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的探讨-9页精选文档.docx
《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的探讨-9页精选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的探讨-9页精选文档.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的探讨中等学校学生,无论是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应该说是一个重大跳越,因此,在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时,必须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的要求及我国高职校潜在的生源市场的特点,建立介于中、高等职业教育间的教育补习机构,这是架构中高等教育“立交桥”的关键。一、构筑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引桥”一一教育转换中心所谓“教育转换中心”是指介于中等学校与高等院校之间的教育补习机构。它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附设在高等院校(相当于高等预科学校)或条件较好的地方职教中心、中专、职高。设置“教育转换中心”的目的主要是为高等
2、职业学校输送经过培训的合格生源,兼顾向广大学生及社会青年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教育转换中心”的招生程序大致为:首先由“教育转换中心”进行必要的招生考试,而后自行组织录取工作,总体上是实行“宽进”政策。招生对象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其招生面向需要接受补习教育的中等学校毕业生,以及社会在职青年。“教育转换中心”的教学内容根据生源的不同而有区别,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侧重于文化基础课的补习教学,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以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基础知识补习为主,对社会青年主要是进行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补习。教育转换中心”的学制较具弹性,一般为1年左右。学生学习期满,参加考核,包括文
3、化课、专业理论基础及技能三方面考核。文化知识考试可由教育部门统一组织,便于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权威性。专业技能考核由政府劳动部门或行业权威性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组织,以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和公正性(有些学生如果其专业技能在入学前已获得政府劳动部门或各专业的行业权威性职业技能鉴定部门颁发的社会承认的岗位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则可免考)。凡达到高等职业学校入学标准的,择优录取或保送到相关高等职业院校。未被录取者,或直接进入劳动就业市场寻找就业岗位,或继续补习。设立“教育转换中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使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有可能真正实现全面的衔接与沟通,使
4、中等职业教育为“终结教育”成为历史。其次,有利于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权。无论是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等学校学生都可通过“教育转换中心”接受相关的补习教育,实现自己的教育意愿或教育需求,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状况。在“教育转换中心”内,转换是双向的,普通中学毕业生可在这里接受专业理论教育和实践培训,为其进入高等职业院校获取资格,职业学校毕业生可在这里接受基础文化理论的学习,为其升入普通高等院校奠定基础。再次,“教育转换中心”的设立架起了中等职业教育通向高等教育的桥梁,有利于满足广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最后,“教育转换中心”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为高等职业院校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
5、生源,为培养高质量的高职人才奠定基础。二、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基本模式(一)学制的衔接一一以学校为中心的衔接以学校为中心的衔接,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衔接,以及同一学校通过内部的衔接套办两个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根据“三改一补”的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借鉴国内外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的经验,我们尝试构建了以下四种模式。1 .以职业学校生源为主体的对口直升型衔接模式直升型衔接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通过国家或地方教育部门组织的专业对口招生考试而升入相应的高等职业学校。这种模式是我们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主要形式,也应是我们追求的一种较为理想,较为经济,较具效
6、益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特别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真正成为高等职业学校生源主体的情况下,这种衔接模式会显示出更大优越性。但这种衔接模式需要一定条件,这就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较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较高,与高等职业学校入学标准相一致或相接近,否则,许多不合格的生源可能会大量流入高等职业学校,给学校教学工作带来困难。采用这种衔接模式的地区一方面宜将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生对象控制在中专及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和综合高中毕业生范围之内,另一方面从发展来看,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也有层次之分,即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含硕士和博士层次),因此在近阶段宜将直
7、升控制在以专科层次为主,而对于本科及以上的高职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即或通过“教育转换中心”,或通过专科高职一本科高职一研究生高职内部衔接来实现。由此,一方面能确保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另一方面,随着职业教育地位的确立,水平的提高,一个相对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将会真正形成。2 .由中专改制的内接贯通型衔接模式这一衔接模式是以条件较好的中专改制而建立的“五年一贯制”衔接模式为基础。这种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是有利于减少衔接中的内耗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如可减少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重复。二是有利于缩短学程,可将原来的3+3、4+2学制缩短为3+2。三是有利于提高生源质量。报考“五年一贯制”高职校的初中
8、毕业生大多出于自愿,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不大会有失落感;另一方面,在中考阶段招生,在录取次序上不至于会被人为地倒置。从我国目前中专校发展状况来看,这种模式的实施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方面,我国中专校办学条件较好,已经基本具备了实施高职教育的条件。另一方面,在中专基础上发展高职,有利于满足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再一方面,也有利于为处于危机状态的中专教育开辟新的发展通道。国外高职发展的实践也证明由中专改制发展“五年一贯制”切实可行。在德国的两种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中,有一种便是由中专改制建立的专科大学。法国于20世纪50年代应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技术高中(相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等 高等职业教育 衔接 模式 探讨 精选 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