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范本).docx
《中小学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范本).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范本)一、目标宗旨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一旦在校园内爆发,不仅会严重威胁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为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两种疾病在校园内的发生与传播,切实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平稳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最新的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年版)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致力于通过强化预防措施、实施精准监测、开展高效处置,推动校园
2、内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防控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对校园的危害。二、组织架构及职责(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校长亲自担任,作为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统筹校园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防控工作。负责统一调配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对防控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最终决策。积极与上级教育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等进行沟通对接,确保上级的各项防控部署能够在学校精准落地、有效执行。 副组长:由分管副校长担任,协助组长开展防控工作。具体组织和协调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防控合力。对各项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
3、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提高师生的防控意识和能力,及时解决防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 学校办公室:承担防控工作的综合协调与信息报送任务。负责组织召开与防控工作相关的各类会议,包括领导小组会议、工作部署会议等。起草防控工作所需的各类文件、报告和通知等,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与校内外各部门的沟通联络,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和内外协调工作。 学生工作处:主要负责学生的管理与健康教育工作。运用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整治。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换衣等。密切追踪因病缺勤学生的情况,
4、建立详细的台账,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动态。 教师工作处:负责教师的防控管理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提升教师的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掌握教师的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发热、皮疹等症状,以及教师的外出动态,特别是前往疫情高发地区的情况,及时做好登记和跟踪。 总务处:承担校园环境整治、防控物资供应保障以及校园设施设备维护等工作。定期组织人员对校园进行全面的清扫与消毒工作,重点清理容易滋生蚊虫的积水区域。负责采购并储备足量的杀虫剂、防护口罩、手套等防控物资,建立物资储备台账,确保物资供应充足。同时,保障校园内排水、通风等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维修损坏的设施设备。校医务室:承担疫情监测、病
5、例报告与初步诊断等职责。设立专门的发热门诊,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对前来就诊的师生进行细致排查。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上报。协助卫生健康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师生提供专业的医疗咨询和支持。年级组长:负责落实本年级的防控工作。积极配合学校各部门开展防控知识宣传与疫情监测工作,组织本年级教师和学生参与各项防控活动。掌握本年级师生的健康状况,督促师生严格执行学校的防控措施,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反馈本年级的防控工作情况。班主任:作为班级防控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向学生及家长宣传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控意识。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卫生清扫,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6、卫生。开展学生的晨检、午检工作,每天对学生的体温和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做好详细记录。追踪因病缺勤的学生,了解其病因和康复情况,及时将相关信息上报给年级组长和校医务室。(二)防控工作小组宣传教育组:由学校办公室、学生工作处、教师工作处的人员共同组成。负责制定详细的宣传教育方案,明确宣传目标、内容、方式和时间安排等。借助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包括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方法等。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增强师生的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防控氛围。疫情监测组:由校医务室人员与各班主任构成。负责建立健全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
7、制定详细的监测制度和流程。落实晨检、午检及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校医务室负责对全校师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整体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疫情风险。班主任每日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测与询问,详细记录学生的体温、身体状况等信息,对缺勤学生进行追踪,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向校医务室报告。环境卫生整治组:由总务处人员、保洁人员与物业人员组成。制定严格的卫生清扫消毒制度,明确清扫范围、频率和标准。定期对校园进行全面清扫,重点清理积水区域、卫生死角、下水道等蚊虫易滋生的地方。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定期消毒,做好绿化植被的养护工作,及时修剪杂草和树枝,减少蚊虫的栖息场所。物资保障组:由总务处的相关人员组成。
8、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防控工作的需求,制定物资采购计划,负责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与管理工作。采购足量的杀虫剂、驱蚊用品、防护物资、消毒药品、医疗器械等,并对物资进行分类存放和管理。建立详细的物资管理台账,记录物资的采购时间、数量、规格、发放情况等,规范物资的发放与使用流程,确保物资能够及时、充足地供应。应急处置组:由学校办公室、校医务室、安全保卫处的人员组成。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的流程、职责和措施等。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模拟疫情发生后的各种场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迅速采取隔离、送医、报告、追踪密切接触者、环境消毒等措施,并积极协调上级部
9、门开展相关工作。三、校园风险分析(一)校园环境我校校园占地面积较大,绿化植被丰富,这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防控风险。校园内的花坛、景观水池、下水道周边等区域,在下雨后容易形成积水,这些积水成为了蚊虫滋生的理想场所。此外,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食堂等建筑众多,师生在这些场所内的活动较为集中,人员密度较大,且部分场所空间相对封闭,空气流通不畅,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疫情传播的风险。(二)师生流动学校现有师生数量较多,日常校内活动频繁,师生之间的接触较为密切。部分师生与校外人员及周边社区的接触也较为广泛,这使得病毒传入校园的可能性增加。在节假日期间,许多师生会选择外出旅行,若前往疫
10、情高发地区,就有可能感染病毒,并在返回校园后将病毒传播给其他师生,进一步加大了疫情传播的风险。()现有防控基础学校已经建立了基本的卫生管理制度,能够定期组织人员对校园进行清扫与消毒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校园环境的整洁。学校设有校医务室,并配备了相应的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在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在针对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这两种特定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缺乏专门的针对性防控措施,师生对这两种疾病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与卫生健康部门等外部机构的协同合作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四、预防措施(一)宣传教育 纳入课程:将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系统地融入学校的
11、健康教育课程中,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师生系统地传授这两种疾病的危害、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知识,让师生能够深入了解并掌握相关防控技能。 多平台宣传: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宣传平台,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网络。及时发布最新的防控信息、疫情动态和科普知识,定期推送防控小贴士、健康提示等内容。例如,在微信公众号上每周发布一期防控知识推文,在校园广播中每天播报防控注意事项,在宣传栏中张贴宣传海报等,不断提升师生的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家校协同:向每位学生家长发放精心制作的宣传手册
12、或告知书,内容包括疾病的基本知识、家庭防控措施、学校的防控工作安排等。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渠道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校的防控工作情况和学生的健康状况。指导家长做好家庭内的防控工作,如清理家庭内的积水、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形成家校联合防控的强大合力。(二)爱国卫生运动 日常清扫:建立严格的每日清扫制度,明确各班级、各部门的清扫责任区域和清扫标准。组织师生对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清扫,及时清理地面、桌面的垃圾杂物,保持环境的整洁卫生。每周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卫生大扫除,对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积水整治:重点加强对校园内易积水区域的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 预案 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