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展馆的互动设计和实现—由展示到传承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docx
《传统文化展馆的互动设计和实现—由展示到传承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展馆的互动设计和实现—由展示到传承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传统文化展馆的互动设计由展示到传承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科技的追捧,导致一些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人们视线,传统文化展馆也流失了大量的观众,从而失去了很多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机会。传统文化展馆中的互动设计作为连接展品和观众的桥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注重于对传统文化展馆的互动设计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从互动设计的概念、应用与发展几方面进行阐述,并且强调互动设计对传统文化展馆的重要性。运用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等方法进行案例分析,深刻剖析当代传统文化展馆互动设计的缺失,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指明传统文化展馆互动设计的发展新趋势。【关键词】互动设计;传统文化展馆;展示设计;创新应用引言1一、关于传统文化
2、展馆的互动设计1(一)关于互动11 .互动设计的概念12 .互动设计的发展1(二)传统文化展馆的界定2二、传统文化展馆中互动设计的重要性2(一)互动设计能够满足观众的多元感官需求2(二)互动设计能够让观众产生学习的兴趣2三、当代传统文化展馆互动设计的缺失3(一)互动设施的数目较少3(二)互动设施的设立不合理4(三)互动模式单一5四、传统文化展馆的互动设施设立方法及原则5(一)传统文化展馆的互动设施设立方法51 .互动设施的数目52 .合理设立互动项目63 .互动模式多样化6(二)互动性设计的原则61 .亲自体验原则62 .休闲娱乐原则63 .非强迫性原则7(三)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互动设计71 .
3、模拟场景的互动设计应用72 .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的互动设计应用7五、结语83 考文献9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展馆开始运用高科技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在互动设计方面,使用了现代先进科技的互动设计使展馆不再是纯粹的展示,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但是,传统文化展馆因为其特有的展品性质,传统理念的表达而脱离审美主流,传统文化的发展在展馆中能做到的仅仅是展示而无法传承。而互动设计的互动体验理念加深了展品和人之间的联系,从以物为主变为以人为主,让观众能够在体验和互动中学习到传统文化展馆想表达的理念和文化。本文通过对盐城淮剧博物馆等传统文化展馆的实地调研,对淮剧博物馆在互动设计上的互动性和体验性上的表现的理念进行
4、深入分析,结合理论知识完善本文的研究。采用了文献阅读法,通过阅读关于互动设计的书籍和文献,了解互动设计的部分理论知识和研究方向,参考前人的智慧。同时,使用了逻辑分析法。通过对现代传统文化展馆的互动设计分析,和部分人群的观后感,推理出人群需求和馆内实际的差距,指明传统文化展馆不受青睐的原因。一、关于传统文化展馆的互动设计(一)关于互动1 .互动设计的概念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IDEo公司(注:美国著名的设计公司)的创办人之一一一比尔.莫格瑞基意识到他和他的同侪们开创了前所未有的设计类别,该设计类别很显然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产品设计,虽然它仍属于产品设计范畴;它同与视觉传达设计,虽然它的确引用了
5、该学科的某些设计方法;它也不属于计算机科学领域,虽然它要处理的问题多半与计算机和软件有关。它与上述学科都有关联,却又有所不同,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利用人们使用的产品而将人与人之间联系起来。莫格瑞基把这一新的设计实践称为:互动设计。互动设计是一个新的领域:是审美以及文化、技术以及人类科学的融合。它所关心的设计是包含这些技术是否能给予服务以及和他们互动经验的质量2 .互动设计的发展我国第一次关于互动体验的设计是90年代吉林省自然博物馆有关体验展示设计方面的研究实践。1992年在“古动物展览”的设计中,为了使观众更好的了解和学习古动物的知识,让人们触摸古动物的骸骨,通过这种互动加深观众对这次展馆的印
6、象,又在之后进行进一步的讨论。这种方式在现在看来很普通,但在当时开启了互动展示设计的先河。(二)传统文化展馆的界定传统文化展馆属于博物馆的一类,笔者是根据展品来划分这个界定的,笔者所说的传统文化展馆的展品大多并不是实实在在可以看到,可以摸到的物品,传统文化展馆的展品大多数来说是一种特色、一项技艺、一类服装、一种戏曲或者一段历史。相对于博物馆来说,传统文化展馆想要展示和传播的是一种非物质的展品,而且这种展品也很难用物品来承载。这类的展品难以保存更难以展示,往往这种展品的传承是从数百年前甚至数千年前开始,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经历过战争和疾病,朝代更替和大型迁徙,很多都已经难以考证和继承,现如今一些
7、在传统文化展馆展出的展品大多是这种技艺或者文化的道具而不是其本身,这对它来说是另一种消磨。二、传统文化展馆中互动设计的重要性(一)互动设计能够满足观众的多元感官需求互动设计在展馆中越来越多的运用是因为展馆是为参观者设计服务的公共教育机构,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教育对象,如果没有了教育对象,展馆也就没有了意义。所以,参观者是展馆的灵魂所在,展馆在展示展品,传播文化的时候,要注意到参观者的感受和需求,而互动设计就是从参观者的感受和需求的角度出发的久互动设计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给观众带来一些感官刺激,让观众通过进行互动活动丰富自己的感官需求,得到满足感。这种方式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极有可能
8、会迎来“回头客”。(二)互动设计能够让观众产生学习的兴趣互动设计如何让观众有学习的兴趣?这些就不得不考虑观众最有效的接受信息方式和学习能力。一项在法国自然历史观中进行的追踪调查研究(贝隆和拉斯塞尔1989)将观众的参观方式分为以下几类:蚂蚁型,他们机械的从一个展位移到下一个展位蝴蝶型,在各个展位之间穿梭不停,偶尔也会在感兴趣处停留下来蚱蠕型,只会选择几个特殊展位,从这里跳到哪里游鱼型,只在大厅游动,偶尔驻足对观众进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他们在参观时的思想活动和参观本身的感受,而从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通常能够记住:他们阅读东西的10%;他们听到东西的20%;他们看见东西的30%;他们看见并听见东
9、西的50%;他们说过东西的70%;他们说过并做过事情的90%o图IT调查表格(图片来源:网络搜索)从图中结构表明(如图I-D观众收到的感官刺激越多,同时接受的感官种类越多,对他们的记忆程度和深度就越有帮助,所以,让观众参与操作、实践和体验的互动设计能够更好的帮助展馆传递信息也更容易让观众接受和记住,这种方式极大的提高了观众的学习效率。Reeves在1993年提出:“交互媒体不能保证学习会发生,就像学校的图书馆不能保证学习一定会发生一样”。所以在观众在展馆中学习的核心就是观众和展品的互动本身。在快节奏的工作下,人们需要进行娱乐来放松自己,即使展馆是传播知识的公共教育机构,也要尽量让观众产生兴趣,
10、达到放松休闲的目的。总结国外众多的展馆的互动设计,教育的模式渐渐模糊,反而是由娱乐休闲的方式慢慢代替。互动设计通过这种方式,打破了沉闷的教学氛围和单调的陈列展示,可以极大的引起观众的兴趣,调动起观众的积极性。三、当代传统文化展馆互动设计的缺失(一)互动设施的数目较少传统文化展馆大多数用采用的是大量的展品陈列,互动设施的数目比较少。可能由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大多数人从心理上认为传统文化是高不可攀的,所以不敢亲近。就拿盐城淮剧博物馆来说(如图3-1),它的大部分都是用在展示一些资料、道具和泥塑场景上。图3-1淮剧博物馆图3-2淮剧博物馆互动设施(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如图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统文化展馆的互动设计和实现由展示到传承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传统文化 展馆 互动 设计 实现 展示 传承 文化产业 管理 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