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生态渔业振兴规划.docx
《“十五五”生态渔业振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生态渔业振兴规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生态渔业振兴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节前言一、规划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县是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县),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2019年4月,省发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生态渔业发展作为全省渔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实行政府主导下的资源整合模式,形成产品优质、产地优美、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生态渔业发展态势。2026年12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确保水域生态环
2、境安全、促进渔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市场导向、突出特色、创新驱动,加快构建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持续增强生态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满足人民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生态环境的需求,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以本级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为依据,会同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和林业等部门,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围绕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空间格局和生产方式,全面推进转型升级,高质量编制生态渔业“十五五”振兴规划,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科学确定养殖品种和容量,
3、稳定水产养殖面积,保障和落实渔业发展空间。为贯彻落实相关要求,推动县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编制了自治县“十五五”生态渔业振兴规划(202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二、目的意义通过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将依法划定县养殖水域的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合理布局县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基本养殖水域,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推动生态渔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第二节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年12月28日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
4、安全法(2023年1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2025年3月27日修订)7省渔业条例(2018年11月29日修正)8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2月1日起施行)9省河道条例(2019年5月1日起施行)10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2018年10月16日起施行)二、规范性文件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7)12号)2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3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农业部令第31号)4关于加快培育新动能建设新业态实现渔业绿色发展的意见(黔农发(2017)8
5、4号)5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十部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农渔发2019)1号)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厅字2017)2号)7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黔府发(2018)16号)8省农委关于印发省生态渔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农发(2018)100号)9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黔府办函2019)47号)10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黔府办发202629号)第三节目标任务一、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26-2030年。二、规划目标以“创新、协调、绿色、
6、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引领,以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生态渔业为目标,科学划定养殖水域功能区,明确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范围,稳定基本养殖水域。到2030年,生态渔业发展实现充分融合,渔业在水域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明显提升,生态渔业优质水产品比重显著提高,产业链有效拓展延伸,形成一批管理制度完善、经营机制高效、利益联结紧密的生态渔业典型模式,构建“公共品牌+区域品牌+企业产品品牌及商标”三位一体的品牌体系,基本实现环境优美、产品优质、产业融合、生产生态生活相得益彰的生态渔业发展格局。2030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6300亩,稻田养鱼
7、面积8万亩,水产品总量达3600吨,年产值达L45亿元。第四节基本原则一、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根据县水域资源禀赋、水域承载力、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等,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科学编制规划。二、坚持绿色发展、合理利用按照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总体思路,结合资源实际,强化环境保护,实现“一水多用、多方共赢”,推进共享共用共治。三、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强化模式提炼,推动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生产经营体系,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四、坚持质量兴渔、三产融合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高品质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发展精深加工和休闲渔
8、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质量效益。第五节规划范围本规划养殖水域范围是县境内已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利用和目前尚未开发但适于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所有(全民、集体)水域和滩涂,包括河流、水库、山塘、池塘、设施渔业等。第二章规划区基本概况第一节自然概况一、地理位置自治县位于省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地跨东经10740z至10814,北纬2530,至2610之间。东邻榕江、雷山,南接荔波,西界独山、都匀,北连丹寨。东西宽56公里,南北长78公里,距省城贵阳230公里,距州府都匀60公里,全县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全县辖6镇2街道,总人口4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
9、7.4%;占总人口的67%,全国63%以上的人口聚居,是全国唯一的自治县。县境内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瑶族等14个民族,厦蓉高速、贵广高铁、国道321线横贯县境,美丽的都柳江从境内流向广西,是西南省区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二、自然气候条件(一)地形地貌。自治县属黔中山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的中低山丘陵区。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主要山峰、河谷的走向与背斜、向斜轴一致,大体上呈南北展分布。县境最大高差为1362.5米。县境平均海拔675米,远低于全州的997米和全省的1107米。县境内在地貌上处于云贵高原的东南面斜坡,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属黔中山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的中山低山丘陵区。平均海拔在500至1
10、00O米之间,最高为西部的更顶山,海拔1665.5米;最低是坝街乡的都柳江出境处,海拔303米。地貌形状大致有三种类型,即低山地貌丘陵河谷类型、深切割的中山地貌类型、岩溶地貌低山丘陵盆地类型。地貌总格局属于中山、低山地貌类型,中山、低山丘陵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90%以上,而且15度以上陡坡占土地面积70%以上。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4%,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二)气候条件。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受地形地势影响,使县境内有显著的山地亚热带气候特点,地域间气候的垂直差异十分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8C,一月份平均气温为7.8C,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6.7,极端最
11、高气温为39.8,极端最低气温为-7.5。(2,年总积温为6603.1寸。全年无霜期326天,最短275天。作物一年两熟有余,三熟不足。雨量充沛,分布不均,年平均降雨量1326.1毫米,其中410月降雨量1119.5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84.4%o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最小相对湿度H%。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316天。(三)河流水系。境内中小河流均属珠江流域柳江水系,共有大小河流42条,河流总长度906.6公里,河网密度0.38公里/平方公里,径流总量23.17亿立方米。北部有都柳江,由西至东横贯县径,发源于县境西部更顶山区和独山县拉林附近的磨石湾,流经大河镇、三合街道、凤羽街道、都江镇,县境
12、长83.5公里,流域面积1690平方公里,年均流量56.2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都江河、打建河、马场河、甲晒河、打鱼河、排长河、坝街河等,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1%。南部樟江支流有水便河、芒勇河,流域控制面积700平方公里。按河流等级划分,全县有一级河都柳江1条,二级河有交乐河、都江河、打建河、马场河、甲晒河、交梨河、茶叶沟、打孟河、巫检沟、打鱼河、懂述河、柳叠河、拦牛河、排长河、坝辉河、水配河、打狗河、水昔河共19条,总长415公里;三级河有巴佑河、普安河、干河、行偿河、苗龙河、康细河、拉担河、立场河、姑成河、水便河、地闷河、岂凡河、芒勇河共14条,总长294.7公里;四级河有单边河、水东
13、河、姑留河、水各河、水令河共5条,总长89.4公里,五级河有巫不河、高尧河共2条,总长18.5公里。其中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都柳江、打鱼河、水昔河、水便河等36条。境内地表水丰富,年均径流总量16.5亿立方米。三、水生生物资源状况(一)鱼类。都柳江是珠江流域的重要支流,生态保存完好,据省水产研究所鱼类调查资料统计共有鱼类种类76种,隶属6目13科52属,占全省资源的76%左右。其中土著类6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中华大鳍鳗、蹶鱼、绘鱼、黄颖鱼、刺纵、鲤鱼、鲫鱼、中华倒刺巴、黄鳗等;引进的鱼类及品种(不包括小型观赏鱼)18种,隶属4目6科,现养殖的主要品种有鲤鱼、草鱼、妒鱼、鲤鱼、鲸鱼等。(二)
14、浮游动物。主要以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足类为优势种,底栖动物共检测出20多种,主要为摇蚊幼虫和水生寡毛类,轮虫、环节类等。(三)浮游植物。主要以小型藻类为主,分布有蓝、绿、黄、硅、隐藻等100多种藻类。(四)软体动物。有帆蚌、冠蚌、无齿蚌、矛蚌、田螺、扁螺、椎实螺等;水生昆虫有红娘华、水斧虫、水娱蚣、田鳖、蜻蜒、摇蚊幼虫等;寡毛类有水丝蚓、颤蚓、金线蛭、尾鳏蚓等。(五)甲壳类。有沼虾、米虾、毛蟹等。(六)两栖类。主要品种有青蛙、蟾蛛,蛛螺等。(七)爬行类。代表种类有鳖、龟等。第二节水产养殖发展现状县水产养殖全部为淡水养殖,2025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5701亩,其中池塘850亩,湖库4425
15、亩,河沟390亩,其他26亩,稻田养殖71000亩。现有养殖方式主要包括池塘养殖、湖库增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和设施渔业等。县境内湖库在不影响发电、农田灌溉的情况下可用于湖库增养殖区开发;池塘用于养殖区开发,依托现有天然、优质山泉水养殖以精养半精养为主,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周覃、中和、大河、普安、九阡等;稻田综合种养主要集中在周覃、中和、九阡、大河、普安等;设施渔业发展目前主要集中在三合街道和周覃镇。2025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2886.5吨,其中捕捞产量118吨。养殖产量按养殖水域分池塘387.5吨,湖库388吨,河沟38吨,稻田1775吨,其他180吨,全县渔业产值1.04亿TGo第三节社会经济
16、发展趋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奋力抢抓新机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5.9亿元、同比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含跨区)同比增长7.9%;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5亿元,同比增长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85亿元,同比增长14.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完成91.25亿元、121.83亿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874元、13530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0%,11.2%o将紧紧围绕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握新
17、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省委”一二三四”总体发展思路、州委”六大引领工程”和建设“五个新”目标要求,聚焦县委“一个目标”,坚持“五个立足”,推进“八大行动”的工作思路,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18、持续改善民生,营商环境全面向好,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第四节优势与劣势条件分析一、有利因素(一)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县境内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为养殖优质水产品提供了良好条件,为生态渔业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奠定了基础。全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交通便利,陆路交通网络发达。(二)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省农委关于印发省生态渔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作出推行健康养殖方式,推广水产良种和渔业科技转化力度,实施水产养殖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渔业,打造生态绿色
19、渔业产业,中央、省、州系列方针政策为我县水产养殖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三)三产融合发展趋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开拓农业新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省、州陆续出台了支持三产融合发展政策,生态渔业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积极发展康养产业、休闲渔业、水产品加工等已经成为趋势。二、不利因素(一)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县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地形地貌崎岖,水库、山塘零星分布,地形狭长陡峭,水库光照条件差,水位深、落差大、底质状况复杂、捕捞难度大等成为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二)养殖基础设施落后。全县无水产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基地,无水产良种基地,养殖设备简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多数池塘
20、年久失修,淤积严重,严重影响渔业生产和效益提高。(三)养殖结构有待优化。全县养殖鱼类品种主要为鲤鱼、草鱼、妒鱼等,新品种开发滞后,规模不大、力度不够,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四)苗种供给体系还不完善。县由于没有鱼种场,给全县的渔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制约,养殖鱼种全部靠引进。一是不方便,二是增加养殖成本,三是由于长途运输容易造成鱼种的机械损伤,导致鱼种死亡。大部分苗种繁育仍然依赖其它省份和地区,苗种供应难以保障,影响了生态渔业的发展。第三章养殖水域功能区划本规划将县水域养殖功能区分为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主要划分如下:一、禁止养殖区(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生态 渔业 振兴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