 管理制度;c) 作业指导书;d) 安全操作规程。5.2.2 方法危险源辨识时,可采用以下
9、方法:a) 对作业活动,宜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进行辨识;b) 对设备设施,宜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进行辨识;c) 对复杂工艺,宜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事故树分析法(FTA)等进行辨识。5.2.3 要求危险源辨识应覆盖风险点(源)内所有的特种设备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的影响。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常见风险因素辨识参见附录A: 附录A中的表A.1,是对所有特种设备风险因素辨识的共性要求; 附录A中的表A.2,适用于承压类特种设备; 附录A中的表A.3,适用于机电类特种设备。附录A仅列出了常见风险因素,使用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
10、细化、补充和完善。5.3 信息记录应从以下方面对辨识确定的危险源及其管控信息记录于附录B:a) 风险点(源)编号;b) 风险点(源)名称;c) 区域位置;d) 危险源名称;e) 危险有害因素;f) 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常见特种设备事故类型见附录C)。6 风险评估、管控及公告6.1 风险评估6.1.1 分级按风险可能导致事故的严重程度,将风险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级别。使用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结果的严重性两个维度,考虑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企业信誉的影响等因素进行风险分级。不同风险等级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识,风险等级与颜色标识的对
11、应关系见表1。表1 风险等级与颜色对应关系风险等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颜色标识红橙黄蓝6.1.2 定级应按照6.1.1给出的原则对风险点(源)划分等级,确定每个风险点(源)的风险等级。风险点(源)包括多个危险源时,风险点(源)的等级一般由风险点(源)内风险等级最高的危险源确定。附录D中列出的风险点(源)应直接判定为较大风险或重大风险。此外,使用单位还应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辨识、确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较大风险或重大风险。6.2 风险管控6.2.1 管控层级根据风险可能带来的事故影响,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级(厂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等四个级别。使用单位也可根据单位规模及自身
12、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管控层级。6.2.2 管控措施应针对风险点(源)内的不同危险源选择适宜的管控措施,常用的管控措施见表2。表2 常用的管控措施措施种类常见具体管控措施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替代、封闭、隔离、移开或改变方向等。管理措施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减少暴露时间、监测监控、警报和警示信号、安全互助、风险转移等。培训教育措施员工入企三级教育、每年再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继教教育、其它方面的培训。个体防护措施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防护服等。应急措施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救援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急物资准备、应急救援培训、应急救援演练等。其
13、它措施使用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其它有效的管控措施。6.2.3 分级管控6.2.3.1 应根据风险点(源)的风险等级确定其所对应的管控层级,并组织各层级按照表3所给出的管控要求,逐级实施风险管控。表3 不同风险等级的管控要求风险等级管控要求重大风险 厂级负责重点控制管理。主要负责人负责控制管理,必要时可由主要负责人组织成立风险管控领导小组对风险实施管控。重大风险应立即停止设备使用、停止相关工作并采取应急措施,按制定的管控措施对重大风险风险点进行治理。只有当风险已降至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较大风险厂级控制管理,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管理控制,相关部门负责人、双重体系管理人员及
14、作业人员根据职责权限分工具体组织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立即停止设备使用和相关工作,并按制定的管控措施对较大风险风险点进行治理。只有当风险已降至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一般风险车间级负责控制管理,由部门负责人负责控制管理,双重体系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根据职责权限分工具体组织落实。一般风险应限期进行整改,并按管控措施对一般风险风险点进行治理。只有当风险已降至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低风险车间级负责控制管理。由部门负责人负责控制管理,双重体系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根据职责权限分工具体组织落实。低风险应限期进行整改,并按管控措施对低风险风险点进行治理。当风
15、险不能通过管控被消除时,需要通过定期监视来确保当前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6.2.3.2 应对分级管控实施的效果进行跟踪、检查、验证及评价,以确定风险点的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对跟踪、检查、评价后存在问题的风险点(源),应按DB 5301/T *.1持续改进的要求进行改进。6.3 风险公告6.3.1 应按风险公告制度的要求,在醒目的位置或显著的区域、场所、设备、部位和部件上进行风险公告,使相关方明确风险相关信息。a) 风险公告形式可采用:1) 安全风险“红、橙、黄、蓝”四色平面分布图;2) 安全风险公告栏、岗位告知卡、公告牌、风险手册;3) 设备警示牌。b) 风险公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风险
16、点(源)名称;2) 风险点(源)所在区域或位置;3) 风险等级;4) 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5) 管控层级;6) 管控部门;7) 管控责任人;8) 岗位安全操作要点;9) 管控措施;10) 应急措施;11) 安全警示标志;12) 报告方式及电话。5DB 5301/T XXXX2022AA附录A (资料性)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常见风险因素辨识表A.1 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常见风险因素辨识通用项序号风险类别风险因素辨识内容适用范围辨识结果1管理类职责和义务使用单位是否履行TSG 08-2017中2.2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职责和义务。所有特种设备是;否;2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1 是否按照TSG 08-201
17、7中2.3的规定,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是否符合TSG 08-2017中2.3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是否到位。所有特种设备是;否;3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配备及职责1 是否按照TSG 08-2017中2.4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配备满足实际情况的、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2 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职责是否符合TSG 08-2017中2.4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3 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是否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是否到位;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对相关人员有取证要求时,相关人员是否取得相应作业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
18、员资格证书或没有取证要求时,相关人员是否经培训考核合格就上岗;5 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是否在效期内。所有特种设备是;否;4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档案1 使用单位是否按照TSG 08-2017中2.5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逐台建立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档案;2 建立的安全技术档案内容是否符合TSG 08-2017中2.5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所有特种设备是;否;5安全节能管理制度1 是否按照TSG 08-2017中2.6.1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节能管理制度;2 建立的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内容是否符合TSG 08-2017中2.6.1和有关
19、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且符合使用单位实际情况。所有特种设备是;否;6操作规程1 是否按照TSG 08-2017中2.6.2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制定符合设备运行特点的操作规程;所有特种设备是;否;表A.1 (续)序号风险类别风险因素辨识内容适用范围辨识结果7管理类操作规程2 制定的操作规程内容是否符合TSG 08-2017中2.6.2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且符合使用单位实际情况。所有特种设备是;否;8经常性维护保养1 是否按照TSG 08-2017中2.7.1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2 维护保养的项目和内容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产品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的
20、要求;3 对发现的异常情况是否及时处理,并且作出记录;4 法律对维护保养单位有专门资质要求的,使用单位是否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实施维护保养。所有特种设备是;否;9定期自行检查1 是否按照TSG 08-2017中2.7.2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定期自行检查;2 定期自行检查的时间、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及产品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的要求。所有特种设备是;否;10试运行安全检查1 是否按照TSG 08-2017中2.7.3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在每日投入使用前,开展设备运营前的试运行检查和例行安全检查,对安全保护装置进行确认,并作出记录;2 试运行安全检查
21、是否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产品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的要求进行。所有特种设备是;否;11安全警示1 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是否按照TSG 08-2017中2.9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将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警示标志置于易于引起乘客注意的位置;2 除前款以外的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否根据设备特点和使用环境、场所,设置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警示标志。所有特种设备是;否;12定期检验使用单位是否按照TSG 08-2017中2.10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申报定期检验。所有特种设备是;否;13隐患排查1 是否按照TSG 08-2017中2.11.1和有关安全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种设备 双重 预防 体系 部分 风险 分级 通则 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