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的基因分子诊疗.docx
《胃肠间质瘤的基因分子诊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肠间质瘤的基因分子诊疗.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胃肠间质瘤的基因分子诊疗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s)是最常见的间叶来源的胃肠道肿瘤,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多见于胃(60%65%)和小肠(20%35%)。胃肠间质瘤好发部位解剖图多项研究表明,GIST的发病率与基因突变有关,KlT基因突变的GIST发病率约为8例/百万人年,PDGFRA基因突变的GIST发病率3例/百万人年,其他类型的GlST发病率WI例/百万人年。随着基因测序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GIST的理解不断深化,个体化和精准的治疗策略正逐步实现。1、GIST的发病机制GIST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基因和信号通路的异常,主要
2、发病机制涉及编码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基因突变,尤其与KIT或PDGFRA基因的特异性突变密切相关,而这些突变主要导致了KIT或PDGFRA激酶的活化。KIT和PDGFRA作为“双开关”酪氨酸激酶,主要控制两个主要结构域:自抑制的近膜(Juxtamembrane,JM)结构域和激活开关结构域。这些结构域的突变会导致受体的异常激活,进而促进GlST的发展。KlT外显子11突变是最常见类型(65%),而KT外显子9突变(6%8%)的GIST一般起源于小肠且表现出较为侵袭性的临床进展。相比之下,PDGFRA突变的GIST通常起源于胃且预后较好。止匕外,约15%的GIST没有Krr或PDGFRA突变,但存在
3、其他基因变化,如SDH家族、RAS家族、BRAF、NFl等基因的突变。野生型GIST,即不含KIT或PDGFRA突变的GIST,在成人中约占10%15%,在儿童中更常见。这类GIST显示出分子层面的异质性,可进一步分为SDH-能力型和SDH-缺陷型,这些亚型对临床管理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对于这些野生型GlST,传统的激酶抑制剂治疗效果通常不佳。同时,RAS/MAPK和PI3KmT0R信号通路在GIST发病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传导着致癌程序,并介导细胞增殖和免疫逃逸口。最后,其他如STAT3、AXL.Sre等信号通路的作用和机制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2、GISTs的诊断GISTs的诊断依赖于肿
4、瘤的解剖位置、免疫组织化学模式以及相关分子特征的组合。GISTS有独特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干细胞因子受体KIT(CD117)阳性表达是诊断GISTS的“金标准”,其阳性表达率为95%。止匕外,大多数GlSTS的DOG-1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A)也呈阳性染色。图1GIST病理诊断思路注:GIST:胃肠间质瘤:SDH:琥珀酸脱氢酶通常在GlSTS中表达的其他标志物还包括CD34抗原(70%)、平滑肌肌动蛋白(SMA,30%40%)、SlOO蛋白(10%)和结蛋白(25%肌3、GISTs的分子分型GISTs的三种主要分子亚型为KIT突变型、PDGFRA突变型及野生型。KIT突变型GI
5、STsKIT突变是在GISTs中发现的第一个驱动突变。约70%的GISTs发生KIT突变,这些功能获得性突变仅在蛋白质的几个位置中发现,包括细胞外近膜结构域(涉及外显子8或9的突变)、细胞内近膜结构域(外显子11突变)和激酶结构域。其中约60%的GISTs是KIT外显子11内的点突变或插入缺失突变(插入和/或缺失)驱动导致的。KIT外显子11突变型GISTs可发生在整个胃肠道,但近端胃最常见。特别是具有缺失突变的GIST(涉及密码子557和558的缺失),通常具有高有丝分裂率,并且与复发和转移的高风险相关。KlT外显子11突变型GIST对KI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l)伊马替尼极其敏感。Kl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胃肠 间质 基因 分子 诊疗
