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依法维护患者权利制度(共3篇).docx
《医院依法维护患者权利制度(共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依法维护患者权利制度(共3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医院依法维护患者权利制度目的:提高医务人员的自律行为,更好的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进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内容:1.0医务人员应当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2.0医务人员应依法维护患者最基本的权益即有权获得适宜的医疗诊治。2.1 享受平等医疗权,凡患者不分性别、国籍、民族、信仰、社会地位和病情轻重,有权受到礼貌周到、耐心细致、合理连贯的诊治服务。2.2 享受安全有效的诊治。凡病情需要,有权获得有助于改善健康状况的诊断方法、治疗措施、护理条件。2.3 有权要求清洁、安静的医疗环境,并有权知道主管医师及护士的姓名。2.4 有权了解有关诊断、治疗、处置及病情预
2、后等确切内容和结果,并有权要求对此做出通俗易懂的解释。从医疗角度不宜相告的或当时尚未明确诊断的,应向其家属解释。2.5 有权了解各种诊治手段的有关情况,如有何副作用,对健康的影响,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合并症、预后等。3.1 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自由选择和拒绝治疗的权利。3.1 患者有权根据医疗条件或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医疗及护理方案。3.2 患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精神疾病、传染病患者等情况除外)可拒绝治疗,有权拒绝某些实验性治疗;但医师应说明拒绝治疗的危害。3.3 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动出院,但必须向医院和医师做出对其出院及后果不负任何责任的声明与签字。4.1 医务人员应尊重和维护患者的
3、隐私权。4.1 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对由于医疗需要而提供的个人的各种秘密或隐私,有要求保密的权利。医务人员应严守私密,不随意向外人泄漏。4.2 患者有权对接受检查的环境要求具有合理的声音、形象方面的隐蔽性。由异性医务人员进行某些部位的体检治疗时,有权要求第三者在场。4.3 患者私人资料必须保密,任何人不得因私获取、利用患者各类信息资料。如因学术、科研引用患者资料,不得出现患者的姓名、面部图像、单位等识别患者的信息。4.4 在进行涉及床边会诊、讨论时,可要求不让不涉及其医疗的人参加;有权要求其病案只能由直接涉及其治疗或监督病案质量的人阅读。医护人员在查房时,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病情分析必须在病室外
4、进行。4.5 医护人员不得在公共场合向无关人员谈论患者的病情、生理缺陷、身世、特殊生活经历等个人隐私信息。4.6 单位集体体检涉及个人隐私相关材料一人一袋封存,直接交给本人,体检总表交给体检单位领导或指定专职人员。5.1 患者有监督自己的医疗及护理权益实现的权利。5.1 患者有权监督医院对自己所实施的医疗护理工作,如果患者的正当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由于医护人员的过失造成患者身心的损害,患者有权向医院提出投诉或依法提出诉讼。5.2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无论由谁支付医疗费用,患者有权审查其支付的帐单,并有权要求解释各项支出的用途。6.1 医务人员应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严格遵守我院患者知情
5、同意告知制度的有关规定,履行告知义务。7.0医务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的民族及信仰,尊重患者的民族风俗习惯和信仰,对患者提出的关于民族风俗习惯和信仰的要求,在客观条件允许和不影响诊疗的前提下,应充分配合,尽量满足。医院应急管理制度为了提高我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目的,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条例: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境内、外公民,院内工作员工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
6、病、食物和职业中毒,交通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一、组织与指挥(一)医院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院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及科室负责人组成,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1、指挥有关部门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2、调动所属各科室开展救治工作;3、根据需要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等相关设施、设备;4、根据需要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报请市卫生局及市疾病预防控制小组采取紧急措施;5、对本院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和指导。(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紧急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
7、综合评估,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三)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度,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并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四)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具体组织、指挥、协调,设立24小时联系电话。(五)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家技术指导组,负责指导医院预防、诊断、救治及隔离观察工作。(六)医院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单位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服从配合上级部门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督察和指导。(七)任何科室和个人应当
8、服从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医学措施,应当予以配合。不予配合的,由保卫科或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八)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定期对有关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组织进行应急演练,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二、应急组织责任医院建立院长负责制,负责全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全面工作。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行管科室负责人,临床科室科主任、护士长、正(副)高级职称及有经验的主治级医、护、技人
9、员组成。小组下设办公室及专业组。(一)办公室由医务科正、副科长主持办公室工作,负责统筹协调各种关系;突发事件资料的收集整理、信息(除外传染病)上报工作。(二)专家组由业务院长任组长:成员由各行管、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正(副)主任医师、高龄资主治医师组成。负责指导突发事件预防、诊断、救治及隔离观察工作。研究中医药对突发事件的防治作用。(三)监测报告组保健科科长任突发事件监测报告组组长:负责39种法定传染病的监测、及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小组报告,和分析39种法定传染病的分布趋向。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健康宣教工作。(四)感染控制组感染控制办公室任感染控制组长:负责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感染控制和消杀,完善医
10、院感染控制工作。(五)院前急救组业务院长任突发事件医疗急救组组长:负责调配各专业组医疗救护成员进行医疗现场急救。急诊科,门诊部及非手术科室科室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突发事件中非手术方面的急救工作。手术科室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突发事件中手术方面的急救工作。麻醉科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突发事件中手术麻醉及需气管插管呼吸支持等抢救工作。(六)后勤保障组分管药剂、后勤院长任突发事件后勤保障组组长:负责提供应急所需的后勤物资,医疗设备及药品。后勤科长负责保障突发事件急救通道的畅通及医院安全保卫、日常物资的采购工作。药剂科长、设备科长:负责日常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的储备及医疗器械的完好状态等工作。(七)宣传组由办公室
11、主任任组长:负责救援交通工具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通讯、网络畅通,通讯录的更新,突发事件宣传,突发事件结束后的总结工作。三、监测与报告(一)建立信息报告体系,确保信息畅通,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设立24小时值班及疫情监控和联系电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在第一时间向突发事件办公室报告情况,紧急或特殊情况随时上报。突发事件办公室汇总各方面信息,及时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同时向市卫生局报告,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监测报告组对疫情应当坚持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二)严格执行重大事件报告程序1、出现批量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及重
12、大火灾致人员伤亡而急需抢救时,出现甲类传染病、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需抢救的突发事件时,医院应立即向县卫生局提出书面报告。2、发现重大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应立即报突发事件办公室,由办公室组织专家会诊,并以最快的速度、方式向市疾病控制中心和市卫生局报告。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科室和个人有权、有责任、有义务向医院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有责任、有义务向医院举报有关科室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情况。对报告、举报突发事件有功的科室和个人,医院将予以奖励。突发事件举报电话:。四、应急预防监控措施(一)各科(诊)
13、室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加强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二)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1、对本院医护人员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监测体温。为医护人员提供有关药品,实行药物预防。在公共卫生场所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2、所有诊室、留观室、人群聚集场所要增加通风的时间和强度。定时消毒。3、在公共场所工作的职工,如:食堂员工、医护人员等,以及其他窗口服务人员和就医的病人要加强防护措施,
14、要加强健康和卫生情况监控。4、一旦发生疫情,对从传染病疫情重点区域返乡的人员进行登记,必要时可以根据有关法规对其作出隔离医学观察的决定。安排体检,对有症状者行必要的留诊观察排查。(三)加强消毒和爱国卫生工作1、对确诊的甲类传染病和高度疑似病人经过的场所,对密切接触人员的工作场所由医院组织进行重点消毒。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院内及各个建筑物内进行清洁打扫、消毒。(四)做好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对待和防范疾病,消除恐慌心理,保证社会的稳定。向市民发放重大传染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预防知识卡。充分利用媒体、杏林园报刊、医院宣传栏,普及重大传染病、重大食物和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依法 维护 患者 权利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