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第三节提升殡葬应急处置能力25第六章持续开展殡葬移风易俗25第一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25第二节推广节地生态葬法26第三节倡导绿色祭祀理念26第四节发挥基层组织作用27第七章保障措施27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28第二节落实要素保障28第三节抓好队伍建设29第五节加强监测评估29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把推进殡葬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始终坚持“机制创新、群众受益、重点突出、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立足殡葬惠民政策、节地生态安葬、绿色环保祭祀,推进殡、葬、祭三位一体建设,促进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制度机制不断健全。建立了市政府牵头,12个市级部门和各乡镇参与
2、的市殡葬改革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协调解决跨部门协作重点难点问题的重要议事协调机制。一殡葬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十四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殡葬管理法规政策,持续推行全面火葬,大力实施节地生态安葬,培育绿色文明新风尚,殡葬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到2025年,全市年均火化率持续保持100%。龙泉山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墓地均设立了面积小于1平方米的节地墓穴,龙泉山公墓还设立壁葬区,节地生态安葬率达40%。殡葬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十四五”期间,投入财政资金689万元,新建了市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为我市有效解决农村散埋乱葬问题,推广节地生态安葬的理念和方式奠定了基础。投入财政资金1220万元,在殡仪馆实施提档
3、升级改造项目。通过改造,市殡仪馆的治丧环境得到优化,殡仪服务能力和绿色环保标准得到提升。截止2025年,我市具有火化功能的殡仪馆1个,经营性公墓1个,农村公益性墓地2个。殡葬公益性质日益彰显。2019年修订出台了市惠民殡葬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保障对象由原来的户籍且逝后在市殡仪馆火化的城乡居民,调整为市户籍居民、非市户籍的在市境内各学校(幼儿园)就读的学生、驻部队现役军人、非市户籍的军队离退休干部。补贴标准明显提高。实现在殡葬服务机构“一站式”结算办理手续,全市减免或补贴基本殡葬服务费用2.1万人,补贴资金1038万元。殡葬服务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全面规范殡葬服务和管理,殡葬管理做到服务流程
4、服务价格、服务内容“三公开”,努力营造合法公平、诚实信用、价格合理的殡葬服务环境。殡葬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快,1人在2025年第四届全省民政行业(公墓管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优秀奖。移风易俗良好氛围逐步形成。强化殡葬政策和绿色文明殡葬理念宣传引导,在清明节、中元节等节日期间利用新闻媒体、Ied显示屏、横幅、标语等传播手段,倡导厚养薄葬、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文明祭祀等文明殡葬新风尚。“十四五”期间在殡仪馆、龙泉山公墓实现了香蜡、钱纸、花圈、鞭炮“零焚烧”,农村公益性公墓的文明祭扫程度得到较大提升。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移风易俗的殡葬新风尚正逐步形成。市安葬设施现状表序号名称地址类别建设规
5、模(亩)规划墓穴数量已建成墓穴数量己安葬墓穴数量1市龙泉山公墓连山镇龙泉村6组经营性公墓607000700068452三水镇公益性公墓三水镇国防村农村公益性公墓18.167000386215573金鱼镇上岑村公益性公墓上岑村农村公益性公墓18.550005804714金雁大同社区安葬点金雁大同社区集中安葬点408000800090005三水石观社区安葬点三水镇石观社区集中安葬点6.22235223518126三水光明村安葬占三水镇光明村8组集中安葬点2.332908290823427三水中心村安葬占三水镇中心村集中安葬点1.618618608三水友谊村安葬点三水镇友谊村10组集中安葬点25.4
6、335004523039三水高原村安葬点三水镇局原村15、16组集中安葬点5.13100434310南丰建新村南丰镇建新集中安葬点12.23500330318安葬点村12组11小汉团结村安葬点小汉团结村4、12、19组集中安葬点41.1759973857348612金轮镇东禅寺村安葬点金轮镇东禅寺村集中安葬点10.08200040027013高坪文河村安葬点高坪镇文河村集中安葬点1.649028028014高坪白里社区安葬点高坪镇白里村集中安葬点8.726901213121315汉洲街道青江墓园汉洲街道连江社区集中安葬点11050000500005000016三星堆镇长青墓园三星堆镇楠林村集中
7、安葬点6916593121141045817连山镇涌泉村安葬点连山镇涌泉村5、6组集中安葬点3617617391合计433.131148169407788789市骨灰存放设施现状表安葬点名称位置占地面积(m2)已建格位已安放骨灰盒的格位备注市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连山镇龙泉村6组1605建成后预计安装格位约1.7万个,可存放骨灰盒约2.6万个。0市农村散埋乱葬坟墓情况经初步统计,截止“十四五”末,全市共有农村散埋乱葬坟墓约22万个。第二节“十五五”时期面临形势“十五五”时期是我市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期,面临系列重大发展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深入推进成德同城化等重大战略,带来深化区域合作、改
8、善发展环境的机遇。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审视我市殡葬工作发展现状,面临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市殡葬工作方面仍然较为突出。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统计,2016年至2025年,市近5年年均死亡5230人,年均死亡率8.67%。全市现有违规建成的集中安葬点14个,已安葬墓穴约8.9万个,因影响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面临二次搬迁问题。全市现有农村农村散埋乱葬坟墓约22万个。全市现有建成的合法安葬设施3个,市龙泉山公墓、三水镇公益性公墓、金鱼镇白鹤村公益性公墓,总规划墓穴约1.7万个,建成墓穴约1.14万个,已安葬墓穴约
9、0.9万个。其中龙泉山公墓用地范围内的墓穴即将售完,三水镇公益性公墓和金鱼镇白鹤村公益性公墓主要为本镇范围内的逝者提供安葬服务。现有安葬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全市集中安葬点约8.9万个骨灰盒搬迁安置、因项目建设和城市发展新发生的农村散葬骨灰盒搬迁和新的安葬服务需求。“十五五”时期,大力推进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是解决我市殡葬工作突出矛盾的有力手段。近五年死亡人口数量表年份年末人口数死亡人数死亡率(%。)201661073348377.9201760370645857.6201860382357479.5201960050947838.02025599131620110.35殡葬改革工作需深化推进。节地生
10、态安葬方式需进一步推广,提高占比。缺少方便群众就近治丧的乡镇(街道)集中治丧场所,路口摆花圈、占用公共区域搭设灵堂现象还时有存在。一殡葬服务设施短板突出。市龙泉山公墓始建于1989年,占地约60亩,规划墓穴约7000个,建成墓穴约7000个,已安葬骨灰的墓穴约6800余个,剩余未安葬的墓穴只能满足不到一年的安葬需求。市殡仪馆占地面积约18亩,年火化能力7000具,年均火化量7012具,服务能力已超上限,且缺少方便群众悼念、接待、休息的治丧场所。方便群众就近治丧的乡镇集中治丧场所或社区白事馆几乎空白。公益性安葬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截止2025年底,全市仅有农村公益性公墓2处,占乡镇(街道)总数比例
11、仅为16.7%,远远满足不了农村地区群众去世后的安葬需求,导致农村散埋坟墓数量逐年增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影响乡村人居环境。我市因征地拆迁、新农村建设搬迁安置农村散葬坟墓而修建的集中安葬点14个,涉及9个乡镇(街道),总占地面积达336余亩,安葬墓穴约8.9万个。这些安葬点均未取得合法审批手续和用地手续,属于违规修建的殡葬设施,建设和管理都很不规范。汉州街道集中安葬点紧邻成都二绕、金雁街道集中安葬点紧邻高铁轨道、三星堆镇集中安葬点紧邻天府大道北延线,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面临安葬骨灰二次搬迁的状况。骨灰存放设施除龙泉山公墓公益性骨灰安放楼外,其余高坪镇石鼓寺、汉洲街道龙居寺、汉洲街道万福
12、寺、金轮镇兴隆寺骨灰堂,均属于非法殡葬设施。市域没有荒山脊地,公益性公墓建设选址难、用地难且上级补助十分有限,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殡葬公共服务的诉求。群众对殡葬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群众对殡葬服务的关注越来越高,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也越来越多。我市的殡仪馆不能提供守灵所需的住宿、餐饮、茶叙等配套服务,在开发能体现传统文化、蕴含慎终追远、彰显人文关怀的殡葬服务方面较为欠缺。殡葬信息化水平较为滞后。尚未建成全市统一的殡葬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尖端信息技术应用较少,殡葬服务与“互联网+”融合,探索推广远程告别、网络祭扫等殡葬服务新模式,提升殡葬服务便捷化、智
13、能化水平不高。另外还有入墓安葬率偏低、殡葬市场秩序混乱、殡葬人才基础薄弱等殡葬方面突出问题。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殡葬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建设法治殡葬、惠民殡葬、绿色殡葬、人文殡葬、阳光殡葬,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完善基本殡葬服务制度,规范殡葬管理,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殡葬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殡葬事业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服务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民政力量。第二节基本原则推动“十五五”时期市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必
14、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注重惠民、保障基本。坚持深化殡葬改革与维护人民群众殡葬基本权益相结合,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发展原则,加快完善殡葬惠民政策,优先保障困难群众殡葬需求,减轻群众治丧负担,逐步推进基本殡葬服务普惠性、均等化。统筹兼顾,优化布局。以新发展理念统揽城乡殡葬事业发展,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丧葬习俗和城镇发展实际,优化殡葬设施布局,补齐殡葬设施短板。积极推广节地生态葬法,大力倡导不占或少占土地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提高经营性公墓中节地生态安葬比例。依法行政,
15、规范管理。认真贯彻殡葬法规政策,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机制,规范殡葬行业管理,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出发,创新监管手段和治理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移风易俗,绿色环保。倡导文明节俭殡葬新风尚,鼓励丧事简办、节地安葬、低碳祭扫。树立绿色殡葬理念,加大政策宣传和移风易俗推进力度,潜移默化影响群众自觉服从绿色殡葬改革大局。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经济发展、风俗观念等多方因素,研究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殡葬改革实现路径。本规划以省“十五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市“十五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为指导,结合实际布局市“十五五”期间的殡葬
16、设施建设、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强化殡葬管理水平、推进殡葬移风易俗等。殡葬事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本规划中的主要目标都将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三节主要目标到2030年,我市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殡葬服务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殡葬服务市场规范有序,农村散埋乱葬现象得到有效改善;展望到2035年,殡葬制度体系、服务体系、治理体系、文化体系配套健全、协调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公益性安葬设施基本建成,文明节俭治丧、绿色生态安葬的现代殡葬新风尚基本形成。“十五五”市殡葬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序号指标名称2025年达到值2030年目标值属性1
17、殡仪馆火化机尾气排放达标率()100100约束性2公益性骨灰堂数量01必然性3公益性安葬设施数量2三3预期性4节地生态安葬率()4050预期性第三章加快推进殡葬设施建设第一节完善殡仪服务设施建设统筹考虑我市现有人口规模和未来人口增长趋势,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我市及周边县(市、区)群众的殡仪服务需求,着眼社会长远发展和殡葬改革目标,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力争扩建市殡仪馆,为群众提供遗体接运、遗体冷藏、遗体火化以及守灵所需的住宿、餐饮、接待等殡仪服务。十五五”时期,拟实施市殡仪馆扩建项目项目名称性质占地面积建设内容建成后预计成效市殡仪馆扩建项目扩建约20亩新建业务大厅、遗体
18、存放厅、火化车间、停车场、集悼念、接待、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悼念厅、绿化景观工程等,购置火化炉、尾气处理设备等设施设备。该项目建设后将提升殡仪馆火化能力和殡仪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悼念环境,解决占用城镇社区公共区域治丧的问题。“十五五”时期,拟实施火化设备更新及环保改造数量单位现有火化设备及环保尾气处理设备数量“十五五”期间拟更新改造数量更新改造完成后年均增加火化能力(具)市殡仪馆844000第二节积极推进经营性公墓建设统筹考虑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安葬需求,按照节约土地、园林化、兼顾公益等原则,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积极推进市龙泉山公墓改扩建项目。确保节地生态安葬区域不少于墓葬规划面积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殡葬 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