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同伴交流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分析—以南京市第三幼儿园为例 学前教育专业.docx
《大班幼儿同伴交流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分析—以南京市第三幼儿园为例 学前教育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幼儿同伴交流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分析—以南京市第三幼儿园为例 学前教育专业.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摘要IABSTRACTII一、问题提出11、研究目的与意义12、研究综述1二、研究设计21、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3三、同伴交流对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3(一)同伴交流有利于促进大班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3(二)同伴交流有利于促进大班幼儿社交技能和策略的获得3(三)同伴交流有利于大班幼儿自我中心的摆脱4(四)同伴交流有利于大班幼儿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发展4四、调查结果与分析41、大班同伴交流现状的分析42、影响大班幼儿同伴交流的因素分析6(1)学校因素6(2)家庭因素7(3)幼儿的个性7五、相关问题的建议9(一)教师方面9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92、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93、充分利用户外活动时间9(二
2、家长方面9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92、改变家长错误的教养态度与方式93、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9(三)家园配合10六、研究的反思与展望10(一)研究反思10(二)研究展望10参考文献12致谢13M寸录15附录一15附录二17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标志。其中同伴交流对幼儿社会性及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伴交流不仅完善了幼儿自身的生理、心理,而且促进幼儿的知识经验、社会认知和情感交流等。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交流访谈,以南京市第三幼儿园为例,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大班幼儿同伴交流的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借鉴已有的相关文献,进
3、行深入剖析,梳理当前大班幼儿同伴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促进大班幼儿同伴交流的有效对策。核心概念:同伴关系;同伴交流;社会性;心理适应力ABSTRACTPeerrelationshipisnotonlythecontentofchildren,ssocialization,butalsoanimportantwaytochildren,ssocialization.Peercommunication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developmentofchildren,ssocialandphysicalandmentalhealth.Peerco
4、mmunicationnotonlyimprovethechildren,sownphysicalandpsychological,butalsotopromotechildren,sknowledgeandexperience,socialcognitionandemotionalcommunication.Inthisstudy,throughquestionnairesandinterviews,thirdkindergartensinNanjingcityasanexample,tocarryoutinvestigationandstudytounderstandthedevelopm
5、entofchildren,speerexchangesandtheproblemsfacedbylargeclasses.Onthebasisofinvestigationandresearch,drawlessonsfromtherelevantliterature,in-depthanalysis,combingthecurrentdifficultiesencounteredintheprocessofpeercommunication.Inordertosolvetheproblems,thispaperputsforwardtheeffectivecountermeasuresto
6、promotethepeercommunicationamongtheyoungchildren.Coreconcept:peerrelationship;peercommunication;sociality;psychologicaladaptability一、问题提出(一)问题提出同伴交流能力的发展对幼儿的认知能力、社交技能和策略的获得、去自我中心以及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发展等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兄弟姐妹的缺少、家长的宠溺等原因导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同伴交流、攻击性行为强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找出幼儿同伴交流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幼儿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
7、课题。笔者就此问题以南京市第三幼儿园为例,从分析大班同伴交流对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当前大班同伴交流存在的问题、影响大班同伴交流的因素、帮助大班幼儿提高同伴交流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同伴交流提供宝贵有用的建议。1、研究目的与意义根据笔者深入观察发现,大班阶段幼儿就已表现出同伴交流能力的差异。纲要中指出幼儿与同伴之间共同交流、生活、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大班是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关键时期,同伴交流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提高幼儿同伴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完善幼儿自身的生理、心理,促进幼儿的知识经验、社会认知和情感交流。可以说,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同
8、伴交流与社会性发展关系的研究中。笔者在南京市第三幼儿园的实习中,会有意识地、主动地去了解大班幼儿在同伴交流方面的问题。发现有些大班幼儿在与同伴交流中会发生纠纷,特别是在吃完早点玩桌面游戏时,同伴之间常常出现生争抢游戏的现象,严重时会出现攻击性行为,比如吐口水、踢人、打人等。这不仅给同伴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伤害,更影响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同伴交流到底会给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带去多大影响?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引发了笔者的关注,希望通过实地调查,运用文字、图片等多样化地手段真实地再现调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包括对这些现象的思考以及感悟。并通过此次实地
9、深入地调查、数据分析,引发更多的人去关注大班幼儿的同伴交流的问题,为更好地发展大班幼儿的同伴交流提供宝贵的建议。2、研究综述笔者发现国外对于同伴关流的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已经开始,但在二战期间研究被中断。20世纪70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幼儿的同伴交流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目前同伴交流已经成为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领域。相关研究和调查发现,缺乏同伴交流的儿童比预期的多,而且还含有一系列的行为缺陷。到80年代末,以往的研究进程为“同伴交流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这一假设提供了依据。我国关于同伴交流的研究一方面受国外研究影响,另一方面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使得对同伴交流的研究成为
10、众多学科研究的热点。在了解、借鉴国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对同伴交流的相关研究大量散见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大多聚焦于家庭环境与幼儿同伴交流相结合的角度来理解儿童的社会性问题。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性格特征以及家庭教养方式都会影响幼儿同伴交流的能力。研究表明,家长的民主教育方式可以引发儿童对同伴的友好倾向,其子女表现出较高的社会交往水平。尽管国内外研究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对同伴交流做了大量研究,但是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笔者以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大班幼儿为例,展开深入调查。从分析大班同伴交流对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当前大班同伴交流存在的问题、影响大班同伴交流的因素、帮助大班幼儿提高同伴交流的策略等方面进
11、行探讨。二、研究设计1、研究对象(1)问卷调查对象本课题的研究是针对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大班幼儿同伴交流现状进行的调查,利用2016年9月、10月、11月两个多月在幼儿园实习的时间与教师交流、与家长沟通、发放教师调查问卷,与大班幼儿近距离接触,观察、记录他们平时真实的同伴交流状况,获得可靠、有效的数据、材料。将数据制作成图表,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较准确的反映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大班幼儿同伴交流的现实状况。(2)访谈对象在南京市第三幼儿园中分别选取了2位大班幼儿教师和两位大班幼儿家长进行访谈,将他们标记为ABCDo分别是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大一班主班教师A、大一班某幼儿家长B;大二班保育员C;大二班某
12、幼儿家长D。(访谈基本情况见附录二)2、研究方法(1)调查法调查法是最常采用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与研究有关研究对象的历史情况或现实情况的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两种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调查问卷:面向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大班教师发放100份问卷,回收97份,有效性97%,通过问卷形式大致了解大班幼儿同伴交流状况。访谈法:在这次调查研究过程中笔者主动、及时地与大班教师、以及幼儿家长了解本班幼儿同伴交流问题的现象。对教师的访谈事先拟定访谈提纲目的是了解大班幼儿同伴交流的情况。对家长的访谈主要了解家长教育的方式、家庭教育的环境对同伴交流的影响。访谈过程中采用现场录音的方
13、法记录。(表见附录)(2)文献法:首先在“知网”中进行搜索,梳理、并且整理现成研究的成果。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运用到本研究当中。其次通过阅读有关幼儿同伴交流的书籍,整理分析资料,借鉴学习对本论文有参考价值的研究理论。(3)观察法:对某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和日常生活的自然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主要的观察对象是玲玲,对其进行长达两个月的观察时间。主要观察该幼儿如何与同伴交流、交流的方式和结果等,并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三、同伴交流对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同伴交流对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一)同伴交流有利于促进大班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同伴交流是影响大班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4、不同的幼儿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基础,他们通过交流、模仿学习获得有意义的知识经验。幼儿常常一起交流探索、协商讨论有利于扩展知识、丰富认知、发展思维等。(二)同伴交流有利于促进大班幼儿社交技能和策略的获得在同伴交流中,幼儿尝试用自己学会的社交技能与同伴交流,并随时根据对方的反应进行调整、不断巩固、熟练。幼儿通过观察对方的社交行为来学习,从而丰富自身的社交技能。幼儿更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交流场合,需要幼儿根据这些场合性质的不同来确定自己的行为、反应,发展更多的社交技能和策略,以适应这种变化。(三)同伴交流有利于大班幼儿自我中心的摆脱大班幼儿在思维上常常有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无法意识到同伴的感受,
15、幼儿只有在与同伴平等互惠的交流过程中才会认识到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来改变自己不合理的交流方式,学会与同伴积极沟通交流。(四)同伴交流有利于大班幼儿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儿童通过与同伴的交流、比较进行自我认知,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判断,为幼儿提供自我评价的参照,同伴交流可以为幼儿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同伴交流还可以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处于不利的环境中,也可以抵消不良的环境对其发展。儿童在同伴交流中获得的经验对塑造其个性,价值观及人生态度都有独特的影响。四、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大班同伴交流现状的分析根据笔者相
16、关研究,大部分大班幼儿有自己的好朋友,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经历。但是少数大班幼儿会在游戏活动中出现骂人、攻击人的现象。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其他幼儿选择回避这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同伴。少数有暴力行为的大班幼儿不仅对同伴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不利于自身的社会性发展。笔者特进行此次调查,旨在通过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大班同伴交流现状来折射整个南京市甚至我国令人担忧的大班同伴交流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调查后发现:大班幼儿很乐意把自己介绍给身边的新伙伴。据表1-2,受调查者97人中45人选择了总是会把自己介绍给新伙伴占总体的46.4%o其次很少把自己介绍给新伙伴的占了总体的27.8%。幼儿本身的性格是引起该现象的原因之一
17、有的大班幼儿天生活泼,在园里表现得活跃,与同伴交流的次数多。有的大班幼儿性格内向,不愿意与同伴交流,在园里表现得很安静。因此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交流沟通。表上2问卷Ql调查情况条形统计图Ql:大班幼儿会主动把自己介绍给新伙伴()表2-2问卷Ql调查情况统计表答案选项回复情况总是16经常45很少27从不9调查人数:97根据表格-4和2-4可以看出,大班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部分大班幼儿经常会选择谦让,甚至能较好地正确处理与其他同伴之间的不和或者纠纷。从表2-4可以看出44人选择大班幼儿经常能较好地处理与其他同伴之间的不和与纠纷,占了总体的45.4%。46人选择幼儿很少会处理与同伴之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幼儿同伴交流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分析以南京市第三幼儿园为例 学前教育专业 大班 幼儿 同伴 交流 社会性 发展 关系 研究 分析 南京市 第三 幼儿园 学前教育 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