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随堂练习.docx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随堂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随堂练习.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历史作用是()A.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B.制定了“临时宪法”C,确立了各党派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D.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3.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物价的措施,与1949年相比,1950年全国
2、物价基本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这些措施是()A,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B.开展“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C.进行土地改革D.合理调整工商业4.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规定实行的土地制度是()A,农民土地所有制B.社会主义公有制C.集体土地所有制D.国家土地所有制5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A.社会主义现代化B.农业合作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工商业国有化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的部门是()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商业7.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
3、会议的重要成果是()A.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C.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确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8.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剥削制度基本被消灭A.8 .C.D.9 .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改造方式是()A.公私合营B.建立生产合作社C.直接没收D.实行租赁制I(II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工业产值增长农业生产发展交通运输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A.B.C.D.11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上提出“一边倒
4、方针,其主要含义是()A.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B,与美国断绝外交关系C.支持民族解放运动D.坚持独立自主1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是在()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B.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C. 1955年万隆会议上D.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13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同”主要是指()A.相同的社会制度B.共同的发展目标C,相同的经济水平D.共同的民族文化14.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旨在()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C,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D.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随堂练习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社会主义 过渡 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