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的标准基础.ppt
《体外诊断试剂的标准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外诊断试剂的标准基础.ppt(1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体外诊断试体外诊断试剂的标准基础剂的标准基础目录6-1 ISO 17511-2003,即,即GB/T 2141520086-2 ISO 18153:20036-3 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盒)通用通用技术要求技术要求6-4 体外诊断试剂性能测试的分析体外诊断试剂性能测试的分析6-5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YYT 0654-2008)的技术要求)的技术要求ISO 17511-2003,即,即GB/T 214152008该标准规定了对以建立或确认测量正确度为目的的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进行确认的方法。校准品和控制物质由制造商提供,作为体外
2、诊断医疗器械的一部分或与其一起使用。ISO 17511-2003,即,即GB/T 214152008由国际公认的参考测量系统或国际公认的约定参考测量系统赋值的、已证实具有互换性的室间质量评价样品适用于该标准。6-1 ISO 17511-2003,即,即GB/T 214152008GB/T 214152008是关于是关于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由,由SAC/TC 136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技术委员会
3、提出并归口。为了使检验医学量的测量得到正确的医学应用、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具有可比性,量必须有明确的定义,报告给医生或其他卫生人员及患者的结果必须准确(正确和精密)。实现“正确的医学应用”不仅涉及溯源链的计量(分析)内容。测量结果最终由医生为患者服务,因此医生还宜收集许多其他的信息,如关于分析前和分析后问题;诊断灵敏度和诊断特异性,以及有关参考区间等内容。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要隶参考测量系统包括与测量结果预期医学应用相关的生物样品中分析物的定义;人体样品中选定量的参考测量程序;适用于选定量的参考物质,如一级校准品和具有互换性的二级具基质校准品。为某一校准品或正确度控制品的一个指为某一校准品或正确度控
4、制品的一个指定量所赋的值的测量正确度取决于该值通定量所赋的值的测量正确度取决于该值通过不同测量程序和测量标准(校准品)的过不同测量程序和测量标准(校准品)的不间断比较链而具有的计量学溯源性。不间断比较链而具有的计量学溯源性。比较链逐级向上测量不确定度不断减小。为一个给定校准品或正确度控制品所赋的值的不确定度则取决于规定的计量学溯源链和与其相关联的合成不确定度。计量学溯源链的理想终点是国际单位制系统(SI)相关单位的定义,但是,步骤的选择和给定值所处的计量学溯源链的水平,依赖于可以使用的较高等级的溯量程序和校准品。日前在许多情况下,没有比制造商选择的测量程序或制造商的工作校准品更高级的计量学溯源
5、性。此时,在有国际公认的参考测量程序和或校准品可用之前,正确度即指校准级别的水平。某个被选定的计量学可溯源的校准的目的是将一个参考物质和或参考测量程序的正确度水平传递至一个具有较低计量学水平的程序,例如常规程序。校准的计量学溯源性要求,参考测量程序和常规测量程序测量的是同一可测量,量的分析物具有相同的相关特性。这里有必要指出,旨在对同一量进行测量相同量这里有必要指出,旨在对同一量进行测量相同量的不同的程序用于测量特定某一样品或参考物质的不同的程序用于测量特定某一样品或参考物质时时,实际上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制量结果。例如当用两个或更多的免疫学程序对某个参考物当用两个或更多的免疫学程序对某个参考物质
6、中的某激素质中的某激素,如促甲状腺索(甲状腺刺激激素,TSH)的浓霞进行测量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因为不同的试剂识别被测物质中的不同抗原决定簇并不同的试剂识别被测物质中的不同抗原决定簇并与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于是会产生不同的但与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于是会产生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量。相互关联的量。常规通常检验医学可提供400700类量的结果。其中这些量中的大多数,因为仅由(参考)测量程序组成一个计量上的较高步骤、或因测量程序和(参考)校准品组成两个较高步骤等,终止了产品校准品赋值上计量的可追溯性。原因是许多这样的量通常和具有临床上相关性质的分子种类混合物有关,但是,这些比例各异的分子具有不同
7、的结构和相对分子量,如:糖蛋白。根据计量学溯源至SI的可能性及测量程序和校准品的不同计量水平的可获得性。测量结果可以在计量上溯源至SI的量;有可用的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和一个或多个(经认定的)一级参考物质(用作校准品)。达到这样水平的有约2530个类型的量,具有较好确定的组分。如:一些电解质、代谢物、甾体激素和一些甲状腺激素。在医学实验室提供的常规结果中,这些量占较大部分。测量结果不能在计量上溯源至SI的量有可用的国际约定的参考测量程序(不能称为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和一个或多个由此程序赋值的国际约定校准物。如HbAlc(糖化血红蛋白)即是符合该情况的量的组分。有可用的国际约定的参考测量程序,但没有国
8、际约定校准物。符合该情况约有30种类型组分的量,如:凝血因子。有可用的一个或多个国际约定校准物(用作校准品)和赋值方案,但没有国际约定参考测量程序。符合该情况的量约有300多种如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标准的量,如蛋白类激素、某些抗体和肿瘤标记物。既无参考测量程序又无用作校准的参考物质。制造商自行建立“自用”测量程序和校准品,为产品校准品赋值。符合该情况的约有300种组分的量,如抗体和肿瘤标记物等。GB/T 214152008不适应的范围不适应的范围没有赋值及只用于评价一个测量程序的精密度,即其重复性或重现性的控制物质(精密度控制物质);用于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控制物质,此类物质具有建议的
9、可接受结果值区间,此区间由不同实验室针对某具体测量程序协议制定,其限值无计量学溯源性;在相同的计量水平下,测量相同量的两个测量程序的测量结果具相关性,但是这样的“水平”相关不提供计量学溯源性;以不同计量水平的两个测量程序结果间的相关作校准,但是测量的量的分析物特性不同;常规结果可溯源至产品校准品的计量溯源性及其与医学判断限值的关系;与名义标度有关的特性,即无量级的特性(例如血细胞分类)。测量准确度注意事项测量准确度:根据IS0 5725-1,测量准确度与测量的正确度和精密度有关。(测定的精密度高,测定结果也越接近真实值。但不能绝对认为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因为系统误差的存在并不影响测定的精密度
10、相反,如果没有较好的精密度,就很少可能获得较高的准确度。可以说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就被测量而言,准确度不能给出一个数字形式的值,只能根据一个明确的目的描述为“足够”或“不足”。从反面衡量准确度的估计是“偏差”,定义为“值减去约定真值”。IS0 3534-1中不使用上述定义中的“真值”的概念,而使用“可接受参考值”,后者可以是理论值(真值)、赋值、公认值或由程序确定的值。分析物可测量名称中示出的组分。例:在“24 h尿蛋白量”类型的量中,“蛋白质”是分析物。在“血浆中葡萄糖物质的量”中,“葡萄糖”是分析物。两个例子中的整个短句内容为被测量。分析特异性:测量程摩只测量被测量的能力。测量
11、值偏倚:测量结果期望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异。注:一种估计是,“测量的统计抽样偏倚”,等于“平均值减去参考值”。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校准传递方案:使用相同类型量的较高级参考物质,对特定顺序的测量程序进行校准,用于对参考物质进行赋值的过程的详细描述。校准物:具有在校准函数中用作独立变量值的参考物质。有证参考物质,CRM:附有证书的参考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朔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出证的特性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物质
12、的互换性:由两个测量程序测量一给定物质的特定量产生的测量结果间的数学关系,与测量常规样品的量得到的数学关系的一致程度。影响量:非被测量但可影响测量结果的量。国际约定校准物:量值不能溯源至SI,由国际约定予以赋值的校准品。注:该量按照预期临床用途定义。物质系统的基质基质matrix:一个物质系统中除分析物之外的所有成分。基质效应:除被测量以外的样品特性,对特定测量程序测定被测量及其测量值的影响。注1:某个基质效应的明确原因即为一个影响量。注2:“基质效应”有时被错误地用于因分析物的变性或加入非真实组分(代用品)以模拟分析物等缺少互换性。可测量 量: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注1
13、以一个名义标度表达的特性不是可测量。注2:不能将“可测量”与“分析物”混淆。被测量:作为测量对象的特定量。测量程序:进行特定测量时所用的,根据给定的测量方法具体叙述的一组操作。计量学溯源性遁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注1:通过校准传递方案确定的(参考)测量程序实现每一步比较。注2:溯源性有几种类型。本标准使用术语“计量学溯源性”。计量学关于测量的科学。注:计量学涵盖科学或技术的所有领域有关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包括测量的不确定度。一级参考物质:具有最高计量特性的参考物质,由一级参考测量
14、程序赋值。注1:“一级校准品”的概念从属于“校准品”和“一级参考物质”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具有最高级计量学特性的参考测量程序,其操作能够被充分描述和理解,可用国际单位制(SI)单位表示完整的不确定度,不必使用测量的量的测量标准为参考,结果即可接受。注:物质的量咨询委员会使用术语“一级测量方法”,在本标准中,术语“一级参考测量程序”与VIM一致。VIM中不用“决定方法”,但决定方法有时指经充分研究和评价的、具有高准确度的参考测量程序。参考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酌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注:词“均一”指肉眼可见的物质的物理均一性,不是分析
15、物分子间的微观不均一性。确认valid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角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验证verific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诞疆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如何认识ISO17511计量学溯源的目的,应是使经校准的常规测量程序所得的结果,按现有校准等级最高水平所得值表示。应在开始进行最终测量前建立计量学溯源链,并以相反方向的降序校准等级,即从计量最高参考到终端用户结果进行描述。溯源性(可追溯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通过一条连续(不间断)的比较链在一定的误差条件
16、下,使病人样品检测结果与国际或国家的参考系统在参考实验室,使用参考方法、参考品得到的结果联系起来的特性。说明结果准确的依据。实现溯源性的两个基本方式整个比较链始终以病人的新鲜样品为比对的实验对象。始终以方法学比较为判断结果实现溯源性的实验手段。现在为什么要求病人样品结果的溯源性?现在为什么要求病人样品结果的溯源性?当前,医学领域对病人疾病的诊断、治疗的监视等,都必须有证据。证据来自各种检查的结果,包括临床检验的结果。所以,临床检验结果必须在以往准确度是相对的水平上,要说明准确可靠的依据。即:准确的依据需要有溯源性(或可追溯性)。为了领会可追溯性。为此,检验结果除了在分析性能(如精密度、正确度、
17、检测范围、分析特异性、分析灵敏度、参考区间等)有足够的证据外;还应显示结果量值在计量单位一致的前提下,和参考方法、或以参考品校准后的方法对病人样品检测结果量相同的依据。这就是追求检验结果的可溯源。值的溯源性步骤一级校准品二级校准品工作校准品常规样品一级参考检测程序二级参考检测程序厂商选定检测程序厂商常设检测程序用户常规检测程序商品校准品结果SI制度、单位的定义(一)一级标准品(原级参考物)(一)一级标准品(原级参考物)p定义:定义:是是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其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或由高的物质,其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或由高度准确的若干方法确定,度准确的若干方法确定,
18、所含杂质已经定量所含杂质已经定量。p应用:应用:用于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评价和校正参考方法以及为校正决定性方法,评价和校正参考方法以及为“二级标准品二级标准品”定值。定值。(二)二级标准品(次级参考物)(二)二级标准品(次级参考物)p定义:定义:这类标准品可以是这类标准品可以是纯溶液纯溶液(水或有机溶剂的溶液),也可以(水或有机溶剂的溶液),也可以存在于相存在于相似基质中似基质中。可由实验室自己配制或为商品,其中有关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可由实验室自己配制或为商品,其中有关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定值或用一级标准品比较而确定。定值或用一级标准品比较而确定。p应用:应用:主要主要用于常规方法的标化和控制
19、物的定值。用于常规方法的标化和控制物的定值。(三)控制物(质控物)(三)控制物(质控物)用二级标准品和常规方法测定,用二级标准品和常规方法测定,用于常规质量控制,以控制病人标本用于常规质量控制,以控制病人标本的测定误差的测定误差。控制物不能用于标定仪器或方法。控制物不能用于标定仪器或方法。定值血清:定值血清:在发生问题时查找原因在发生问题时查找原因 未定值血清:一般情况下使用未定值血清:一般情况下使用 另:用二级标准品和常规方法测定,然后定值经过修正后得到校准品。用二级标准品和常规方法测定,然后定值经过修正后得到校准品。根根据据质质控控品品的的物物理理性性状状不不同同分分为为冻冻干干质质控控品
20、品、液体质控品和混合血清液体质控品和混合血清等等 根根据据有有无无测测定定值值可可分分为为定定值值(蓝蓝色色标标签签)质质控品控品和和非定值(红色标签)质控品。非定值(红色标签)质控品。各各实实验验室室可可根根据据各各自自的的情情况况选选用用以以上上一一种种质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n质控品的种类质控品的种类 人血清基质,分布均匀。人血清基质,分布均匀。无无传染性。传染性。添加剂和调制物的数量少。添加剂和调制物的数量少。瓶间瓶间CV%酶类应小于酶类应小于2%,其它应小于,其它应小于1%。冻干品复溶后稳定,冻干品复溶后稳定,28时不少于时不少于24小时,小时,20时不少于时不少于2
21、0天;某些不稳天;某些不稳定成分(如定成分(如BIL,ALP等)在复溶后等)在复溶后4小时的变异应小于小时的变异应小于2%在实验室的有效期应在一年以上。在实验室的有效期应在一年以上。合理的成本。合理的成本。n质控品应具有的特征是:质控品应具有的特征是: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冻干质控品的复溶要确保溶剂的质量。冻干质控品的复溶要确保溶剂的质量。冻干质控品复溶的加量要准确一致。冻干质控品复溶的加量要准确一致。冻干质控品复溶应轻轻摇匀切忌剧烈震摇。冻干质控品复溶应轻轻摇匀切忌剧烈震摇。质控品应按规定方法保存不用超期品。质控品应按规定方法保存不用超期品。质控品要与标本同样测定条
22、件下测定。质控品要与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测定。n质控品的正确使用和保存质控品的正确使用和保存 实验方法选择的原则实验方法选择的原则总原则:总原则: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验室的条件和检测要求确定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验室的条件和检测要求确定适当的方法适当的方法。条件优越的实验室:参考方法条件优越的实验室:参考方法一般临床化学实验室实验室:常规方法或使一般临床化学实验室实验室:常规方法或使用方便的参考方法用方便的参考方法 尽量选用尽量选用国内外通用方法或推荐方法国内外通用方法或推荐方法,便于方法,便于方法的规范化和质量控制,重点考虑的规范化和质量控制,重点考虑实用性和可靠性实用性和可靠性。常规方法选择时的原
23、则:常规方法选择时的原则:(一)实用性(一)实用性微量快速、方法简微量快速、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成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本低廉(二)可靠性(二)可靠性 所选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准确度和较大的检测能力,保证测定所选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准确度和较大的检测能力,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能满足方法允许误差限度的要求。结果的准确性能满足方法允许误差限度的要求。标本标本l、试、试剂剂ml实验方法选择的步骤实验方法选择的步骤(一)广泛查阅文献:(一)广泛查阅文献:(二)选定侯选方法:全面认识该法。(二)选定侯选方法:全面认识该法。(三)侯选方法的初步试验:(三)侯选方法的初步试验:根据方法选择的要求,比较各
24、种方法根据方法选择的要求,比较各种方法初步试验包括:简单初步试验包括:简单 标准曲线和重复性标准曲线和重复性 质控血清和新鲜标本的重复实验质控血清和新鲜标本的重复实验 析浓度不同的标本,并与公认的参考方法的结果对比析浓度不同的标本,并与公认的参考方法的结果对比.初步试验目的初步试验目的:使工作者使工作者熟悉有关技术熟悉有关技术,掌握各分析步骤要点掌握各分析步骤要点,判断能否适合本室条件要求判断能否适合本室条件要求.根根据所获得的资料确定是否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据所获得的资料确定是否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初步试验初步试验为什么将为什么将“SI”放在计量溯源性的最高放在计量溯源性的最高级?级?通过对
25、反应条件等的测量系统的描述,它定义被测量、尤通过对反应条件等的测量系统的描述,它定义被测量、尤其是酶组分等,组成的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应是给定校准等其是酶组分等,组成的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应是给定校准等级的下一水平,但也是第一级操作等级。级的下一水平,但也是第一级操作等级。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SI)计量可追溯性链的理想终点是国际单位)计量可追溯性链的理想终点是国际单位制(制(SI)有关单位的定义,但是,步骤的选择和给定值处)有关单位的定义,但是,步骤的选择和给定值处在计量可追溯性的什么水平上,依赖于可以使用的较高等在计量可追溯性的什么水平上,依赖于可以使用的较高等级的测量程序和校准品。级的测量程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外 诊断 试剂 标准 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