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教育关于生产培训之临时用电常见隐患和及安全用电安全管理(2025年).docx
《XX教育关于生产培训之临时用电常见隐患和及安全用电安全管理(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教育关于生产培训之临时用电常见隐患和及安全用电安全管理(2025年).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教育关于生产培训之临时用电常见隐患和及安全用电安全管理一、临时用电常见的隐患(一)线路敷设方面隐患1:电线老化、破损。防控措施:定期检查电线,发现老化、破损及时更换。隐患2:线路私拉乱接。防控措施:严格遵守用电规定,禁止私拉乱接,由专业电工安装线路。隐患3:电缆未穿管保护。防控措施:对易受机械损伤的电缆穿管保护,埋地电缆深度要符合要求。隐患4:线路穿越道路未采取保护措施。防控措施:线路穿越道路时应采用埋地敷设或架空敷设,埋地时要穿保护管,架空高度要符合要求。隐患5:不同电压等级线路同杆架设。防控措施:严格按照规定,不同电压等级线路分开架设,保持安全距离。隐患6:电缆桥架内杂物堆积。防控措施
2、定期清理电缆桥架内的杂物,保持桥架整洁。隐患7:电缆在水中浸泡。防控措施:对易被水浸泡的电缆采取架空或防水保护措施,避免电缆长期在水中浸泡。隐患8:线路跨越建筑物时无防护措施。防控措施:线路跨越建筑物时应采用合适的支撑和防护措施,防止线路磨损或被建筑物挤压。隐患9:电线接头未做绝缘处理。防控措施:电线接头应采用绝缘胶布或绝缘套管进行可靠绝缘处理,确保绝缘性能良好。隐患10:架空线路的档距过大。防控措施: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合理设置架空线路的档距,一般不宜超过35米。隐患11:电缆埋地深度不足。防控措施:确保电缆埋地深度符合要求,一般不小于0、7米,在农田等易受挖掘影响的区域应适当加深。隐患12
3、同一配电箱内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未分开敷设。防控措施:将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在配电箱内分开敷设,并做好标识,防止误操作和短路。隐患13:线路穿越易燃、易爆场所时未采取防爆措施。防控措施:线路穿越易燃、易爆场所时,应采用防爆型电缆或穿钢管保护,并做好密封处理。隐患14:临时用电线路与建筑物、树木等距离过近。防控措施:按照规定保持临时用电线路与建筑物、树木等的安全距离,防止线路被刮擦或短路。(二)配电箱及开关方面隐患15:配电箱无门、无锁。防控措施:安装配电箱门并配锁,专人负责管理。隐患16:配电箱内电器元件损坏。防控措施:定期检查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电器元件。隐患17:开关过载使用。防控措施:根据
4、负载电流选择合适的开关,避免过载。隐患18:配电箱内布线混乱。防控措施:对配电箱内线路进行整理,规范布线,标识清晰。隐患19:配电箱未安装漏电保护器或保护器失灵。防控措施: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器,并定期试验,确保其正常运行。隐患20:开关箱未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防控措施:每个用电设备都应单独设置开关箱,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求。隐患21:配电箱接地或接零不可靠。防控措施:定期检查配电箱接地或接零情况,确保连接牢固,接地电阻符合要求。隐患22:配电箱内未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控措施:在配电箱内和箱门表面设置“有电危险”等明显的警示标*O隐患23:开关接触不良。防控措施:定
5、期检查开关的接触情况,及时修复或更换接触不良的开关。隐患24:配电箱内堆放杂物。防控措施:保持配电箱内整洁,严禁堆放杂物,防止影响电器元件散热和操作。隐患25:配电箱内的熔断器熔体规格与负载不匹配。防控措施:根据负载电流选择合适规格的熔断器熔体,确保在发生过载或短路时能及时熔断。隐患26:配电箱的进线和出线未固定牢固。防控措施:对配电箱的进线和出线进行牢固固定,防止因松动导致接触不良或拉脱。隐患27:配电箱内电器元件损坏未及时更换。防控措施:定期检查配电箱内电器元件,发现损坏的及时更换,确保其正常运行。隐患28:配电箱的分路标识不清。防控措施:对配电箱的分路进行明确标识,注明所控制的设备或区域
6、便于操作和维护。隐患29:配电箱内的接线端子松动。防控措施:定期检查配电箱内的接线端子,确保其连接牢固,如有松动及时拧紧。隐患30:配电箱的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防控措施:定期测量配电箱的接地电阻,确保其不大于规定值,如不符合要求,及时查找原因并整改。隐患31:开关损坏或失灵。-防控措施:对开关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损坏或失灵的开关及时更换。隐患32:配电箱内的零线和地线混接。防控措施:将配电箱内的零线和地线分开连接,分别设置零线排和地线排,确保接线正确。隐患33:配电箱的防护等级不符合现场环境要求。-防控措施:根据现场环境,如潮湿、粉尘等,选择合适防护等级的配电箱,如IP54、IP65等。
7、三)用电设备方面隐患34:设备未接地或接零。防控措施:确保用电设备可靠接地或接零,定期检查接地电阻。隐患35:手持电动工具无漏电保护。防控措施:为手持电动工具配备漏电保护器,使用前检查其有效性。隐患36:设备长期过载运行。防控措施:合理安排设备使用,避免长期过载,安装过载保护装置。隐患37:设备绝缘损坏。防控措施:定期对设备进行绝缘检测,发现绝缘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隐患38:移动用电设备的电源线过长或拖地。防控措施:控制移动设备电源线长度,避免拖地,防止磨损和碾压。隐患39:用电设备周围有易燃物。防控措施:清理用电设备周围的易燃物,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隐患40:设备长期闲置未进行维护保养。防
8、控措施:对长期闲置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使用前进行全面检查。隐患41:设备的电源线接头不牢固。防控措施:定期检查电源线接头,确保连接牢固,防止虚接发热。隐患42:使用的电气设备不符合现场环境要求。防控措施:根据现场环境,如潮湿、粉尘等,选择合适的防爆、防潮、防尘等类型的电气设备。隐患43:设备的散热通道被堵塞。防控措施:定期清理设备的散热通道,确保其通风良好,防止设备因过热而损坏。隐患44:设备的转动部件未安装防护装置。防控措施:为设备的转动部件安装防护罩或防护栏等防护装置,防止人员接触发生危险。隐患45:使用淘汰或不合格的电气设备。防控措施:禁止使用淘汰或不合格的电气设备,采购设备时要严格
9、检查产品质量和合格证明。隐患46:设备的插头与插座不匹配。防控措施:根据设备插头选择合适的插座,或更换设备插头,确保两者匹配,接触良好。隐患47:使用的电气设备功率超过插座或线路的承载能力。防控措施:核实插座和线路的承载能力,合理安排用电设备,避免过载。隐患48:设备的电源线有破损或老化现象。防控措施:检查设备电源线,发现破损或老化的及时更换,确保电源线安全可靠。(四)人员操作方面隐患49:非电工操作电气设备。防控措施:严禁非电工从事电气作业,电工须持证上岗。隐患50:操作人员未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防控措施:要求操作人员在操作电气设备时正确佩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隐患51:湿手操作电气设备。防控
10、措施:保持手部干燥,严禁湿手操作。隐患52:在电线上晾晒衣物。防控措施:加强安全教育,禁止在电线上晾晒衣物,设置警示标识。隐患53:操作人员在操作时未切断电源。防控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检修、移动电气设备时先切断电源,并挂牌警示。隐患54:违规使用花线、护套线作为电源线。防控措施:使用符合要求的电缆作为电源线,禁止使用花线、护套线等不符合规定的线路。隐患55: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玩手机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防控措施:加强现场管理,严禁操作人员在操作电气设备时玩手机或做其他无关事项。隐患56:操作人员对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不熟悉。防控措施: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I,使其熟悉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并
11、经考核合格后上岗。隐患57:多人同时操作同一电气设备时协调不畅。防控措施:明确多人操作时的指挥人员和各自职责,加强沟通协调,确保操作安全。隐患58:操作人员酒后操作电气设备。防控措施:严禁操作人员酒后上岗,加强现场监督检查。隐患59:操作人员随意拆卸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防控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告知操作人员保护装置的重要性,禁止随意拆卸。隐患60:在带电设备附近使用金属工具。防控措施:在带电设备附近使用绝缘工具,如必须使用金属工具,要采取绝缘措施并设专人监护。隐患61:操作人员未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防控措施:要求操作人员在操作电气设备时,必须按规定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个人防护用品。隐患62
12、操作人员在潮湿环境中未采取防滑措施。防控措施:在潮湿环境中设置防滑垫或采取其他防滑措施,同时提醒操作人员注意防滑。隐患63:操作人员在操作电气设备时身体接触到带电部分。防控措施:规范操作流程,要求操作人员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身体接触带电部分,同时加强安全培训和监督。隐患64:操作人员在雷雨天进行室外电气作业。防控措施:雷雨天禁止进行室外电气作业,如遇紧急情况必须作业,需采取可靠的防雷措施。(五)其它方面隐患65:未制定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防控措施:制定完善的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隐患66:未对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控措施: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记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教育 关于 生产 培训 临时 用电 常见 隐患 安全 安全管理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