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数学教学设计15篇.doc
《2022年数学教学设计1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数学教学设计15篇.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数学教学设计15篇 数学教学设计1(704字)这堂课给人的感觉是水到渠成,如沐春风,教师教得亲切,自然,活泼,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以下优点值得我们学习:1、教学设计新颖别致,整堂课不觉得在学,而觉得是一堂套圈的活动课,学生是参与者,教师是评委,在玩中学,比生硬的说理更让人信服,更富有感染力,哪个学生不好玩,不好动?这堂课满足了学生的兴趣,所以气氛也相当的活跃,无疑,教学设计是成功的。2、教学流程生动,流畅,层次感强。如三次套圈,每次的目的都不同,第一次引出连加,第二次引出连加中的进位,教师并进行重难点引导,第三次是估算,也是在游戏中进行,为后来的环节打下基础,最后,用600元钱买价格
2、不同的动物娃娃,够不够?将连加运用到生活中,一气呵成,环环相扣,层层铺垫,教学环节相当严谨。3、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这节课也把权力下放,教师只作点拔,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他们的解题思路,激活他们的思维,如套圈比赛,男女生竞争,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的面和质量,让人觉得是学生在推波助澜,学生们自主合作完成了学习任务,有一点启发:只要教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几点建议:一、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否多举几个例子;二、在学生上台套圈时,能否交给台下的同学一些
3、任务,如让他们算结果等;三、课堂要有小结,但这堂课的小结过于匆忙,流于形式数学教学设计2(2716字)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是对函数概念的深化.它把自变量取相反数时函数值间的关系定量地联系在一起,反映在图像上为: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这样,就从数、形两个角度对函数的奇偶性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教材首先通过对具体函数的图像及函数值对应表归纳和抽象,概括出了函数奇偶性的准确定义.然后,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举出了奇函数、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和非奇非偶函数的实例.最后,为加强前后联系,从各个角度研究函数的性质,讲清了奇偶性和单
4、调性的联系.这节课的重点是函数奇偶性的定义,难点是根据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函数,让学生经历奇函数、偶函数定义的讨论,体验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其抽象的概括能力.2.理解、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奇函数和偶函数图像的特征,并能初步应用定义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3.在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抽象概括能力,体验数学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任务分析这节内容学生在初中虽没学过,但已经学习过具有奇偶性的具体的函数:正比例函数y=kx,反比例函数,(k0),二次函数y=ax,(a0),故可在此基础上,引入奇、偶函数的概念,以便于学生理解.在引入概念时始终结合具体函数的图像
5、以增加直观性,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为阐述奇、偶函数的几何特征埋下了伏笔.对于概念可从代数特征与几何特征两个角度去分析,让学生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非空数集;对于在有定义的奇函数y=f(x),一定有f(0)=0;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有f(x)=0,xR.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矛盾概念非奇非偶函数.关于单调性与奇偶性关系,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可以取得理想效果.一、问题情景1.观察如下两图,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这两个函数图像有什么共同特征?(2)相应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可以看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y轴对称.从函数值对
6、应表可以看到,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两个函数值相同.对于函数f(x)=x,有f(-3)=9=f(3),f(-2)=4=f(2),f(-1)=1=f(1).事实上,对于R内任意的一个x,都有f(-x)=(-x)2=x2=f(x).此时,称函数y=x2为偶函数.2.观察函数f(x)=x和f(x)=的图像,并完成下面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然后说出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22可以看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原点对称.函数图像的这个特征,反映在解析式上就是: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函数值f(x)也是一对相反数,即对任一xR都有f(-x)=-f(x).此时,称函数y=f(x)为奇函数.二、建
7、立模型由上面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建立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1.奇、偶函数的定义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作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作偶函数.2.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1)如果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2),那么f(x)是偶函数吗?(f(x)不一定是偶函数)(2)奇、偶函数的图像有什么特征?(奇、偶函数的图像分别关于原点、y轴对称)(3)奇、偶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征?(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三、解释应用例题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注:
8、规范解题格式;对于(5)要注意定义域x(-1,1.2.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是奇函数,当x0时,f(x)=x(1+x),求f(x)的表达式.解:(1)任取x0,f(-x)=-x(1-x),而f(x)是奇函数,f(-x)=-f(x).f(x)=x(1-x).(2)当x=0时,f(-0)=-f(0),f(0)=-f(0),故f(0)=0.3.已知:函数f(x)是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判断f(x)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并证明你的结论.解:先结合图像特征: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猜想f(x)在(0,+)上是增函数,证明如下:任取x1x20,则-x1-x2f(-x2)
9、又f(x)是偶函数,f(x1)f(x2).f(x)在(0,+)上是增函数.思考:奇函数或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上的单调性有何关系?练习1.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在a,b上是增函数(ba0),问f(x)在-b,-a上的单调性如何.2.f(x)=-x3|x|的大致图像可能是()3.函数f(x)=ax2+bx+c,(a,b,cR),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1)函数f(x)是偶函数.(2)函数f(x)是奇函数.4.设f(x),g(x)分别是R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并且f(x)+g(x)=x(x+1),求f(x),g(x)的解析式.四、拓展延伸1.有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吗?若
10、有,有多少个?2.设f(x),g(x)分别是R上的奇函数,偶函数,试研究:(1)F(x)=f(x)g(x)的奇偶性.(2)G(x)=|f(x)|+g(x)的奇偶性.3.已知aR,f(x)=a-,试确定a的值,使f(x)是奇函数.4.一个定义在R上的函数,是否都可以表示为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和的形式?数学教学设计3(1650字)活动目标:一、巩固红黄蓝三原色的认识,学习按物体的大小、颜色进行分类,在游戏中发展数数能力。二、乐意与同伴交流,乐意参与游戏,乐意体验共同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大猫、小猫(蓝色、黄色)的胸卡若干。2、红、黄、蓝小鱼若干、一大一小锅子各一。3、小篓子人手各一。活动过
11、程:一、开始部分: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巩固黄蓝两种颜色的认识,并导入活动。1、扮演角色:小朋友,我是猫妈妈,你们都是我的猫宝宝,妈妈这儿有许多小猫的胸卡,喜欢做蓝猫的就找蓝色的小猫卡片挂上,喜欢做黄猫的就找黄色的卡片挂上。挂好卡片赶紧找个圆点坐下来。2、找宝宝:呀,你们都是我的宝宝啦!开心吗?开心的就叫一声猫叫?让我瞧一瞧,你是什么颜色的小猫啊?还有谁也是小蓝猫呢?小蓝猫来让妈妈抱一下,我们亲亲热热一家人,开心吗?开心的就大声地叫两声。妈妈的小黄猫在哪里?也来让妈妈抱一下。开心的叫三声?3、选择路线师:宝宝们,你们长大了,能告诉妈妈你们有什么本领?好,今天妈妈在草地上晒了许多鱼干,想请你们帮妈
12、妈去收鱼干,愿意吗?去草地有两条路,一条是黄色的,一条是蓝色的,我们的黄猫、蓝猫该走哪条路呢?赶快到路口排队。过渡:听着音乐小猫跟猫妈妈去草地。师:宝宝们,跟着妈妈去草地吧,路上不能你推我挤,注意安全。我们一个跟着一个走。二、基本部分一)小猫收鱼干,巩固对三原色的认识,发展三以内的数数能力。(1)师:宝宝们,草地到了,你们看妈妈晒的鱼干多吗?有些什么样的鱼干呢?(引导幼儿说出颜色不同)现在我们可以收鱼干啦!在草地上当心把小草踩坏了,也不能摘小草。小猫们爬一爬,找一找,一只小猫收一条鱼干。你收到的是什么颜色的鱼干呢?快把收到的鱼干放在口袋里吧。收到鱼干高兴吗?用动作表示一下:耶!(2)请宝宝们爬
13、一爬,找一找,收一条跟自己一样颜色的鱼干。并请小猫相互检查一下收的鱼干是否正确。(3)请每只小猫去收一条红色的大鱼干。你收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鱼干呢?师:呀,还有些鱼干请猫阿姨给我们收吧,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家了。看看哪条路大,哪条路小?请黄猫在大一点的路上走,蓝猫在小一点的路上走(听音乐动作)二)小猫数鱼干,感知三以内鱼干的数量。(1)、师:到家了,每只小猫把口袋里的鱼干倒在小筐里,数数看你收了几条鱼干。(每人自己数-师幼一起数)还有谁也是收到3条鱼干呢?(2)、你收到的红鱼干给妈妈看看,有几条呢?(让幼儿自己数数)你收到的黄鱼干给妈妈看看,有几条呢?(让幼儿数数)你收到了几条蓝鱼干?(目测)三)
14、小猫烧鱼,按大小给鱼干分类(1)师:宝宝们,肚子饿吗?妈妈来烧鱼干给宝宝吃,好吗?你们看妈妈这儿有几只锅子?两只一样大吗?大鱼干应该放哪个锅子烧?小鱼干放哪个锅子?请你们把手中的鱼干一条一条放进锅里。大鱼干放在大锅里,小鱼干放在小锅里。(2)幼儿放鱼,老师对幼儿的行为做即时的检验:是否放对了大鱼和小鱼。儿歌:小猫小猫要烧鱼,大鱼放在大锅里,小鱼放在小锅里。师:呀,两只锅里现在变成许多鱼了。三、结束部分师:鱼儿烧好了,香喷喷的,真好吃啊!瞧!宝宝们想尝一尝吗?来跟着妈妈一起去洗手,吃鱼干喽!活动延伸:游戏卖鱼数学教学设计4(2700字)一、案例实施背景本节课是-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第七周笔者在长青
15、中学的多媒体教室里上的一节公开课,课堂中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及后进生都有,所用教材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科学记数法,它是在学习乘方的基础上,研究更简便的记数方法,是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
16、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三、案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记数法的方法,能将一些大数写成科学记数法。2、过程与方法:在寻找科学记数法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记数法的总结,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四、案例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2、难点:正确掌握10的幂指数特征,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原数五
17、案例教学用具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图片六、案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学:1、展示学生收集的非常大的数,与同学交流,你觉得记录这些数据方便吗?2、展示课本第63页图片,现实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数,如世界人口数、地球的半径、光速等,读写这样大的数有一定的困难。师:(展示刚才演示过的3个大数)我们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记数方法使下列各数更加便于读、写?请同学们六个人一组,分组进行讨论。(1)1370000000(2)6400000(3)300000000生1:答:13.7亿,640万,3亿。师:回答正确。这是数字加上单位的记数方法,在小学已经学过,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可是它有一
18、定的局限性。如果我在3亿后面再加上好多个0,那么这种记数方法还好用吗?生:不好用。(让学生意识到以前所学的方法不够用了)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新的记数方法。分析:在读写大数时使学生感觉到不方便,从实际生活的需要,自然引入课题,需要寻找一种更简单的方法记数,为新课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二、尝试探索,讲授新课:1、探索10n的特征计算一下102、103、104、105、1010你发现什么规律?102=100103=1000104=10000105=1000001010=10000000000(观察并思考,小组讨论)(1)结果中“0”的个数与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2)结果的位数与10的指数有什么
19、关系?2、练习:将下列个数写成只有一位整数乘以10n的形式。(1)500(2)3000(4)40000师:(学生完成之后)可见这种表示方法不仅书写简短,同时还便于读数。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内容科学记数法。分析: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成功地找到表示大数的简便记数方法科学记数法。4、科学记数法: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思考,小组讨论)10的指数与结果的位数有什么关系?分析: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10的幂指数n与原数的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从特殊数据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
20、符合“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繁为简”、“分析归纳”的数学思想。三、巩固新知,知识运用:1、将下列各数写成科学记数法形式。(1)23000000(2)453000000(3)134000000000000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多少米?分析: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在分析讨论10的指数与结果的位数有什么关系时,会与前面曾经讨论过的10n联系起来,也可以对知识进行迁移和回顾。再加上学生好奇心都特别强,很想将自己总结出来的结论加以应用,针对以上学生特点,给出相应的练习题。这样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观察并思考,小组讨论)5、如
21、何将一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原数?a10n将a的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原数分析:这是本节课另一个重点,也是知识的逆向巩固,学生通过寻找写出原数的方法,更加明白在写科学记数法时,如何确定10的指数,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写出原数。练习:人体内约有2.5105个细胞,其原数为多少个?七、教学反思:数学课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单注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识,因为“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数学教学设计5(2682字)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采用法定
22、计量单位的重要意义2复习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单位3复习各种计量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汇总整理学过的计量单位,牢固掌握各种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难点掌握各种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及进率,正确使用计量单位教学步骤一、直接导入提问导入:同学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归纳:我国从1990年起废除原来的计量单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目的是为了便于国际交流,扩大开放,不断发展面向世界的外向型经济因此,我们要认真学好有关计量的知识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量的计量”(教师板书课题)二、归纳整理(一)启发学生回忆:我们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数学 教学 设计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