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自然灾害预案(1).docx
《中小学自然灾害预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自然灾害预案(1).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自然灾害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目的为有效应对地震、台风、暴雨、雷电、极端高温/低温等自然灾害,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第二条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全体师生、后勤人员及所有在校园内活动的人员,涵盖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雷电)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及灾后恢复等全过程。第三条责任分工1 .学校领导主体责任: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全面统筹防灾工作;分管副校长负责具体协调,确保预警信息传达、物资储备、演练培训等工作落实。2 .教职工职责:教师负责班级防灾教育和应急疏散引导,后勤人员保障设施安全
2、和物资供应,门卫及时传递预警信息。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防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负责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全局调度(如决定是否停课、疏散路线调整)。成员分工:分管副校长:对接上级部门,发布预警通知,监督各班应急准备情况。教务处主任:组织师生防灾培训I,检查教室门窗加固、应急通道畅通情况。总务处主任:管理应急物资(如手电筒、灭火器、急救箱),检修校园排水系统、防雷设施。班主任:带领班级小组,开展防灾主题班会,记录学生特殊需求(如行动不便学生位置)。第五条教务处职责1 .每学期初制定防灾教育计划,确保每月至少1次专题课(如“地震逃生要点”“台风来临时的注意事项”)。2 .定期检查教学楼、实验室
3、的安全隐患:门窗是否能牢固关闭,阳台花盆是否固定,走廊有无积水易滑点。第六条总务处职责1 .每周巡查校园基础设施:排水系统:暴雨前清理下水道、窖井盖杂物,确保排水通畅;防雷设施:每年雨季前检测避雷针、接地线,保证有效避雷;应急照明:每月测试楼梯间、走廊的应急灯,确保断电后自动点元。2 .储备应急物资:手电筒、电池、急救药品、毛毯、雨衣、防滑垫等,放置在各楼层固定位置,张贴明显标识。第七条班级防灾工作小组日常任务:1 .班主任带领学生熟悉教室附近的安全躲避点(如地震时躲在课桌下,台风时远离窗户);2 .班干部协助教师清点应急物资(如班级急救箱药品是否齐全),记录班级防灾检查表。第三章自然灾害防范
4、和应对措施第八条宣传教育常态化1 .课堂教育:通过图片、视频讲解不同灾害的危害及应对方法(如:地震:“伏地、遮挡、手抓牢,避开玻璃窗、吊扇;暴雨:不轻易蹿水,远离变压器、广告牌等危险物)。2 .实践引导:组织学生绘制“家庭防灾逃生图”,开展“防灾知识竞赛”,强化“生命第一、科学避险”意识。第九条应急演练制度化1 .演练频率:每学期至少2次全校性演练,分别模拟地震、台风等场景,覆盖“预警发布一紧急避险一安全疏散一清点人数一灾后安置”全流程。2 .细节要求:地震演练:听到警报后,学生迅速躲在课桌下,双手护头,待“余震”结束后,按“低姿、捂鼻、靠右”原则撤离至操场空旷区;台风演练:关闭所有门窗,用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自然灾害 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