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习重点、难点与练习.docx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习重点、难点与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习重点、难点与练习.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习重点、难点与练习一、学习重点(一)秦的暴政1 .沉重的赋税:农民需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这使得农民生活极度困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基本生存,极大地削弱了民众的经济基础。2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秦始皇大规模征调民力,如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40万人。全国人口约2000万,每年服役成年男子达300万。如此大规模的徭役和兵役,致使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百姓生活难以为继。3 .严苛的法律和残酷的刑罚:秦朝法律极为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就触犯法律,且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受牵连。刑罚种类繁多且残酷,有各种残害
2、肢体的肉刑,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让民众时刻处于恐惧之中。4文化专制焚书坑儒:秦始皇为禁锢人们思想言论,采纳李斯建议,下令烧毁各国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仅留下秦国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书籍。又将非议朝政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坑杀。这一举措严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5 .秦二世的残暴统治:秦二世继位后,统治更加残暴。他将大量宫女殉葬,闷死修建墓室的工匠,杀死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对民众剥削更为残酷,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使人民陷入绝境,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二)陈胜、吴广起义1.原因根本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政治黑暗,人民生
3、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秦朝统治极度不满,反抗情绪高涨。直接原因: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900多个贫苦农民被征发去戍守渔阳,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朝法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在这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被迫起义。1.经过:在大泽乡,陈胜和吴广杀死押队军官,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号召大家起义。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攻占陈县后,陈胜自立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之后,陈胜派主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2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他们的反抗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后世人民反抗残暴统治的勇气。这次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基础,为后续反秦斗争
4、拉开了序幕。()秦朝的灭亡1 .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兵在巨鹿与秦军主力作战。项羽下令破釜沉舟,只带三日口粮,以示决一死战的决心。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最终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歼灭了秦军的有生力量,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 .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抓住项羽在巨鹿与秦军主力激战的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Ko秦朝统治者在起义军的重重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存在仅15年的秦朝宣告灭亡。(四)楚汉之争L背景: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天下统治权,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3 .双方实力对比及结果:项羽势力强大,但他刚愎自用,过分依赖武力,不善于用人,导致决策失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习重点、难点与练习 10 农民 起义 学习 重点 难点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