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x
《中药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永胜县无公害中药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品种我县种植的主要中药材品种有:木香、秦归、黄苓、秦艽、续断、桔梗、白术、天门冬、天麻等。二、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和生产管理措施。三、规范性引用标准(一)中药材质量标准中药材作为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标准体系。我国现行中药材法定质量标准主要有:1、国家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53年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颁布以来,已连续7版收载中药材,并且遵循“质量可控,准确灵敏,简便实用的原则。(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部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于1991年12月10日颁布2、地方标准地方标
2、准,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使用的中药材,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与部颁标准已收载的品种外,另行颁布的标准。(二)农药残留标准应遵循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4869-94GB14870-94GB16319-1996。2001年发布的外经贸行业标准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规定的农药残留量:BHC0.1g/g,DDT0.1g/g,PCNB0.1g/g,艾氏齐Aidrin)0.2g/g。(三)重金属含量2001年,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布了药用植物及制齐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明确规定了重金属的限量指标:重金属总量20.0mg/kg,铅5.0mg/k
3、g,镉0.3mg/kg,汞0.2mg/kg,铜20.0mg/kg,砷2.0mg/kg。四、产地生态环境产地标准符合NY/I391-2000标准清洁等级,应按中药材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产地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大气环境、土壤质量、水源质量、气象条件等。中药材产地的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空气应符合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土壤应符合土壤质量二级标准,灌溉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五、生产管理措施(一)选地使其生态学特性与种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适地种植适宜的中药材品种,发挥自然优势,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优质高产。如绝大多数中药材喜在结构良好,肥沃疏松,便于排灌,呈中性或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材 生产技术 操作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