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黄历”中看中国民俗分析研究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docx
《从“老黄历”中看中国民俗分析研究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老黄历”中看中国民俗分析研究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老黄历”中看中国民俗摘要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原绚丽多姿的文化记忆。而老黄历作为民俗文化传承的载体,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老黄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五千年以来所留传下来的传统习俗、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以及不同地区民族的风情。并且通过不断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的文化保留了下来,并且将其发扬光大。通过本文对老黄历的用途、排版、内容及里面的插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民俗中岁时节日、饮食习惯、服饰文化以及关于月相、天干地支、宜忌、人生仪礼等方面。关键词:“老黄历”;中国民俗;传统文化AbstractChinesefolkcultureandlonghisto
2、ry,isacolorfulculturalmemoryoftheCentralPlains.Theoldhistoryasafolkculturalheritageofthecarrier,inthetraditionalculturaldevelopmentplaysavitalrole.Fromtheoldalmanac,wecanseethatsincefivethousandyearshandeddownbytradition,foodculture,costumescultureandcustomsindifferentpartsofthenation.Andbyconstantl
3、yitsessence,toitsdregs,theoutstandingculturalretained,andtoflourish.Inthispaper,bystudyingtheuseoftheoldalmanac,layout,contentand川UStratiOnSinside,wecanbetterunderstandtheageoftheChinesetraditionalfolkfestivals,eatinghabits,clothingcultureandonthephaseofthemoon,attribution,Taboo,RitesofPassageandsoo
4、n.Keywords:HuangLi;Chinesefolk;TraditionalCulture目录绪论4第一章中国古老节日与习俗41. 1春节41.2 本命年51.3 中秋节-51.4 冬至-5第二章体现在老黄历中的中国特色52. 1农历公历62.2 每日宜忌-62.3 月相-72.4 天干地支-72.5 二十四节气8第三章中国传统民俗的特点82.6 多元性与复合性82.7 阶层性与地方性82.8 神秘性与实用性9第四章老黄历的作用94. 1对文化传承的意义94,2对现代社会的意义10结语10参考文献11致谢11绪论中国作为一个政治文化大国,影响了周边很多国家的文化,一些传统习俗不仅在中国
5、得以传承,在韩国日本等国家也一直保留了下来。传统习俗留传下来除了史书记载、以及人们世代相传这种方式外,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载体,那就是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的“老黄历”。在我们研究“老黄历”的过程中,不但发觉了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元素,也对中国传统民俗有了一个更全面细致的认识。本文通过对老黄历的分析,从物质民俗文化、社会民俗文化、精神民俗文化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民俗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第一章中国古老节日与习俗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博大精深,保留了很多传统节日,其中最为重要的八个节日为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和清明。1.1 春节说到春节,应该是国人感觉到最熟悉最亲切的一个节日了。从古代的神话
6、中,描述人们通过放鞭炮的形式吓走一只名叫“年”的怪兽可以看出,春节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在春节到来之前人们通常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辞旧迎新。按照传统会吃饺子,放鞭炮,迎财神,祭拜祖先。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史的沉淀,时间的洗礼,带着美好寓意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而时至今日,年节的主要习俗,都依然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不仅中国在过春节,世界各地很多地方都会在
7、春节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1.2 本命年本命年就是十二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在传统习俗中,本命年也成为“槛儿年”。“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民谣是关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写照。一般为了这一年平安吉祥,特别是在北方,会从里到外都穿一身红,红腰带、红衣服、红袜子等。所以到了年末,市场上会出售一种名叫“吉祥带”的绸子,戴上可以免灾,逢凶化吉。13清明清明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个在“老黄历”中也有体现。原为二十四节气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的第五个节气,后来兼并了寒食的习俗: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年基本上在4月5日前后。清明一词最早出现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三月节物
8、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时候的习俗是扫墓,祭拜祖先及折柳枝。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1.4 冬至冬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冬至的传统习俗北方是吃饺子,宰牛羊,南方则有吃冬至面,冬至米团的习惯。第二草体现在老黄历中的中国特色2.1农历公历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汉历、老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
9、一。它是“老黄历”中的一大特色,公历每天日期下面都会有相应的农历日期。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它最早是古罗马人从埃及人那里学来的,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兴起传播世界各地。中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日“国历”。农历与公历的不同之处这是中国特有的日历,通常会比公历晚一到两个多月左右。使用公历的好处是可以和世界同步,缺点第一是失去了
10、中国特色,农历是中国传统民俗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有义务将其发展下去。第二是完全不考虑月球的变化,月份的设置完全是人为设定的。岁首、每月天数毫无根据,是一种相当糟糕的历法。使用农历的好处是保留了中国传统,长久以来人们也习惯了以农历为主,航海、渔业、盐业等一些部门的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它。缺点第一是法定假期可能会与其他国家不同,在海关等与国际有关系的业务可能需要与国际同步。第二是农民不能靠农历来种地,因为旧历的日子不固定,如果日子差太多,会影响收成。这也是二十四节气为什么会这么重要的原因。有了二十四节气,种植不会受农历日子变动的影响,农民也比较好掌握。第三是阴历不考虑地球运行,天它是按照月亮周期来
11、定的,反映不出季节,这也是一个缺点。如果单纯按照月亮周期来考虑,春节有时候在夏天,有时候在冬天,所以会有闰月这个现象来保证它相对稳定,比如今年闰九月,公历就没有这个现象。2. 2每日宜忌人们在办事出行遇到困难的时候,通常会说,“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啊。”在中国有黄道吉日这一说法。黄道吉日顾名思义,就是万事皆宜的日子。它其实是前人通过天体运动自然现象,综合中国古代六神定出来的,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黄道吉日就是这六神所在的日子。这一天不避吉凶,万事如意。黄历上每天都会写着宜做什么事,忌做什么事。中国人在有喜事比如说结婚、开业、定亲都会看看黄历挑个好日子。从每日宜忌衍生出来的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老黄历”中看中国民俗分析研究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老黄历 中看 中国民俗 分析研究 文化产业 管理 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