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
《《大自然的语言》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语言》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自然的语言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S学习重点(一)理清说明顺序1整体顺序:文章采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先从生动形象地描绘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入手,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第1-3段),接着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4-5段);再深入探讨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6-10段);最后阐述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第11-12段)。这种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的顺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使读者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物候学相关知识。2局部顺序: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按照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依次说明。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
2、高下的差异又次之,古今的差异最次。同时,前三个因素是空间因素,后一个因素是时间因素,这样安排条理清晰,让读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各个因素对物候现象的作用。(二)掌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 .举例子:如“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通过列举北京的具体物候记录,真实、具体地说明了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再如“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具体地说明了纬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2 .作比较:“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
3、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将济南和烟台苹果开花的时间进行对比,突出了经度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把南京和北京桃花、刺槐开花时间作比较,清晰地展现出纬度对不同植物花期影响的差异。3 .列数字:“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运用“二十天”“十天”这样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南京和北京在不同时期植物开花时间的差异,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使说明更具科学性。4 .引用:“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
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引用英国南部物候的长期记录,有力地说明了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1 .准确性:文章多处使用了表示限制、估计的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如“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中的“约”,表示大概、估计,因为无法精确测量大连与北京的纬度差值,所以用“约”字,使说明更符合实际情况。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里的“若干”,同样是不确定的表述,因为不同地区沿海与内陆春天来临时间的差距并不固定,“若干”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
5、2 .生动性:作者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物候现象。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地、草木、燕子、布谷鸟等以人的动作和情感,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来临的景象,使读者如临其境。“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杏花、桃花、布谷鸟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形象地说明了大自然的语言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二、学习难点(一)理解
6、物候现象与物候学的复杂关系物候现象是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自然变化,如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迁徙往来、气候变化等。而物候学则是一门研究这些物候现象与气候、季节变化关系,并利用这些关系来服务农业生产等领域的科学。学生需要理解物候现象是物候学研究的基础,物候学通过对大量物候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总结出规律,进而指导实践。例如,要明白为什么通过观察桃花开、燕子来等物候现象,就能了解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动植物和农业生产的影响,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知识整合能力。(二)把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
7、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实际情况中,一个地区的物候现象往往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在高山地区,既有高下差异导致的气温变化对物候的影响,同时其所处的纬度和经度位置也会对物候产生作用,而且古今气候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当地的物候。学生需要理解这些因素如何交织在一起影响物候现象,这对于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三、练习题(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萌发(meng)翩然(pi&n)孕育(yun)风雪载途(zai)B.簌簌(Su)农谚(yan)悬殊(sh)销声匿迹(n)C.连翘(qiao)纬度(w
8、ei)丘陵(Iing)草木荣枯(gu)D.侵害(qTn)延迟(yan)竺可桢(ZhCng)衰草连天(ai)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次第起源榆叶梅北燕南飞B.纬度侯鸟桃花开周而复始C.刺槐连翘逆温层冰雪融化D.采集悬殊生态学哀草连天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B.他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已经到了不毛之地。C.现在经济不景气,我劝你安心工作,不要见异思迁了。D.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4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2)北京的物候记录,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 语言 学习 重点 难点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