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收作物防灾减灾保稳产促丰产技术方案.docx
《2025年秋收作物防灾减灾保稳产促丰产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秋收作物防灾减灾保稳产促丰产技术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玉米防灾减灾促丰产技术方案为指导各地科学应对玉米生产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干旱、渍涝、高温热害、阴雨寡照及风雹等气象灾害和病虫害,推动全省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制定本方案。防高温持续高温会造成植株阶段性蒸腾大于根系水分吸收、出现生理性萎蓄,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降低生物量。特别是玉米开花授粉阶段若发生高温热害,一方面,影响雌雄穗发育,表现为雌穗抽丝延迟、吐丝困难;雄穗分枝变小、花粉活力降低;雌雄花期不协调、授粉受精率低。另一方面,高温会加快生育进程,导致玉米植株早衰,灌浆时间缩短,产量降低。高温来临前,应视墉情适当浇水增埔,或利用滴灌、微喷灌等设备滴(喷)水,增加田间湿度,降低冠层温度,调节田间小气候。开
2、花授粉期遇高温时,可采用无人机低空飞行的方式增加扰动、辅助授粉。二防干旱玉米不同生育期,抗旱能力不同,应根据干旱情况及时抗旱浇水。特别是玉米抽雄前10-15天,是雌穗的小穗、小花分化期,干旱会引起小花退化和花粉粒发育不健全,从而降低穗粒数;抽雄开花时干旱易造成雌雄花期不遇、授粉不良、影响结实率,形成稀粒棒或空棒;甚至不能正常抽穗,造成“卡脖旱”,大幅降低玉米产量。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应根据田间埔情,在玉米生长关键期及时浇水追肥或利用水肥一体化设施补水补肥,没有水浇条件的降雨后及时追肥,促进生长恢复。三防渍涝玉米生长中后期遭遇强降雨引发农田渍涝的风险较大,若遇持续降雨,积水无法尽快排出,会导致玉米
3、根系缺氧,烂根、烂叶甚至植株衰老死亡。连续降雨暂停或者大雨后,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提高土壤透气性;若田间未见明显积水,可通过挖沟等方式进行沥水或者中耕散埔,改善土壤温湿度和透气性,促进根系恢复生长,降低渍涝的危害。同时,涝灾发生易造成玉米养分淋失,应及时施入速效氮肥,可视情亩施尿素815kg,或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1%尿素水溶液,促进玉米快速吸收养分、恢复生长。受渍涝灾害的玉米,后期若天气条件较好,可适当延迟收获,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产量。四防阴雨寡照在玉米开花授粉及灌浆期间,如果遇到连续降雨寡照天气,容易影响玉米授粉和光合作用,因授粉效果不佳导致穗粒数减少,造成玉米
4、果穗出现秃尖、结实率不高等问题。要结合实际进行必要的辅助授粉措施,一般可在玉米植株花丝吐齐后5天内开展辅助授粉。可采用植保无人机辅助授粉的方式,通过气流扰动促进花粉飘散,辅助花粉花丝相遇,提高玉米结实率。同时,在中耕松土的基础上将纯氮5kg亩左右施入田间作为追肥,为玉米籽粒的发育提供必要的氮肥,有利于增加穗粒数、增加结实。五防风雹风雹等强对流天气容易造成玉米倒伏、倒折。玉米倒伏,植株相互挤压,通风透光不良,影响光合作用,抑制生长;或会导致玉米无法正常授粉,影响灌浆结实。玉米茎折,尤其是大喇叭口期以后折损,玉米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会造成绝产。大喇叭口期之前发生倒伏,不需要人工扶正即可自行直立
5、抽雄散粉阶段后出现倒伏现象,需人工扶正,并在茎基部适量培土踏实,帮助玉米根系恢复生长。植株倒伏严重的,可多株捆扎、互相支撑,降低危害、减少损失。对于穗上部茎折的,要及时割除茎折部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对于穗下部茎折比较严重的,要及早进行收获,作为青贮饲料使用。同时,玉米遭遇雹灾易造成叶片损伤,应及时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增强玉米抗病能力,并可在叶片伤口愈合后追施速效氮肥、磷肥,促使尽快恢复生长。六防病虫害应重点关注玉米南方锈病、穗腐病、各类叶部病害及棉铃虫、甜菜夜蛾及穗期蛀食性害虫等病虫害。杀菌剂可选用口比哇醵菌酯、氯氟醒菌嗖、喀菌酯、醵菌酯、氟环哇、戊嗖醇、丙环嗖等药剂及复配制剂。杀
6、虫剂可选择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高效氯氟氟菊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选择芸苔素内酯、三十烷醇、胺鲜酯等,以及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诱抗剂。花生防灾减灾促丰产技术方案一防高温干旱花针期高温干旱会严重影响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花生下针过程受阻,影响结果;结荚期高温干旱影响荚果正常发育,结荚期延长,封垄推迟。1.选择耐旱抗逆和产量稳定的品种。2.实行地膜覆盖,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提高土壤深层水分利用率。3.及时浇水,遇到高温干旱及时浇水,采用小水快速沟灌,切忌大水漫灌。尤其要防范开花下针期干旱,确保土壤埔情适宜;重点浇好结荚水和饱果水,促进荚果膨大和饱满,养
7、根保叶防止植株早衰,增加饱果数、提高果重。二防渍涝轻度渍涝容易造成花生茎枝徒长、花量减少,饱果期遇涝荚果易烂果。严重淹水地块,根系不能呼吸,植株直接死亡。1.排涝降渍。提前清理田间沟渠,加深地头排水沟,确保尽快排水降渍。排水不畅的地块,在洪涝灾害来临前,做好应急预案,采用机械排水,尽快消除灾害影响。2.中耕追肥。灾后地面泛白时及时中耕散墙,破除土壤板结层,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恢复生长。发生渍涝地块,露地夏花生要结合中耕进行地下追肥。一般亩追施氮磷钾(15-15-15)复合肥2030kg;覆膜花生每亩叶面喷施1%尿素和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50kg,连喷两次,防止脱肥早衰。3.病虫害防治。灾后
8、易发生白娟病、叶斑病、网斑病等叶部病害,当病叶率达到1O%0,每亩用17%嘎酷氟环嗖悬浮剂45毫升,或30%苯醍甲环松丙环松乳油20毫升,或60%叱嗖醍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0克,隔1015天喷1次,共喷2次。及时防治以蟒蟾为主的地下害虫和棉铃虫、造桥虫、斜纹夜蛾等地上害虫。4.提早收获。对于淹水严重地块,提早收获作为鲜食花生上市,茎叶做青贮饲料,整地备播,降低灾害损失。三防风雹花生在受风雹灾害后,容易造成叶片脱落,植株倒伏,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1.及时追肥。受灾程度较轻的采取叶面喷肥,提高光合能力,增强抗逆性,可用叶面肥,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2.除草中耕。雹灾后地温急剧下降,杂草滋
9、生旺长,土壤板结硬化。应及时松土除草,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3.病虫害防治。花生受雹灾后,造成叶片出现大量伤口,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受病菌侵入,要及时开展统防统治,防止病虫害蔓延。4.提早收获。损失严重、造成绝收的,要抢抓时间收获,可根据情况改种其他作物。大豆防灾减灾促丰产技术方案防高温大豆苗期至分枝期持续高温,会不同程度影响光合作用,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同时加剧除草剂药害发生。开花后持续高温,超出大豆开花适宜的温度(25七28。0,影响正常开花受精,导致“花而不实”或“结而不饱”。根据田间实际情况,采取灌溉、喷施叶面肥等措施,降低高温不利影响。L及时灌溉。喷灌、滴灌能有效降低大豆叶面温度,缓解
10、高温危害,促进开花受精和籽粒灌浆。2.药害防范。受高温影响,大豆蒸腾作用增强,气孔开放度提高,叶片表面角质层易因干旱变薄,导致除草剂被快速、过量吸收,超出大豆自身代谢能力,易引发除草剂药害。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剂:如0.01%芸苔素内酯(1015ml/亩)+氨基酸叶面肥(200-300倍液),促进大豆恢复代谢功能,提高植株抗逆能力,间隔57天喷1次,连喷两次。3.防治虫害。持续高温天气会加重棉铃虫、豆荚螟、娜虫等虫害的发生,应及时喷药防治。二防干旱大豆苗期抗旱能力较强,适当干旱可起到蹲苗的作用,促进根系下扎和缩短基部节间,提高抗倒伏能力。开花结荚期大豆需水最多,遇旱会导致花蕾发育不健全、
11、花荚脱落、叶片萎篇;鼓粒期干旱会造成枇荚、枇粒,降低有效荚数和百粒重,严重影响产量。1.及时灌溉。受旱地块要广辟水源,采用喷灌、滴灌等有效降低大豆叶面温度,降低高温不利影响,缓解旱情。2.叶面喷肥。受高温干旱影响地块,可结合病虫害防控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尿素或液态氮肥等,补充营养,提高植株抗逆能力。鼓粒期可以达到增粒重、促成熟的效果。3.防治虫害。高温干旱天气会加重红蜘蛛、棉铃虫、豆荚螟等虫害的发生,应及时喷药防治。三防渍涝强降雨后,部分地块大豆易遭受涝害。尤其大豆分枝期抗涝能力较弱,应切实采取防涝减灾措施,减少对产量的影响。1.抓紧排除田间积水。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是抗涝减灾的根本措施。要
12、提前清理田间沟渠,尽快排水降渍,消除渍涝。排水不畅的地块,采用机械排水,确保消除渍涝。2.中耕培土。在地面泛白时及时中耕散墙,破除土壤板结层,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恢复生长。结合中耕进行培土,高度为1012厘米,增强抗涝、抗倒能力。3.合理追肥。结合中耕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公斤,并在鼓粒中后期着重进行叶面喷肥,每710天叶面喷0.1%0.2%磷酸二氢钾12次,延缓大豆叶片衰老,促进鼓粒。4.病害防治。渍涝容易诱发大豆根腐病和锈病,于发病初期喷施25%甲霜灵800倍液或2.5%咯菌脂100O倍液防治根腐病,喷施15%三嗖酮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O倍液防治大豆
13、锈病。四防强风倒伏强降雨往往伴随强风,容易造成大豆植株倒伏,造成严重减产。根据倒伏时期和倒伏程度,因地因情施策。大豆开花期以前遭遇大风,出现倒伏,可不采取措施,靠植株自我调节进行恢复,基本不影响产量;开花期以后轻度倒伏的可以人工适当扶起,两行对扶,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减少落荚,尽量降低产量损失。严重倒伏的,如倒伏4级(植株倒伏于地),会影响以后的田间管理和机械收获,可能减产30%左右。建议不要再人工扶起,以免植株折断,造成更大的产量损失。同时喷施叶面肥,延长叶片功能期,减少落荚,增强抗病能力。五、防冰雹雹灾对大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植株生长点有的被破坏,叶片穿孔、碎裂,地面上有少量落叶,甚至茎叶、分
14、枝被打断,打烂,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可在灾后追施速效氮磷钾复合肥,促使大豆尽快恢复生长。同时雹灾伤口容易感染病害,要在雹灾发生后710天喷施一次杀菌剂和叶面肥,连续喷施2次,增强抗病能力。雹灾过后容易造成地面板结、地温下降,根系正常生理活动受到抑制,要及早进行中耕、晾埔,以增温通气,促进根系生长。小宗粮食作物防灾减灾促丰产技术方案一防干旱(一)水稻1 .灾害影响。水稻孕穗期受旱会严重减少颖花数量,引起花粉粒发育不健全,增加空粒;抽穗开花期受旱会影响抽穗,使花粉生活力减弱,授粉不良,降低结实率;开花到成熟期受旱,灌浆速度减缓甚至停止,枇粒增加,粒重下降,导致减产。2 .灾后补救措施。幼穗分化期受旱
15、的,补施粒肥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以减少颖花退化,促进灌浆结实。对旱情严重的造成绝收的田块,要因地制宜及时改种其他作物,可“水改旱”,如生育期短的绿豆、甘薯、蔬菜等秋收作物,确保不出现丢荒弃荒的现象发生。(二)甘薯1 .灾害影响。干旱不仅影响甘薯分根结薯,还容易薯肉多丝、薯皮增生筋脉,表面不光滑,影响甘薯品质,降低产量。2 .栽后补救措施。在生长前中期受旱,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清晨或傍晚浇水。也可结合中耕,在薯行间覆盖作物秸秆等措施保堵,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在甘薯生长的后期,每亩叶面喷施1%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或黄腐植酸类溶液50kg,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延缓叶片衰老,增强植株的抗干旱
16、高温能力。避免在温度较高时喷施,以免烧叶。(三)谷子L灾害影响。拔节期和灌浆期是谷子的水分敏感期,受旱会抑制植株叶片、茎秆及果穗的生长,尤其是灌浆期干旱将影响籽粒灌浆,提高秋谷率,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3 .灾后补救措施。在幼苗期、拔节期受旱情况较重时,应及时采取中耕、培土等措施,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并在早晚采取喷灌、滴灌等方式补埔。灌浆期受旱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肥料,提高抗旱能力。如果受灾严重,及时整地,改种蔬菜、绿豆、鲜食甜玉米等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四)高粱L灾害影响。高粱受旱会导致叶片卷曲、直立、褪色、叶缘干枯、开花延迟,影响高粱的正常生长发育,特别是在开花授粉
17、期受旱会影响产量形成。高粱成熟和收获期持续干旱,还会影响高粱的成熟度和品质。4 .灾后补救措施。尽量创造条件灌溉,减轻旱情影响。发生旱情,浅中耕12次,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可采取无人机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碧护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植株抗旱能力。如果受灾严重,及时整地,改种蔬菜、绿豆、鲜食甜玉米等生育期较短的作物。二防渍涝(一)水稻L灾害影响。拔节期受涝23天,颖花分化受抑制,幼穗不能抽穗。孕穗期受涝会抑制幼穗发育,形成畸形穗、颖花退化等。抽穗开花期受涝23天,排水后稻穗颖花还能开花,部分可结实;淹水3天以上,花粉、花药被破坏,虽能开花但不能授粉,不久穗干枯死亡。2.灾
18、后补救措施(1)及时排水。尽快在田间四周开沟排水,降低稻田间水位,促进根系恢复生长。在高温烈日情况下,不能一次性将水排干,必须保留35厘米水层,防止高强度的叶面蒸发导致植株生理失水而枯死;在阴雨天,可将水一次排干,有利于稻苗恢复生长。(2)清理漂浮物和洗苗。随退水捞去漂浮物,清除烂叶、黄叶,及时用清水洗去沾在叶片表面的泥浆,尤其是上面3片叶,减少稻苗压伤和苗叶腐烂。(3)及时追肥。退水后35天左右根据不同情况适量追肥,若早晨植株叶片有“吐水”现象,根部有白根发生,茎基部坚挺,可实施根外追肥和叶面喷肥相结合,养根保叶,恢复生长。田面撒施以速效氮钾肥为主,氮肥可每亩用硫锭或尿素35kg,配合氯化钾
19、2.5kg左右,施肥时保持田面有薄水层,选择阴天露水干后或晴天下午4时以后施肥。叶面喷施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有条件的可以采用飞机喷施,5天左右补喷1次。(4)防治病虫害。水稻受涝后自身的抗性减弱,大大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率,要搞好田间病虫害的调查,及早防治。(5)改种。对于遭受严重毁损已无法挽救或受灾较重短期内无法恢复的稻田,应及时清表整地、消毒,改种生育期短、见效快的鲜食玉米、绿豆、红豆等农作物,弥补灾害损失。(二)甘薯L灾害影响。甘薯生长中后期受涝灾后,容易引起薯块腐烂。2.灾后补救措施。及时排水清淤,清除田间杂物、烂叶。当田间积水退去能下田时,及时中耕散塘,改善土壤的通气
20、状况。同时,增施尿素5-IOkg,或采用无人机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碧护等溶液,促进茎蔓和薯块生长;除常规的杀菌剂、杀虫剂外,可加入一定的免疫诱抗剂如壳寡糖,与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配合叶面肥喷施,可提高甘薯的抗病性,防止早衰,恢复正常生长。对少数已坏烂的薯块,可挖出以防蔓延。(三)谷子1 .灾害影响。谷子灌浆后期到成熟,雨水过多会导致贪青晚熟,病害加重,造成减产。2 .灾后补救措施。及时排除田间低洼处积水,保持土壤通气。灌浆后期雨水过多应喷施钾肥,促进灌浆成熟。如果受灾严重,及时整地,改种蔬菜、绿豆、鲜食甜玉米等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四)高粱L灾害影响。拔节到灌浆期涝灾会导致倒伏、病虫害加重
21、籽粒霉变、穗发芽等现象,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2.灾后补救措施。尽快排出田间积水。雨后天晴,适时进行中耕散墙,促进根系恢复生长。同时,补施速效肥,大喇叭口期可将追肥与灾后补施肥相结合,每亩追施尿素2025kg;已追施穗肥的每亩可再追施尿素510kg,也可酌情追施钾肥。或用无人机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1%2%尿素、001%004%芸苔素内酯等。可用杀虫剂、杀菌剂综合防治病虫害,谨防螟虫蛀茎和后期形成“窝子蜜”,同时加强高粱粗斑病、顶(根、茎)腐病和粒霉病等病害的防控。如果受灾严重,及时整地,改种蔬菜、绿豆、鲜食甜玉米等生育期较短的作物。三防风雹(一)水稻L灾害影响。风雹会在极短的时间
22、内折断水稻茎秆、砸坏叶片,造成水稻减产或者绝收。2.灾后补救措施(1)雹灾。冰雹结束后及时排出冷水,更换新水,并保持浅水层3cm左右;对于受损较轻的水稻叶片仍有光合作用和进行养分输送功能,要及时施入适量速效氮肥并配施Ikg硅肥(二氧化硅含量72%以上)。同时注意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或锌肥以促进植株快速恢复。(2)倒伏。开花结实期倒伏,应及时扶理,使水稻尽快恢复生长。同时注意防治强风后高温高湿天气引发的各种病害;灌浆成熟初期倒伏,应及时扶起,可增施叶面肥,增强植株活力,防早衰;灌浆成熟后期倒伏,应及时抢收,严防霉变,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确保颗粒归仓。机械收割倒伏水稻时,将割台降至适宜高
23、度,并正确选择收割方向进行收割。(二)甘薯L灾害影响。甘薯遭遇冰雹,地上部叶片容易被砸碎,对地下部薯块膨大及产量形成影响较大。2.灾后补救措施。及时排除田间积水,迅速清理残枝烂叶,防止甘薯根系因缺氧而受损,确保薯块正常生长。封垄后受雹灾,应及时整理秧蔓、中耕松土、清除杂草,使甘薯尽快恢复生长。可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碧护等,促进甘薯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增强抗病虫能力。受风雹灾后恢复生长的茎叶幼嫩,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染,要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及早防治。(三)谷子L灾害影响。拔节至抽雄前受雹灾,谷子叶片受损但茎尖生长点未损伤,对产量的影响不大;抽穗后受雹灾,植株恢复生长能力变差,对产量
24、影响较大。2.灾后补救措施。雹灾过后要及早中耕、晾埔,以增温通气,促使尽早恢复生长。拔节至抽雄前受灾要及时浇水追肥,每亩可追施尿素15kg;抽穗后遭受雹灾,应叶面喷施钾肥和生物肥。植株受灾后萌发的枝叶幼嫩,易受病虫危害,要加强病虫综合防治。如果受灾严重,及时整地改种蔬菜、绿豆、鲜食甜玉米等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四)高粱L灾害影响。拔节后遭遇大风容易倒伏,尤其是抽穗后倒伏严重影响产量。2.灾后补救措施。雹灾过后及早进行浅中耕松土,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和发育。高粱抽穗前,遇大风倒伏不用扶正,植株自行恢复生长;发生根倒的雨后应该尽快人工扶直植株并进行培土,重新将植株固定;茎秆折断比例较少的,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秋收 作物 防灾 减灾 稳产 丰产 技术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